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以来,上海的外卖平台上,“甘肃麻辣烫”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43倍。
不过搜索的结果令人惊讶,上海尚未开出一家甘肃麻辣烫专门店,这几乎是一片空白市场。招牌写了“甘肃麻辣烫”的小吃店有几家,不是带着“新入驻”标签,就是直接表明“尚未开业”。推出“天水麻辣烫”菜单的西北菜餐厅也有几家,羊肉串和牛肉面仍然是主打菜品,麻辣烫仓促上阵,不少评论表示“有些失望”。
若把范围扩大到长三角,甘肃麻辣烫的门店数量仍是少得可怜,记者搜索发现,已经开业并稳定经营的店铺,南京、常州、苏州、杭州等地各有一家。
“甘肃麻辣烫唯一的缺点是外地没有”,这句网络热梗说出了一种共同期待——无须到甘肃天水,便能一饱口福。长三角消费市场大,长三角人做生意心思活络,如今,曾经小众的餐饮品类迎来“泼天流量”,关于甘肃麻辣烫这门生意的角逐,在长三角已悄然拉开帷幕。
3月19日,在天水市秦州区的一条小吃街,顾客在一处麻辣烫摊位选购麻辣烫。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逐鹿上海滩
社交平台上,声称正在筹措甘肃麻辣烫上海首店的账号起码有20家。
店铺还未开业,粉丝群先建好了,群聊人数上限500,随着人数爆满,2群、3群等不断出现。不过在群人数一直在变化,有人始终等不来开业,耐心耗尽,退群了,还留下几句吐槽,“平台上‘800个’要开店的,没一个真开张了,全是蹭流量的。”
甘肃麻辣烫的红利可能转瞬即逝,各位创业者都懂得这个道理。但开店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寻找店面、行政审批、消防检查、原料采买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等店铺开出来,甘肃麻辣烫的热度下降了,怎么办?线上提前蓄客,的确是个门路。
新的群友不断进来。进群便抛出一连串问题,“哪里有?正宗吗?什么时候开业?上外卖吗?”群友不少是甘肃老乡,特别关心定西宽粉、手擀粉和甘谷辣椒的材料来源。还有人表达不解,“苏州杭州都有,上海怎么没有?”
甘肃麻辣烫没开张前,群友之间相互交流美食线索:浦东某地铁口有一位摆摊阿姨,拉着小车卖甘肃宽粉,口味正宗;宝山一家卖甘肃酿皮砂锅米线的店里可以做麻辣烫,不过下午2时便卖完了,要早点去;还有推荐火锅底料的,和甘肃麻辣烫口味相似,实在想吃,可以在家自制。
通过社交平台的直接反馈,各位创业者充分读取了市场信息,也会主动了解消费者需求。一家甘肃麻辣烫打算开在松江大学城,老板在群里咨询,“三四期的学生会去二期的美食城吗?”另一甘肃麻辣烫的筹备者在考虑人员安排的最优化方案,“大家介意用塑料袋盛吗?”这在甘肃当地是普遍做法,还能节省一个洗碗工的人力成本。
创业者也会不定时更新准备进度,同步提升粉丝黏度。一家店铺筹备途中遇到波折,看中的店铺被“截胡”,老板向群友道歉,“不敢承诺开业日期,恐怕再辜负大家。”也有店铺在原本兰州牛肉面的基础进行店面扩充和升级,进度更为顺利,凌晨4点还在发消息,干劲十足,“终于下班,晚上炸辣椒,明天熬底料。”
新开的甘肃麻辣烫店铺筹备火热,现成的甘肃餐厅更是不甘落后。近期,甘肃“驻沪办”餐厅敦煌楼、尹兰楼·西北风情餐厅等多家甘肃餐厅均在外卖平台上线甘肃麻辣烫。
尹兰楼·西北风情餐厅店长柴克鑫介绍,不少人打电话到店里,问有没有这道菜,定西土豆、宽粉和甘谷辣椒、陇南花椒这些食材本就常备,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新增一个菜品难度不大。敦煌楼同样“紧急”增加甘肃麻辣烫菜单,每份售价68元,每天限量20份,需要提前预约。
不过,甘肃人喜欢的辣度上海消费者不太能接受,麻辣烫现在是几家甘肃餐厅的“快闪新品”,后续,口味还得根据消费者反馈不断完善。他们更希望以此为契机,西北美食有机会被更多人了解和认识。
3月16日,在天水市秦州区的天水名优小吃城,游客排队等待品尝麻辣烫。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流量双刃剑
“我这边不是天水麻辣烫,是兰州麻辣烫。”接起电话,常州甘肃麻辣烫门店老板周颖立马解释。天水麻辣烫是干拌的,兰州麻辣烫带点汤,不少人看过网络视频,提出疑问,“你们家的怎么有汤?是不是不正宗?”
