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继续更新这个系列的探店,最近工作忙着一直没更新。然后有空那阵子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更新了整个广州美食汇总,其中有很多店我取了素材但还没写探店,但已在里面推荐了,其中就有这家我最喜欢的老字号—向群饭店!现在补回来探店环节吧。先和大家介绍下这家饭店吧。向群饭店是一家经营西关醇粤式小菜的老牌粤式餐厅,其秉承着“平常人家,朴实无华”的风格,价格也不会太高,所以龙津路这家老店基本上每天到就餐时间时都很多人来排队,这家店接受电话预订,所以一定要预定!这两年也连续上了米其林推荐餐厅。这一次来探的店是龙津路老店,记得不要去分店,一定要过来这里吃!
地址:龙津东路853-857号(近光复北路)
如果还没有看过我之前写过的广州美食汇总,可点如下链接进去看,希望对每个来广州玩的朋友予以帮助,谢谢!
来广州旅行吃什么美食好呢?—看这篇万字长文推荐就对了
好了,现在开始进入探店环节吧!
< class="pgc-img">饭店分两个门面,这是右边的
>这是左边的门面
>所获得的奖
>如果不预约就得排队了
>二、环境与服务
5点半就过来了,由于是预定的,所以就可以直接就餐了,过半个钟左右里面已坐满人,外面又一堆排队的人了。
< class="pgc-img">17点30过来还没什么人
>18点已很多人了
>老店就餐地分左右两间,门面简单,里面装修风格为西关老式建筑风格,里面的墙上挂着菜的名字,也相当于菜单吧。服务还算可以,都是本地的阿姨和阿叔,所以还是说粤语沟通好。
< class="pgc-img">茶具
>菜单
>这里是茶位费收取说明
>三、菜品体验
好了,大家先看下菜单吧,这一次特地拍多了几张这里的菜单,都上传给大家看下这里的菜式吧。来这里我最喜欢吃的是这里的葱油鸡和碌鹅。这一次过来只点了葱油鸡,以后再把碌鹅补上来吧。好了,先上全家福吧,三个人,这一次点了五菜一汤。
< class="pgc-img">菜单
>餐厅说明
>葱油鸡
>菜单1
>菜单2
>菜单3
>菜单4
>菜单5
>菜单6
>手写菜单
>全家福
>1、招牌葱油鸡
价格:55元/半只、110元/只
推荐星级:★★★★★
葱油鸡是广东省的传统名菜,在广东的粤菜餐厅基本上都有这道菜。来向群的必点菜之一,也是我最喜欢吃的。这次点了半只的,上菜时你已看到半只鸡已切好,上面铺满了葱,鸡肉色泽明亮,上面也沾了点点的酱油,而鸡肉下面是酱油。靠近点你就会闻到那阵阵的葱香,入口时鸡肉滑润细嫩,清鲜醇厚,这也说明其鸡肉的选材是不错的,所以这个我个人打了五星。
< class="pgc-img">>鸡肉真的好吃
>2、豉油皇煎酿尖椒
价格:43元
推荐星级:★★★★
肉馅是裹了面粉去煎的,煎的刚刚好,外皮金黄又不会焦,闻上去非常的香,入口时肉馅外脆里弹,再配上那脆爽尖椒的中和,所以吃起来不会腻!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感觉这里的尖椒每块辣度不同的,吃不同块时的辣度不一样,让我感受了多层次的感觉。下次如果大家吃这道菜有这样的感觉好欢迎评论下。这首菜四星,不错!
< class="pgc-img">>3、客家煎酿豆腐
价格:40元
推荐星级:★★★★
本人是客家人,所以试一下这里的酿豆腐是怎么样的吧。首先,这里的客家酿豆腐和传统的有一点点不同的是其在煎好的豆腐上淋上了香菇和葱蒜丁一起炒的酱汁。豆腐煎的刚好,入口豆腐外皮焦香,里面嫩滑,在白嫩的豆腐中酿入肉馅渊鱼肉,味道鲜美,入口非常的有嚼头,配上酱汁,甜而不腻,四星!
< class="pgc-img">>4、干炒牛河
价格:35元
推荐星级:★★★★
干炒牛河是一道由芽菜、河粉、牛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粤菜。广东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是一道普通到不能普通的菜了,从小吃到大,很多人都会做,之前的早茶系列也是经常点的。但你别看它普通,想要做好这一道菜还得下点功夫才行。干炒牛河必须猛火快炒。既要炒匀,又不能炒得太快, 不然粉会碎掉。 油的分量必须准确控制,不然太腻不好吃。 因此干炒牛河被认为是考验广东厨师炒菜技术的试金石,如同蛋炒饭,可以测试厨师的基本功。
这里的干炒牛河火候还是够的,上来可看到牛河炒得很完整,色泽油润亮泽、盘中干爽无汁,牛肉入口时滑嫩焦香、河粉爽滑筋道,不错,四星!
