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是中国最有名的的十条美食街,
你所在的那个城市的那条街上榜了吗?
准备出去旅游的小伙伴们速度收藏吧~
西安回民小吃街
西安回民小吃街是来西安必打卡的地方。在钟鼓楼后,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街道两旁过百家的美食店铺,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这里的美食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等民族小吃应有尽有,进去转一圈就已经回味无穷了~
丽江古城四方街
从四方街到大石桥的很短的一条街道上,分布有十几家小餐馆,这里的鲜花饼和烤鱼十分有名。美食街以经营小锅米线、砂锅饭、火腿炒饭等民间小吃为主,每个小吃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非常撩人。
南宁中山路
南宁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美女难过酸野摊”说的正是中山路美食繁多的景象!据说这条美食街还有专属标志呢~这 条大名鼎鼎的街,不足百米的街道里,布满了200多家店铺,从南宁传统的小吃,芋头糕、圈筒粉、粉饺、油条、烧烤、田螺、海鲜、酸野、水果、老友粉、小炒、亚热带特色水果,到武汉的鸭脖子、香港的钵仔糕、北京的炒板栗、云南的汽锅鸡,东南亚 美食,真是应有尽有,让人大开眼界。
成都锦里
四川虽然最有名的的是火锅,但是小吃也不相上下呢。历史悠久且总类超多。锦里小吃街将四川各地名小吃悉数收罗于街内,现场制作、现场叫卖,好不热闹!在锦里,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遗憾。
出名的小吃像凉糕、三大炮、牛肉焦饼、黄醪糟、糖油果子、甜水面、凉面、卤菜等等。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武汉户部巷
“汉味小吃第一巷” 户部巷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几十年经久不衰。这里吸引了一批百年老字号小吃企业扎堆于此,如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德华酒楼、老谦记豆丝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喂~
青岛劈柴院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劈柴院成为青岛最大的“市井大院”,聚集了各地小吃、饭馆、糖果、香烟等各类店铺上百家。劈柴院的小吃尤其体现出青岛海滨城市的特色。香味扑鼻的烤鱿鱼、筋道弹牙的烤鱼丸、独具岛城特色的石花菜凉粉、可爱的水晶包……你见过的没见过的,这里都有~
南京夫子庙
到过的人都说,游南京夫子庙,一定是一边走一边吃,但是千万不要在开头就把肚子给填饱了,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后面会有什么更值得品尝的美食。可见夫子庙供应的小吃之多~
上海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城隍庙美食街这一带可称得上是“小吃的王国”。扬名全国的十大小吃这里应有尽有,比如生煎馒头、南翔小笼、三鲜小馄饨、海棠糕、蟹壳黄、擂沙圆,排骨年糕等等,当然,对小马君来说,最不可错过的就是上海生煎,嘬一口汤汁,那一个鲜啊~可别提了。
北京簋街
簋街位于东直门内,在这条一公里多的大街上,150多家商业店铺中餐饮店就高达90%,也被称为是北京的餐饮一条街。如今簋街已经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和时尚餐饮的标志。簋街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美食天地。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
中山路,是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更是热闹非凡的美食街,这里不仅随处都能品尝到黄则和花生汤、叶氏麻糍、红纪德的北仔饼、土笋冻等带有鲜明闽台特色的美食,每周还能看到定期演出的歌仔戏、布袋戏和南音。真真是美食和观演两不误啊!
(图文来自网络)
>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卖等移动端技术的提升,餐饮行业等服务市场的抗周期性日益凸显。很多人说2019年是餐饮寒冬,但大盘持续增长;小吃增速最快,客单价一路上涨;“他经济”正在崛起,品牌化进程加速,餐饮正在经历新一轮变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42716亿元,同比增长7.75%。2019年全年市场规模将达4.7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
< class="pgc-img">>近日,美团点评联合餐饮老板内参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餐饮报告2020》。餐饮老板们最关注的大数据报告终于出炉了!《中国餐饮报告2020》采用美团点评海量线上数据,并与线下2万多名消费者、商家和投资人进行访谈,从行业、品类、品牌、外卖、消费者、城市、趋势多角度,具象化地解读餐饮业态新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小吃快餐品类的营业门店数以44.3%的占比遥遥领先,其优势无可撼动。和前两年一样,小吃快餐在全国各层级城市中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是标准化、供应链发展最有潜力的品类,它提供给餐饮创业者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小吃品类崛起速度和人均消费崛起速度都非常快。为了反映当前国内小吃品牌的发展状况,报告还同时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特色小吃排行榜》,整理、汇总、分析第三方数据,从小吃人均消费金额、品牌分布区域、市场关注度、品牌建设、口碑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综合计算品牌营销价值得出品牌营销指数排名(BMI)。
2020年度中国特色小吃排行榜中,周黑鸭G-BMI得分81.76排名稳居第一,卤味小吃品类的实力不容小觑。表现比较亮眼的是徽兰庭牛肉汤,是排行榜前5名中唯一的非卤味小吃,在“鸭界三强”周黑鸭(第1)、绝味鸭脖(第3)、煌上煌(第4)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榜单前十名还有正新鸡排、杨国福麻辣烫、小杨生煎、小郡肝串串香、廖记棒棒鸡等。
< class="pgc-img">>那么,根据这次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20》及《2020年度中国特色小吃排行榜》数据,2020年中国特色小吃品牌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呢?
