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满!膏肥!汁多!肉鲜!一口满足!!!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
武清也迎来了丰收季
田间繁忙、瓜果飘香
稻蟹鲜美、谷粮满仓
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瑰丽画卷跃然眼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蟹”声一片。金色的阳光为连片的稻田增添了绝美滤镜,一只只稻田蟹游走在水中,有的爬上岸边滋溜溜地吐着泡泡。农户们从稻田中捕捞着个大肥美的稻田蟹,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位于武清区上马台镇王三庄村的天津市傲然家庭农场,3000多亩稻田和稻田蟹收获在即。有了之前的种植和养殖经验,农场今年继续加大投入,培育了金稻939、津育粳29等新品种。
“经过我们对水稻的升级和对蟹苗的筛选,今年的螃蟹不仅产量高,而且个大膏黄。水稻能达到亩产1600斤左右,螃蟹亩产50斤左右。市场前景也非常好,按现在的市场价算,螃蟹加蟹稻的亩收入约1000元,比去年增加了200元。”农场负责人马佳说。
王三庄村紧邻上马台金泉湖水库,清甜的水质为水稻和稻田蟹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稻在水中长,蟹在稻下游。蟹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蟹供饵、遮阴、避害,实现双丰收、无公害。
一望无际的稻田让马佳不禁回忆起了奋斗的故事。在回乡创业的日子里,镇村两级给予他鼓励,对他进行政策引导,提供技术支持,他一边跟随书本、专家和网络学习农业技术,一边将知识化为实践,从一名农业小白成长为致富带头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农业结构调整的春风为马佳带来了新的灵感,他在做好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勇于尝试,积极引入稻蟹科学种养模式,走出了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在取得成功后,他把精品稻田蟹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经验分享出去,帮助别人少走弯路、积累经验,为周边特色农业、特色养殖业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4月,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试验基地、天津市水稻产业体系实验基地挂牌成立,由市农科院、区农业中心、上马台镇政府、傲然家庭农场联合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本地水稻产业提质增效。
多年来,上马台镇积极鼓励农民探索和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形成了以天津市傲然家庭农场为代表的“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渔粮互相促进共同生长”的生态农业体系。该镇将持续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武清区委“3+1+1”工作思路,在乡村振兴建设上用情用力,在稻蟹“选种、育苗、加工、包装、销售”上做足文章,实现“产销一体化”,以特色产业带动全镇经济发展,让百姓增收致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