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 张玲:我的父亲张玉书

来源:undefined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作者张玲本文导读: 与父亲的永诀!好象冥冥中的安排,记得临行那天清晨,在尚未离榻的父亲额头轻轻印上了一个吻。这是记事以来送给父亲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吻。庆安“陈

作者 张玲 

本文导读:

      与父亲的永诀!好象冥冥中的安排,记得临行那天清晨,在尚未离榻的父亲额头轻轻印上了一个吻。这是记事以来送给父亲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吻。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  ”发表张玲的回忆文章《 我的父亲张玉书》。

 我的父亲生于1935年,祖籍河北沧州,祖父闯关东挑担来到东北,在我省呼兰落脚。父亲是祖父续弦后的长子,兄妹十人。父亲相貌俊美,多才多艺。小学时即为校学生会主席,被同学们誉为活字典,初中时音乐老师有事就让他代课。由于家境贫寒,每天早晨父亲要到土产摊前换祖父吃早饭,因此曾因长期迟到被记大过。几何、代数虽是父亲最爱,但因其大多安排在头几堂而成憾事。

 父亲初中毕业考取佳木斯师范,由于当时师资缺乏,被省厅提前抽出参加工作,年仅十八岁。当时共有六人,都是各科尖子,但教音乐的就他一个。师范时,有位音乐老师只认五线谱不识简谱,因此如有所需,曲谱均由父亲翻译。在依兰中学踏入人生中第一个工作岗位,校方将其作为入团积极分子重点培养。1957年“鸣放”时学校召开会议让教职工对每人看到的问题大胆发言,促进工作。年轻鲁莽的父亲初生牛犊不知人世险恶,实话实说两条:1、领导鼠目寸光,房子怎么能今儿盖了明儿拆?太过浪费。2、粮食不够吃怎么能谈上爱护学生?会议结束不久,他被划成“漏网右派。”事后有人告知父亲,那是因为本校未完成上级安排的‘右派’指标。戴着这顶沉重的帽子父亲依然以一颗赤子之心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60年代初父亲曾指挥县一中百余名师生演出黄河大合唱,获得空前成功。在文化宫不用任何扩音设备独唱《国际歌》,获得经久不息的掌声,再唱一首韩语《金日成》才满足了全场热情的观众。可惜当年条件所限,没有留下一份影音资料,我只能想象父亲当时的风采。

父亲一生命途多舛。继1958年成为“右派”分子后,1968年“升”为子虚乌有的“劳动党宣传部长”。即使于“牛棚”受到拷打也绝不随意连累他人,不像有的软骨头挨了几鞭子就胡乱咬人“拉手风琴的也是!”那时三姐还不到百日。几次政治运动将原本生龙火虎的父亲改造成了病猫。环境的恶劣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以致后来转移为风湿性心脏病。父亲向往成为一名军人或导演,但参加工作后即使分别收到了入伍通知与长春电影学院录取通知,但每次都被主管领导以学校缺音乐人才为由婉拒。原本敢想敢为的父亲逐渐变成了凡事诺诺的木偶。

父亲担任县一中音乐教师时,经常对教具进行改革,数项小发明在展出中获奖,周围市县选派优秀师生代表分批参观。如今记得名字的只有一个——脚踏琴自动翻谱器。后来父亲看到母亲做针线活儿纫针费力,尤其缝纫机纫针较难,就用木块儿、药针头、弹簧、细钢丝做了一个“老太太”纫线器,非常实用,模型尚存。发明这个时父亲因为气力不足是大姐辅助完成的。过去做饭家家都用风箱,像拉锯似的一拽一送,感觉费时费力父亲用胶合板自制了一个风车,当时铁制手摇风车尚未出现。父亲年轻时研究过速算法,将废寝忘食的成果投递到出版社,具体如何回复记不清了,似乎是请继续研究或已经有了,总之没有采用。但时隔不久该社就发了一套速算法,父亲说跟他搞的基本一样。父亲将研究的声呐(可以分析出鸟、兽等动物声音)成果投递到有关部门后,似乎是国家科工委之类机构正式答复道:首先感谢你的来信,但这是国防机密,不要对外宣传,个人也不要再研究了。如此看来老爸所做已涉及到中科院高度啦。大姐说这封信她见过,父亲曾保存很久。父亲在农村下放期间,給农民发明革新了很多农具,如撒种机、犁耙等。

