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至2008年10月15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安溪。 他出生于台北县新店市志潭市,是台湾著名企业家,也是台塑集团的创始人。 他的父亲是王长庚。
2008年10月11日,王永庆先生担心美国金融风暴对台湾的影响。 他和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去美国视察该公司的生产线。 10月15日上午,纽约东部时间因身体不适入院。 后来,由于心肌梗塞,他于9:38逝世,与孩子一起享年92岁。
从米甸的小主人到塑料之王
1917年1月18日,台北县新店的一个贫穷农民, 台湾新丁,这是王永庆,后来被誉为“管理之神”。
王永庆15岁那年,他从小学毕业。 他最初在茶园里当杂工,然后在台湾南部嘉义县的小米店当学徒。 第二年,王永庆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 他开了一家米店,成为自己的老板。 创业资金是父亲从别人那里借来的200元钱。
在过去的几年中,米店业务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王永庆组建了碾米厂,完成了个人资金的原始积累。 从此,王永庆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在1950年代初期,台湾的“工业局”启动了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的援助来建设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聚氯乙烯。 当时,38岁的王永庆大胆地接管了当时没人乐观的项目,并成立了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在塑料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王永清, 成立了南亚塑料厂,台湾化纤工业公司等大批企业。
在早期,王永清拥有四家公司,分别称为台塑(1301),南亚(1303),台塑(1326)和台塑(6505),这些公司被称为“ 台塑四宝“。 后来,由于加入了福贸(1434)和南科(2408),华亚科(3474)和南店(8046),台塑集团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增加。“四宝”和“六宝”已增加到“八宝”。 2007年,台塑集团将成为高科技和台塑集团的第九名和第十名宝藏。 台塑集团已扩展到医疗行业,生化技术行业和热力发电领域。 工厂,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硅片,食物垃圾回收等大型工业。1993年,麦辽六号轻工项目“填海造金”计划取得成功。 台塑集团的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2006年的产值接近新台币2万亿元,约占台湾一年总产值的7%。
根据2004年《福布斯》杂志的统计,台塑的王永庆和鸿海集团的苟太明,身价28亿美元,并列台湾首富,在台湾富豪榜上排名第188位。 世界。 实际上,王永庆的最大财富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 但普遍认为,王永庆的个人财富被严重低估了,应该在全球财富排名中排名第95位。 2005年,台塑集团实现利润近70亿美元(2400亿新台币),2006年5月,台塑集团的市值达到1.8万亿新台币。王永庆的个人财富为54亿美元。
2008年5月,四川地震发生时,王永庆的台塑集团慷慨捐赠了1亿元人民币,用于四川成都和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
]目前,台塑集团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品,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和生物科学以及 技术,教育和医疗服务等。特别是在石化行业,它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将原油的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和制造与成品油零售结合起来,这是台湾独特的企业集团。 台塑集团共有9家公司,共有7万多名员工,总资产为新台币1.5万亿元。
在2002年,尽管王永庆宣布退休,但他不再关心该集团的具体业务。 但是他仍然是集团和主要公司的董事长,还是台塑集团背后的舵手和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