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姜飞
前不久
网友廖先生向
海口12345热线投诉称
其下载了一款
交友软件“花盼”
聊天人员向其
发送色情图片
过度索取个人权限
诱骗收费聊天等
记者通过海口12345热线查询到
今年以来
用户对各类交友软件的
投诉达数十起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国内不少网络社交平台向用户推荐大量聊天交友软件,如 “附近聊”“心心相印”“附近寻爱”“一网情深”“同城聊欢约会”“风花”“”幽约”“玫瑰”等,涉嫌利用虚拟女嘉宾诱导网友充值。在个别聊天软件中,甚至有女嘉宾直接向用户发送露骨的色情视频,直播色情淫秽活动。
用户登录瞬间多名女子同时搭讪
诱导用户充值
“附近聊”APP是标称由广州市讯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聊天交友软件,记者通过一知名社交平台下载该软件,体验过程中发现,每次登录的瞬间,都会有约5名以上的女嘉宾同时跳出来发送交友信息。其中,对方所发信息中除了常见的“方面见面吗?”“很高兴认识你!”之外,还有不少信息非常暧昧。
部分聊天交友软件显示,用户登录时间疑被平台掌控,登录瞬间多名女嘉宾同一秒钟内群发聊天信息,聊天内容暧昧。网络截屏
“心心相印”APP是标称由深圳啪啪圈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一款交友软件,功能与“附近聊”APP相近。记者注意到,每名女嘉宾在记者提出“寻找一夜x”“今晚出来开x”等要求后,没有一人拒绝,且在爽快同意后,称与用户在同一城市,暗示可以线下约会,以此达到延长与用户聊天、视频的时间,通过平台赚取“钻石”。
记者注意到,用户给女嘉宾回复信息,每条需要付费“2钻”,如果是视频聊天,每分钟则需要付费“50钻”。如“附近聊”APP,充值相应金额都会得到10倍的“钻石”,充值28元可以从平台得到280钻,充值1999元可以得到19990钻,充值越多返还的钻石比例越大。
神秘女嘉宾
均称与用户所在城市很近
可随时约见
10月28日,记者下载了一款标称由广州斯达互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交友软件“一网情深”。登录体验时发现,用户每次登录都有至少7名左右的女嘉宾同时秒发聊天信息:“老公想我没”“(你)在哪里我可以去找你吗”“喜欢一夜x吗?”“想找x伴侣,不影响家庭的那种”等此类信息,挑逗、诱惑用户与其进一步聊天。
记者观察发现,不管什么时间,只要用户登录该款软件,神秘女嘉宾都会在同一时间内,扎堆发信息搭讪。记者随机给其中几个女嘉宾回复信息,系统显示,每回复一条信息需要用户付费5个金币,如果视频通话,每分钟则需要用户支付150金币、300金币、500金币不等。
要求用户充值称提供视频服务。网络截屏
记者先后与多名女嘉宾进行聊天,分别称自己所在的城市为:北京、长春、大连、上海等。不出所料,无论记者说自己的城市在哪里,对应女嘉宾均会回复“那么巧啊,我也在”“距离你很近”等,暗示可以线下约会。
体验上述交友软件时记者感受到,平台上批量跳出来的聊天女嘉宾,基本是靠迎合用户拉拢感情来拖延聊天时间。此外,每个交友软件均禁止和屏蔽聊天者之间发送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发送地址也会被屏蔽,从而使用户不断充值,充值一定数额达到平台要求的“亲密度”后,双方才可以互留联系方式。
用户登录时间和地点疑受监控
软件开发者涉及多个省份
记者调查时还发现,“附近寻爱”APP和“同城聊欢约会”APP这两个聊天交友软件,均标称由重庆水葫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运营。和上述软件一样,用户的登录时间和地点,陌生女嘉宾均能掌握。
记者在体验上述两个交友软件时注意到,一个网名叫“裸粉色裙摆”的女子同时活跃在两个平台,记者以不同的身份与其聊天,提出是否可以“一夜x”,对方表示“可以”,并问“我可以有什么好处”。
另外,多名女嘉宾主动申请与记者视频(视频通话用户需要支付费用),真人与头像上的图片存在天壤之别,真人言语粗俗,甚至满口污言秽语,故意找话题拖延视频聊天时间。
11月14日下午,记者在连续多天没有登录上述软件的情况下,进行再次登录,神秘女嘉宾们和此前一样在用户登录瞬间“如期而至”。
据调查,开发此类聊天交友软件的公司涉及全国多个省份,除上述聊天软件外,还有“水蜜桃”APP、“附近约会”APP、“乐意聊”APP、“夜聊”APP、“密伴”APP、“密友”APP等,运营模式大同小异。
海南一家网络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陈先生透露,此类聊天软件中批量出现的聊天女嘉宾,很有可能是同一人使用多部手机与不同用户聊天,或同一伙人在同一空间与用户聊天,更有可能是系统自动向用户发送聊天信息。“秒发信息是撒网式的,只要用户回复,则会有专人一对一聊天。”据其介绍,大部分软件的套路就是引诱用户延长聊天时间和频次,通过收取金币谋利。
“密约”“风花”“玫瑰”APP
公开传播色情淫秽视频
成招嫖平台
除了通过网上聊天诱导用户充值,要求用户给女嘉宾打赏礼物外,还有一些交友软件在网上公开传播色情视频,甚至与用户视频聊天时,只要用户给女嘉宾送礼物,视频中的女子便赤裸身体,做出各种淫秽动作,更有甚者明码标价,称可与用户相约线下进行嫖娼交易。
记者在连日来的调查中发现,“幽约”“风花”“玫瑰”这三款APP交友软件,根本不存在正常交友一说,所有女嘉宾在主动与用户的交谈过程中,言语下流露骨,视频不堪入目。
此外,“幽约”APP交友软件平台主页面,公然使用无码裸体女性图片,甚至鼓励用户分享“约x”成功拍摄视频,返还红包奖励。该平台还通过软件诱导用户付费成会员,其中688元开通钻石会员,享受每个月免费1次12小时的色情服务,包括“鸳鸯x”等。不过,目前这款软件已无法下载。
11月24日,记者根据某网络平台的推荐下载了交友软件“玫瑰”APP,注册后登录发现,该软件除了网上组织赌博之外,竟公开直播色情淫秽活动,多个男、女主播戴着面具或者口罩,赤裸裸地做出各种淫秽动作,有的女主播还以真面目示众。不过,该软件的运营开发者被隐藏。
