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老师:托管班的辛苦经历
邹老师是从矿区学校调入市直学校的,矿区将要裁撤的消息一直在教师中疯传,看着矿臧量日渐枯竭,邹老师知道无风不起浪,学额渐少又逢改革的时代并校是大概率事件。目光长远的邹老师便早早到梅海市区重点中学附近买了学区房,要的大面积的买一层送一层的,总计二百多平足够宽蔽的。乔迁之喜本应在入住前大摆宴席,但邹老师在矿区校工作多年,随礼很多年没有红白喜事,便想趁机收回礼平衡一下,如果日后学校撤并教师四分五散再聚集难了,便在房屋办妥手续后利用双休日大宴亲朋好友,事后统计收礼刚好够楼房一半的首付。亲友不解,疑惑邹老师三口之家竟买这么大的房子,邹老师笑而不答,心中自有筹划。
矿区改革最终还是政策落地,正如小道消息所言,学校撤并,让教师们填写调转自愿申请,邹老师以买楼毗邻重点中学为由,又找人打点一番如愿调入心仪学校,随后便紧锣密鼓的安排装修事宜。下层做为邹老师一家三口的生活区,上层间隔成五大间,每屋上下层床铺,总计有四十张铺位,专为托管学生准备的。邹老师媳妇原是矿区食堂切墩的,在厨师身边耳濡目染厨艺不能说精湛,但煎炒烹炸家常便饭还是手到勤来不在话下,下岗进城刚好派上用场。邹老师的新家是为托管班量身定做的,未雨绸缪,暑假里邹老师便在原矿区学校张罗招生,人熟为宝,家乡人信任邹老师,很多没进城又不方便陪读的家长便提前把孩子托付给邹老师代管,不消几无,邹老师家便收了三十八名学生,基本满员了。
开学前紧张忙碌了一阵,托管学生陆续把被褥备品送来,邹老师夫妇根据男女学生情况安排了铺位,男女生有单独的卫生间,安全方便,家长孩子都满意欢天喜地的入住。开学前晚,邹老师利用晚餐前的时间召集全体托管学生开会,强调注意事项,重点是安全问题,因为大多数孩子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涉事未深是非观念不清的他们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人身安全,城里环境比矿区复杂,要求孩子们把邹老师夫妇俩当成托管爸爸妈妈,有任任事都要跟他们说,外出一定要请假,结伴同行,互相照应。还有安慰温暖学生的话语,邹老师讲得细致认真,条分缕析,最后公布作息时间、值日洒扫等细节问题。孩子们答应的极好,但邹老师知道,养成教育不一是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急功近利,只能在规范中去异求同,逐渐成形。
一日三餐的劳作是邹老师媳妇的主要工作,颇有食堂经验的邹妈妈轻车熟路,不消几日便固定下送菜的超市,商家看邹老师家每天四十多人的饮食用量,乐意拉这样的回头客,全部批发价并保证质量送货上门,货款一周一结,从不拖欠。邹妈妈厨艺不错,食材新鲜,顿顿饭菜足量供应,口味切合学生爱好,在饮食上没得挑剔。邹妈妈的早餐用尽心思,各种面食变换方式调样,凉拌朝族小菜鲜香爽口,学生吃得心花怒放,说在家从来没吃过这么丰富的早餐。人说众口难调,邹妈妈逐渐摸索出门道,孩子们大都不愿吃辣椒、芹菜,女孩不爱吃豆腐,他们对鸡腿都偏爱,众口一致说邹妈妈做的溜肉段天天吃都不厌烦。但邹老师心想,天天吃成本太高,负担不起呀。有的孩子原来有吃小食品的恶习,邹老师深恶痛之,因为邹老师的儿子因贫吃小食品满口牙坏了大半,还做下胃疼的毛病,所以邹老师严格控制孩子们吃零食,三餐必须吃饱。邹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倾注爱,家长的托付既是一份责任,更是寄予希望,邹老师始终认为,让孩子在自己的托管班生活,一定要有归属感和舒适感。每当孩子生日,邹老师都准备生日蛋糕,大家共唱生日歌,感动得过生日的孩子热泪盈眶,幸福感爆棚。
孩子千差万别,特别操心。有想家的,躲在被窝里哭泣;有顽皮不听话的,做家庭作业拖拖拉拉;有男生情窦初开交往过密的,还有不愿学习装病打针的。最可气的是还有借口晚归到网吧打游戏的,邹老师挨个网吧去找,终于在拐角网吧把俩男孩逮住,回家没轻收拾,批评得俩孩子痛哭流涕。
不知是谁有何居心竟将邹老师家招托管生的事告到学校,校长派后勤副校长到邹老师家里检查托管情况,因都是家长的主动托付,并无强迫行为。学校既然知道这种情况也要负责监管,督促邹老师媳妇要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等必要的手续。同时严把食品卫生关,特别强调,如果出事后果是很严重的,甚至学校都要受牵连。邹老师点头称是,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和伙食卫生管理比以往更严格了。
邹老师知道这是校长照顾自已了,手续不全严重说是要关停取缔的。民不举官不究,暂时先维持吧,学校没有宿舍,而这些孩子父母又确实没办法陪读,集中到邹老师家托管也是无奈之举。邹老师心想,不管咋样,自已托管一天就尽最大努力做好,让每一位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