< class="pgc-img">>5、啫啫一品煲
价格:45元
推荐星级:★★★
说实话,这个啫煲我是踩雷了,嗜得火不够不说,其菜吃了也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不多做评价,只能三星。
< class="pgc-img">>6、每日例汤
价格:35元
推荐星级:★★★★
广东人吃饭怎么少得了汤呢。所以点了这里的例汤,这一次的例汤是猪骨头煲赤豆,清甜,还算不错,四星!
< class="pgc-img">>四、总结
环境:★★★
服务:★★★★
价格:★★★★
口味:★★★★★
推荐星级:★★★★
五菜一汤,吃完270元,人均90元左右,还算可以。其实可以少点一个菜的,这次多点了导致吃不完。总体上向群的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葱油鸡和碌鹅,我的最爱。来广州玩的朋友感兴趣的可以过来吃下。好了,到此,这一家店的探店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支持,那么,我们就在下一篇见啦!
我是为食小分队的雾灵山涧,如果对美食探店感兴趣可关注我,持续更新!谢谢!
最后,码字不容易,还请点赞、收藏、打赏+评论来一条龙服务,感谢支持!
#吃在中国# #吃在广州# #家乡小吃大赏#
向广东出发#
最近我想写一些广州的地道老店,希望大家看了会喜欢,也多多支持我们广州的老餐厅、老字号更好地经营下去。
上周朋友请吃饭,带我去了一个有30年历史的广州老饭店——向群饭店,这家饭店在这两年都获得了广州米其林必比登榜单。我虽是广州出生,但从小是外公外婆带大,所以就顺理成章住在了南海。即便是大学在广州读的书,毕业后也一直在广州工作,可我对广州的老字号还真的一无所知。我竟是一个“假广州人”。
关于向群饭店的历史,我问了一些朋友,大多也不算是十分了解。饭店的东西好吃就行,估计也很少人关注这样一个店的历史。
向群饭店的历史变革
上世纪90年代前,向群是国营企业,属于荔湾饮食服务公司。当时叫向群冰室,分成两个档口:一边是传统冰室,一边是云吞面店。
但冰室的生意一直不太好,到了80年代后期,更是碰上了国企改制潮,关海昌找来楼面的黄燕玲和掌管经营事务的黄广生,东借西拼凑齐了3000元,拿下了向群的经营权。
新的向群饭店在1992年正式开门迎客,仍然沿用“向群”这个颇有时代感的名字,群代表群众,“向群”就是向着群众,为人民服务,这么经营了下来。
——来源于“肥肥美食地图”
朋友请吃饭去的是在城光荟这个商业广场的,经过装修且更能迎合年轻人口味的分店。由于后面我还是想试试老店的味道,隔了两天便带着爸妈去了位于荔湾区龙津东路的总店。
虽说都是“向群饭店”,但我个人觉得包括这两家店在内的五家店,主打的客源其实是不一样的。
< class="pgc-img">龙津东总店室内
>< class="pgc-img">城光荟分店室内
>简单对比来看,老店装修更倾向于一种传统饭店的样子。事实上从菜式的味道也能感受到老店想要传达的这种传统。品尝过两个店的菜式,个人觉得老店的味道更胜一筹。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道必点的特色菜。由于我们是一家三口人去吃,吃不了那么多,所以介绍的菜式有限(下图除标注外皆为龙津东路总店出品)。
招牌葱油鸡
两个店的葱油鸡对比起来,老店的葱油鸡在味道上胜出不止一点。鸡皮爽脆,鸡肉也很嫩,关键是我喜欢葱油淋鸡这样的做法,鸡油混合着葱油香,真的让人齿颊留香。如果是一家几口吃的话,其实半只鸡就够尝鲜了。
< class="pgc-img">>豉油皇鹅肠
这道鹅肠是整顿饭的美味之最,我妈和我一样,一个劲地称赞。总店的鹅肠非常的爽脆、多汁,一口咬下去真的还能感觉到肉汁都被完美地锁住了。而且豉油甘甜味香,鹅肠的味道调得刚刚好!虽然新店的鹅肠也不错,但偏干,个人感觉还是总店的鹅肠更好吃。
< class="pgc-img">>
传统咕噜肉