甘肃酒泉人井一竹在南京经营一家甘肃麻辣烫店,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客人认为她家带汤的麻辣烫不正宗。不少客人到店里,点名要吃干拌的,井一竹观察,干拌的更油,剩的比较多。她和甘肃的老乡聊到,“小时候吃的全是带汤的,怎么天水把干拌的带火了?”
这段时间,周颖和井一竹的店里迎来了大波客流,一碗麻辣烫的等候时间接近1小时,她们却有些害怕了。“干拌”和“带汤”之间的争议还没定论,关于甘肃麻辣烫口味的失望又招致一波差评。有人说,西北麻辣烫比不上东北麻辣烫,带麻酱的、口感黏糊的麻辣烫更好吃;还有评论认为,甘肃麻辣烫吃起来不如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等连锁品牌。
井一竹经常忙到凌晨1时下班。这波流量突如其来,反而打乱了她的节奏,她原本的计划是,甘肃麻辣烫开起来试试,看看反响如何,如果口味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她打算从大学城的第一家店铺开始,开更多的店,引进更多甘肃美食。而现在,在巨大流量的推动下,她很难得到真正的市场反馈。
周颖也认同这一观点,流量是把双刃剑。“风口顶多半年。”周颖判断,“再久也困难,口味有差异。” 她在常州生活了10多年,口味被当地同化,偏甜喜淡。但甘肃麻辣烫口味重得多,重盐重油。
去年10月,她卖的还是东北麻辣烫。到甘肃旅游时,出于职业敏感性,她尝试了一碗兰州麻辣烫,“感觉不错,比较新奇。”当时常州还没有一家甘肃麻辣烫,她打算试试,勇闯“无人区”。去年12月,她又去了趟甘肃,专门学习技术。“学了3天,学费3万元。”周颖认为,这个价格还行——兰州当地经营20年以上的麻辣烫店,学费在2-5万元不等,她选了个中间数。回常州后,周颖先在外卖平台上线了甘肃麻辣烫菜单。“效果不怎么样。”周颖说,外卖平台上,新菜单每天能卖出四五十单,主营的东北麻辣烫一般会超过100单。
直到今年2月底,周颖的店面重新装修开张,门头改为“甘肃麻辣烫”。3月初,她自己拍了短视频宣传,10多万次浏览,一下登上城市热榜。此前,她的店铺客源是在隔壁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和来上培训班的学生,服务周边居民。这段时间,不少人开车1个多小时来吃。
“虚假繁荣。”周颖如此评价她当下经历的局面。等这波热潮过去,甘肃麻辣烫能留下多少回头客?这些尝试后喜爱甘肃麻辣烫口味的人,才是真正的市场所在。
栏目主编:孔令君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巩持平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吴暄 摄
7月29日11时许,在泰合广场工作的李紫鑫在硚口区六角亭街道荣东社区幸福食堂取走6份工作餐。10元一份的工作餐两荤一素,有红烧鸡腿、香干肉片和清炒白菜。
走进荣东社区幸福食堂,饭菜香味扑鼻而来,200平方米的空间都是就餐的居民。在选菜档口前,摆出了红烧鸡腿、香干肉丝、糍粑鱼、韭菜鸡蛋、清炒白菜、家常土豆片等6个菜品。20多位居民有序排队,其中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 年轻顾客在荣东社区幸福食堂挑选菜品。
荣东社区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旧小区,70%以上的居民都是老年人。2022年,社区建起幸福食堂,两荤一素套餐只需7元,专门服务老年人。荣东社区书记潘丽娟介绍,去年4月,幸福食堂第一次出现外卖小哥排队购餐的身影。“我们意识到,社区周边有很多写字楼和商圈,幸福食堂或许可以成为周边年轻人用餐的新选择。”
▲ 幸福食堂人气爆棚。
在档口一侧的桌子上,摆放着16份香辣基围虾和打包好的工作餐。幸福食堂负责人朱力介绍,这些是周边年轻人提前一天预订的,两荤一素10元一份,香辣基围虾一份45元。中午11时到12时是食堂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接待200多位居民用餐,其中年轻人占30%。“年轻顾客一般会要求把盒饭带走,我们就提前打包好,避免他们排队。最近天气热,我们还提供2元的送餐服务。”
