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星的火锅店出事了!8月15日,郑恺火锅店道歉”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最近,自媒体博主@内幕纠察局“暗访”郑恺的火锅店火凤祥,发现其售卖变质食材、生菜回收重复使用、卤汤发酸,个别店铺违规严重。博主发出的后厨视频,食材卫生条件堪忧!谁能想到,经常排队的明星火锅店后厨竟是如此不堪!
在@内幕纠察局的视频中,生菜会回收再重复用——
< class="pgc-img">>鹅肠内部仍残留排泄物——(此时最爱吃鹅肠的小编哭了……)
< class="pgc-img">>卤肉发酸遮不住——
< class="pgc-img">>变臭的黄喉还会卖给客户——
< class="pgc-img">>郑恺火锅店的产品优势声称:精选云贵高原草料小黄牛,新鲜送到,当日现切加工商。
< class="pgc-img">>实际是,前天切的,昨天摆的!并称放五天也没问题……
< class="pgc-img">>号称“每天现熬”的骨汤锅底,实际上是用汤料包兑水的。
< class="pgc-img">>该视频一经爆出,就引起网友的热议。明星开火锅店翻车,这可不是第一次了!“火凤祥”在上海也有三家门店,由于是明星开的店,前期也投入了不少宣传,吃他们家火锅排队也是一种常事。
< class="pgc-img">>被曝光食材不新鲜后,郑恺经营的连锁火锅店在深夜发出致歉信,回应被指卖变质食材的质疑。他们表示,“针对813晚上流出的有关火凤祥某门店的厨房员工操作不规范和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深表歉意且高度重视。视频发出后四小时内公司已经连夜成立督查小组,对全国范围内所有连锁店进行核查,确定涉事门店后将对其进行处罚、停业整顿,并开除涉事岗位负责人。”
< class="pgc-img">>2020年7月18日,郑恺的宁波火锅店开业,就引起“抄袭风波”。当时,四川成都吼堂老火锅店发文称,火凤祥鲜货火锅店内装修风格疑似抄袭其火锅店,还表示其招商宣传册,直接使用成都吼堂老火锅的实景图。几天后,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发表声明,将相关部分陈设全部撤下,并对此加强监督,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此事以双方发声明和解告知。
< class="pgc-img">>近几年,有不少明星都开了自家火锅店,然而却频频翻车!今年7月8日,杜海涛经营的火锅店发致歉声明,称第一时间开展了自查自纠,承认店铺存在操作不规范之处,称已在最短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整改。
< class="pgc-img">>今年4月11日,陈赫经营的火锅店道歉,原因是沈阳的一家门店被曝出疑似拿合成肉来冒充五花肉,涉嫌欺骗消费者道歉。早前有网友称在陈赫火锅店就餐时被掉落的天花板砸伤,还有人被烫伤。
< class="pgc-img">>艺人作为公众人物,更要做好表率。开餐饮店并不是简简单单冠上一个明星的头衔,作为明星餐饮店更要担当社会责任,餐饮行业卫生管理真的很重要,民以食为天。
明星餐饮店频频翻车,大家怎么看?
哥老官”是上海颇有人缘的“网红火锅”,但如果那些为吃一顿火锅排队等了四五个小时的消费者知道这家店后厨的真实情况,恐怕就要倒胃口了。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报道,今年10月,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哥老官门店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经实地调查,哥老官该门店被发现后厨人员有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比如,员工为方便清洗灶台、墙面上的油污,整个人直接踩在了灶台上;将垃圾桶搬到案台上,用抹布涂抹洗涤剂进行清洁;在上菜前发现两份菜品分量不一,徒手拿捏菜品进行调整,整个过程中,员工没有规范佩戴口罩,手上也没有夹菜工具或相关防护用具(手套);掉落到地面的食材未经单独清洗就直接放回案台上;铜壶放在地面上,简单清理冲洗后,就拎到了前厅备用;后厨洗手池没有对清洗对象进行严格分类,不仅用来冲洗袋装食材,还用来洗菜、洗毛肚。
网友们看到曝光后纷纷谴责“哥老官”的行为,不少网友愤怒地表示原来排队等半天等到的竟然是这种“脏乱差”,信任不再,不会再去吃了。
对于被曝光的问题,哥老官11月9日发布了关于其上海人民广场店相关情况的说明函,承认后厨员工在案台上清洗垃圾桶、踩踏案台清洗油污、徒手摆弄即将上桌的菜品等问题属实。
11月10日,似乎觉得之前的说明函“缺乏诚意”,哥老官又发布了一封致歉信,称将在接下来的20天内,提升所有门店的各项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设施设备,其原本计划在深圳和广州新开的两家门店将推迟开业。
11月11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已于11月9日问题曝光当天到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该店后厨场地比较陈旧、设施设备存在老化等情况。
经调取该店后厨视频监控记录发现,该店的确存在媒体报道的有员工脚踩灶台擦油污、在案台上清洗垃圾桶等不规范操作的行为。该店负责人表示,视频中反映的行为发生在企业收市后的厨房清理阶段。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已第一时间约谈该店负责人,要求其立即落实主体责任,细化措施,做好整改,规范食品加工操作。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表示,将继续加强监督指导,并对黄浦区内“哥老官”其他门店加强督促检查。
业内人士指出,门店员工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在快速扩张的餐饮连锁企业尤为普遍。这些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一旦疏忽,人员就会疏于培训、管理,没有牢固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今年2月,普陀区中山北路的“巴黎贝甜”面包店就曾因面包师不规范操作(未按要求佩戴口罩、没戴手套直接用手接触食品),存在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隐患,被网友曝光。