之前我看了一部徐克导演的,哥哥张国荣出演的电影《金玉满堂》,电影里说最考厨师功力的两道菜,一道是干炒牛河,而另一道就是咕噜肉。不知是真是假,但咕噜肉做得好吃真的是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总店的咕噜肉用的是传统的做法,一吃就能吃出那种传统的味道(老广们应该都能明白,稍有点可意会不可言传)。咕噜肉里面的瘦肉多,虽然甘香却不够入口即化。新店那边的草莓咕噜肉,肥肉比例更高,所以入口即化。就个人偏爱而言,新店这道我更喜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酿油炸鬼
原以为是“炸面肠”,结果这炸面还内有乾坤。“油炸鬼”就是炸面,这“乾坤”便是在炸面填塞了肉馅。炸面肠点了豆瓣酱,风味十足。
< class="pgc-img">>葱油泡水东芥
第一次吃这样做法做的水东芥,水东芥非常鲜甜多汁,这是用姜汁或者蒜蓉炒的做法不能媲美的。
< class="pgc-img">>光顾这里的人除了我们这样来尝鲜的,应该大多都是老街坊,他们熟到都知道在哪里寻一个好位置坐着就餐了。
店里的服务员、厨师都很热情。在这里就餐不仅听到客人的谈话声(也不会特别大),还能听到店里人的聊天,他们开心时还会哼上两句歌,让人感觉热闹而亲切。可能我们一家人也是偏爱餐厅有传统味、有情怀、有人情味,所以我们都很喜欢这个老的向群饭店。
关于向群饭店的厨师问题,我也跟负责人八卦了一下。城光荟的厨师也都是在向群服务了20多年的,只是店面装修了而已。
衷心希望向群饭店以后会越做越好,也希望跟向群一样留有我们老广记忆的老饭店、老餐馆经受住考验。对于我们来说,你们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招牌味道,更是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
向群饭店(龙津路总店)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东路853-857号(近光复路)
时间:11:00~14:30 17:00~22:30
人均消费:80
推荐指数:★★★★★
广州文津路,诞生于荔湾区老街里的老字号饭馆——向群饭店,决定在开店三十周年之际,从街坊开进商场,将“向群味道”带给更多新客;在成都外曹家巷,街坊老店明婷饭店在开店二十年之际,正准备以新姿态“明婷小馆”,进军年轻人聚集的春熙路街区;在深圳南山大道,潮香四海老板马晟杰决定,要将父辈30年前的大排档重新开起来,并将这份“家传味道”开成区域连锁......
每个城市的街巷里,一定都有这样的街坊饮食店,他们自带着烟火气,凭借平凡又美味的“家常菜”,成为本地居民舌尖上的“温柔乡”。而近年来,不少老店决定走出舒适圈,开进综合体、潮流商圈,变身区域连锁。在大众点评2023年必吃榜上,2062家上榜商户中,这样的区域连锁商户占比近60%。在传统和创新融合之下,烟火老店从街头走上“必吃榜”。而榜单带来的荣誉,也成为老店谋新路上的“定心剂”。
老字号向前,从“街坊店”转向“商场店”
“30年前,是父母带着孩子来向群吃饭;如今,那时的孩子长大了,他们开始带着父母和自己的孩子来向群吃饭,正如当年一样。”广州向群饭店的老板张剑炜告诉记者,这就是“向群传承”的缩影。
向群饭店最早始于1989年,由父辈经营,“最初,我爸跟他朋友一个做冰室,一个做烧腊,分别开在龙津路上的两个档口。”张剑炜介绍,当时恰逢90年代国内流行大排档,俩人一拍即合,将两个档口合并,开了一间“平民百姓都能吃得起”的大排档,“向群”也因此得名。在第二代传人张剑炜眼里,一直以来,向群饭店抓住食客的,始终是一份做粤菜的“匠心”。
向群饭店位于龙津路的老店。(图源:商家供图)
“做粤菜一是要花心思,二是需要很多人做。”他介绍,“我们需要最新鲜的食材,不能是半成品,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会亲自去市场看当季新鲜的食材。而涉及到制作流程,生鲜食材则需要切割、腌制等,每个环节要配备人手,每个人都要培训。”在张剑炜看来,好的食材才会有好的出品,否则就算烹饪技术再高超,口味也会大打折扣,“只要愿意全力以赴,奉献给客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想打造‘回到家’的感觉。”
