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南京的一些蛋糕店店主
被同一家公司告上了法庭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6月,在南京江宁开蛋糕店的姚先生在辖区法院的协调下,向万达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赔偿了11000元。赔偿的原因是2022年年底,他销售了两款生日蛋糕,并在装饰部分使用了该公司旗下的一款名为“海底小纵队”的玩具。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姚先生说,这款玩具是客人要求使用的,而且蛋糕就卖了两个,都是一个人买的,刚好就被起诉了。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姚先生说,该公司向他发起的起诉和赔偿,让他既委屈又气愤。首先,他所销售的两只蛋糕,加起来不到300块钱,但对方开口便要求赔偿30000元。而且店铺本身并不销售这款蛋糕,而是对方指定制作,这家公司维权属于故意而为之。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姚先生说,庭前经法官调解,对方说最少赔11000元,“我这边有个全国的群,里面有几百个都是被告的,基本上没有打赢的。”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该群里的300位群友都是遭到万达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起诉的烘焙店经营者。大家来自全国各地,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
记者查找相关资料发现,该公司在全国共涉及7200多起诉讼,涉及江苏的有894条,其中有大量起诉蛋糕店未经授权使用“海底小纵队”卡通形象的侵权诉讼,主张索赔金额都为数万元。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万达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代理律师表示,原告的意思是,蛋糕店付一笔赔款,这个案子就撤掉不诉了,“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索赔,你用了别人的东西要有偿使用,这也是基本的一个原则。”
法律界人士表示,该案中,蛋糕店经营者们由于法律意识不足,使用了未经授权的玩具,确实构成侵权。同时,店主们在接单过程中,没有对“涉嫌侵权”的情况给予拒绝,侵权事实明确。
因此,法院在受理过程中,会尽可能促成双方协商调解。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江苏镜见兴律师事务所律师余蝶表示:“虽然这个经营者他实际上只卖了几个蛋糕,取得的违法所得非常小,但是从权利人的角度来看,他为了维权付出了相应的成本。在个案之中对于索赔金额的确定,是会考虑到商家的违法所得、权利人为此付出相应的成本,以及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等实际因素去确定金额的。”
(江苏卫视频道《正午江苏》综合南京台 潘艺 黄翔宇 仲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