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献礼建州、建县七十周年(56)丨49岁“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徐毅:“十年饮冰 难凉热血”
中华五千年,首诊看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2022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九寨沟县中藏医院中医骨科主任医师徐毅作为九寨沟县首个唯一上榜人。
8月25日下午3点,在九寨沟县中藏医院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徐毅工作室门口,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徐毅耐心细致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病史、观察受伤情况……
孩提十年
缘起——血脉传承
信仰是一种理想信念,是成事之基,动力之源。
“为什么要学医?坚持学医?跨专业学习骨科?”
“这要从爷爷辈说起。”谈起学医初衷,徐毅的思绪一下子拉回了孩提时期。解放前,徐毅爷爷的堂哥徐步芹(采臣)系南坪近代名中医,设有“春生堂”药铺。内科、骨科造诣颇深,尤工于伤寒病的医治。民国时任松潘县参议员、统领部医官。建国后,徐采臣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从事中医药的教育和推广工作,和其他几位老中医一道主动把自己的药铺捐赠出来,取名“联合诊所”,也就是九寨沟县中藏医院的前生。其不辞高龄、坚持坐诊 ,“儒术人心”品格,盛得群众称赞,被大家亲切称为徐二先生。
“他一生对医治内科和骨科非常有研究,治疗费用低、疗效好,很多患者慕名前往。从小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坚定了要像他一样成为好医生的信仰。”孩提时期,一颗从医的种子就此埋下,徐毅用十年时间奋发学习,如愿以偿。
1993年,徐毅考上了成都中医药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他毫不犹豫选择了中医学专业。1996年毕业后回到了九寨沟县人民医院骨伤科工作,而徐毅这一辈也都颇受爷爷辈的影响,弟弟徐强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工作,堂弟徐智在九寨沟县中藏医院工作,大女儿今年大学也选择了中医学专业,毕业后将从事中医学相关工作。
这是血脉的传承,源于骨子里的热爱。
工作十年
坚持——医学传承
从1998年到2008年,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的这十个年头,3650天,对一个医院来说也许不是太久,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把人生最好的十年留给了这所川西边陲小城的县人民医院,把学习、奋斗、积累留在了这十年,这位儒雅的医生靠精湛的医术和务实的作风,让中医骨科在这所医院扎了根,也铸就了他受到患者和群众爱戴的根基。
1998年,当时院里的中医骨科缺乏年轻力量,徐毅作为储备人才之一,被列为骨科医生重点培养对象。这对他而言无异于跨专业,选择了骨科这条路,也就选择了整装重新出发的路。
“白天上班,晚上看医书,只要是关于医学类的骨科类的书籍,都看都学,也是这十年,为我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徐毅回想起学习的这十年,每一次的挑灯夜战、每一次外出进修、每一次职称考试,都是快乐的,因为喜欢,因为想把骨科学精,因为想当一名好医生,学习的时候,满满的幸福感。
徐毅先后被评为“九寨沟县名医”“阿坝州名医”“四川省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优秀人才”……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常委,四川省老年医学会治未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杨天鹏(杨氏)医学研究会常委,四川省中医骨伤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参与专著编写2部。荣誉的背后,是徐毅对传承中医志向的坚守和追求。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十年,徐毅让九寨沟县和邻近的文县人民慢慢认识了他,通过他精湛的医术认识了他。
就诊时63岁的杨某某因摔伤导致右肩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由于经济和年龄原因选择保守治疗,徐毅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功能康复治疗后,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徐毅说:“医治患者,也会充分尊重患者意愿,让疗效得到最大化,费用实现最低化。”像这样较疑难的病例,徐毅拿出了厚厚一摞,不到一年都已有两三百例以上。
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医,徐毅目前已带出10余位学生,他们分别都到了各自的岗位上,在临床一线为百姓服务。
“九寨沟县哪个骨科医生最好?”