然而,走入第二个三十年的向群饭店,在传承之外,还多了一份“走出去”的念头。“随着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向群也从‘街坊店’向‘商场店’转型。”张剑炜介绍。据了解,2019年是向群创立三十周年,创世团队决定以“触达更多年轻人”的方式,进一步传承粤菜精神,做法之一就是把店开进商场。
在三十周年之际,向群饭店决定从“街坊店”向“商场店”转型。(图源:商家供图)
伴随着对食材新鲜度不变的坚持,以及对传统手艺的传承,老向群的荣誉,也从街坊店来到了商场店。“我们最初上‘必吃榜’的是文津路老店,今年,新开的商场店也上了。”张剑炜谈到,一方面,大众点评“必吃榜”成为了向群一路创新的见证者,另一方面,“必吃榜”背后来自用户的认可,也成为了向群谋新路上的“定心剂”。“一开始,我们很担心客人是否会认可这种变化,今年商场店的上榜,更为我们坚定‘老店转型方向’提供了力量。”他透露,入围名单公布之后,二沙店的客流也有10%左右的增幅。
烟火老店谋新,开进潮流商圈、进军区域连锁
在成都,始于1997年的明婷饭店,也如向群一样,年年用“家常川菜”关照着街坊的胃。“明婷饭店是我们明婷小馆的老店,从我父辈那代就开始开了,‘明婷’二字取自父母的名字,最初就开在市井菜市场里面,2012年搬到外曹家巷经营。”明婷小馆运营总监李云洋告诉记者,让本地客人数十年如一日造访的,是明婷对每一碗菜的态度。“我们每天会基于当天的人流量,控制食材的库存,不卖隔夜食材。”
始于1997年的明婷饭店,年年用“家常川菜”关照着成都街坊的胃。(图源:大众点评App)
2020年6月,年轻一代接手了明婷饭店,老店迎来了“明婷小馆”这股新血液。老市井的味道,就这样从菜市场,飘进了春熙路太古里核心商圈,更多年轻人因此有机会体味苍蝇馆子的精髓。李云洋介绍,老店主打经济、实惠、接地气,而新店则在继承“性价比”理念的基础上,更注重服务、环境,菜品也做了创新。“例如,在明婷小馆,毛血旺并不是一锅上桌的,而是用小火锅的形式呈现,“我们的厨师会当着顾客的面,把食材放下锅煮,这样就能充分展现食材新鲜度。”
“碗杂肉末,又软又脆,加莲白和粉丝一起,鲜香不辣。”在传统与新事物的融合碰撞之下,川味世界里,明婷小馆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标签,并成为大众点评2023年“必吃榜”的上榜餐厅。“新店上榜的意义是重大的。”李云洋提到,“明婷小馆开业那年,老店明婷饭店是‘必吃榜’。今年小馆上榜,既有一份传承的意味,也坚定了我们发展的方向。”他认为,在此之前,成都老馆子转型成功的案例少,“来自必吃榜的认可,让我们更坚信,只要坚守好老底子的味道、品质、性价比,苍蝇馆子的转型是可以成功的。”
而老字号的谋新方向,并不只有新品牌和潮流商圈,将一间老店发展成区域连锁,更是不少新一代餐饮人的选择。在深圳,大众点评2023年“必吃榜”餐厅潮香四海·家传潮汕菜的店里,老板马晟杰向记者介绍,“30年前,父辈从汕头来到深圳,一手把路边摊做成了潮汕酒楼。8年前,我们两兄弟继承了父辈的这份事业,为这家老字号提供了新的可能。”
以传统的理念,辅以创新的元素,开出更多分店,让“家传”味道得以延续,是马晟杰接手之后的想法。“一方面,我们延续了老一代的经营理念——用好的食材、较低的价格,让客户感觉到实惠。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做了改良,让潮汕菜更符合深圳本地的口味。”性价比和好味道为马晟杰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也带来了扩张的资本,“现在,我们在深圳已经有三家门店,算是小连锁了。”
向群饭店、明婷小馆、家传潮汕菜......老字号的招牌下,有着老一辈的名字、老一辈的理念、老一辈的期望。而时代翻涌向前,新一代餐饮人怀揣着沉甸甸的传统,带领老店走出街头巷尾,以更多样的面貌走到大众面前,以新姿态登上大众点评“必吃榜”。作为一份由大众评选出来的榜单,大众点评“必吃榜”在鼓励老店继续创新的基础上,也将通过线上流量扶持、数字化经营指导等措施,在上榜商户的确定性经营、服务零售标准化等方面持续做功,助力他们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