1.卤味小吃依然强势,品牌竞争激烈
卤味小吃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城市餐桌休闲消费的一大生活习惯。在小吃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卤味小吃凭借其口味独特、方便快捷受到大众的喜爱。周黑鸭、绝味鸭脖、廖记棒棒鸡等,通过连锁品牌运营扩张到全国,未来还会有各地的卤味小吃走向市场。
在2019年中国特色小吃排行榜中,卤味小吃单品占比高达20%。且榜单前5名卤味小吃便占据四席,表现十分强势。但是从另一层面来看,这也足以说明卤味小吃领域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但是如今,绝味鸭脖、周黑鸭的连锁店开遍全国,占据大大小小的城区,门店效益反而不比从前,这跟越来越多的山寨品牌抢占市场不无关系,山寨产品口感完全不输,价格也非常实惠,消费者肯定会被大大分流。卤味小吃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产品以及营销模式上不断创新变革,才是未来长久发展之道。
2. 周黑鸭、徽兰庭、绝味鸭脖,品牌建设领跑行业
卤味市场起源于武汉,品牌竞争残酷,犹如“战国混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卤味江湖都处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大多企业都出不了武汉,小富即安。周黑鸭与绝味鸭脖的成功固然与产品贴合大众味蕾不无关系,但其营销数据的背后,推广、运营、资本运作的选择,我们更可以看出两位“掌门人”独特的眼光所在。
而徽兰庭牛肉汤的崛起更是被业界称之为一个传奇,从路边摊小店到年入10亿的牛肉汤一哥,徽兰庭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如今徽兰庭在全国已拥有近500家门店,且部署2022 年底建成 10000 家门店。它的成功一方面归结于徽兰庭餐饮集团对线下社区店的预见性布局,如同当年绝味鸭脖的加盟模式,短时间内取得了绝佳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则源于抓住了9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全新餐饮需求,高性价比,舒适的环境,个性化体验……
< class="pgc-img">>反观杨铭宇黄焖鸡,面对品牌logo频遭山寨、祖传配料被肆意模仿的局面,其创始人曾积极打商标维权官司,但最终却似乎放弃了品牌维权。到如今,非但黄焖鸡这个曾经的风口品类从“黄沙拉麻”掉队,而且这一品类的领导品牌杨铭宇黄焖鸡,在此次排行榜上也仅仅排名第42位。
周黑鸭、徽兰庭、绝味鸭脖进入资本市场后,能否俘获全世界吃货的味蕾,来日方长,这场“豪赌”中谁能长居常胜之地,品牌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
< class="pgc-img">>3. 传统美食上榜居多,经得起时间考验
仔细观察排行榜中的50个小吃品牌,我们会发现:这些已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的品牌,卖的东西大多具有普适性,传统特色美食居多,比如江浙特色传统小吃“小杨生煎”,巴蜀特色名吃“小郡肝串串香”,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陕西特色美食“魏家凉皮”,源于清朝的江淮名吃“徽兰庭牛肉汤”等,而那些不太具备普适性或市场尚待教育的品类,如果一个品牌想要迈向全国,那么无疑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且一不小心还会成先烈。
这些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传统美食,穿越漫长的岁月保留到现在,依然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及喜爱,足以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榜单中的小杨生煎、徽兰庭牛肉汤、兰州拉面、魏家凉皮等普遍有着较高的口碑指数。反观近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红餐厅”,雕爷牛腩、很高兴遇见你、黄太吉……网红餐厅风靡过后的衰败现象,证明没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口味与品质,只靠流量只能红极一时,惨淡收场。
< class="pgc-img">>经济观察网总监赵文钊表示,如果说前两年大数据是一个选项,价值在于丰富餐饮老板的方法论;那么到2020年,大数据就已经是门店经营的基础工具,是必备的“标准动作”。中国餐饮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用“大数据思维”来判断经营决策的准确性,正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中国餐饮市场迈入4万亿元大关,市场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帮助下,中国餐饮行业的整体渗透率将会不断提高,将会涌现出更多拥有高附加值品牌和口碑的餐饮企业,为中国餐饮市场带来更多惊喜。(选自国际在线)
一块招牌,就是一段传奇。”近日,廉江在鹅街为第一批餐饮特色老店授牌,进一步扩大餐饮老字号品牌效应,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廉江饮食文化。
13家首批获得授牌的餐饮企业,主要集中在廉江鹅街上,大多都有数十年经营历史,是不少廉江市民的家乡味道。
廉江市副市长卓志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州街道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及廉江市餐饮协会相关企业代表、获得授牌的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
卓志强表示,希望被授牌的企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在品质上下功夫,在诚信上做表率,在服务上做文章,做好廉江美食传承与创新,擦亮“特色老店”金字招牌。也希望各企业趋势而上,多出一些让顾客舌尖认可的菜品,打造更多具有廉江特色的餐饮名店,讲好廉江美食故事。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许筱倩
通讯员 赖增伟 黄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