文/赵九九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人们认识到茶的价值的时间应该很早,据说神农时期,茶就被当做一种草药而服用,谚语曰:“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 class="pgc-img">>(汉代的茶叶)
饮茶的习俗虽久远,但中国茶文化的兴起则是在唐代。“茶”这个字大概也是到了唐代才出现的,唐代中期的陆羽写了一部《茶经》,里面都是写作“茶”,经过此书的推崇,“茶”这个字才逐渐流传开来。
白居易《琵琶行》曰:“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当时的浮梁盛产茶叶,所以商人们都去那进货,而从“商人妇”口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卖茶应该可以获利很多,表明茶的市场需求很大,这也反映出在当时饮茶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
茶文化,兴于唐而盛于宋,《东京梦华录》言:“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北宋有一《妇女涤器雕砖》,描绘了一妇女清洗茶具的情景,桌子上有带荷叶盖的罐子、茶匙、茶托、茶盏等。
< class="pgc-img">>宋代的儒家士大夫往往将吃茶看作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茶品性的温和与儒家“中庸”、“和”等思想想完美匹配。茶禅一味,禅宗与茶文化的融合,也推动了古代的饮茶之风。
古代有很多表现点茶、斗茶的图画,这些可以看做是儒释道精神注入茶之后的一种精神体现。
< class="pgc-img">>我们现在流行喝奶茶,奶茶自然和传统的茶不一样,而古代也有类似奶茶的东西。如《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饮子”。
< class="pgc-img">>《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记载,卖的饮子中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 等,也就是说一般都含有砂糖、水果以及两三味中药,不仅可口好喝,还有养生功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清明上河图》中除了“饮子”招牌,还有“香饮子”,这大概是商家自己的品牌,类似奶茶界的“一点点”。说到奶茶“一点点”
宝玉在《红楼梦》里曾经说过,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要搁在21世纪,那就得改口了,如今的女孩,都是奶茶做的。
比如什么喜茶女孩、一点点女孩、奈雪女孩,有多少种奶茶,就有多少种女孩!
现代人都这么爱喝奶茶,奶茶也成为一种全民饮料。不少人就觉得,还是现代人幸福啊,在古代,没有奶茶的古人要靠什么续命啊?!
其实,古代不仅有奶茶,还有不少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就是妥妥的奶茶控。意不意外,惊不惊喜?今天路sir就来扒扒古代的奶茶史。
1.茶与奶的历史碰撞
茶叶的饮用,传说是由神农氏发明的。有一天,神农照例上山尝百草,尝着尝着就尝到了茶叶,嚼在嘴里,味道有点苦,没有毒,于是就把茶叶带回家,做成中草药,用来治病。
这是早期的茶药同源。
后来古人发现,即使没有生病,劳作之后泡点茶叶喝,居然感到神清气爽、心情也哈皮不少!多年后,多亏了德先生和赛先生,我们才知道,这茶叶里使人愉悦的魔法因子,是咖啡因。
《广雅》中第一次记载了茶叶的吃法,古人把茶饼捣碎,丢进沸水里煮,再加盐、花椒、姜、陈皮等佐料,熬成一锅黑暗料理的咸汤。可以看出,古人在这里加入茶叶,只是为了提供让人愉悦的咖啡因。
说完茶,咱们再来讲奶。奶是一种游牧民族的全民饮品,随着游牧民族南下扩张而流入中原大地。这种口感香浓、营养价值高的饮料,很快就攻占了中原市场,深受中原人的喜爱。
在南北朝时期,奶与茶搭配饮用的方式就已经出现了。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喝奶茶的人,就是南朝贵族王肃,堪称“奶茶爱好者的鼻祖”。
