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业逐步复苏,到商场购物、就餐的顾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商场执行的情况怎样?记者探访发现,想要在部分商场分类投放垃圾,似乎困难重重。
今天,6台崭新的全封闭式垃圾转运车“上岗”石景山区老山街道老山小区。新型垃圾车配备自动升降平台和密闭智能报警器,单日收运量可达到125吨。吴镝 摄
喝剩的奶茶没法儿扔
徐女士和朋友相约逛商场时购买了一大杯珍珠奶茶。当徐女士想将小半杯奶茶丢进垃圾桶,却遇到了难题。没喝完的珍珠奶茶到底算什么垃圾?
按照“京版”垃圾分类标准,珍珠奶茶应当算作厨余垃圾,在投放进厨余垃圾桶前,需要首先沥干水分,也就是说,得先把液态的奶茶倒进下水道;沥干水分后剩下的“珍珠”、红豆等属于厨余垃圾,需要投入到厨余垃圾桶内;最后,装奶茶的杯子则需要投入其他垃圾桶内。
把奶茶倒入商场厕所的水池后,徐女士发现,商场只设置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垃圾桶,奶茶中的“珍珠”没地儿扔。无奈之下,徐女士只好将装有“珍珠”的杯子塞入了其他垃圾桶内。
部分大排档只提供一次性餐具
“有餐具吗?”在西直门凯德MALL购物中心地下的一处大排档,记者问一家安徽板面的摊主。“那边,自己拿。”摊主朝取餐口摆放的一次性餐具示意。“全是一次性的?”记者追问,同时四处打量,发现摊位内并没有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就只有这种。”摊主头也不抬地回答。
记者注意到,摊主旁边的墙壁上,就贴着垃圾该如何分类的科普海报,但却没有“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的标识。
记者观察发现,凯德MALL地下大排档的不少摊位,都将一次性餐具摆放在取餐口的显眼位置,供顾客自取。而就餐顾客超过三分之二都使用的是一次性餐具。按照新规,餐饮经营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等,并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
化妆品柜台未设有害垃圾桶
在凯德MALL购物中心一层的化妆品店铺内,台面上摆放有化妆棉、卸妆水等用品供顾客试用。对于化妆品柜台来说,按照垃圾分类新规的划分标准,卸妆水、指甲油等都属于有害垃圾,因此需要在店内设置有害垃圾桶,并张贴分类标识。
但在这里,记者并没有看到红色有害垃圾桶,也不见店内张贴有相关的分类标识。记者询问店员,卸妆棉应该扔在哪里?店员指了指柜台上一个黑色的塑料小盒。在黑色小垃圾盒中,记者看到,卸妆棉和用过的纸巾等其他垃圾混在一起。
记者了解到,商场等经营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如经营管理单位出现垃圾分类不规范等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等都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如违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还可责令其立即改正,甚至处以罚款。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张楠
炎热的夏季,喝上一杯奶茶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然而,随着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奶茶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并推动茶饮行业的环保发展, 5月10日,白云区三元里街道市政所工作人员到梓元岗社区检查茶饮行业垃圾分类工作。
此次检查是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制度得到有效执行,提高商户以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并推动社区环保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在现场,市政所工作人员不仅对茶饮行业的垃圾进行分类指导,还积极推广了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小程序,以期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随后,检查人员向茶饮店负责人科普,剩余奶茶的液体以及其中的珍珠、椰果等配料都属于厨余垃圾,奶茶液体可倒入水池或投放至“厨余垃圾”桶中。纸质的杯体和吸管属于可回收物,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其他可回收物,应放入“可回收物”桶中,如奶茶有纸质杯托,并且上面有可回收物标志,也可投放到可回收物桶中。
此外,这次检查也是三元里街道持续关注和改善社区环境的一部分。之前已有多项活动和调研在梓元岗社区开展,涉及社区治理、服务群众以及优秀党员前线工作室的工作等方面。这些工作都体现了三元里在推进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方面的努力。
编辑:广东社区网·共建湾区美好生活
城商业逐步复苏,到商场购物、就餐的顾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商场执行的情况怎样?记者探访发现,想要在部分商场分类投放垃圾,似乎困难重重:喝剩下的珍珠奶茶,找不到厨余垃圾桶;在化妆品柜台用过的卸妆棉,寻觅不到有害垃圾桶;想支持环保使用可重复利用的餐具,可一些餐饮店却只提供一次性餐具…...