记者随后根据“玫瑰”APP网页提示充值发现,收款单位名称显示为:成都互播互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与一软件标称的注册公司
联系后
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被删除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查询发现,“风花”APP中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显示,软件标称由河南千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记者充值38元用支付宝付款时,收款单位户名显示为“海口琼山嗨视界网络科技工作室”。之后再次通过微信付款时,显示收款单位为“安琪拉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玫瑰”APP充值后显示,收款单位为成都互播互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商品名称为:鱼食。网络截屏
经查,在该软件上通过支付宝购买金币时,每次付款对方显示的收款人名称均不一样,地址显示在海口不同区域。据业内人士介绍,支付宝显示每次收款单位不一样,收款户名大概率是虚拟的。
11月14日,记者从海口市市场监管局琼山分局证实,海口琼山嗨视界网络科技工作室所注册的地址根本不存在。工作室负责人芮先生电话中向记者坦承,实际经营地点在江苏常州,否认与“风花”APP有关,称自己与“风花”APP没有任何合作和关联。
记者表明身份和采访意图,向河南千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先生了解“风花”APP涉嫌存在传播和提供淫秽视频及色情活动情况时,对方全盘否认与其有关。
然而,在记者与对方通话后不久,“风花”APP上之前公示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内容全部被删除,与此同时,先前非常活跃的女嘉宾突然异常安静。记者换微信名称登录后,神秘女嘉宾再次批量主动搭讪聊天。11月23日,记者发现该软件已经无法登录。
提醒
提高警惕,拒绝诱惑
发现违法软件或上当受骗
要及时报警
11月24日,海南法立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萌就此现象表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因此,上述软件的运营开发公司已经涉嫌违法。网友下载使用此类聊天交友APP时,要留意检查使用的软件是否存在未经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形,既保护自己,又履行社会公众监督职责。
王律师指出,近年来,我国陆续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及规范性文件,把APP管理工作纳入了法治轨道。如个人信息被违法采集或泄露,可以依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立即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也可以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及其他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利用网络平台表演淫秽动作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如制作视频者因此牟利,将构成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的人数和牟利的数量只要有一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就构成犯罪。网络直播淫秽表演如果以盈利为目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王萌提醒,网友要提高警惕拒绝诱惑,不要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聊天软件,发现违法软件或者因此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
警方提醒,如果网友觉得某平台涉嫌诈骗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可将相应证据提交公安机关。同时,APP内如果有人以交友的名义骗钱,可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 南国都市报
情期间,螺蛳粉坐拥顶级流量,一度引发全民催货。
2月以来,消费者对螺蛳粉的讨论持续走高。#螺蛳粉自由#、#2020前4月螺蛳粉出口量暴涨#、#全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揭牌# 等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榜。
吃螺蛳粉不走冤枉路,《消费者报道》邀请16名志愿者盲评了14款螺蛳粉,到底哪一款最“上头”?
试吃品牌
螺霸王、好欢螺、李子柒、柳全、柳江人家、华A、只投螺碗、嗨吃家、网易严选、百草味、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自嗨锅、嘻螺会
< class="pgc-img">>
试吃指标
为了保证口感,本次测评煮螺蛳粉均严格按照每款螺蛳粉包装上的建议加水量、烹煮时间及烹煮方式。此外,为了统一酸度和辣度(照顾不能吃辣的广东人),14款螺蛳粉的醋包、辣椒油包都各加一半。
试吃结果
< class="pgc-img">>
试吃排名
01
好欢螺 柳州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味道很香、口味平衡得最好、比较入味、粉好Q弹、上头
综合评价
据称这是网评第一的螺蛳粉,相信它也是不少人心中螺蛳粉的白月光!