当时,王肃卷入宗室内乱,为了逃命,他假装成一个僧人,逃到北魏去。作为一个娇滴滴的南方公子哥,王肃一到北方就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王肃面对汁多肉嫩的羊肉,口感丝滑的乳酪,北方的美食竟然魔法失效,王肃不仅没有胃口,甚至还有点想吐。
经过几年的胃口磨合,王肃才慢慢地就接受了北方的饮食习惯。他还发明了在羊奶里加茶叶的美食大创新“奶茶”。从此,王肃爱上喝奶茶,还常对人说“茶为酪奴”。
这个“奴”字在这里是“贴身伴侣”的意思,王肃说“茶是奶的伴侣”。
2.古代奶茶都是咸奶茶
到了唐代,李唐王朝不断开拓疆域,也从客观上加速了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奶制品就被西域的胡人、北方的牧民,带到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长安,从而加速了与茶叶的历史碰撞。
《邺yè侯祖传》就记载了王室贵族喝下午茶的情形:“皇孙奉节王煎茶。加酥椒之类,求泌作诗,泌日: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
这里的奉节王就是唐代的第九位皇帝唐德宗,唐德宗负责煮奶茶,他往奶茶里加入酥和椒。酥,其实就是奶油;椒,就是花椒。李泌则在旁吟诗作对。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奶茶,都是咸奶茶。
像唐德宗加奶酥、花椒,古人饮茶时习惯加盐、加香料。而流行于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的咸奶茶,就保留了这种做法。
又咸又辣的奶茶,这味道是我们现代人想象不出来的。
描述挤羊奶的阿拉伯绘画
>那世界上的第一杯甜奶茶,是谁发明出来的呢?答案是阿拉伯人!
当中国的奶茶传到阿拉伯的西域国家时,他们对奶茶进行了改造,这里别的没有,就是蔗糖多,是当地的特产,于是阿拉伯人顺手往奶茶里加了几勺糖,成为甜腻丝滑的甜奶茶。
抛开甜咸奶茶之争,可以说,上到王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奶茶已经成为一种“网红”饮料。
3.明代网红饮品“兰雪奶茶”
有人不仅喜欢喝奶茶,甚至还自己研发奶茶新品,谁呢?明末文学家张岱。
张岱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吃这方面,也是非常讲究的。此外,他还是一位茶痴,对茶相当有研究,并且还有一番造诣。
< class="pgc-img">>张岱的家乡有一种名茶,叫做“日铸雪芽”,这茶在宋代的时候就被选为贡品,可以说是茶之上品,有“越州日铸茶,江南第一”的美誉。
可惜,到了张岱出生的明代,安徽的松萝茶因制法先进,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把“江南第一”的日铸雪芽压下去了。
张岱不甘心自家的名茶没落,他决定要改良“日铸雪芽”,让它重回“江南第一”的宝座。怎么做呢?张岱找来几个技艺高超的师傅,他们借鉴了松萝茶的制作方法,经过“掐、挪、撒、扇、炒、焙、藏”等数道工序的处理。在炒茶的时候,张岱添加了秘密佐料茉莉花来增香,大大提升了雪芽的品质。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岱牌雪芽“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他把改良后的雪芽改名为“兰雪茶”。
兰雪茶一推出就引起轰动,火速占据市场,“越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直接超越松萝茶成为越中茶道No.1!
张岱在吃方面很讲究。有多讲究呢?比如他嫌弃市面上卖的奶酪不好吃,“气味已失,再无佳理”,于是干脆在家里自己养了一头牛,自己挤牛奶,不香吗?
< class="pgc-img">>挤出新鲜牛奶后,让它静置一晚,到了第二天,上面就结了厚厚的奶皮。这奶皮凝结了牛奶的油脂,满满的奶香,把奶皮挑出来,和兰雪茶一起煮开,“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
4.清朝的两位奶茶控大咖
奶茶在清朝宫廷是非常受欢迎的,宫廷对奶茶的需求量,到底夸张到什么程度呢?
