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食普惠专场活动来啦
“寻味五华 厨类拔萃”——五华区2024年职工“72行大练兵·360行出状元”餐饮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五华职工美好生活季”——职工美食普惠专场活动将于7月13日(周六)在昆明五华吾悦广场(五华区王筇路与沙河路交叉口)举行。
现广泛邀请五华区各知名餐饮企业和职工参与本次职工美食特惠活动,活动现场有特色品牌和美食展示,还有企业优惠福利活动,优惠力度高于门店现有活动,欢迎职工品鉴购买。
大众评审招募中
本次技能竞赛中将加入大众评审环节,诚邀五华广大职工代表报名大众评审,对参赛职工进行投票打分。
01招募人数
10名
02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7月10日17:00
03报名条件
1、年龄不限,喜欢美食、热爱生活,对美食有独到的见解,具有美食品鉴资质或经验的职工优先;
2、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对食物过敏症状;
3、非参赛选手的亲戚或朋友,确保比赛期间能全程参加,并能积极配合大赛组委会的相关工作;
4、遵纪守法,具有公平、公正的客观评价精神;遵守活动要求,配合组委会完成赛事评分。
04报名方式
扫描本文下方的二维码即可报名,招募10名大众评审,由组委会根据报名者过往美食品鉴经验、资质等方式综合确定人选,入选后以电话告知,不再另行公布。
< class="pgc-img">>联系电话:0871-63619636
来源 | 区总工会
饮员工礼仪餐饮员工礼仪
餐饮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一环,员工的礼仪举止直接影响着顾客的就餐体验。优秀的员工礼仪不仅能够提升餐厅的整体形象,还能够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餐饮员工的礼仪要求。
一、仪表着装
餐饮员工的仪表着装是展示餐厅形象的第一道窗口。员工应该穿着整洁、干净、得体的制服,制服要合身,不要过于紧身或宽松。同时,员工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头发整洁,面部清爽,不要留有过长的指甲或涂抹过于浓重的化妆品。在佩戴饰品方面,员工应该避免佩戴过多或过于夸张的饰品,以免给顾客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二、待人接物
在待人接物方面,餐饮员工应该保持热情、礼貌、真诚的态度。当顾客进入餐厅时,员工应该主动迎上前,微笑问候,并引导顾客就座。在顾客点餐时,员工应该耐心倾听,准确记录,并主动推荐餐厅的特色菜品。在上菜过程中,员工应该轻拿轻放,避免打扰到顾客。当顾客有疑问或需要帮助时,员工应该迅速响应,积极解决,让顾客感受到贴心的服务。
三、言行举止
言行举止是餐饮员工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在与顾客交流时,应该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不雅的词汇。同时,员工应该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和走姿,不要倚靠墙壁、桌子等物品,不要大声喧哗或嬉笑打闹。在顾客面前,员工应该保持专业的形象,不要做出不雅或不得体的举动。
四、工作效率
餐饮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是礼仪的一部分。员工应该熟练掌握各项服务技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顾客的就餐体验不受影响。在繁忙的时段,员工应该保持冷静、有序,不要慌乱或急躁。同时,员工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位顾客都能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
五、尊重顾客
尊重顾客是餐饮员工礼仪的核心。员工应该尊重顾客的意愿和选择,不要强行推销或干涉顾客的用餐体验。当顾客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员工应该虚心接受,及时改进,让顾客感受到餐厅的诚意和重视。此外,员工还应该保护顾客的隐私,不要泄露顾客的个人信息或谈论顾客的私事。
六、团队协作
餐饮员工的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因此,员工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在工作中,员工应该互相支持、理解,共同为提升餐厅的服务质量而努力。同时,员工还应该积极参与团队培训和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餐饮员工礼仪是提升餐厅形象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员工应该注重仪表着装、待人接物、言行举止、工作效率、尊重顾客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礼仪要求,为顾客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顾客的信赖和喜爱。
广告推广是我们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诈骗分子利用这个环节来骗钱,非常可恨,我们以后一定要加倍小心。”近日,江苏省东台市检察院干警走进德润商圈开展预防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传活动,商户们纷纷表示。
此次宣传内容来自该院近期办理的系列投票诈骗案。商家本以为参加了一个全省大赛,可以一战成名,不承想却落入了骗子的圈套。范某等诈骗团伙广撒网,对每名被害人骗取几百至几千元就立即收手,增加了骗术的隐蔽性。
5月15日,东台市检察院依法对范某等5人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6月28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范某等5人有期徒刑六年至拘役四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所有被告人均认罪服判,判决已生效。