喜欢重口味的朋友大概看中了好欢螺汤底的高度还原,汤汁浓郁,一口上头。汤汁中螺肉粒粒可见,颗颗饱满,简直击中螺蛳爱好者的味蕾。此外,米粉爽滑有弹性,完美吸收了汤底的浓香。
美中不足之处,酱包偏酸,配料稍微少了一点。
02
螺霸王 柳州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米粉偏硬、配菜丰富、有卤蛋、味道接近螺蛳粉口味、酸咸适中
综合评价
吃过螺霸王的人,想必对其配料中独有的鹌鹑蛋印象深刻,这一点足以俘获消费者的芳心。汤底清澈而不浑浊,味道比较正宗,加了半包辣椒油,也不会特别辣。
正儿八经的螺蛳粉,其实是偏硬的,吃起来会有一种弹牙的感觉。这能看出螺霸王米粉的正宗,只可惜试吃者不是柳州本地人,以至于米粉偏硬这一点,螺霸王就被cue了6次!
03
李子柒 柳州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比较正宗的感觉、有辣条味、综合素质很好、配料给力、看着颜色比较淡
综合评价
在李子柒的一期视频中,提到就地取材做“原生态”螺蛳粉,不禁让人垂涎三尺。
传说中的李子柒螺蛳粉,从原料到包装,都能看出设计者的用心。这是一款“很温和”的螺蛳粉,汤汁不会过分浓郁,尤其适合一直想尝试螺蛳粉但又嫌“臭”的朋友。配菜方面,腐竹很多,酸笋也很脆嫩。
不过,米粉的量并不多,如果你不是“小鸟胃”,一包螺蛳粉可能吃不饱......
04
柳江人家 柳州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偏辣、平平无奇的“螺蛳粉”、不够惊艳、花生好吃、酸笋很嫩
综合评价
如果你不喜欢好欢螺的“重口味”,这一款“轻清新”的柳江人家可能更适合你。
作为螺蛳粉中的“臭味”担当,这里的酸笋并不会特别臭,甚至有点像榨菜的味道!不喜欢的人可能会因此觉得没有灵魂。配有一个量水袋很细节,可以准确把握美味。
提醒一句,它的辣椒油比较辣,不能吃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手抖!
05
柳全 柳州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中规中矩、粉滑、粉不够弹、螺味重、口味淡一点
综合评价
这是一款入门级螺蛳粉。
常见的螺蛳粉汤料包都是像卤水汁一样的,柳全却是诚意满满的螺蛳肉“酱料包”,汤底胜在够鲜!腐竹很多,还炸得很脆。缺点是酸豆角等其他配料有点少。
06
嗨吃家 螺蛳粉(自煮型)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超级辣、老坛酸菜味道很重、比较酸、米粉有点细、米粉无弹性
综合评价
嗨吃家螺蛳粉的这一款螺蛳粉属于自煮型,操作上和自热火锅大同小异,堪称完美地解放双手。
米粉偏细,煮完后的米粉容易坨在一起。味道上,厚重的酸辣味让人有点猝不及防。各种配菜带来的酸味像极了老坛酸菜,辣椒油真的有整颗花椒和辣椒籽,真的非常非常非常辣!
07
只投螺碗 柳州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比较辣、米粉比较硬、不够入味、酸度够、不出彩
综合评价
没什么记忆点的一款。
汤底整体处于一种偏淡的感觉,不够浓郁,不够鲜。优点是米粉比较Q弹,不容易煮到“糊”。如果喜欢米粉软一点的口感,不妨多煮一下。辣椒油闻起来香,实际是真真切切的辣。
08
良品铺子 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米粉没泡开的感觉、酸辣味恰到好处、口味挺“重”、有点咸、无香气
综合评价
酸笋很有味道,“臭”到心坎!口味偏“重”,吃到后面稍有一点咸。
作为懒人标配的自热螺蛳粉,良品铺子的自热包被吐槽“续航能力不行”。米粉还没有完全熟透,自热包就不再发热了。
09
华A 柳州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标准螺蛳粉味、粉较软、正常口感、酸豆角好吃、不够酸
综合评价
中规中矩,味道不算特别重口,不会很臭,不提甚至感觉不到在吃螺蛳粉?
汤里有螺蛳肉,米粉口感偏软。腐竹和花生是分开包装的,不过也有小伙伴反映腐竹太细碎了,如果做成大一点的估计更加分。
10
三只松鼠 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米粉好吃、配菜比较多、又一位平平无奇、不够香、不够味
综合评价
三只松鼠是一款“清香型”的螺蛳粉,整体不够惊艳。
它家的腐皮呈长方条状,豆角不咸不淡,酸笋稍微差点意思。汤包里面虽然有螺蛳,不过煮出来的味道比较一般。
11
百草味 柳州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粉有一种没有灵性的硬、味道偏“甜”、味道不够、配菜味道淡、有老坛酸菜
综合评价
味道层次不是很明显,喜欢吃加臭加辣螺蛳粉的重口人士慎拍。
酸笋比较正宗,可惜煮过之后没什么味道。汤底不够浓郁,味道全靠辣椒油在支撑。
12
嘻螺会 螺蛳粉(经典)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沙河粉即视感、粉太软无嚼劲、酸味足、汤底不行、配菜少
综合评价
这款嘻螺会有点“剑走偏锋”,完全颠覆了试吃者对于螺蛳粉的认知!