据《钦定总管内务府条例》记载,从皇帝到皇子,每人每天供应调制奶茶,以及各类点心,所需的牛奶量,不是按容量多少升、多少杯、多少桶来计算,不是的,而是以奶牛头数为计量单位。其中,皇上每日乳牛100头,皇后25头,皇妃6头,贵妃4头,其余后宫人员也各有定额。
再看茶叶的需求量,据《宫中进单》记载,紫禁城每年消耗的茶叶量高达13900斤!虽然这些茶叶不是全都用来煮奶茶,但是喝奶茶这个习惯,可以说是渗透到清宫里的每个角落,一年消耗几千斤茶叶来制作奶茶,也不是不可能。
想要制作一杯高级的皇家奶茶,从材料、工序,到茶具,那不得全都是高品质、高水准、高标配。
< class="pgc-img">>比如御膳房烹茶用水的标准是“水以轻为贵”,也就是说水越轻越好。据说乾隆皇帝曾经特制一个银斗,专门用来给各地的泉水称重,根据重量来决定天下名水名泉的优劣!北京玉泉山的泉水,就是皇室的御用泉水!
原材料凑齐了,御膳房就开始咕噜咕噜地为各位主子熬制鲜美香醇的奶茶!等到奶茶熬成后,用来盛奶茶的茶具也不能输。
乾隆御用的白玉镶宝石奶茶碗,它选用新疆和田开采的和田玉制成,碗的外壁镶有108颗打磨成花瓣形的红宝石!宝石的周围和碗底又有描金花叶,形成梅花盛开的模样。
茶碗的碗底,上面刻有“乾隆御用”四个大字。此外,为了表达对奶茶的热爱,乾隆专门写了一首诗,让工匠把诗文刻在碗的内壁上。
诗曰:“酪浆煮牛奶,玉碗拟羊脂。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从“赐茶恩惠施”这五个字可以看出,这个奶茶碗是清朝宴会中,皇帝给大臣赏赐奶茶时用的奶茶碗。
清朝除了乾隆是有名的“奶茶控”,慈禧太后也是一枚奶茶女孩。
据《宫女谈往录》记载,慈禧太后每天都会喝奶茶,“吸了两管烟以后,老张太监的奶茶就献上来了。宫里的早点还保留东北人的习惯,喝奶要兑茶,叫奶茶”。
慈禧老太后的奶茶为什么不是由御茶房供应,而是储秀宫的小茶炉供应?原来,一是慈禧觉得身边的张太监干净可靠,二是因为近,随叫随到,想喝奶茶就让太监去煮。
不得不感慨一句,慈禧太后实现了多少女孩梦寐以求的“奶茶自由”!
关于古人的奶茶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州,一座“一年只有冬夏,一日即可四季”的城市。
它还是居里从小长大的城市,即使到了九月中秋,只要生活在这里,天气依然炎热。
< class="pgc-img">>从室外回到家后,忍不住先来一个空调,随后左手冰棍冰淇淋,右手手机刷不停,美哉!爽哉!
< class="pgc-img">>现代生活多靠了高科技,方能获得如此享受,作为一个能画国画,对古风颇感兴趣的“喝水博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居里开了个脑洞:古代人是喝什么来消暑?
