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巴黎奥运会刚刚落幕,中国体育将随之进入“全运会周期”。2025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将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其中广州将会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下称:残特奥会)的开幕式以及田径、跳水、赛艇等项目的赛事。
8月12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召集广州知名的餐饮企业以及餐饮大咖齐聚一堂,就全运主题出版系列丛书之一《阅游广州》(暂定名)召开座谈会,以深入挖掘和传播广州美食文化内涵。在会上,餐饮企业代表踊跃发言,为广州餐饮业出谋献策。
《阅游广州》深入挖掘“千年古都”魅力
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不仅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作为“千年商都”“开放之城”,广州一直与时俱进,迸发无限活力。
据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广州除了将承办这两场大赛的开幕式,同时,广州赛区将承接整个“十五运会”40%的竞赛量和残特奥会30%的竞赛量。
为认真落实践行“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办赛理念,乘“十五运会”东风讲好广州故事,擦亮广州城市名片,帮助全国各地的来宾读懂广州,在“十五运会”广州市执委会指导下,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和广州出版社共同策划了《阅游广州》一书,深挖广州城市魅力,带动广州城市文旅产业发展。
《阅游广州》由“大写岭南”编创团队——两位资深媒体人史丹妮与耳东尘联手打造,意在全面展现广州这座千年古都的独特魅力,带领读者领略广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方建筑、特色美食、风景名胜、运动精神等,全书拟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历史广州”“人文广州”“食在广州”“乐游广州”。其中的“食在广州”部分,将会从独特的餐桌礼仪到精致的广式点心、滋补的广式靓汤角度切入,并辅以高清美图,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味蕾与心灵同享盛宴,深刻体会广州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健康智慧与悠久历史。
《阅游广州》编创团队代表史丹妮
值得关注的是,《阅游广州》还将配套推出限量版纪念品,包括一套精选的10张广州标志性景点与地道美食明信片,或特别收集来自穗籍及长期居住于广州的知名现役、退役运动员亲笔签名照,为来宾以及运动健儿的广州之旅增添独一无二的收藏价值与纪念意义,并进一步激发广州文旅与餐饮行业的勃勃生机。
餐企为“食在广州”积极建言
在会上,各与会代表踊跃发言,为粤菜的传承与创新、擦亮“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出谋划策。代表们表示,要把握住“十五运会”这个契机,宣传推广好广州的美食文化。
餐企代表发言
广州岭南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瑞明说:“我们公司旗下的酒店,共有92000多间客房,我们对于‘十五运会’感到高兴与鼓舞,希望能参与其中。餐饮也是岭南集团旗下的重要板块,广州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好的文化传承,在传承与创新中,也希望我们广州的饮食文化能与时俱进。
借着全运会的东风,我们要利用好广州的老品牌和老建筑,突出老广州新活力。此前岭南集团也出过不少书籍,包括《消失的名菜》,图文并茂宣传广州的美食,宣传广州的人文风情。”
广州酒家品牌管理部副总监苏鸿飞说:“希望通过全运会这次机会,让所有人认识到粤菜的魅力。在全国的城市中,广州人的松弛感是排在前列的,可以说情绪价值拉满。广州人对吃的执着、专业甚至到了‘矫情’的地步,比如说广州的宴席有一套极其完整而严谨的流程,广州酒家就推出过各种宴席,如南越王宴、五朝宴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宴席,和食客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全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也做了很系统的规划,我们的粤菜博物馆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对公众开放。”
北园酒家总经理雷良在发言中提到,广州的餐饮文化包容性很强,“但近年来‘食在广州’的名气有所削弱,希望我们能把握全运会这个机会,再次把‘食在广州’这个招牌擦亮。”
新兴家喻董事长李文平表示:“要宣传广州的美食地位,不要忘了两块招牌,一是‘国际美食之都’,另一个是‘中华美食之都’。广州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我们可以做到人在广州,吃遍全球。”
广州塔云星餐饮董事长曾少龄透露:“广州塔正在积极申报5A景区,我们是广州的地标,也是广州会客厅所在。在全运会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拍摄一集新的广州美食宣传片,另外,我们要做好伴手礼、手信的开发。”
老西关濑粉总经理伍文辉说:“我认为推广广州小吃是宣传广州的最好手段,我们可以让顾客参与进来,一起体验非遗手艺,让食客有参与感。另外,我们要讲好广州饮食文化的故事,比如‘无鸡不成宴’、‘一盅两件’这些典故,通过文化去宣传广州美食。”海门鱼仔行政总厨许盛波说:“全运会是一次宣传粤菜的绝佳机会,而粤菜很注重传承和创新,我觉得从传承到创新的阶段,可以将文化融入其中。”
