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我赶”
今日晚间(8月22日),科蒂集团发布了2023财年年报以及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至此,全球头部化妆品企业今年上半年销售数据已全部出炉,全球十大化妆品企业排名也随之而来。那么,走出疫情阴霾,在全球经济活动趋向正常化的2023年,全球化妆品十强名单及排名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妆市场究竟复苏几何?10家,超5000亿元
据科蒂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科蒂净收入为26.4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同时,这份成绩单也让科蒂顺利跻身全球十大美妆集团,排名第十。
据青眼统计发现,2023年上半年,全球前十美妆企业销售额共计为5253.69亿元,一举突破了5000亿。另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美妆市场规模为4072亿元,同比增长3.5%。也就是说,全球十强美妆企业的总规模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国市场。排名越靠前,销售差额越大
对比2021-2023年上半年全球化妆品十强企业排名,入围名单未变,仍是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宝洁、拜尔斯道夫、LVMH、资生堂、Natura&Co、强生/Kenvue、科蒂之间的十强争夺战。上位圈(1-4名)和第9、10名排名顺序已连续3年保持不变,5-8名则竞争激烈。其中,拜尔斯道夫、LVMH从2022年起分别跃居全球化妆品企业第5、第6名,资生堂和Natura&Co的排名则相对下滑。高端美妆失速?皮肤科学助力提速
对比全球化妆品十强名单,青眼发现,同比2021年,销售额增速最快的企业为欧莱雅、拜尔斯道夫和LVMH。在这三家代表企业中,是否能找到美妆公司的增长之道?
比如今年年初,欧莱雅将活性健康化妆品部(L’Oréal Active Cosmetics)更名为皮肤科学美容部,上半年,该部门也成为欧莱雅四大业务部门中增速最高的部门,同比增长29.0%。欧莱雅CEO叶鸿慕也在电话会议着重提到这一数据,并称“皮肤科学美容部中国内地市场的增速是(全球)市场平均的三倍。”与之相反的是,过去几年为欧莱雅业绩增长贡献力量的高档化妆品部门增速放缓,成为四大部门中增速最低的部门。拜尔斯道夫在今年上半年中的财报中也强调,“妮维雅和皮肤科学品牌弥补了奢侈品业务缺口。”据拜尔斯道夫半年报显示,今年1-6月,皮肤科学品牌优色林和Aquaphor有机销售额增长了26.1%,奢侈品牌莱珀妮销售额则下降了9.9%。不只是欧莱雅、拜尔斯道夫,美妆巨头们有不少积极地投入到皮肤科学领域的。比如在上月举行的第25届世界皮肤科大会上,青眼就曾梳理发现,包括宝洁、雅诗兰黛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大会上推出了美妆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详见青眼文章《欧莱雅们炫技WCD,科技含量几何?》)。当然,高端美妆仍是企业发展壮大重要一环。比如今年初,LVMH就宣布原欧莱雅中国CEO、美国CEO/北美区总裁斯铂涵执掌LVMH美妆业务,任美妆部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此外,LVMH 2023年来还任命了Dior美妆香水的全球执行副总裁、娇兰负责人、帕尔玛之水的首席执行官等。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美妆巨头的高管变动,也透露出企业在发展中的重点与偏向。从LVMH集团的高管变动中不难看出,其对高端美妆、香氛领域的看好。中国市场复苏,本土企业加速成长
回到中国市场,过去几年国际美妆巨头也在这里经历了一番业绩过山车。在今年防控措施彻底放开后,不断加码中国的头部美妆企业也吃到了中国市场复苏的第一波红利,中国市场也再度成为美妆巨头的重要增长引擎。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化妆品类零售额为2071亿元,同比增长8.6%,跑赢了消费品大盘,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科蒂也在中国市场实现业绩回暖。欧莱雅就在财报中提到,中国内地美妆市场在第二季度逐步复苏,欧莱雅中国表现远超市场平均水平,所有渠道和事业部均实现了强劲增长,高档化妆品部门的销售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所占市场份额再创新高。此外,受益于内地旅游业的回升,欧莱雅在中国香港的业务也增长强劲。而对于业绩疲软的雅诗兰黛而言,中国市场的复苏也显得尤为重要。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abrizio Freda傅懿德也强调:“公司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在卓越的本地团队领导下,中国的业务坚实强劲,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十多年来,中国消费者无疑一直是我们最主要的增长驱动力。”据财报显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本等大多数市场取得两位数的增长,从而带动雅诗兰黛亚太地区2023财年第四季度增长36%。其中,集团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市场的净销售额都有增长,电商业务更是实现了超过30%的有机增长,高端美妆的市场份额也增长了2个百分点。此外,资生堂中国区在线上和线下均实现增长,并扩大了市场份额,净销售额达到65.93亿元,同比增长12.8%;核心营业利润达到2.78亿元,恢复到盈亏平衡状态,中国市场重回资生堂第一大市场。科蒂高端美妆业务在中国、海南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大众美妆业务的增长也受益于中国市场。不难看出,随着市场的复苏,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门、雅诗兰黛高端美妆和资生堂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在扩大,而LVMH集团和科蒂也有意发力中国高端美妆市场。除了任命斯铂涵Stephane Rinderknech为香水和化妆品部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外,LVMH美妆亚洲研发中心也于5月在上海揭幕。而科蒂由高端护肤品牌引领的护肤战略也是以中国市场为重点,科蒂高端美妆首席商务官 Caroline Andreotti就曾公开表示,“中国市场成功了,科蒂集团的护肤业务就成功了。”这也意味着,中国高端美妆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此番“压力”下,中国企业又表现如何?据珀莱雅近日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4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5%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5%左右。今年上半年全球排名第十的科蒂的销售额相当于是珀莱雅的5.4倍。不可否认,中国本土化妆品公司距离全球十强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在化妆品市场大环境遭受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头部美妆企业还能够持续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也反映出在长时间的市场摸爬滚打中,中国美妆企业已然锻造出穿越产业周期的应对能力。注1:全球美妆十强销售额数据因汇率波动换算存在一定误差。除特殊说明外,文内统一为人民币单位。注2: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Natura&Co和科蒂为整体业务;联合利华、宝洁为美容及个护业务;拜尔斯道夫为消费者业务;LVMH为香水和化妆品业务;Kenvue为皮肤健康与美容部门及婴儿护理部分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