作为一位不常见的冲泡型选手,它家的粉是很“奇怪”的扁粉,分分钟能泡熟的那种。这个用宽粉的创意出发点不错,但根本忘记做的是螺蛳粉了。
汤色看起来比较淡,整体味道偏酸,不是很辣。
13
自嗨锅 螺蛳粉(冲泡)
点评关键字
超级像过桥米线、是不是绵阳米粉、竟然是豆皮、辣油很多、米粉很入味
综合评价
在14款螺蛳粉中,自嗨锅的米粉是最细的!
细到什么程度?像粉丝、像绵阳米粉、像过桥米线,让人觉得差点风范。比较迷你的一桶,分量不是很多,方便性和便携性算是“曲线救国”吧。
14
网易严选 螺蛳粉
< class="pgc-img">>
点评关键字
米粉的口感有点像“濑粉”、粉比较白、花生香脆、红油很多、不辣
综合评价
在盲测下,如出一辙的是冲泡型、自煮型的螺蛳粉都难见好评,网易严选也不例外。
被诟病最多的是米粉不够筋道,少了点地道的味儿,这或者也是方便型螺蛳粉的短板所在。乍眼一看,整碗螺蛳粉红彤彤的看起来非常辣,实际并没有......反而是酸菜、酸笋、酸豆角同时“发力”,整体味道有点偏酸了。
测评预告
以为试吃篇看完就没了?
不不不,消道长还精心准备了详细的测评内容!
大米和镉总是“形影不离”,螺蛳粉中的米粉镉含量又几何?
灵魂配菜酸笋、腐竹竟有二氧化硫?
“隔夜”酱菜包会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谜底将逐一揭开,敬请持续锁定《消费者报道》!
晨六点过,程运付家的门口已经很热闹了。十几人环绕院门与围墙踱步,不算平缓的土坡上,手机被高高低低架起,镜头里是空荡的平房院落,门窗紧闭。直播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来到了拉面哥家,他马上要出来了。”
程运付早已醒来。往常的这个时间,他应该开着小货车,和妻子胡立荣去十几公里外赶魏庄集市,摆上面案,支起炉子,满满一锅连夜熬好的卤子冒着热气,一天的忙碌开始了。
< class="pgc-img">3月3日,上午8点刚过,围观的人从程运付家院门口一圈一圈往外延伸,人数近百。新京报记者 肖薇薇 摄
>但此刻,他静静坐在堂屋角落里,双手紧握放在腿上,额前的头发凌乱翘起,他盯着柜子上的显示屏,上面播放着屋前的监控视频,稀稀落落的人影慢慢变得拥挤。
这天是3月3日,农历正月二十,他已经四天没出摊了。一周多前,程运付在集市摆摊时被拍入短视频,黝黑清瘦的他,笑得一脸腼腆,露出一口大白牙,“一碗拉面三块钱,卖了15年不涨价”,视频登上热搜,这位山东“拉面哥”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杨树行村,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专门从全国各地赶来,要“喝一碗拉面哥做的面”。一拨又一拨举着手机的人涌入村庄,围住程运付的家,几乎24小时都有人直播。
39岁的程运付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围观
上午8点刚过,围观的人从程运付家院门口一圈一圈往外延伸,人数近百。
程运付家在半山腰处,不断有举着手机的人走上来,前排位置已被占据,来晚了的顺着土坡往上走,直到找到一个满意的机位才停下。有人干脆爬上程运付家隔壁平房屋顶,支好脚架,可以俯拍到程运付家的整个院落。
画面里没有出现拉面哥,主播们卖力地吆喝,“拉面哥马上出来,关注主播,不要错过了。”
也有人拍摄院外的车棚,堆放的空啤酒瓶、木炭,拿起一一介绍,有的直接踩上院墙,举起手机对准堂屋大门。门被推开,胡立荣拿着一把韭黄去厨房,立马有人向外播报,“拉面嫂出来了,她在做早饭!”身后的主播一遍遍复述,“拉面嫂已经在做早饭了。”
穿着红色西装的小韩挤到院门口处,拍了拍手中话筒,“喂喂,拉面哥喜欢刘德华,那我唱一首忘情水,送给拉面哥。”镜头刷地对准他,音乐响起,嘈杂的声音没有停下,“拉面哥可能在吃早饭,我们先听听歌。”
听到歌声,坐在屋中的程运付不自觉地跟着哼唱,“年轻时太喜欢刘德华了,爱听的他歌,看他的电影,拉面累了,哼哼几句,就忘了累。”他抓一抓头发,顺着往左后梳,仰头乐呵呵地笑,眼角的纹路更深了,“我的发型现在都是学着他,留个二八分。”
< class="pgc-img">主播小韩在程运付家门口唱歌,他说,很珍惜有这样一个“舞台”。新京报记者 肖薇薇 摄