在会上,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听取了餐饮企业代表的发言,他表示,“十五运会”宣传周期是擦亮“食在广州”名片、提升广州餐饮影响力的重要契机,《阅游广州》编辑团队要深入对接各餐饮企业,推广好广州美食,合力推动“全运+美食”双向赋能,擦亮广州“国际美食之都”“中华美食之都”等餐饮名片。
链接——
广州用12年时间 打造世界标杆餐饮城市
“食在广州”是广州的特色城市名片,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广州餐饮商事登记市场主体总数达24万家,每万人拥有餐厅近134家,网点密度居全国之首,餐饮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城覆盖。
4月份,广州市商务局以大数据为支撑,全面梳理广州餐饮业基础,正式发布《广州市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提出将广州打造成传统广府粤菜与时尚国际餐饮荟萃、特色美食出众与餐饮文化彰显、引领全球美食风尚的世界美食之都。
今年3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餐饮供给格局,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广州市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正是响应国家部委要求,把美食“串珠成链”,将餐饮进一步打造为城市消费名片的重要举措。
琶醍美食集聚区
广州市从今年初开始,集中资源优先培育建设越秀北京路美食区、海珠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天河珠江新城东南核心区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衔接城市发展规划,沿珠江前航道打造一江两岸美食长廊,构建餐饮消费地标。3个集聚区共有餐饮门店2230家,其中国际餐饮超500家,汇聚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米其林、黑珍珠等精致餐饮,是以餐饮为特色,集美食、购物、旅游、文化、商务、夜间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未来还将在荔湾、番禺等地培育更多的美食集聚区。
值得一提的是,5月,北京路美食区现场发布美食区logo、美食地图、美食区必吃店名单等,对北京路美食区及越秀区全域美食的打造规划进行集中呈现。这里有中国第一家西餐厅太平馆、改革开放后广州首批个体户餐厅胜记、中国最早的旋转餐厅爱群大厦,还集聚了信记海鲜饭店等28家米其林餐厅,渔民新村、幸运楼等10余家久经沉淀的五钻酒家。北京路美食区美食地图的发布,方便了各位市民、旅客“寻味越秀”。
北京路美食区地图
大数据显示,广州的餐饮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模化。2023年,登记餐饮市场主体超23万家,餐饮收入944.7亿元,同比增长23.3%。
二是品质化。广州共有5家餐饮“中华老字号”,19家米其林星级餐厅,19家黑珍珠钻级餐厅,各类优质餐厅星罗棋布。
三是数字化。全市超60%餐饮商户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开展线上经营,外卖收入约占餐饮消费总收入20%。
四是多元化。除粤菜之外,广州美食汇聚全球,包容多元,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地、国内餐饮企业抢滩市场的桥头堡,来自全国、全世界的餐厅超14万家。
根据规划目标,广州将在五年内打造业态丰富、层次各异、亚洲一流的世界知名美食城市,到2035年,成为与纽约、东京、巴黎等世界标杆餐饮城市齐名的美食之都。
经验之谈——
荔湾积极打造“品味西关”品牌
广州荔湾区作为粤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一直秉承“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传统,近年来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部署,致力于打造国际美食中心。
2023年,荔湾区发布了《粤菜餐厅西关风情特色服务规范》,并注册了14个带有“粤”和“掂”字的特色商标,同时活化利用“品味西关”这一区域公共品牌,拥有55份知识产权注册商标及版权,进一步巩固了西关美食的品牌价值。
在这一系列提升措施中,荔湾区还特别注重美食集聚区的差异化培育,共计打造了“4+N”个特色美食区域:传承岭南文化特色的“传承经典美食区”西关片区、展示中西融合的“欧陆风情美食区”沙面岛、亲子文化特色的“乐滋生活美食区”悦汇城、多元文化的“五湖四海美食区”东沙国际商贸港、以及集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特色的“白鹅潭大湾区美食聚集区”白鹅潭商圈。每一美食区都以其独有的西关风味吸引着食客。
荔湾区不仅在文化传承和地区特色上下功夫,还注重餐饮服务质量的提升。出台的《荔湾区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工作方案》旨在通过研发“品味西关”系列IP,制作美食地图,并推出《传承卷》《滋味卷》《烟火卷》三卷西关美食地图,进一步加强美食文化的传播。同时,结合“互联网+新技术”、“明厨亮灶”和智慧监管等新理念,全面提升西关美食品质。
由上往下分别为《传承卷》《滋味卷》《烟火卷》
此外,荔湾区还创建了逢源街餐饮品质提升先行示范街区,以实际行动带动整个区域餐饮服务的质量升级,为打造国际美食中心贡献力量。
统筹 | 徐立和
撰文 | 徐立和、陈钰晶、陈兰、王慧颖