8月21日,东台市检察院组织干警进入商铺开展预防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传活动。
“我感觉自己被骗了”
“警察同志,我感觉自己被骗了。”2022年10月,在东台市经营一家餐饮店的老板曹某来到派出所报案。
2022年10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曹某早早来到自家餐馆,到了中午时分,店里依然冷冷清清。天气炎热,准备的菜品容易腐坏变质,营业一天需要的各种材料、人工、店租和水电开支更是让曹某烦恼不已。这个时候电话响了,以为是订餐电话,曹某很快接听:“您好!我是某评选公司的客服,诚邀您参加‘美味餐饮品质佳,纯正美味香万家——全省首届寻找十佳优秀餐饮管理公司网络评选大赛’投票活动,对于大赛的前三名,本公司免费提供线上宣传推广服务。”
听到这通电话,苦于经营无门的曹某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进展却出乎了曹某的意料。
在按照客服要求添加微信、发送店铺照片后,对方很快就发来了大赛的投票链接,告知活动时间只有三天,要求曹某转发朋友圈、亲友群进行推广拉票。曹某转发后,其亲朋好友纷纷响应,很快,曹某的餐馆得票数就冲到了前三名。然而,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曹某第二天上午打开手机一看,自己的餐馆排名已经下滑到了十多名。这让曹某很不开心。尤其是看到对面餐馆的排名冲到了前三,曹某更是有些不甘心。
这时,客服通过微信提醒曹某票数下滑了,建议他加大转发力度。这下,亲朋好友们在曹某的请求下,除了帮他投票以外,还纷纷帮忙转发拉票,虽然名次又有了提升,但是离前三名还有不小的距离。眼看着投票即将结束,曹某有点着急了。正当其束手无策之时,客服提醒曹某可以适当通过充值刷票的渠道增加票数。
曹某认为,这毕竟是一场比较正规的大赛,参加的竞争对手也比较多,花点钱冲一冲名次、提高一下餐馆的知名度也有必要。于是,曹某在客服的引导下一次次充值刷票。在与对手们经过数轮激烈较量后,曹某如愿获得了第一,入选了“十佳”,美滋滋地拿到了奖牌和奖杯,还将它们放在了店里醒目的位置。
过了一个多星期,对面餐馆的李老板来串门,看到曹某店里的奖牌和奖杯就询问是从哪里拿到的。曹某介绍了参赛的过程,还开玩笑地说为了超过李老板餐馆的得票数,他花了不少钱。李老板听得一头雾水,随即恍然大悟:“老曹,你可能上当了,当时接到让我参赛的电话时,我怀疑对方是骗子就把电话挂断了,怎么可能得票数还排到前三名呢?”于是,回过味来的曹某赶紧到派出所报了案。
通过后台控制票数
和排名刺激被害人充值
范某曾经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广告设计工作,但是嫌赚钱太慢的他动起了依靠诈骗赚大钱的歪脑筋,回想起以前工作经历中见到各类商户均在广告推广上煞费苦心,便萌生了一个以组织投票大赛活动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想法。
有了“创意”的范某很快就着手实施计划。为了提高诈骗行为的可信度,他专门开设了一个工作室,招聘4名员工担任客服。4人上岗前,范某专门对他们进行了培训,还给每人发了对话范本。
一切准备就绪后,范某预先制作了一个投票大赛的链接,内置抓取到的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商家名单,每次抓取的数量从几十户至上百户不等。同时,他将商家名单交给客服,要求客服按照话术,一一打电话邀请商家参加大赛,并承诺获得大赛前三名的商家会有奖牌、奖杯和在相关知名网站免费宣传的奖励。
商家同意参赛后,客服便要求商家提供店铺照片,由范某上传至投票链接中,再由客服将投票链接发送给商家,要求其转发朋友圈进行拉票。碰到不同意参加的商家,范某也不将其从参赛名单中删除,而是自行上网下载该商家的图片并上传至投票链接中,营造有很多商家参加比赛的假象。
客服联系的商家虽多,但是大多数商家警惕性比较高,所以,每次投票大赛真正愿意参加的只有三四家。为了骗取钱财,范某在投票链接中设置充值渠道,一元钱可购买一个钻石,一个钻石可换取三票。因为愿意参加的商家很少,所以只要愿意出钱,就可以轻轻松松拿个前三名。这样虽然也能骗到一些钱,但是达不到范某的心理预期。
于是,范某就在后台控制票数和排名。如果上当的商家排名靠前,范某就修改预留在链接中但实际没有参加的商家的得票数,使他们超过出钱参加投票的商家,营造竞争很激烈的假象。同时,范某要求客服不时联系上当的商家,提醒商家注意自己的票数和排名,利用对方想得奖的心理,不断刺激对方充值刷票。范某通过操控后台决定最终的名次:如果商家充值1000元以下,得第三名;充值1000元至3000元,便让其得第二名;充值3000元以上,便能够得到第一名,如果充值不多,那么前三名就是被他包装的商家。有商家“获奖”了,范某就安排业务员邮寄劣质的奖牌、奖杯,并自行撰写发布一篇推介文章。
本案中,针对曹某,范某就下了一番功夫,多次修改曹某家对面餐馆的得票数,不断刺激曹某充值,曹某累计充值达6000余元。“当看到对方有充值意愿时,我就会有针对性地营造一种竞争激烈的假象,把戏做足,这样能骗到更多的钱。遇到发现上当了要求退钱的商家,我也及时把钱退回去,主要是依靠被骗的商家数量积累来骗‘大钱’。”范某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商家防骗意识
公安机关接到曹某报警后,顺藤摸瓜,将范某诈骗团伙抓获归案。
经侦查查明,范某等人在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先后发起虚假网络有偿投票活动500余场次,诱骗1000余户商家参加,诈骗金额达40余万元。
2023年3月,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东台市检察院审查起诉。该院审查后认为,范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手段,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以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6月28日,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
案件办结后,为了防止商家再因类似骗术上当,东台市检察院派出法治宣传小分队,在商业街区开展系列宣传20余场次,结合案例印制并发放专题法治宣传手册1万余份,提醒商家提高反诈防骗的意识。
来源:检察日报·明镜周刊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检察日报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