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焖饼子的由来
敦煌焖饼子最早是从“鸡肉焖饼”开始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敦煌鸣沙山脚下住着一家人,丈夫每天在外面打工养家糊口,妻子在家中伺候年迈的公婆。
丈夫一年四季早出晚归特别辛苦,妻子心疼丈夫,想给丈夫补充营养,就杀了一只自家院里养的鸡,做熟后先伺候公婆吃了,剩下的妻子自己舍不得吃就给丈夫留下,又担心丈夫回来晚了鸡肉凉了不好吃,于是就烙了一张死面饼子蒙在鸡肉上面盖上了锅盖。丈夫回家揭开锅盖一看饼子下的鸡肉还冒着热气特别感动,美中不足的就是死面饼子有点儿柔。
后来,妻子想让丈夫吃的可口,就在心里琢磨怎样做才能使饼子酥烂和肉拌在一起才好吃。想着、想着妻子灵机一动:如果将生面饼放到烧好的鸡肉上面焖熟岂不更好。于是又杀了一只鸡剁成块放入锅中烧,当鸡肉烧至快熟时将擀好的薄面饼放在鸡肉上面,就这样一张一张的生面饼盖满了鸡肉焖饼用什么焖出来好吃,妻子盖上锅盖将饼焖熟。
待丈夫打工回家后,揭开锅盖一股香气冒了出来,妻子高兴至极,忙用筷子将面饼捣烂和鸡肉搅拌在一起,一家人享受着香浓甜蜜的晚餐。
从此,鸡肉焖饼由此而传开,并且做法越来越多。后来又有人尝试用羊肉来焖饼子,味道同样鲜美至极。所以焖饼用什么焖出来好吃,在敦煌的小吃中,敦煌焖饼既有“鸡肉焖饼”又有“羊肉焖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