< class="pgc-img">>带着疑问搜罗一番,后竟忍不住大喊:这些人都是厨神吧!事不宜迟,马上跟着居里享受六道集先人智慧的消暑夏日饮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原料:乌梅/冰糖/肉桂/生姜/缩砂仁/丁香/清水
看到名字,想必你也和居里一样觉得这饮品与荔枝密切相关了,但实际上,它和荔枝没有半毛钱关系。(除了名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荔枝膏水,是宋朝“中产阶级”的智慧结晶,当时荔枝价格昂贵,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更何况拿来做饮品。
< class="pgc-img">>于是为解馋更为解渴,人们就去摘乌梅,晾成干,随后和甘草、生姜、白糖、肉桂一块放入水里煮,放凉后,竟与荔枝甜涩味极为相似,就美其名为:荔枝膏水。
< class="pgc-img">>据记载,蹴鞠(中国足球)在宋代特别流行,大伙踢完后回来,都喜欢来一杯荔枝膏水止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原料:漉梨/冰糖/清水
漉梨,乍一听很陌生,它是一种长在江浙地区,棕色皮,布满白色斑点的小果梨。
< class="pgc-img">>“带你去宋代吃一顿”的古书《武林旧事》,记录了南宋街头的十余种消暑饮品,漉梨浆就是其中之一,店主们将成熟的漉梨刨皮,后切块与水和糖一道烹饪成佳肴。
< class="pgc-img">>神医李时珍也在自己的书里提到了它,不加糖时酸涩,是治疗腹泻的好药方,加糖时又多了一丝清凉味,消暑佳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原料:奶油块/碎碎冰/果酱
山字打底,这货肯定来头不小!是的,酥山是唐代官宦世家才吃得起的消暑甜品。
< class="pgc-img">>唐代章怀太子墓里的仕女图,就有两个侍人,抬着酥山狂奔。
历史书是这么说的,酥山的原料是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的奶油块,中原厨子们将奶油、糖堆成小山山,发挥唐代人做作的特性,在上面加些小花花,颜值不输现代的米其林甜品。
< class="pgc-img">>唐代出土名画里还描绘过酥山,它是人们对酒当歌大Party上的一道甜品,大伙的挚爱(似乎找到胖的理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原料:乳糖块/碎冰
唐有酥山,宋也不输,乳糖真雪就是代表,看到这名字时,居里懵了一会,宋代人真是走在时尚前端,起个名字还略带异域风情感。
< class="pgc-img">>虽相似于冰淇淋,但乳糖真雪更像我们现在吃的刨冰。
一层碎碎冰装在瓷碗里,随后淋上奶油,味道很像大白兔奶糖,如若要加料,倒上即可,闭上眼睛一想,饿了。
< class="pgc-img">>“宋代吃货指南”《西湖老人繁胜录》里说了,宋代政府很好哦,一到夏天就会到街上派冰,供大伙自个儿做乳糖真雪来吃。
不说了,阿拉丁神灯,我要穿越到宋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白豆蔻/甘草/石菖蒲/清水
回不去宋代,我还是能喝个宋代最盛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挚爱同款。
< class="pgc-img">>据记载,李清照人爱喝酒,生活在南北交界,湿气很重,所以她的胃不大好。
而豆蔻有暖胃、祛湿功效,于是豆蔻熟水就成了李清照夏季,甚至是一年四季的饮品。
李清照还曾为豆蔻熟水写下了“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绝唱。
< class="pgc-img">>其实,我们现在也可以煮豆蔻熟水,在中药店称个几两白豆蔻干和甘草,清洗干净后,直接混水来煮,煮沸过后,就是一碗豆蔻熟水了。
< class="pgc-img">>倘若你不能接受豆蔻熟水微苦,且辛辣的味道,可以加块陈皮,甘甜入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水/薄荷
消暑饮品怎能错过快乐肥宅水,现在是一可一百当道,穿越回到清朝,荷兰水才是真正的大佬。
字面一看,误以为是荷兰发明(毕竟很多人以为荷兰弟是荷兰的),其实他是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莱的发明。
< class="pgc-img">>酷盖普利斯特莱,不仅是汽水第一人,还是空气净化第一人,科技、环保、赚钱三手捉。
在清朝同治年间传入中国,当时的江南地区,还出现了专门生产荷兰水的厂家——苏州瑞记公司。
< class="pgc-img">>乍一看,很高级,说白了呀,它就是薄荷加糖精溶液,薄荷本身具有清凉作用,这么一冰,入口清凉程度可比10颗清凉糖
对了,港剧的弹珠汽水就是荷兰水。
< class="pgc-img">>电影《赌圣》截图
< class="pgc-img">>............
以上6款来自古人发挥智慧创造的饮品只不过是居里挑出来的蜻蜓点水系列
你喜欢哪一款
又或者是还有什么古人的饮品可以分享的
底下留言见
< class="pgc-img">>部分图片丨网络责任编辑丨KL编辑丨Re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