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拿着御膳本,蹦蹦跳跳走来~
< class="pgc-img">>格格阿哥们齐聚一堂,热热闹闹用膳~
< class="pgc-img">>宫门、石狮、八哥、玩偶和涂鸦等,都京味十足,让人仿佛去到故宫。
< class="pgc-img">>这般穿越的景象,就出现在1078號松柏店!这家老店位于武夷工贸旁,如今也和厦门其它分店一样,刷起了红墙,重装开业。
< class="pgc-img">>一入门便看见几口景泰蓝老北京铜火锅,如艺术品般精致。
< class="pgc-img">>餐厅环境舒适,开阔明亮。
< class="pgc-img">>我们点的是鲜椒鸳鸯锅。辣锅是以天然青椒和九叶青花椒做底。两侧均加入矿泉水。
< class="pgc-img">>随着温度的升高,鲜椒锅飘来清香的辣味,瞬间勾起了食欲。
< class="pgc-img">>趁着汤汁翻滚,此时正是下肉的最好时机。1078號的牛羊肉,都是从内蒙新鲜空运而来。不同部位的肉切法不同,有的切成细长条,有的切成圆片。
< class="pgc-img">>像这款羊肉串串,一串一片,颇有意思。
< class="pgc-img">>手切花牛腱,装在复古的圆环里。肉质红白相间,覆有筋膜,花纹特别美。口感脆嫩,超爱这款!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羊腱的肉质同样脆嫩,而羊上脑则带有最多的脂肪。
< class="pgc-img">>高钙羊肉,颇受大家欢迎。吃起来还有羊脆骨,咯吱咀嚼的口感,特别有趣。
< class="pgc-img">>牛肉卷和羊肉卷,都切得很薄,肉质却不会松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搭配肉类的酱料有麻酱、露香汁、海鲜汁和蒜泥香油,可根据喜好,佐以葱花香菜。麻酱是最经典的羊肉搭档,可以遮腥提香,味道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 class="pgc-img">>吃完各种肉肉,汤汁变得更加有滋味。便迫不及待地把虾滑打发下去~这虾滑用料实在,可以吃到鲜虾,口感弹牙,小伙伴直呼要再来一份。
< class="pgc-img">>接着再涮些蔬菜、菌菇,荤素搭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松柏店还有做烧烤。这盆烤羊肉串,肥瘦相间,做得香嫩入味。
< class="pgc-img">>北京传统小吃驴打滚,也是我的爱。糯米包卷红豆沙馅,外裹黄豆面,吃起来软糯甜口。
< class="pgc-img">>饮料也有多款可选,我喝的酸梅汤和柚子汁,都很清爽解腻~
< class="pgc-img">>人均100,在如此有趣的环境下,吃到了正宗的老北京铜火锅,心里十分乐呵。1078號这么红,看来又要火了~
>秋日生活打卡季#
要说什么最适合秋冬吃,那必须是一顿羊肉火锅了。尤其是在北京,过了立秋之后,要说有什么是北京人必须要吃的,铜锅涮羊肉绝对排在前三位。作家肖复兴说:“在我们老院里,那些街坊常说:立秋以后,就是家里再穷,哪怕是袜子露出了脚后跟了,也得吃一顿涮羊肉。”
< class="pgc-img">>那年去北京,老友第一顿就带我去吃羊肉火锅,北京人的说法是正宗的北京涮肉,必须要铜锅炭火,清汤为底,羊肉为主,吃菜为辅。涮肉用的小料,得是麻酱才够正宗。吃的时候,要先涮肉后吃菜,筷子不能离了肉。间歇涮点百叶、毛肚换换口感,觉得有点腻赶紧来瓣儿糖蒜。
< class="pgc-img">>首先必须是要铜锅,铜锅导热快,并且铜锅在杀菌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效,把水倒进锅里的同时,就产生了巨大的杀菌效果。这个被称为“铜离子效应”阻止了微生物的产生,并保持了自身的清洁卫生。铜可以消杀157种有害的大肠杆菌, 实验表明,细菌无法在铜制品的铜皿上存活。而涮肉都是将生肉放在锅里涮着吃,所以杀菌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这铜锅里涮出的不仅是美味的羊肉,还能感受到那浓浓的老北京文化。