>程运付说,自己已经习惯了门外的音乐与欢呼声,他拿起一片煎饼,折几下,夹上两筷子鸡蛋和凉拌豆芽,站起走到屏幕前,“到中午时人还要更多,密密麻麻站满了。”
眼看着拉面哥还是没有露面,围观的人更加躁动,不时大喊,“拉面哥,快出来。”有人拉着板车,上面搭起两块牌子,写着“拉面哥,我来了”。他对着大门喊,“拉面哥,我们走了一百多公里来见你。”一位举着征婚广告牌子的男子举着喇叭喊,“拉面哥,你的弟弟征婚哥来了,你不出来见我,我住在这里不走了。”
上午10点40分左右,村里的干部和几个亲戚来了,门拉开一条缝,人群里一阵骚动,村里帮着维持秩序的两人抢先一步,费力往外推着试图挤进来的人们,另两人在两侧挡住试图往门里冲的人,大喊,“安静一下,不要挤。”声音淹没在人群的尖叫与呼喊声中。
程运付终于出来了,一瞬间几百台手机高高低低包围住他,后排的手机通过长长的支架举起,穿过人群往前递,前排的人晃着手要和拉面哥握手,一手举着手机往前伸,近乎怼到他的脸上,程运付往后退了两步。
< class="pgc-img">每隔一个小时左右,程运付要打开门,和围观的人打个招呼。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他站在人群里,接过小韩递来的话筒,现场一下安静了。他说,“感谢大家来支持我,欢迎大家到山东来,我就是个卖拉面的农民,照顾不周,不好意思了。”他的普通话夹杂着山东方言,每说一句,围观者高声叫好,有人爬上门前坡上的一棵桃树,大喊,“拉面哥,我爱你。”
“注意安全,大家一定要听村干部安排,注意安全。”程运付说,周围叫好声此起彼伏,但人群不断往里挤,有人沿着围墙爬上院门的顶部,蹲起身往下拍。眼看着场面就要控制不住,他抱着拳朝大家拱拱手,又退回到了门后。
走红
中午11点50分,程运付想要出趟门,他接到亲戚的电话,他们过来看看他,到了村里挤不进来,于是约在兄弟家里。
五个人簇拥着他往外走,人群紧跟着他。土路上石子多,不时有人被绊住打个趔趄。他们走出十几米,有人跑着绕过邻居家,堵住他的路。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比人数还多得多的手机对着他,主播们七嘴八舌,对着屏幕反复喊,“拉面哥出来了,点个小红心。”吵得程运付耳朵嗡嗡作响。他只得停下,过了一会儿,看架势出不去,他决定往回走,他面前的人为了拍他倒着走,也有人把镜头转过来,从侧面拍他。
程运付记不清具体从哪一天开始,拍他的人突然多了起来。这两年,时常有来摊上吃拉面的人,给他拍个小视频,他很配合,“他们拍着玩,这些人关注我,我肯定也高兴”。
< class="pgc-img">程运付走进院子,和院墙外的人打招呼。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2月22日,21岁的美食主播彭佳佳在费县关司集市上见到了程运付, “他笑得特别淳朴,坚持15年不涨价也很难得。”
程运付说,他能坚持15年,因为他是从最贫困的生活经历过来的,“3元一碗的拉面,来赶集的人才能喝得起,舍得喝。”
彭佳佳是安徽人,此前拍了很多家乡的美食视频,也在网上卖一下家乡农副产品,视频播放量不算高,大多是几万次。
“拉面哥的视频,爆了。” 彭佳佳记得,第一个短视频发出去后,两个小时左右,视频播放量从几千一下涨到几万,然后几十万,几百万,很快成为她账号里流量最高的视频。
她很意外,赶紧把程运付其他素材剪好上传,包括他在摊位上哼歌的一段视频,接连发了三个视频,几天下来,总播放量达3亿,点赞超过了300万。她的账号目前涨粉70多万,“想过流量应该还行,没想过这么高”。
程运付一下子火了。胡立荣记得,从正月十二的梁邱集上开始,举着手机的人将摊位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自报家门,有从新疆坐32个小时火车过来的人,也有人开了1600公里,为了喝一碗拉面。
< class="pgc-img">程运付(拿话筒者)刚走出家门,几百台手机高高低低就包围住他。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想着远道而来皆是客,两口子客气地招呼他们,网友喊他们,“拉面哥,拉面嫂”。程运付感觉和往常没太大区别,“和大家拉拉家常”。
端面的长队很有秩序地排着。来赶集的老顾客上前一看,都在拍拉面哥,打趣说,“我今儿不来凑热闹了,这队伍长的,你火了啊,以后可有福了。”也有人想不明白,“卖拉面有啥好拍的?”