1978年父亲病情加重。从省医院回来后,父亲竟随中央台的讲座学起了日语。父亲年轻时曾有与鲜族人对话良久不但未被识破,道出实情仍让对方难以置信的记录。父亲学过俄语,会唱许多俄语歌儿。我爱听他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梅花儿开》《三头凶龙》。父亲还能用菲律宾语唱歌儿,下放时父亲学会了铁匠,木匠活儿,家里的桌椅板凳均出自父亲之手。

80年代初的一天,父亲笑眯眯地从信封里拿出一张似乎盖有公章的文件,平淡的语气中透着欢欣,郑重告诉全家人自己右派平反了!虽然下放时因为表现好被改为摘帽右派,但此时才算获得真正解放!父亲每天按时收听新闻联播,为国家的新政策新变化欢欣鼓舞。

父亲有早晨散步的习惯,而且将“床上八段锦,床下六段功”坚持了很多年,那是在鞍山住院时学会的。幸亏自己多少懂医,以致后来在省医院做房颤手术时科里的医生护士都来看稀奇,因为还从未见过生存这么多年的风心病患者。

小学时的一个夏日清晨,我还没睡醒,家里竟来了一位客人,随后得到来客通知赶回的父亲一进屋就激动地连声叫着:“瑞林!瑞林!”我睡眼惺松好奇地看过去,父亲正同一个年纪相仿的人双手紧握。随后听到父亲哽咽的声音:“32年啦......”直至今日我才从大姐口中知道,父亲当年之所以选择师范是为了给贫困家庭减轻负担,学校发的生活费多半寄回补贴了家用。假期留在学校帮助干活,供其吃住,入冬时学校见其衣衫单薄给做了棉衣。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父亲从未跟我们讲过,还是他的同学梁瑞林那年来访时透露的。唉!我可怜的父亲......

第一次见到父亲流泪是在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那天,看到父亲流泪我也很难过。第二次则是父亲在讲自己曾为地下党的舅舅惨死狱中。据父亲讲,解放后曾有人来打听舅舅家情况,听说其父母已故,只有一个姐姐但早已出嫁。我为舅爷的早逝伤感但也为他是一名革命先烈而深感自豪。

世上会乐器的人很多,但同时能够进行维修的人不多。父亲经常被请去为各校出现问题的风琴诊治却从不收取费用。有时着急赶赴异地演出的人连夜背着手风琴找到家里,父亲手到病除。由于身体原因改教生物后,班主任们经常对父亲说,以前学生最不爱上这课,现在天天盼着呢!父亲病退回家后,仍有高中学生慕名拜访请求学习音乐。记得有位叫金雄的朝鲜族人进屋就给父亲深鞠一躬,然后自报家门。

       1982年,父亲任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期间,下乡听课时发现一对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十几年滞留在乡村小学。父亲了解情况后如实向主管教育的县长及教育局科长反映情况,暑假开学后他们夫妻双双调任县内中学。这是父亲平生做出的唯一改变别人命运的事,即使父亲去世多年,他们仍不听母亲劝阻必在忌日来到墓前追思,我们数次在那里不期而遇。

1984年父亲于教师进修校退休。每逢县里举办文艺演出,若身体条件允许父亲会应邀参加并担任评委。父亲会作词作曲,但如今我只记得那首曲调优美动听略带伤感希望台湾回归的歌儿,仍能唱出开头几句“台湾,我可爱的船,我可爱的船,台湾,自那日离去,你消失了多少年”。父亲在电视上观看完国庆三十五周年的阅兵后激动不已,连连赞叹我们新中国日益强大。