幸福食堂每周一、三、五供应小碗菜,食堂工作人员提前一天将小碗菜菜单发到微信群,大家根据需求接龙下单。朱力说:“小碗菜每天不重样,有香辣基围虾、粉蒸肉、黄焖园子、糖醋排骨、辣子鸡丁等。价格最低的25元,最高的45元。”
▲ 幸福食堂新推出的“小碗菜”香辣基围虾。
李紫鑫是幸福食堂的常客,每周光顾两三次。李紫鑫说:“这里离公司很近,5分钟左右就可走到。我们同事经常约着一起订餐,10元工作餐和小碗菜混搭,性价比超高。”
“以前总觉得社区食堂是专门给老人吃饭的地方,后来才知道年轻人一样可以去。”经朋友推荐,在恒隆广场做服装销售的王宁也被幸福食堂“圈粉”。王宁认为,恒隆附近虽然有很多餐厅,但用餐高峰期经常要排队,且价格偏高。“提前一天预定,幸福食堂不用排队,和外卖相比,幸福食堂里的菜品低盐、低油、低糖,吃起来健康又放心。”
经过两年运营,幸福食堂积累了大批“粉丝”,建起400多人的订餐群。王宁说:“偶尔也会出现问题,但大家在群里反馈,问题都能及时解决。”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写字楼之下,生活之上。硚口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正常运营的社区幸福食堂共28个,不但留住老年人的胃,也抓住年轻人的心,今后硚口区“全龄友好”社区食堂将持续饭菜飘香。
来源:长江日报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
1.“硚口发布”公众号不仅是硚口区委区政府唯一的官宣平台,也是硚口区融媒体中心官方新媒体平台,凡注明原创推文,均为版权作品。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2.非原创推文中使用的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原作者的合法权益,请与“硚口发布”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3.欢迎向“硚口发布”投稿。投稿邮箱:qkxxfb@126.com。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湖北疾控健康提示:湖北省电子预防接种证可以申领啦!
硚口故事丨重回皮子街,是谁破防了
小心,不要轻易出示你的付款码
分享
收藏
在看
进一步倡导文明节俭、拒绝浪费的新风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新村街道洪家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近日开展了“俭以养德、文明餐桌”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向社区居民及餐馆等商户发放了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讲解了餐桌礼仪的具体内容和食品打包注意事项,让居民们学习文明餐桌知识,使其认识到餐桌文明的重要性。此外,志愿者们还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到宣传过程之中,让居民成为践行文明餐桌的“代言人”,向大家宣传文明标语,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争做文明有礼珠山人。
下一步,洪家山社区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持续开展“文明餐桌”主题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崇尚节俭的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助力文明建设工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