程运付没想过自己会出名,全国会做拉面的人太多了。
十五年前,程运付刚结婚,跟着开面馆的亲戚学了半年的手艺,一张面案,一个炉子,一口锅,两口子的拉面摊支起来,在集上卖,3块钱一碗。起初生意不太好,“新摊子,别人不认可你,不知道你好不好吃。”
“生意越不好,越要天天去赶集。”妻子有水煎包的手艺,吃水煎包的人也试着尝一碗拉面,他又去学了做卤子的手艺,肉丝配上豆皮、鸡蛋和火腿肠,几乎每天都出摊。慢慢生意越来越好,两口子商量,改为五天赶四个集。
“满满一大碗面,很实惠。家里小孩放假就闹着要去集上吃面。”梁邱集上一位卖菜的老人说,有时见着年岁特别大的老人,身上钱不够,他直接摆摆手,说不要了,“人很朴实。”
六七年前,肉的价格涨了,程运付考虑过一碗面涨个一块钱,给顾客说了,“老头老妈妈很为难的样子,说你一上涨就不舍得喝了,别放肉了,你多给俺点面,能吃饱就行。”他和妻子商量,“别涨了,农村人赚钱不易,当个人情,我多卖点力,多卖几碗一样的。”
他买了一辆二手的大巴车,拆卸了椅子,摆放两排长桌子,冬天赶集时,客人可以在车上坐着吃,暖和多了。
程运付说,自己对金钱看得很淡,钱够花就好,这些人情都是实的。他的手机里有很多顾客发来的信息,问他,“明天赶集吗?”骤然大降温的日子,有人提醒他去赶集要穿厚点。和他同龄的人常喊他哥,他搓了搓黝黑粗糙的脸,笑起来,“我长得就是显老,大家都说我是七零后。”
出摊的日子,特别是农闲与年节时候,他要忙到在收摊后才能歇一会儿,经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揉一天的面,手臂酸胀。
在村里,程运付一家的生活条件不算好,他和妻子借住在哥哥家的老房子里,儿子17岁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两人商量着再努力干几年,盖间自己的房子。胡立荣说,出摊最累的还是丈夫。“只要两个人一起干活,我也不觉得多苦。”
疯狂
举着手机来找程运付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人们很快打听到了他的家。
2月27日,食材不够了,他去县里进货,刚回到村里,车就被人群团团围住,尚未停稳,一个穿着红色花点棉袄的女人直挺挺躺在了车轮前。
开车的是大哥程运明,他赶紧猛踩刹车,程运付吓到不行,下车去看,女人一见他下来,猛地站了起来,抓着他的手臂,蹦跳着边走边大喊,“拉面哥是我的。”
又有人冲上来,拉着他往另一边扯,他的手臂发麻,有人推搡着他,围观的人举着手机,嬉笑着跟拍,视频里他弯着背,茫然地被拉到这里,再被推到那里。他抿着嘴,“太害怕了,没经历过这样的事。”
程运明拨开人群,护着弟弟往家走。
人群跟着他们进到家里,堂屋、院里站满了人。程运付站在堂屋里,不断有人找他合影,手机对着他,对着他的母亲和媳妇,对着鱼缸、墙上的婚纱照、奖状,甚至院子里的鸡和厕所,天色暗下来,一家人局促地坐着,举着手机的人进进出出。
隔壁一户村民过来瞧,一看这阵势,“可不得了了,看不明白这些人在干什么”。
到深夜两点,程运付几乎已经站不住了,整个人垮下来,耷拉着眼皮,人群才慢慢散去。
有人从里面接好插线板,在院门口搭起帐篷睡觉。有人大力敲门,要和拉面哥聊些事情,没听到回应后,把空酒瓶子扔进了院里,夜里尖锐的“砰”一声响。胡立荣苦笑,“太疯狂了,他一夜没敢合眼”。
村干部赶过来,与几位“疯狂”的主播沟通,村干部、亲属守在他家,类似的事情才没再发生。
那天后,大部分时间,程运付家的院门都紧闭着。
程运付说,自己压力太大了,“我就是一个卖拉面的,不是什么明星,他们守着我没什么用,来喝一碗拉面就是对我的支持了。”
< class="pgc-img">程运付喜欢摄影,他在进货路上拍的淘下水道的工人。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家里的金鱼和院里种着的菊花,他也顾不上,睡不着觉,他会翻看手机里的照片。他喜欢摄影,会用手机拍下喜欢的场景,他拍村民种的莲藕池里的荷花,在进货的路上拍淘下水道的工人,摊上人少时,顾不上吃饭,他拿起手机在集上转悠,拍一些有“乡村味道”的照片。
现在,他被几百台手机困住了。
商机
下午2点半左右,有人在门口喊话,来了几天,没能喝到一碗拉面,很“失望”。程运付心软,又打开门。
有人拎着一大袋自家炒的花生米,想送给他。他赶紧说,“不要给我送什么,我什么都不要,也不要给我多转钱,我卖一碗面就是3块钱。”
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说,她们从东北过来,就想喝一碗拉面,明天就要走了。程运付一听,说,行,我今天拉面。
现场一片欢呼声,他转头进院子,卷起袖子,准备搬面案,胡立荣和妹妹、妯娌在一旁赶紧系上围裙帮忙。
< class="pgc-img">应围观者要求,程运付在家门口做拉面。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搬案板、面盆,抬炉子,烧水。程运付穿了镇政府送来的崭新的厨师服,开始和面。不时有主播喊他,他看一眼,继续揉面,有人在背后喊,他们看不见,他甩面时便转了个方向,配合大家的要求。
“拉面哥开始揉面了。”“第一碗拉面开始煮了。”现场闹哄哄一片,几百台手机几乎同时直播着同样的内容,不时有人提高音量,“网又卡了,听得清吗?”