相比之下,也有部分商场的垃圾分类比较“到位”。例如,位于石景山的喜隆多新国际购物中心,除公共区域设置的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外,商户们还额外在店内增设了厨余垃圾桶,商户自行分拣后的垃圾,还要由垃圾房再进行一次“复检”,分类不合格,垃圾房将拒绝收运。
喝剩的奶茶想扔?愣找不到合适的垃圾桶
徐女士逛商场时,被一杯奶茶给难住了。
她和朋友相约在商场共进午餐后,购买了一大杯珍珠奶茶当作饮品。当徐女士准备离开商场进入地铁时,奶茶实在喝不下了,需要将小半杯奶茶丢进垃圾桶,她却遇到了难题。没喝完的珍珠奶茶到底算什么垃圾?
按照“京版”垃圾分类标准,珍珠奶茶应当算作厨余垃圾,在投放进厨余垃圾桶前,需要首先沥干水分,也就是说,得先把液态的奶茶倒进下水道;沥干水分后剩下的“珍珠”、红豆等属于厨余垃圾,需要投入到厨余垃圾桶内;最后,装奶茶的杯子则需要投入其他垃圾桶内。
把奶茶倒入商场厕所的水池后,徐女士发现,商场只设置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垃圾桶,由于没有厨余垃圾桶,奶茶中的“珍珠”没地儿扔。无奈之下,徐女士只好将装有“珍珠”的杯子塞入了其他垃圾桶内。“不是不想分类,是没找到可以让我分类的地方。”
记者注意到,逛商场时年轻人和小朋友往往会拿着一些零食边吃边逛,但吃不了的饮品扔在哪里?商场内的厨余垃圾桶不太好找。
大排档部分餐饮摊位,只提供一次性餐具
正值饭点,位于西直门凯德MALL购物中心地下的一处餐饮大排档内,等待取餐的顾客排起队来。大排档入口处,摆放着几个作为展示宣传用的垃圾桶,室内随处可见宣传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的海报。
“有餐具吗?”取餐后,记者向一家安徽板面的摊主询问。“那边,自己拿。”摊主朝取餐口摆放的一次性餐具示意,让记者自取。“全是这种一次性的?”记者一边追问,一边向摊位内张望。发现摊位内并没有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影子。“就只有这种。”摊主头也不抬地回答。
记者注意到,摊主旁边的墙壁上,就贴着垃圾该如何分类的科普海报,但却没有“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的标识。
记者观察发现,凯德MALL地下大排档的不少摊位,都将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勺摆放在取餐口的显眼位置,供顾客自取。而在大排档内就餐的顾客,超过三分之二都使用的是一次性餐具。按照新规,餐饮经营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等,并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虽然大排档的部分摊位没有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而是让顾客自取,但显然,这些餐饮摊位也没有给顾客其他选择。想就餐,只有一次性餐具。
卸妆棉扔哪儿?化妆品柜台没有专用垃圾桶
在凯德MALL购物中心一层的化妆品店铺内,台面上摆放有化妆棉、卸妆水等用品供顾客试用。对于化妆品柜台来说,按照垃圾分类新规的划分标准,卸妆水、指甲油等都属于有害垃圾,因此需要在店内设置有害垃圾桶,并张贴分类标识。
但在凯德MALL购物中心一层的化妆品店铺内,记者并没有看到红色有害垃圾桶的影子,也不见店内张贴有相关的分类标识。在用沾满卸妆水的化妆棉擦拭过皮肤后,记者询问店员,卸妆棉应该扔在哪里?店员指了指柜台上一个黑色的塑料小盒,“扔这里头就行”。在黑色小垃圾盒中,记者看到,卸妆棉和用过的纸巾等其他垃圾混在一起。
提醒!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可能面临罚款
记者了解到,商场等经营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如经营管理单位出现垃圾分类不规范等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等都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如违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还可责令其立即改正,甚至处以罚款。比如,餐饮经营者如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