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初的小摊,到现在的门店,潘柳霞夫妻俩这份臭豆腐事业一做就是23年。一辆价值200元的小三轮,见证了夫妻二人15年的艰苦创业历程。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这家臭豆腐店每天营业额仍有上千元
潘柳霞家的臭豆腐和我们经常见到的外表漆黑的臭豆腐不一样,乍一看,外表白白的像豆腐泡,实际上,它是由白豆腐制成。酱汁的成分也很简单,辣椒酱配上一些陈醋,十分家常的味道。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白豆腐制成的臭豆腐是我从海宁的一位婆婆那里学来的,这是那里的特色。豆腐在加工前加入了苋菜汁进行腌制,吃起来有独特的口感。”潘柳霞向记者解释说,因为每块豆腐个头比较小,所以看起来就像豆腐泡一样。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在聊天的间隙,潘柳霞不停地摆弄着手机,她告诉记者,最近参加了抖音的优惠活动,订单多了很多。说到外卖,潘柳霞感慨颇多。“以前基本上都是在店内吃的比较多,如今,外卖和到店就餐的数量对半分成,每天能卖出一百五六十份,营业额大约一千五六左右。最近加入了抖音的优惠券活动,不到20天,已经卖出600张左右的优惠券。”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一辆小三轮
见证夫妻二人15年创业历程
1999年,潘柳霞和丈夫任岳平刚结婚,双方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两人带着为数不多的积蓄从农村来到丽水市区打拼。“一开始准备摆摊卖烧烤,但是烧烤需要置备冰箱等器具,要花太多钱了,我们手头没那么多钱,后来认识了会做臭豆腐的海宁婆婆,由于成本不高,身边的朋友劝我们跟婆婆学手艺,出来摆摊卖臭豆腐。”于是,夫妻二人就跟着婆婆学了这门手艺,置备了简单的器具,在城东路和中东路路口摆起了小摊,这一摆,就是十五年。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聊起过去,潘柳霞和记者说的最多的就是当年摆摊用的破旧小三轮。“当时那辆三轮车花了200元钱买的,那时的200元可不比现在,几乎是我们所有的积蓄,但它陪伴着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潘柳霞说,摆摊的日子很辛苦,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逢年过节,只要没有急事难事,夫妻二人一定会推着小三轮准时出摊。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还记得以前丽水刮台风时,有好几次大风都把小三轮差点掀翻,我们夫妻二人就在风雨里拼命护住摊子,实在护不住,就躲在屋檐下避雨,眼睁睁看着一锅油被淋进雨水。”这些艰苦的画面潘柳霞记忆犹新。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正是夫妻二人的勤劳与坚守,他们的豆腐摊十分火热。“虽然那时卖得不贵,但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来买,一天能卖出五六百份。”2005年,他们花了五年时间从白手起家到在丽水买了第一套房,十年后,他们又买了自己的第二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