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11月18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继续开展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生态环境部同步公布了7起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领域典型案例,包括重庆市陈某江等人非法转运、处置危险废物污染长江案。
2020年11月27日8时许,重庆市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接群众举报,称长江黄桷坪段江面有大量黑色油污。执法人员立刻赶往现场进行调查,发现事发地距离下游长江和尚山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仅2.5公里,威胁城区上百万群众饮用水安全。
接到群众举报后,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联合公安机关执法人员2小时内赶赴现场,当场控制4名正在倾倒油水混合物的人员,现场查获油泵、输油管等一批作案工具及3车未倾倒的油水混合物。同时,生态环境部门联动住建、海事、镇街等多部门开展溯源工作,第一时间控制污染外溢,用时29小时便解除应急状态。
经查,刘某原是一家危险废物处置公司的业务员,辞职后专门从事危险废物处置中介业务。2020年11月,刘某得知重庆新兴齿轮有限公司需要处理油水混合物(HW09类危险废物),便主动找到该厂后勤主管陈某廷承揽油水混合物处理业务,并承诺事后给予好处费。陈某廷明知刘某只是中介,且明知油水混合物的正常处置价格,但打着“为公司节约成本”的旗号,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将油水混合物交给刘某处理。刘某后续又联系陈某江帮忙寻找处置单位。然而,在几经询问后,无人愿意收购处置,于是刘某示意陈某江自行处置。11月26日晚,陈某江等4人驾驶4辆货车将约52.54吨油水混合物非法转移到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的一处废弃厂房内,再通过电机泵将约13吨油水混合物转移至附近一个直通长江的废弃化粪池内。
案发后,重庆市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随即开展现场危险废物清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第一时间会同检察机关与重庆新兴齿轮有限公司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事宜开展磋商并达成赔偿协议,重庆新兴齿轮有限公司偿付本案应急处置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等共计人民币95万余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的规定,重庆市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于2020年12月24日将案件材料移送至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2021年2月25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将案件移送至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2021年12月9日,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陈某江、陈某廷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其余三名被告人被判处拘役五个月至四个月不等。六名被告人均被处罚金一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据悉,危险废物倒入长江等水域后往往会迅速稀释、漂散,隐蔽性极强,难以溯源。涉及水域危险废物的倾倒案件应快速响应、科学处置、精准控污,才能有力维护源水质安全及生物多样性安全。本案从出动执法人员到抓获犯罪嫌疑人仅用时2小时,现场还存有约39吨非法转运的油水混合物未来得及实施倾倒。通过多级联动,快速响应、科学处置、精准控污,成功避免了危险废物污染长江的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了下游百万人饮水安全。
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曾诗灵 文/图
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未安装油水分离器或隔油池,未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设施和油烟排放管道并做好台账记录,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连日来,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督查组在鲤城、丰泽、洛江、泉州经济开发区内开展餐饮油烟污染现场整治行动,截至7月30日,联合属地城管部门、街道共对506家餐饮店开出责令整改通知单,要求10日内整改完成。7月27日晚,记者跟随督查组先后走访鲤城、丰泽辖区餐饮店,直击整治现场。