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总有一份情怀让人驻足,总有一些味道能穿越岁月长河,直击心灵深处。今天,就让我带你踏上一场说走就走的“舌尖上的旅行”,一起探访广州那些承载着无数老广记忆与故事的15大老字号饭店。它们不仅仅是餐馆,更是这座城市文化脉络中不可或缺的珍珠,每一口都是历史的沉淀,每一道菜都是故事的开始。
第一站:陶陶居,百年茶楼的经典传承
踏入陶陶居,仿佛穿越回了清末民初的繁华市井。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透露着岁月的温润。必尝招牌——虾饺皇,皮薄馅大,虾仁鲜美弹牙,每一口都是对食材极致尊重的体现。还有那经典的烧鹅,皮脆肉嫩,汁水四溢,让人回味无穷。在这里,不仅品尝的是美食,更是品味一种情怀,一种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
< class="pgc-img">>? 第二站:广州酒家,粤菜的璀璨明珠
提及广州美食,怎能不提广州酒家?这家老字号以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了粤菜的一张亮丽名片。推荐尝试他们的白切鸡,鸡肉滑嫩,皮爽肉滑,搭配特制的姜葱酱,简单却直击灵魂。而早茶时段的一盅两件,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尤其是那流沙包,轻轻一咬,金黄的内馅缓缓流出,甜蜜满溢。
< class="pgc-img">>第三站:点都德,新式粤点的领航者
如果说陶陶居和广州酒家代表了传统,那么点都德则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创意十足的粤式点心,比如金莎海虾红米肠、金牌虾饺皇等,它们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和创意,让人眼前一亮,味蕾大开。点都德,是年轻一代探寻老广味道的新选择。
< class="pgc-img">>第四站:银记肠粉店,一份早餐的温情记忆
银记肠粉,是多少广州人早晨的第一缕温暖。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却凭借一碗碗晶莹剔透、滑嫩可口的布拉肠,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心。不论是经典的猪肉肠粉,还是创新的牛肉肠粉,每一口都是对食材本味的极致追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那份简单却真挚的幸福。
< class="pgc-img">>第五站:南园酒家,园林式用餐的雅致体验
走进南园酒家,仿佛步入了一座古典园林,亭台楼阁,水榭花桥,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菜品同样讲究色香味形意俱全,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特别推荐他们的金牌乳鸽,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肉质鲜嫩多汁,是宴请宾客的上佳之选。在南园,用餐不仅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 class="pgc-img">>? 第六站:北园酒家,广府文化的缩影
北园酒家,以其独特的园林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广府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里用餐,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中。推荐尝试他们的海鲜大餐,新鲜的海产经过大厨的精心烹制,保留了最原始的鲜美,让人大快朵颐。北园,不仅仅是一家饭店,更是一个让人忘却尘嚣、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 class="pgc-img">>第七站:莲香楼,饼艺与茶点的双重盛宴
莲香楼,这个名字在广州几乎无人不晓,它不仅是茶楼的代表,更是广式月饼的鼻祖。走进莲香楼,一股淡淡的莲蓉香扑鼻而来,那是属于中秋的记忆,也是家的味道。这里的莲蓉月饼,皮薄馅足,莲蓉细腻香甜,每一口都是对传统手艺的致敬。而茶点方面,莲香楼的虾饺、烧卖等经典点心同样不容错过,它们以其精致的外观和绝佳的口感,赢得了无数食客的赞誉。
< class="pgc-img">>第八站:陈添记,一碗鱼皮,半生传奇
在繁华的上下九步行街,隐藏着这样一家小店——陈添记。这家店以一碗爽脆可口的凉拌鱼皮闻名遐迩,鱼皮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鱼肉的鲜美,又增添了凉拌的酸辣爽口,让人一试难忘。除了鱼皮,陈添记的艇仔粥也是一绝,粥底绵密,配料丰富,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 class="pgc-img">>第九站:荣华楼,早茶文化的活化石
荣华楼,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与荣耀。作为广州现存最古老的茶楼之一,荣华楼见证了广州早茶文化的兴衰变迁。这里的点心种类繁多,每一款都透露出老广对食物的极致追求。特别是那凤爪和排骨,软糯入味,是许多老广心中的白月光。在荣华楼,你可以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市井气息,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年代。
< class="pgc-img">>第十站:同记鸡粥,一碗粥,温暖一座城