< class="pgc-img">>第二就是羊肉的品质,新鲜的羊肉,颜色红润,肉质紧实,立盘不倒,筷子夹起来不会碎,下到锅里多少,就能捞出来多少。即便是一筷子成团下到锅里的,也能舒展地涮开,成片地捞起来。一涮就熟,涮久了也不会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鲜嫩不塞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三最重要的火锅灵魂伴侣要数这个糖蒜了。所谓吃肉不吃蒜,营养走一半,但羊肉和大蒜都是热性的,为了避免上火,人们就把蒜提前腌制,做成糖蒜,既留下来了蒜的营养成分,又把副作用排了出去。吃起来没有大蒜本身的辛辣感,反而是酸甜爽脆的味道。在北京去涮肉店,就算你不说,店员也会为你上一份糖蒜。肉吃多了容易腻口,这时候就要来几瓣糖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麻酱小料绝对是涮锅的最佳辅助,清水涮出来的羊肉虽然鲜美,但是没有任何别的味道,配上浓郁咸香的麻酱小料,能够激发出羊肉的鲜甜口感。而麻酱并不是简单的芝麻酱,而是用花生酱和芝麻酱调配在一起。两种酱料的配比以二八最佳,二八酱也是吃涮羊肉最地道的酱料,不腻口又足够香醇。再按照个人口味撒上葱花、辣椒油等,涮好的羊肉在麻酱里打个滚再入口,不仅不烫嘴而且鲜香味美。
< class="pgc-img">>大冷天的,吃顿热气腾腾的铜锅涮羊肉,身子暖和了,人也就舒服了。铜锅一盏,清水一碗,姜蒜两三,别小看老北京这些藏在烟火里的讲究,好滋味儿都在里头呢!
<>于北京人来说,冬天必须吃的东西就是——
涮羊肉!
还必须用铜锅!
冬天吃羊肉可以补肾、补血、补气,暖胃、健脾、理气、防癌,还能增强免疫力、抵御寒冷,最重要的是!它!不!长!胖!羊肉的脂肪熔点为47度,而人的体温为37度,吃了只吸收营养而不是脂肪,所以不容易发胖。
至于老北京人涮羊肉为什么一定要用铜锅,则是因为铜的导热性好,升温快,温度会比铁锅高,能快速达到"涮"羊肉的效果,涮出来的羊肉会比较嫩,口感好。
说了这么多,涮羊肉你真的会吃吗?
今天来探一家铜锅涮肉火锅店,不仅有超~~~~大大大大的锅,还有著名的手切“京八件”,即羊身上最好吃的8个部位,真正的吃货一定要都尝尝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上脑肉:在后脖子附近的肉,中间肉质软嫩,两侧偏肥一点,一口吃下去,脂香四溢,特别有肉的感觉!一本满足!
< class="pgc-img">>小三岔:羊前腿上方的肉,肉质比较瘦。涮的时候不用完全变色,稍微带点粉也是可以吃的,口感会更鲜嫩。
< class="pgc-img">>大三岔:羊后腿上方的肉,会更肥一点,但是吃起来却不腻,反而口感十分滑嫩,入口即化的感觉。
< class="pgc-img">>黄瓜条:是最具有标志性的肉,因为样子就是一条一条的。黄瓜条被很多人认为是羊身上最好的部分,长在羊大腿和臀部,呈条状包裹着股骨,一只羊身上就两条,口感很脆,非常有特点。一片肉里有两种颜色、两种口味,特别有口感。
< class="pgc-img">>磨裆:名字最奇特的部位,长在羊的臀尖,与黄瓜条相连,也属于偏瘦的部分,筋肉相连,看起来十分有食欲,也比其他部位更嫩一些。
< class="pgc-img">>一头沉:羊大腿外侧的肉,比较瘦
< class="pgc-img">>羊筋肉:腰窝上的肉,即“五花”,一般都是五成肥,吃起来会有一丁点脆
< class="pgc-img">>腱子肉:纯瘦肉,肉质很弹牙,肉中夹筋,很有嚼劲
< class="pgc-img">>吃老北京铜锅涮肉之前,要先把羊油,即“锅底”,下入锅中,这样后续涮肉时就会更香,不会太清淡。
小料也是老北京涮肉的精髓,麻酱的配方各家都有秘方,必不可少的是腐乳、韭菜花、香菜,而讲究的可以放进去十几味调料,比如辣椒油、葱花,还要就着糖蒜吃。
一般来说,切的比较薄的羊肉,开锅之后涮个3、4秒,变色即可,再涮就会老了,而且会出沫子。如果切的比较厚,或者肉质比较肥,可以多涮几秒,表面变色后再翻一两下就可以了。
吃涮羊肉时,一般会按照先肥后瘦的顺序,最后才下白菜和豆腐。
大冷天儿的,来一锅涮羊肉,真的是一本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