“中藏医院的徐毅医生,一看一个准。”这是百姓对徐毅沉淀学习这十年成果的坚定认可。
如今十年
圆梦——文化传承
十年奋斗,圆梦今朝。
2012年至今这十年,是徐毅走向专业骨科医生全方位提升的十年。
2012年6月,九寨沟县进行医疗资源整合,全科整合到九寨沟县中藏医院,徐毅当仁不让成为了科室主任,建立了中医骨伤科门诊,顺利完成了县中藏医院二甲评审任务。2014年8月建立了骨伤科住院部,“打造学习型科室,争创省重点专科。”这是徐毅定的目标,目前,九寨沟县中医骨伤科早已成为阿坝州重点专科,四川省重点专科也正在积极申报。
医生这条路,一旦踏上,就是一生的责任,一生的学习之路。
徐毅曾多次在四川省骨科医院进修中医骨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学习中医风湿免疫,曾拜已故四川省名中医周太安为师学习成都杨氏骨科,跟随全国名老中医张世明老师学习郑氏骨科,尽得杨氏、郑氏骨科真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徐毅在中医骨伤的诊断上重视运用现代科学诊疗技术,提倡突出整体辨证,发扬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优势。擅长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治疗方面提出了三步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功能康复),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中医骨伤疾病方面运用中药内治有一定的经验总结,对颈源性眩晕、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骨痹等应用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中西医综合治疗(药物、针灸、推拿、理疗、外敷中药、小针刀、注射等)颈肩腰腿痛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不为良相,则为名医。”这是徐毅的座右铭。
“曾经有很多次走上行政岗位的机会,但我都拒绝了。因为我对临床医学更感兴趣,在基层、在一线才更‘过瘾’。”谈及临床医学,徐毅开心地说道,喜欢就不觉得累,每每看到一个个患者在他的医治下康复,幸福感油然而生。他说他也想成为“徐二先生”。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拓未来。
徐毅这些年还有很多其他的身份,连续任四届九寨沟县政协委员,阿坝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首批“阿坝英才计划”人员……
“我珍惜每一个身份,在作为政协委员的时候,积极提交议案,聚焦百姓关切,以一个政协委员的身份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应有贡献。”徐毅说道。
2022年,徐毅上榜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这无疑给了他更多信心和希望。今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徐毅工作室已成立,师承与研究相结合的工作形式已展开。工作室有7位传承人,目前诊疗室和治疗室已建设完毕,会议室和示教室正在建设中。针对传承人,徐毅会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培训及跟师学习,传承人中医骨科医生罗金建正在跟师学习。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从雍正三年(1725年)九寨沟县一带发生战事,徐氏家族始祖携四子戍兵屯边,战事平息后定居于南坪(今九寨沟县),后世子孙或为士农、或身列行伍,从此扎根九寨沟县这片热土上。
2018年,徐氏家规家训成为阿坝州唯一被收录进《巴山皓月 蜀水清风--四川历代先贤名人家风家训》的家规家训。徐毅作为第九代传人、家族代表,他说他会把徐氏家训——“‘仁义礼智信’乃立家根本”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而徐毅的每一个十年都走的非常坚定而有意义。
记者后记
初闻徐毅医生是在六年前刚来九寨工作,听旁人总说看骨科就找徐毅,准没问题。初见徐毅医生,他用精湛的医术帮我治疗好久治不愈的骨挫伤,再见时帮助母亲医治了久病不愈的尾椎骨伤。“采访就不用了,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做的。”预约采访时,徐毅医生是拒绝的,正如他所说,我搜遍了他的所有资料,只看到地震时关于他的唯一一个新闻报道。
初识时,终于有机会走进他的世界,了解他的世界。谈及之前找他看病,他惊讶地说,“原来你也是我的患者啊!”
今年49岁的徐毅医生完全看不出真实年龄,我看到了他的自信、阳光、笃定、认真、细致……“腿抬起来、以前有什么疾病、按的地方痛不痛……”在诊室,徐毅医生不停地检查患者受伤部位情况、了解病史等等,诊室外挤满了慕名前来看病的患者,诊室内他依然镇定自若、认真仔细给每一位患者看病。整整等了一个下午,临到下班他才忙完,我才有了机会和他说上话。我不知道一个多么优秀的家族才会孕育出一个个优秀的徐氏人才,或许就如他们家训所言,“仁义礼智信”乃立家根本 。正因为有徐氏祖先立足儒家传统,结合九寨沟县实际而订立家规家训,才有今天九寨沟县徐氏家族人才辈出,人丁兴旺的结果。也才成为九寨沟县明诗书、懂礼仪、耕读传家的典范。
1
END
1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码关注↓↓
世界九寨APP
九寨发布公众号
主办 | 九寨沟县融媒体中心
主编 | 徐勤
责编 | 王雪城
编辑 | 张晨
校对 |陈静
记者 | 陈静
新闻热线:0837-772617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