同记鸡粥,这个名字或许不如前几家响亮,但在广州人心中,它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家小店以一碗看似简单实则大有乾坤的鸡粥闻名。粥底用老母鸡慢炖而成,色泽金黄,香气四溢,每一口都是对食材的极致提炼。搭配上一碟爽口的油条或咸煎饼,那滋味,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在同记鸡粥,你可以品尝到最纯粹的广州味道,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温暖与包容。
< class="pgc-img">>第十一站:泮溪酒家,园林式茶楼的诗意生活
泮溪酒家,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荔湾湖畔,以其独特的园林式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食客的目光。这里不仅环境优雅,更是广州早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走进泮溪,仿佛步入了一个古典的园林世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点心以精致著称,无论是晶莹剔透的虾饺,还是酥软可口的蛋挞,都让人回味无穷。在这里品茶、赏景、尝美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生活体验。
< class="pgc-img">>第十二站:向群饭店,家常菜中的经典传奇
向群饭店,听起来或许并不起眼,但它却是广州家常菜中的佼佼者。这家饭店没有华丽的装修,也没有昂贵的价格,却以其地道的广州味道赢得了食客们的喜爱。这里的招牌菜如葱油鸡、豉油皇炒面等,都是老广们耳熟能详的家常美味。每一道菜都充满了家的味道,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温情与亲切。在向群饭店用餐,就像是在家里吃饭一样自在和舒适。
< class="pgc-img">>第十三站:银灯食府,夜宴中的璀璨明珠
银灯食府,这个名字在广州的餐饮界中熠熠生辉。作为广州知名的粤菜餐厅之一,银灯食府以其豪华的装修、精致的菜品和贴心的服务而闻名。这里的菜品不仅注重色香味俱全,更讲究营养搭配和摆盘艺术。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餐,银灯食府都能提供完美的用餐体验。在这里用餐,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 class="pgc-img">>第十四站:大同酒家,传统与创新并重的美食殿堂 ?
大同酒家,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饭店。这里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粤菜精髓,还不断进行创新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美食中。无论是经典的烧鹅、白切鸡还是创新的点心、甜品都让人赞不绝口。大同酒家的厨师团队技艺高超,对食材的挑选和烹饪都极为讲究。在这里用餐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粤菜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美食的极致追求和热爱。
< class="pgc-img">>第十五站:陶陶居饼家,甜蜜记忆的守护者
虽然前面已经提到了陶陶居的茶楼但不得不提的是陶陶居饼家同样值得一探。这家饼家以制作各种精美的广式糕点而闻名如老婆饼、月饼、杏仁饼等都是其招牌产品。这些糕点不仅口感细腻香甜而且外形精美寓意吉祥是广州人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佳品。在陶陶居饼家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品尝到那份独特的甜蜜与幸福。
< class="pgc-img">>广州的老字号饭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它们不仅是美食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每一次的探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的品尝都是对这座城市深深的敬意和热爱。如果你也爱广州不妨走进这些老字号饭店让味蕾带你穿越时空感受那份独属于广州的韵味与风情。
< class="pgc-img">>每一次的品尝,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每一次的回味,都是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眷恋。广州的15大老字号饭店,它们用一道道美食,编织着这座城市的故事,传递着老广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如果你也爱这座城市,不妨走进这些老字号,让味蕾带你穿越时光,感受那份独属于广州的温情与美好。
< class="pgc-img">>入2024年,“质价比”已经成为餐饮行业一个不可回避的热门话题,在追求合理价格的前提下,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品质和体验的要求日益增高。
在此背景下,许多餐饮品牌开始采取创新措施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中一个显著的策略就是降价以提升质价比。
01
价格回归,品质不降
“牛肉自由”成为现实
近日,潮汕牛肉火锅品牌陈记顺和将多个部位的牛肉价格回调至十年前水平,就引发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
经实地调查发现,陈记顺和门店内包括吊龙、嫩肉、胸口朥和牛副品等在内的牛肉价格均已调整至28元/盘。这一降价策略,也让消费者狂喜“回到十年前,重回28元鲜牛肉时代”“牛肉自由就这样成为了现实”“组团去打卡”.......
