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让吉利的汽车在世界各地行驶,而不是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在中国各地行驶。” 早在2007年,上海在国际车展上,一个矮胖而执着的人李书福就宣布了他的野心。 经过三年的潜伏,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已成为李大胆话语的最佳注脚。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故事就像是一个真实的童话:矮人终于成功地将美丽的公主嫁入了屋子。 追求精神。 这位长相平凡的人李书福惊讶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工业竞争格局中,毅力有时比力量更重要。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独立品牌的创始人,李书福和吉利汽车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焦点。 他的各种夸夸其谈或令人震惊的言论经常激起媒体的神经。 在历来低调谦虚的中国企业家中,李书福是另一种选择。 他的傲慢和偏执经常引起外界的批评和批评。 正是这种自大和偏执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反映了他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和振兴中国自主品牌的愿望。
像许多个人企业家英雄一样,李书福一大早就有雄心勃勃的企业家冲动,希望在某个领域能有所作为。
1984年,当时年仅21岁的李书福与他人共同创立了一家小型作坊式工厂,为一些大型冰箱工厂加工小零件。 1986年,对一些麻烦不满意的李书福逐渐渗透到下游产业,并成立了北极花冰箱制造厂,并开始生产成品冰箱。 当时,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冰箱市场处于饥饿状态。
北极花冰箱在许多市场都已脱销,品牌逐渐建立,李书福也完成了原始资金的初步积累。 接下来的摩托车项目的成功使他更加强大。 随着他的资本实力的增强,他的梦想也扩大了。 李书福把目光投向了汽车领域。 他不仅想制造汽车,还想制造“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汽车”quo ;. [b]
李书福于1997年正式进入汽车领域后,尽管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他没有合资企业在财政和税收方面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 他的同龄人的“嘲笑”,“嘲笑”甚至是“压制”,但李书福并没有在困难面前停下来,而是坚持勇敢地向挑战者前进。 1998年底,第一辆掀背车“吉利骄傲”下线。 李书福将“吉利豪情”的市场价定为4.79万元。 当时它已成为中国最便宜的电喷汽车。 “救赎者”成功获得第一名。 一步。
从成立之初,李书福以救赎的力量以非凡的速度促进了吉利的发展,这不仅成功地挑战了外国品牌和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 吉利的快速发展来自中国整体汽车需求的爆炸性增长,但更重要的是,吉利的快速发展来自中国整体汽车需求的爆炸性增长。 这取决于李书福独特的市场策略:先做好低端市场,再进入中级车市场; 做好扩大国内市场的工作后,进入国际市场,迅速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投资,继续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分之二的出口将实现,使吉利汽车可以环游世界。
李书福的成功是一个偏执的救赎者的成功,也是一个敢于突破的中国企业家的成功。 通过。 当松下幸之助建造了第一台交换机时,没有人会考虑购买他的交换机。 福特制造黑色T车时,没有人想到有马车,世界就需要像汽车一样的东西。 在李书福的吉利汽车上路之前,没有人想到中国的私营公司可以制造出可以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