< class="pgc-img">有人看到商机,打出了“出租WiFi”的牌子。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商机出现了。一个小伙子打算在这里“出租WiFi”。他算了一笔账,拉一根线,买一台路由器,成本一千块钱,可以同时供13人共享,一天收30块钱,很快就能回本。
来自河北的阿鹏是一家农产品电商公司的负责人,希望能签约拉面哥,团队商议的价格是300万,他带着一条为拉面哥规划的发展路线,“做直播留住粉丝,为家乡的农副产品代言,再做公益,维持流量。”
来了两天,他没能单独见到程运付,程运明转达了弟弟的想法,“他不想签约公司”。
< class="pgc-img">村里稍微平缓的坡地,杨树间挂上了红色的横幅,不少村民也就地做起了生意。新京报记者 肖薇薇 摄
>沿路稍微平缓的坡地,杨树间挂上了红色的横幅,无人机、滑翔伞从院落上空飞过。不少村民也就地做起了生意,摆上板栗、红薯条,还有自家种的草莓,挂上“拉面哥家乡特产”;旋转车和游戏机也摆上了,还有人拉了几十只鹅圈起来,用作套圈的奖励。
有村民清晨开着三轮车去拉一车饮料、零食和香烟,夜幕时分便能卖完;村里几位妇女买来肉、韭菜,支上了饺子摊,现包现煮,摆上家里的瓷碗,十块钱一碗有二十多个,有人夸分量足,她们回,“我们也不能给拉面哥丢脸。”
一对年轻的夫妻抱着六个月大的女儿守着烧烤摊,他们的摊位摆在去拉面哥家必经的路上,距离不过十几米。每天能卖个一千块钱左右,为了省钱,他们带女儿睡在货车里。
杨树行村代理书记张廷霞说,这些天进出村里的人流、车流量太大,村口路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拥堵。村里的干部们压力太大了,最担心游客安全问题,从早守到晚,镇上也有干部来执勤了。“很多游客坐村民的三轮车进来,感觉很新鲜,都站在车上拍照,这还是有危险,我们现在不允许三轮车拉客。”
杨树行村所属的行政村马蹄河村召集了30多名志愿者,连夜将路旁的杨树与果树铲平,沿河路段碎石堤坝被填高,路基加宽到6米,修建了六个临时停车场,避免堵车的问题。
张廷霞说,村里也打算借程运付的热度发展一下,目前计划修一个广场,连同村后的老虎山、小河打造出一个旅游景点。“全国各地的人来支持拉面哥,也是我们村里的一种荣誉。”
一位55岁的村民在铲除路旁的杂草,平整路面。这位村民说,他们盼着修路盼了好些年了。村里的乡道路面坑洼不平,每年把水果运出去卖是最大的难题,车还没开到村口,水果都磕烂了,卖不上价。没想到程运付这么一火,倒加快了村里修路的进程。
流量场
下午四点过,最后一碗拉面下锅,程运付搓了搓手上的面粉,大步走进了屋,有三拨记者在屋里等着他。
院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狂欢。拉面哥没露面时,各路主播登场,追逐着镜头,开始自嗨式表演。
< class="pgc-img">装扮成孙悟空的小刘在直播。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装扮成孙悟空的小刘,喊上一句,“拉面哥,俺老孙来也。”几十人便围上去,只要镜头对着他,他显得很兴奋,使出浑身解数,抓耳挠腮。在这里,你还能找到猪八戒、济公、月老等各类角色,还有顶着一头绿色头发走秀的男子,他们身边总围着一圈人。
主播小韩大多在门口唱歌,一首接一首地唱,自学唱歌两年了,平时大多在空旷的马路上和广场唱,他说,很珍惜有这样一个“舞台”。
刚锄完花生地的村民大爷扛着锄头站在高处旁观,站着看了很久,“热闹,比庙会还热闹。”有主播看到他的锄头,快步跑上前问,能不能借一下拍视频。大爷递给他,他喊“猪八戒”, “你快来拿你的武器。”
头上用红色塑料袋扎个蝴蝶结的女子,戴着圆圆小小的黑色眼镜,她在网上叫“跑调姐”,几乎时刻站在秀场的中心,手舞足蹈,时不时大吼一声,“哇哦”。
一旦拉面哥的家人出现,她冲上前,拉起他们开始“乱舞”。
有人举着手机全程跟拍“跑调姐”,对着屏幕小声吐槽,“真是什么人都有,群魔乱舞,想火想疯了。”直播间人数一直增长,他说,网友骂得越欢,关注他的人就越多。
因为被网友举报低俗,“跑调姐”的号被封了,她往地上一坐,对着直播手机声泪俱下,她说不会再这样做了,“俺就想火起来。”