父亲教子有方,注重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培养多方面兴趣。时刻不忘教育我们“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某年春节,父亲买回各种棋类,还有七巧板,积木,把我高兴够呛。但我那时很小,只是随意瞎摆。除夕年夜饭后父亲慈爱地给我们发压岁钱,大姐5毛,降幂排列,小妹一毛。我把崭新的纸币小心地放在自己认为安全的地方,没事儿时摸摸看看看。不知别人发现没有,新钱是有墨香的。

记得小时侯,父亲把唐诗用粉笔写在门板上,几天一换,姐妹中我的成绩最好,得到父亲表扬。中小学时课本里时常出现儿时背过的古诗,窃喜。或许父亲希望我们五姐妹中有一个将来能从事中医,因此有意教我们背中药歌诀。比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胃。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闲暇时父亲给我们讲《岳母刺字》读《鲁宾孙漂流记》领着我们听小说连续广播……

有一次父亲为我们买回《365夜》,我立刻被其中的童话故事迷住了。随着年级增长,又为我们订阅《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每期一到定是我的节日。起初父亲鼓励我开卷有益,但发现我精力几乎完全用在这上,理科现红灯时,父亲曾对偷看闲书的我赏了一巴掌。

儿时的一个夏日,我兴高采烈地拿着从校园花池子里采下的花朵跑进院子,父亲见到很严肃地对我说:“以后不要再摘了,长在花池里大家都能看到多好。”自此我不再随意采撷,无论多么喜爱。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为父亲长年有病吃药以致捉襟见肘,得到学校特批先拿钱后报销药费。有一次出纳员疏忽重复报销药费,母亲回家一看怎么多出七十多元钱?夫妻俩立刻做出决定返还。出纳员还不知道自己工作出错,看到母亲分文不差地主动送还连声道谢。有一年大片平房拆掉准备重盖,很深的地基已全部挖完,个别处放块独板方便通行,一场大雨后,地基里的水更深了。一天父亲从那里经过,忽见水里有个孩子在奋力挣扎,父亲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跟前把他拽上来,这个三代单传的七八岁黄姓小男孩儿得救了。

         1985年暑假身为教师进修校音乐研究员的父亲从仓房的书箱里找出一本中等师范用《琴法》让我照着练,我真是受宠若惊。因为五个女儿中父亲只为我特意找来书开始正规学习,不到一个月就弹了(脚踏风琴)半本(可能是基因作用)。由于父亲重病在身,根本没有气力辅导我,最多在听完后给一个简短的评语:"行"或"不行",但我知道他在看到我的进步时内心无比欣慰,偶尔会让我把练习曲弹给客人听。

久病自成医。半生的病痛折磨使父亲掌握了许多医学知识。对于家人的不适,父亲几乎均能给以诊疗。虽为贫寒之家,却备有一个很合格的小药箱。医用剪刀,镊子,药棉,纱布,雷弗诺而,双氧水等常用药,总之比较全。于鞍山住院时父亲学会了简单针灸,曾为偶感风寒的大姐针灸,竟然很快奏效。

父亲是一个非常上进喜欢学习的人。记得小时候,父亲一度迷上了写诗谜,有一组还发表在除夕的国家《体育报》上。父亲退休后专心写少儿科普,记得其中有关于用眼卫生,单肩书包的危害。那时双肩书包尚未出现,但父亲就提出应该背双肩书包,有利于骨骼发育,减少驼背与脊柱侧弯。他写的科普厚厚一摞稿纸,但出版社没有刊用。数年后大姐发现有一首广泛流传的如何刷牙的儿歌几乎与父亲那首孪生。尽管病魔缠身,但父亲终身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不断追求。父亲去世多年后,仍有文学写作方面的函授资料寄来,都是大姐取回的。父亲去世前在庆安医院反复念叨:“真遗憾,这么年轻.......”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

张玉书老师

1988年4月16日,年仅53岁的父亲在回到故乡呼兰的第六天撒手人寰。身边只有母亲和呼兰的亲人。我与三姐正在异地求学,当我赶到家时,多年未见的亲戚聚了一屋,葬礼早已结束。