今年7月,央视315晚会则曝光了江西省南昌市汉堡王红谷滩天虹店、铜锣湾店、王府井购物中心店员工篡改过期面包、鸡腿标签,在制作汉堡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对门店内提示食品原料“已经过期”的红灯视而不见等问题。
餐饮单位员工不规范操作的风险可能比不少人想象的要严重。
2015年,盛极一时的“郑文琪龙虾盖浇饭”正是倒在这一问题上。由于“郑文琪龙虾盖浇饭”五角场店超负荷加工、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发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2017年,同样风光无限的“一笼小确幸”也倒下了。其中央厨房在未取得即食食品加工资质的情况下,超过许可核准范围加工即食食品。上述食品在中央厨房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配送至“一笼小确幸”餐厅门店后供消费者食用,引起了食物中毒。
来源:作者:陈玺撼
月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举办的“生态环境局长接热线”活动开线。从6月8日至6月11日连续4天,市区两级生态环境局局长将作为“接线员”接听市民电话,帮助市民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上午9时,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提起电话,连续接听的两则投诉均为反映噪声扰民。一则为静安区愚园路300号申乐大厦的居民投诉其楼下一家火锅店此前24小时传来恼人的嗡嗡声,另一则为宝山区帆远路55弄的居民投诉小区会所楼顶的排风系统风扇声音太响……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中间者)正在接听市民来电。
放下电话,柏国强协调静安、宝山两区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上门核查处理。记者也第一时间赶到申乐大厦,了解噪声投诉成为环境治理顽疾的原因。
火锅店“嗡嗡声”源头找到了
投诉人柴先生住在申乐大厦的高层,从他家窗口看下去,下方是位于北京西路和愚园路交叉口的申乐大厦商业裙房。柴先生告诉记者,6层楼的裙房内目前只有一家火锅店“无老锅”进驻经营。今年5月中旬,从裙房屋顶的方向,突然传来24小时不间断的嗡嗡声,吵得他1岁的孩子无法安心睡觉。他描述,这种声音听起来就像是机械转动发出来的声音,长时间听着令人烦躁。裙房屋顶有着大量的通风设备,他怀疑火锅店的某个设备应该是噪声源。
△北京西路和愚园路交叉口的申乐大厦商业裙房楼顶。
5月16日,静安区生态环境执法大队前往申乐大厦查看。副队长查军介绍,由于裙房楼顶固定设备很多,必须逐一排查确定噪声源。但排查之初出现了一则怪事,火锅店强调他们并没有24小时使用的固定设备。并且,火锅店尝试将店内自有设备全部关闭后,嗡嗡声仍然存在。经过执法人员耐心细致勘察,最终发现噪声来自火锅店安装在楼顶的一台厨房油烟抽风机。据称此前火锅店内发生过断电意外,来电重启设备时,这台风机被工作人员错误地设置为24小时运作模式,而非炒菜时才运转。
6月8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爬上裙房的楼顶,看到了这台蓝色的方形抽风机。它安装在排烟管道的近末端处,油烟净化器的后方。现场,抽风机机身已裹上了厚厚的隔音海绵,并罩上了一层塑料布。火锅店吴店长称,得知抽风机噪声扰民后,火锅店按照执法人员的要求,采取了一些临时性降噪措施,在风机外加裹隔音棉,同时考虑到火锅店只在炒制员工餐时会产生油烟,因此目前只在中午炒制员工餐,晚上仅煮制面食,不开启抽风设备。据称,上述这些措施已基本消除了噪声的影响。
△得知抽风机噪声扰民后,火锅店按照执法人员的要求,采取了一些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图中蓝色塑料布包裹的,就是此前发出噪声的抽风机,后侧大楼即为申乐大厦居民楼。
柴先生要求执法人员督促火锅店进一步采取长效措施,根治噪声影响。现场,执法人员要求火锅店尽快加装专业的隔音罩。火锅店表示已联系厂家定制隔音罩,并承诺6月底前安装完毕。
△执法人员要求火锅店在临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加装专业的隔音罩。
投诉量骤增,盼加强噪声治理
“生态环境局长接热线”活动开线后,截至6月8日上午11时,“12345”已接到生态环境诉求308件,其中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油烟扰民、夜间施工是投诉热点。
噪声扰民正在成为困扰申城市民生活的“大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12345”接到噪声污染的来电高达115474件,不仅占到当年环境保护类投诉的74.5%,相比2019年的42822件,增长迅猛。且噪声投诉中不少存在解决难、反复投诉的现象。
当天的另一则投诉也有了解决方案。宝山区帆远路55弄居民投诉小区会所楼顶的排风系统风扇声音太响,经核实,该处为上海铭留会所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主营健身房。该健身房尚未对外营业,目前处于装修和设备调试期间。噪声设备是位于楼顶的太阳能系统散热片风扇,启动后有异响发出。据执法人员检查,原太阳能散热片设置为自动启动状态,易造成不定时启动的噪声扰民。经现场试验,设备设置为手动控制状态后,未再出现异响问题。执法人员要求保持设备手动控制状态,同时要求对太阳能散热片设备底座加装减振垫、设置隔音屏等降噪措施。目前,上海铭留会所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正在整改。
市民的噪声投诉能否顺利解决,关键是什么?从两个投诉的解决措施来看,噪声投诉一方面需要执法部门及时处置找到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噪声设备的责任方采取妥当的降噪措施。对此,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俞昊如表示,目前生态环境诉求的解决已建立起市民与企业、执法部门的长效沟通机制,在市民发现问题、企业即知即改中,有效推动扰民问题的快速解决。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毛锦伟
来源:作者:毛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