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枫计划”走进湘潭大学,“麓山杯”创新创业大赛首场复赛举行
10月13日上午,2023年“红枫计划”暨“麓山杯”创新创业大赛首场复赛在湘潭大学举行。
湘潭大学副校长喻祖国发表讲话,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屈志峰出席活动并致辞,湘潭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张月朗、湖南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东海、湖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珍辉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据了解,经过前期项目筛选,来自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的12支项目团队入围校赛。项目团队分别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行业,在现场展开了精彩演示;评审专家现场点评指导,为项目创新发展赋能。
在一众学生团队中,还有三支教师团队。湘潭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老师夏翌彰介绍了多学科协同集成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我们团队致力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群体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及应用的研究,形成主要成果500多篇,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夏翌彰介绍,目前其自研的auto MDO平台的模型精度远高于国外竞品Optimus的拟合精度,属于国内首创、国内领先的水平。
“碲”造新材项目团队致力于成为超快激光器核心器件国产化的领跑者。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会计等专业。“2024年到2027年,我们制定了三年三步走策略,我们从华中激光产业带出发,以低价格突围市场,逐步扩大到以华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四个激光产业带为重点的全国市场,尝试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展望未来,“碲”造新材项目负责人高枫林信心满满。
“我们怀揣着创新梦、创业梦,一直致力于开启智能用电新时代”,电眼金睛项目负责人廖骋臣满怀激情地说。项目团队一直专注于全方位非侵入式AI用电监测系统的技术创新,深度跟进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打破相关技术壁垒,致力成为智慧能源科技服务领航者,提高电力用户的生活品质。目前,团队已发表权威期刊论文7篇,拥有发明专利6项及软著2项。
湘潭大学副校长喻祖国在讲话中表示,这次大赛是联动多方、资源聚合的科创“筑梦平台”,对于推动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人才发展,加快长株潭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及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湘潭大学也将深入探索创新创业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积极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进一步聚集要素和资源,以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平台激励全校师生投身创新创业。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屈志峰在致辞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的广泛合作,努力将湘潭各高校的人才、技术、成果优势和大科城的政策、资源、发展优势紧密结合,为长株潭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为湘江科学城和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麓山杯”创新创业大赛自2021年启动以来,旨在发掘、培育一批优秀科创项目与团队,采用“投资+孵化+服务”的模式,支持高校师生校友创业,促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及产业化。据介绍,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各高校的复赛将会陆续在10月开展,大赛决赛将于11月进行。届时,将从全省10余所高校中角逐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优质项目可获得奖金和入孵“红枫计划”的资格,成功入孵“红枫计划”的科创项目,可获得2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投资额,并享受为期3年的孵化赋能服务。
通讯员袁目 刘禹杏 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