“我也是为了生活,不然谁愿意这样。”没有了镜头,“跑调姐”安静下来,她说自己45岁了,去年工作的理发店关门了,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突然没有了收入,才打算跟着朋友学搞笑表演,“拉面哥这里有流量,这样大家就能看到我们,有什么活动也能想到我们。”
对于来这里的目的,主播们直言不讳,“涨粉,蹭流量”。说完会补上一句,“我们还是支持拉面哥,非常敬佩他,朴实,坚持。”
“最吸引我们的不是拉面哥,这一波流量好。”来自河北的“孙悟空”小刘坦言,这就是一个流量场,你只要进来了,就有火的可能,有多少人看,甚至你拍什么不重要,你得在这个流量场里面。
讲了一天的话,他的嘴唇干得起了皮,红色眼影被汗水晕染开,他说,“封面打上拉面哥标题,人气就旺了,一个免费的可能性,免费的涨粉机会,来试试不吃亏。”
网上的评论却近乎一边倒, “这种直播乱象需要管管了”、 “这种很粗暴的直播方式,已经是病态了,为了流量没有底线。”
其后,有短视频平台发布公告称,“山东拉面哥”走红后,有用户专门跑到当地合影、拍摄视频或进行直播,严重干扰了他的正常生活,对一批存在蹭热点、恶意营销等的违规用户进行了处罚。
有评论称,治理流量乱象,单靠平台的自觉和主播的自律肯定无法做到。当务之急是,从政府监管部门到商业平台等有关方面都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从更长远更宽广的视角出发,立足自身职责,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做好自媒体的规范和引导工作。
生活
下午六点,天色暗了,程运付家院子里亮起了灯。
程运付走进屋,缩在椅子上,他搓了搓手,面粉屑掉下来,搓不下来的面粉粘结着粗糙的皮肤。
不说话时,他对着镜头,嘴角上扬,露出两排牙齿,保持这个表情一动不动。几位亲戚的朋友进来,一个个上前,搭着他的肩,举起手机自拍,他仿佛已经习惯了,随他们拍。家人看出他的疲惫,提醒他,“你现在是名人,别人和你说话,你要多笑笑。”
墙头有人喊他,“拉面哥,明天赶集吗?”他点点头,大声回,“赶!”
几位朋友拍下堂屋里的每一个角落,叽叽喳喳聊着天,有人说着话,“后期我将公布拉面哥的生活视频。”
< class="pgc-img">3月3日晚上,程运付缩在椅子上刷短视频,难掩疲惫。新京报肖薇薇摄
>他进了卧室,关上门,低着头看手机相册,他心情不好时,就翻一翻。他盯着一张春节去集市拍的照片,突然想起,明天赶集摆摊,鸡蛋不够了。他要去买鸡蛋,他站起身准备出去,顿住了脚步,“我出不去”。他拨了一个电话,催着对方,“帮忙买一些鸡蛋回来,晚上要卤好的,不然明天来不及。”
他倚靠在床头,刷起短视频,几乎都是与他相关的内容,他点开评论,翻一翻,划到下一个视频,又很快点开评论。
晚上10点过,音乐声停了,人群渐渐散去。村庄笼罩在一片黑暗中,还在直播的手机闪着点点的光。
3月4日一大早,程运付没能出门赶集。张廷霞解释,这日的关司集场地比较小,担心影响交通和其他摊主。
程运付紧皱着眉头,他几次承诺去赶集,却都没能去成,他担心去喝拉面的顾客找不见他,“说我不讲信用,不靠谱。”
围观的人似乎忘记了这件事情,他们依然守在院墙外,拍程运付,拍胡立荣,拍记者,拍村民,也拍围观的人。程运付每隔一个多小时便出去和大家打个招呼,“这么多人来见我,不去见见大家,我也不安心。”
有人说想听他唱《忘情水》,他摆摆手,“我唱得不好。”他唱了两句,又摆摆手,腼腆地低头笑,要把话筒递出去,掌声和欢呼声持续了几秒。
程运付说,他计划以后只赶五天一次的梁邱集,其余时间都在家门口支个面摊,“大家这么远来,就为了我这个手艺,不能让他们失望走。”
< class="pgc-img">3月5日,程运付在梁邱集上摆摊拉面。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他没想过自己能红多久,他说,“顺其自然吧。”
3月5日七点过,梁邱集上一处摊位,人群早早在此等候,程运付出现在画面里,新一天的围观开始了。
新京报记者 肖薇薇 编辑 胡杰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