想不到新学期的返校离家竟是与父亲的永诀!好象冥冥中的安排,记得临行那天清晨,我在尚未离榻的父亲额头轻轻印上了一个吻。这是我记事以来送给父亲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吻。

       张玲,1991年毕业于肇东师范特师班,已从教30年。喜爱文学音乐。曾有短文见于省级报刊。热爱大自然,崇尚真善美。陈年往事的记忆《这就是庆安》微信公众平台由庆安博安医院 沙氏医院   庆安佳品老秦头食品加工厂、 庆安福成冷冻厂、美食林蛋糕坊友情支持

    地道的熏香        别样的滋味       老秦头熟食       品了都说好  老秦头烧鸡,原创老爷猪手,土炉熏制红肠,四川拌菜,各种熏酱熟食等。 传统的配方       古老的味道       庆安的品牌       高雅的享受庆安佳品老秦头食品加工厂:       中央东大街(北二路)便民农资市场院内 一店:大时代广场正门东第二个商服二店:解放路庆安商厦北8米   三店:利达商城南8米      订购电话:15904582567 学艺加盟热线:      15904582567      18645596285

 庆安福成冷冻厂(庆安县福鸿成商贸有限公司)

冷“库”虽不暖

温馨送千家

福成冻货批发 

品质服务到家

      庆安福成冷冻厂(庆安县福鸿成商贸有限公司)常年批发鸡分割 猪分割 鸭分割 三黄鸡 白条鸡 大公鸡 炸串,丸子 海产品等,适合饭店、喜宴大厅、美食城、熟食店等烹饪使用,品种齐全,价格优惠。

容得下千载冻品

装得下百味鱼虾

庆安福成冷冻食品

家门口的美食厂家

送货电话:

4337425

15046527777

地址:庆安县防疫站(庆安疾病控制中心)东一公里

美食林蛋糕坊

庆安上档次的品牌

百姓超喜欢的消费

立足高品质的滋味

领先同行业的地位

美食林蛋糕坊2002年创建于庆安,是一家集面包,蛋糕,西点粽子,月饼经营为主的食品企业。从创立至今,美食林蛋糕坊始终坚持以产品质量、服务体系为主的经营理念,不断致力于创新和对市场的精准把握,持续保持行业先锋地位,美食林蛋糕访创建者、现任董事长任晓林先生始终坚持他的经营原则和哲学理念,在他看来唯有优秀的产品品质才是一切经营行为的前提,而且无论是什么情况下,对此都以苛刻的态度予以坚持,这种坚持使美食林蛋糕坊实现了长足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美食林蛋糕访已经发展成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知名品牌。

庆安家喻户晓 美食林蛋糕坊

美食林利达店:4349888

美食林商厦店:4333308

   美食林二小学店:4441666

美食林雅典店:8822345

  美食林大时代店:4481111

庆安人民文化宫旧照(摄影薛存中)

陈年往事的记忆 相关阅读请点击下边文字

宋淑芹:知青岁月里的故事

曲陆森:感受知青岁月

庆安举行《陈年往事的记忆》图书首发式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图书首发式将在今天举行

王步文:廉继颇同志的几件小事

林秀奎:缘也捉弄人 一一缅怀廉继颇同志

庆安:纪念为民造福的原庆安县委书记廉继颇征文启事

张铁珠 国明义——怀念岳敏老师

李奉哑:亦师亦友亦父兄  ——怀念岳敏老师

郑春滨:“蒲公英音乐会”  让我走上了主持人之路

南迦巴瓦:读马飞《柳河五七干校和历史博物馆》一文随笔

马  飞:柳河五七干校和历史博物馆

征文启事::征集岳敏老师回忆文章

许莉娅:感恩生命中有您!——怀念岳敏老师

李铁庆:永远的思念——岳敏老师在我心中

卫平:学做针线活

刘福顺:山里养蜂人

李铁庆:追忆我的知青生活

李晓艳:我怀着感恩的心面对知青战友

伍仲仁: 北山青年点记忆点滴

段金林:姚振宇 拼搏奋斗写辉煌

徐鲁闽:王飞 为时代谱写新乐章

徐鲁闽:杨明军 把艺术播向民间

冷姝憬:在日本小房子居住的日子

曲陆森:童年少年时代的趣事(上)