但陈记顺和的降价策略并非简单的价格战,而是基于其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陈记顺和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以最合理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最新鲜的牛肉。自2022年起,品牌减缓了开店步伐,转而集中精力发展后端供应链。
目前,陈记顺和在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投资兴建牧场,拥有的黄牛存栏量高达20000多头,实现了对牛肉品质的源头控制。通过自建高效物流系统与专属屠宰场地,陈记顺和不仅大幅缩短了活牛运输、屠宰及门店配送的时间周期,更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与资源消耗,显著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直接剔除了传统供应链中的中间环节,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累加,从而得以将这份宝贵的成本优势直接转化为对消费者的实惠。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陈记顺和坚持高频次、短时效的新鲜配送策略,每日进行2至3次配送,确保每一块牛肉从屠宰到餐桌不超过3小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牛肉的原汁原味与极致口感。
品牌创始人陈晓申更是亲自督阵,严格推行“零剩余”政策,承诺当时段配送的牛肉若未能消耗完毕,则绝不留存利用,如早市送达的牛肉若未能消耗,则绝不留至晚市,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对牛肉品质的严格要求。
“28元的价格,是我们对消费者最真挚的回馈,为的就是让每一位走进陈记顺和的顾客都能吃得好、吃得饱、花得少。”关于此次调价,陈晓申如此说道。
低价策略固然能迅速聚拢顾客的眼球,但在餐饮行业这片红海中,唯有品质方能恒久。因此,如何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又能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惠价格,成为了所有餐饮品牌亟待破解的核心难题。而陈记顺和的经验表明,优化供应链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02
全国80家门店,靠的是过硬的品质
成立于2008年的陈记顺和,是从汕头大本营走出来的潮汕牛肉火锅品牌,它率先提出“鲜甜火锅”的概念,并且“一战成名”迅速打响品牌口碑,目前在全国已有80家门店。
在多年的发展中,其门店形象已经升级到了3.0版本,无论是店面设计与服务体验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在企业管理与运营团队构建上品牌同样达到了新的高度,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拥有超过1000多名员工,成为了牛肉火锅品类里的佼佼者。
而谈及品牌成功的秘诀,陈晓申深有感触地指出,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一直是陈记顺和不懈的追求,如:
(1)精选3岁以上的土黄牛,此阶段的牛,肉质嫩滑,肉味浓厚;
(2)坚持1天2~3次配送,3小时到胃,只提供新鲜的牛肉;
(3)每批次配送的牛肉,如有剩余一律回收,绝不重复使用。
此外,陈记顺和还以消费者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品质保证与优质服务措施,如“菜品不满意,无条件退换”“拒绝缺斤少两”等,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也进一步巩固了品牌的良好口碑。
陈记顺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也让其连续两年荣获“亚洲地标美食”荣誉。
对此,陈晓申谦逊地表示,是广州亚洲美食节这一平台让陈记顺和有机会展现在更多人面前,更是广大消费者的厚爱成就了品牌的今天。他强调,潮汕牛肉火锅作为亚洲美食中的一个细分品类,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是陈记顺和最大的荣幸。未来,陈记顺和将继续坚守品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更好的服务体验。
而对于陈记顺和未来的拓店目标,陈晓申只是简单说:“数量不是我们重视的问题,重要的是开出的每一家店,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才是核心。”
(资讯)
文 | Rachel
编辑 | 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