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乐博乐博 少儿编程就是从小学习敲代码 如何看待越来越火的少儿编程
这几年,国内少儿编程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火。这背后不但有全球少儿编程运动的影响,还有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助推。不过,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少儿编程教育到底是怎样一种教育,是不是就是教孩子敲代码?还有很多人有疑问:少儿编程有没有可能成为像英语一样的基础学科?
少儿编程,有望成为基础学科
国务院在2017年7月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将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之后,教育部在2019年3月发布了《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再次明确要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一些与编程教育相关的试点项目开始落地。比如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纳入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2018年,南京等地将编程纳入特长招生范围,重庆则规定加强编程教育,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不得少于36课时。
12月9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一封《答复函》,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稳步推动编程教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应。《答复函》称,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的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中。
可以预想,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出台更多有利于编程教育的政策,少儿编程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成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中广泛实施和推广。
国外的少儿编程运动
在欧美很多国家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以及教育层面,已经有大批的资源涌向基础编程教育。编程已经成为孩子继阅读、写作、算术三项基本能力外所需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全球已有许多国家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场景。
美国在2016年发起 “计算机科学全民运动” (Computer Science for All Initiative),就是要在全美学生中普及计算机科学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接触编程,为迎接未来智能时代的挑战做准备。这次运动的理念是,编程关乎美国的未来,孩子们需要熟练地掌握这些技术,所有人都应更早地学习编程,最好和ABC字母一起开始学习。
其实早在2013年的时候,美国还曾发起过“编程一小时” (Hour of Code)活动站台。各界名人包括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桑德伯格、和NBA球星波什等都纷纷为这个活动站台,号召全国孩子学编程。
当然,英国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2014年的时候,英国提出了“编程者国度”(A Nation of Coders)计划,把编程纳入幼儿园及中小学课程,要求英国5-16岁的孩子必须学习编程。此外,日本也大力普及编程基础教育,预计将在2022年之前,把编程教育在日本小学、初中和高中作为必修课全面开设。在人工智能的这场竞赛中,世界上有实力的国家,都不想被时代落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国家把编程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来推广。
其实,计算机科学家艾伦•佩里斯,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编程,这应该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在当时,在计算机还远没有走进大众生活的时候,算是十分超前且有远见的观点了。不过,这个想法终于在21世纪的今天,开始成为现实了。
少儿编程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就是教孩子敲代码吗?
谈起少儿编程,有不少的家长有这样的疑问:“孩子以后又不一定要当程序员,真的有必要从小就学习怎么敲代码呢?”说到编程,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代码”, 这不奇怪。毕竟,编程的主要工作涉及写代码。但就此认为,少儿编程就等同于敲代码,就是对少儿编程的一种狭隘认识了。
训练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即使是成年人的编程,其主要目的也并不是敲代码。代码,只是人和计算机之间沟通的工具,最终目的是让计算机替人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不是个简单的事。编程者首先得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怎样一步步地去实现一个目标或者解决一个特定问题,然后再把想法和思维过程所产生的语言描述,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读懂的语言,最终让计算机按代码指令去操作,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
所以,编程看似只是敲代码,但实际上是思维过程的一种提炼和表达。如果这个思维过程不够完整和严谨,计算机就无法正确地、有效地完成特定的目标。因此,编程是人在和机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地编辑和调试编程者自己思维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已故Apple创始人乔布斯在接受采访时候会说:”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因为它教你如何思考。”
少儿编程的主要目的,同样不是教孩子如何去敲代码,而是以符合孩子认知的方式,让他们在借助代码和计算机沟通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但在孩子的学习场景下发挥作用,还可以让孩子在其他方面,更好的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学习编写程序能帮助拓展你的思维,能帮你更好地进行思考,并训练出一种思维方式,我认为这种方式在任何领域都有用。”
陪养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除了对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外,让孩子学习编程,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大多数少儿编程平台,都具有图形化编程的功能以及相关课程,来让孩子学习编程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它不需要孩子有任何的编程基础或者经验,只需要通过拖拉编程组块就可以开始尝试编程。这样的方式对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孩子,尤其具有吸引力。孩子可以直观地感受自己的行动(指令)和行动结果(运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种实时的反馈,本身就是一种正向奖励,会增强孩子不断挑战困难的信心,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苹果公司的教育副总裁约翰•库奇,在他所写的《学习的升级》这本畅销书中,就特意强调了孩子学习编程对增强其自信心的好处,而且这种自信心还会影响到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和表现,比如对数学的学习等。
当孩子对编程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进阶学习真正的代码编程了,比如用Python来进行代码编程,处理更为复杂的任务和项目。这种代码编程更适合五年级以上的孩子。除此之外,像编程猫这样的编程平台,还提供硬件编程(如机器人)和数学编程(如数学运算)的训练,让孩子有机会利用编程语言来实现更多场景下的应用。
降低手机和电子游戏的痴迷度
让孩子学习编程,还能解决很多家长眼前的焦虑,就是孩子痴迷玩手机或者打游戏的问题。比如我家二娃,今年8岁,自从一年前开始学习编程之后,每天心心念念地都是怎么自己做动画、做小游戏,就连自己之前喜欢的电子游戏,玩的时间也大大的减少了。
不但如此,通过接触编程,他还主动去了解了很多科技领域的名人轶事,也有了自己崇拜的偶像,包括乔布斯和扎克伯格。从这个角度说,学习编程,有利于培养孩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践行科学的基本素养。
增强未来职场竞争力
虽然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谋生,但是充满了激烈竞争的现实生活,又不得不让家长为孩子未来的职场竞争力早做打算。
计算机和编程专业人才,一直都是高薪的职位的宠儿。高度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社会对编程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加上未来会有更多省市将编程上升到高考层面,从小让孩子接触编程就变得更重要了。让孩子学习和机器沟通的语言,培养符合智能时代要求的思维能力和技能,无疑能给他们增添更多的求学机会以及未来职场竞争力。
目前,少儿编程教育的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接纳,但是少儿课外编程教育市场,仍然良莠不齐。在选择少儿编程创作平台和课程上,家长就需要有一定的甄别评判能力,为孩子选出体系设置科学、完善、并且符合中国孩子学习特点和文化特点的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