曲陆森:童年少年时代的趣事(下)

林秀云:一个特殊家庭的记忆

周铁来:庆安大高粱酒广告营销的背后

杨永庆:盘扎在心坎上的乡情

于长富:我的乡亲

李奉哑:酒的囧事

郑军伟:家乡书趣

贾立军:   火车情缘

李奉哑:翠花,上酸菜!

张德林:我与翠花 上酸菜

汪兴运 :六场国考的背后……

罗海生:我的童年记忆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打场

李铁庆:八、九十年代的庆安:走进新时代

李铁庆:八十年代的庆安  我们的明天比蜜甜

李铁庆:八十年代的庆安  我们的明天比蜜甜

李铁庆:八十年代的庆安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李铁庆:八十年代的庆安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李铁庆:七八十年代的庆安 我热恋的故乡

李铁庆:七八十年代的庆安 谁不说俺家乡好

李铁庆:七八十年代的庆安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李铁庆:70年代  是什么样的年代?

李铁庆:70年代  孩子们经历的那些事儿......

李铁庆:七八十年代的庆安商业街

李铁庆:你了解七,八十年代的庆安城吗?

王 飞:财神庙的传说

曲陆森:母亲捡秋

孙振民 《母亲的长烟袋》赏析

刘淑兰:母亲的长烟袋

曲陆森:火盆的记忆

李奉哑:我家也曾食品行

廉丽芳:庆安的文革岁月

李静峰:八卦 我的童年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工作队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送公粮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杀年猪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冰雪地上的秧歌舞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打柴禾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秋    收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碾   房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人们的饮食

宗树安:回忆六、七十年代的车工

王铸:回忆中学时代

马飞:我的求学之路(上)

马飞:我的求学之路(下)

曲陆森:我所了解父辈的一些事

王学军:我和郭颂同台演出

李奉哑:庆安的骄傲 庆安一中文艺宣传队简记

王  飞:“宋氏德玉”当官为民伸冤  《青天落泪》上演轰动全县

李奉哑:我的音乐启蒙老师

贾立军:   陪着老妈捡纸壳

李奉哑:老家文革拾忆 --上山下乡

王步文:山火无情人有情--金沟林场扑火记

汪兴运:父亲母亲的传奇故事

李奉哑:老家文革拾忆--四个伟大

郭凤志:故乡的秋

汪兴运:我的天堂之旅

郭殿文:永远的思念--献给逝去的妈妈

宗树安:我记忆中的那些事儿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服   装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婚   俗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住房的变迁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农业学大寨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水 井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春 耕

曲陆森:保密的12号工程

蒋文辉:我的篮球生涯

任约格 :不老的疙瘩山情

王  铸:难忘的老黑沟

张   强:努力做生活中的强者

田文山:桃山铁路清筛时的人和事

黄金武:难忘的北山麦收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生产队长

曲陆森:给母亲做手术

吴艳秋:故乡的记忆

孙振民:远逝的背影

曲陆森:由《老照片里的冷先生》一文想起的一点往事

汪兴运:也说说我的童年

丛玉梅:我的童年记忆

王铸:北城壕的趣事

伍仲仁:老照片里的冷先生

陈慧芳:繁荣郊大

王步文:早年的生产队

刘福顺:故乡的小河,少年的快乐(续)

曲陆森:小城文革中被毁掉的文物

蒋文辉:怀念父亲蒋忠诚

王 飞:下乡北山的日子

曲陆森:东北大酱

刘世智:走马观花说“时尚”