鲤城兴贤路:
有店主以为鼓风机就是油烟净化器
鲤城区常泰街道兴贤路是鲤城江南片区较为热闹的一条道路,沿街两侧共分布有700家店面,其中近200家为餐饮店。
当晚7时,督查组率先来到这里,随机抽查多家有产生油烟的餐饮店。兴贤路274号“渔生有你”锡纸豆花鱼店内,督查组走进后厨见到,该店已规范安装了油水分离器,但未发现有关油烟净化设施。店主称,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在楼顶,随后督查组在店主的带路下上楼查看,但检查仍未见有油烟净化设施,证实存在油烟直排现象。此外,厨房内安装的燃气报警器型号不符。执法人员当场开具整改通知书,要求10日内安装好油烟净化设施、更换正确的燃气报警器。
< class="pgc-img">>随后,一行来到“聚满园湖南湘菜大碗菜”,该店厨房内的燃气报警器被安装在高空位置,高度不规范,店内有安装油水分离器,但未见有油烟净化设施,店主也称有油烟净化设施,且每2~3月清洗一次,督查组再次跟随店主到顶楼查看,现场只见一台鼓风机在轰轰运行。此外,街道制作用于油烟清洗记录的台账册子虽已分发给商家,但并未使用记录。“今后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设施时,要同步做好台账记录,记录台账材料保存时限应当不少于1年。”督查组现场叮嘱道。
紧接着在一家“重庆胖哥烧烤店”内,督查组发现该店有安装燃气警报器,但燃气软管应更换为不锈钢螺纹管胶管,店内未规范安装隔油设施和油烟净化设施,督查组现场开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丰泽迎津街:
油烟净化器未插电使用,竟成摆设
当晚 8 时许,督查组来到了丰泽区丰泽街道迎津街,在迎津街43号“老街称重麻辣烫”店里,虽有安装油烟净化器,但未插电使用,俨然成了摆设,存在油烟直排现象;店内也未安装油水分离设备,且购买安装的燃气警报器不规范,属“三无产品”。
而迎津街 57 号“鸡公煲纸上烤鱼店”内,店主也存在燃气警报器型号不符现象,该店使用的是液化气,应更换为液化气专用的燃气警报器;同时,该店燃气警报器安装位置不正确,应与厨房水平距离 1~4 米,距离地面高度 30 厘米。此外,店内也未安装油烟净化器及油水分离设施,店内放置的液化气钢瓶总量超出100公斤。
检查中,督查组也发现个别餐馆油烟处置较为到位,迎津街 81 号“酒伴大排档”店内,燃气报警器、油水分离器及油烟净化设备均已安装,保障正常使用,并委托具备专业清洁设备的单位定期清洗维护油烟净化设施和油烟排放管道。迎津街100号一家新疆烧烤店使用了抽油烟净化整体装置,消除油烟直排现象。
< class="pgc-img">>部门:
超期仍未整改,将按规定进行处罚
通过走访,督查组发现,部分店主对油烟净化器认识度并不高,需进一步入户指导督促安装到位,并保证正常使用。
< class="pgc-img">>“针对连日来检查发现的油烟污染问题,我们均开具相应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10日内整改完成,10日后执法人员将统一进行回访,若存在超期仍未整改的,将按照《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处罚。”督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检查中,督查组也要求各地同步摸底全面排查餐饮单位油烟污染情况 ,确保做到“有”和“清”,在8月前重点整治区域内70%以上的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和单位食堂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设施正常使用率不低于95%。
记者获悉,截至7月30日,督查组已向506家餐饮店开出责令整改通知单。
编辑:潘泽彦
实习生:廖莉梅
西网3月22日讯(特约全媒体记者 吴东林 通讯员 彭勇杰)“油烟不是‘香气’,不仅影响环境,更伤害身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生活从自我治理开始。”近日,凤凰县城管执法局整治人员在城区巡查时,向广大餐饮经营者积极发出倡议,用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巩固5A级景区创建成果。
近年来,凤凰县餐饮业迅速发展,城区各式各样的饭店已有600多家,但“炊烟袅袅”的油烟问题、“乱倒乱泼”的油水问题,给城市生态环境及居民健康生活带来了影响。为切实加强城市餐饮业规范管理,减少油烟油水污染,凤凰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作为,对全城餐饮行业油烟油水排放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整治。
截至目前,共排查摸底商户425家,发现未正常清洗油烟净化器、油水分离器47家,未安装油烟净化器、油水分离器20家,未正常使用油烟净化器、油水分离器13家,油水直排3家,已全部责令整改。对于未按期整改的31家商户进行了行政处罚。通过整治,有效减少了油烟扰民问题发生,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