郭凤志:美丽的乡愁---瓜棚

王   飞:金马驹的传说

曲陆森:一个值得怀念的人——王玉祥

张永勤:父爱如山--怀念父亲张广信

曲陆森:怀念母亲

王   铸:我的父亲

罗海生:我的童年记忆

邢显友:旋转的青春圆舞曲 ——我和我的大立车

李本田:在抗美援老的日子里

郭凤志:家乡风景画

国明哲:庆安艺人系列之三  食品行

国明哲:庆安艺人系列之二  铁器行

国明哲:庆安艺人系列之一 木器行

王 飞:格木克河的传说

郭进学:进瓜地的风波(五七干校生活拾零)

国明哲:织履贩市李奉哑:魂牵梦萦大广场王   飞:庆安的由来伍仲仁:我的日记 我的老照片贾立军:危机四伏郭进学:兴山劳动锻炼的回忆国明哲:故乡的水井张永勤:母爱深深一一怀念母亲胡桂英国  文:小母鸡的故事(民间故事特辑)

贾立军:“东风”岁月

李奉哑:老家文革拾忆

李奉哑:庆安打炮

林秀云:北山的黑瞎子

贾立军:我的“初恋”

马   飞:狼为啥又叫“张三儿”(东北瞎话儿)

黄金武:杀猪的故事(下)

黄金武:杀猪的故事 (上)

刘福顺:放猪遇到狼

大山之子:故乡的碾坊

大山之子:樱桃红了

刘世智:母亲蔡淑范一一鲜为人知的轶事

柳   河:风景名胜区(省级)

郑   谦:五七干校述论

张秀岩: 我在柳河五七干校的一段学习经历

柳  河:文革中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2010组图)

郭进学:庆安五七干校经历的那几件小事儿

大山之子:正月十五雪打灯 一1961年的正月十五

王  飞:想起唱戏的日子

刘世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贾立军:我给老乡办的那些“为难”事儿

刘福寅:辗转苏赣陕之间的军营往事

大山之子:从衣食住行,看历史变迁

李奉哑:神秘的“拉都来斗”

大山之子:在大跃进的年代

黄金武:《北山二连食堂火灾亲历记》

刘世智:父亲刘英——最后的药师

王  飞:父亲的音乐情怀——怀念我的父亲王忠范

李伟成:长歌当哭——母亲逝世十三周年祭

李奉哑:我的奶奶

程新亚:来自爆炸中心的回忆

刘福顺:北山综合厂爆炸亲历记(上)刘福顺:北山综合厂爆炸亲历记(下)李铁庆:幕后的凶手李奉哑:庆安公安~监狱轶事刘世智:玩游戏引发的那些故事王   飞:小时候学琴的日子刘世智:我的“地道战”李奉哑:庆安“地道战”拾遗宋淑芹:学生时代的记忆常洪芹:铁道线上的娘子军大山之子:在县"五七"干校的日子黄金武:北山知青经历一直感动激励着我……贾立军:庆安西城壕的故事刘福顺:故乡的小河 少年的快乐郭洪明:北山经历铸人生刘福寅: 六、七十年代校园往事宋淑芹:童年趣事李铁庆视频集《这就是庆安》请点击下边文字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小城展新姿(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小城夜色美(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流光溢彩庆安城,欢乐祥和过大年(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冰天雪地覆绿乡(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 夜赏冰雪好风景(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冬至柳河(2017)李铁庆视频:《这就是庆安 》夏至柳河(2017)

杨明军题

       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 征稿启事

讲庆安老“话儿”,聊庆安“老事儿”,庆安“陈年往事的记忆”公众号诚邀五、六、七零后闲聊庆安,一道回忆、撰写伴我们一起劳动、生活的家乡的“老人儿”、“老事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的劳作有大家的分享,才是其乐无穷!

“陈年往事的记忆”公众平台,由庆安广播电视台媒体人李铁庆义务主办编辑,发布家乡的文学写实回忆作品,同时发布老照片、视频、微电影,以及奇闻轶事等等健康向上作品,力求在网上为庆安人义务奉上丰盛的精神文化食粮!

关注“陈年往事的记忆”微信公众号,庆安的陈年往事都能浏览到!

投稿电子邮箱:

466687597@qq.com

投稿微信号:

qar466687597

标签: sdf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