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结束,城市人都在赶着回家。当然,也有人希望遇到惊喜。甚至愿意绕一点路,找一个去处,仅为了朋友圈多一张图片——这是我们在这个城市的证明,也是我们一丁点的骄傲。如果在长沙存在这样一个去处,客串出品理应被推荐。客串出品是一家以烧烤为主打的湖南特色小吃餐厅品牌。
推荐理由之一是大数据。客串出品自2016年2月12日开业以来,已经有12加盟店加入。形象店开业8个月时间接待人次超过30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人口,人均消费65元,实惠,不贵。大家都去的一家餐厅,想来不会太差。大数据,很真实。
推荐理由之二是小数据。客串出品自开业以来,先后有黄致列、李莎晏子、凯里、王浩等多位明星光临餐厅。在这里,惊奇或许就会偶降。小数据,小惊奇。
仅从数据看,客串出品是成功的。但是数据是枯燥的,要真正明白客串出品成功的秘诀,还需要去看产品。
客串出品逆向而行
大约是从2005年开始,餐饮行业借鉴互联网运营手段兴起,“快时尚餐饮”快速发展,比如西少爷、刀小蛮、伏牛堂等,这些餐饮品牌都是聚焦单品、主打单品,按照小业态的逻辑,通过专注把一类产品口味做到最佳、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记忆点,来满足年轻人快速变化的口味的需求,进而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
按照这一逻辑经营餐厅或者打造餐厅品牌,模式简单、效果出奇、商业成功率高。但是也有一个缺陷:一些盈利点不高的美食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乃至消亡、呈现在食客面前的食品美则美矣但是选择权变小。
客串出品显然没有跟随这一潮流,而是逆向而行。
客串出品走的是精品多元化之路。客串团队在湖南各地进行美食大搜索,找到美食最正宗的做法和吃法,将每一种美食打造成为精品,推行批量化精品美食生产。
精品多元化之路导致的结果有二。部分食客走进客串出品,声称找到了童年的记忆;部分已经失传的小食品制作方法、消失的美食吃法,在客串出品再次露头,年轻人看着新奇,中老年人看着惊奇。
在客串出品,你一次可吃遍湖南9市48个县市区的美食;在客串出品,你两次吃到的味道决然不会重复。
没有人会拒绝“花花世界”,客串出品就是一个湖南小食的花花世界。明星也是如此。所以,影视、体育等各路明星,都曾绕路光临客串出品。
仅仅是美味,餐厅可兴起一时,而要持续,则需文化助力。
客串出品社交餐饮
走进客串出品,会发现食客有一些异样——看手机的低头族少了一线,相视而坐谈笑的多了一些。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走进客串出品,会发现服务员有一些异样——大叔大妈模样的服务员少了一些,服务员颜值整体较高。
走进客串出品,会发现空间环境有一些异样——中规中矩的餐厅元素消失了,年轻活泼的年轻元素多了一些。
这当然不是无意为之,而正是客串出品力图塑造的餐厅文化——轻快社交、年轻活跃、养眼养胃、细致周到。
总之,客串出品在产品打造上是逆向而行,但是在服务提供上依旧是苛求极致。为了这一目的,客串出品甚至专门发明了一种桌面保温箱,为的是对烤串进行保温,稳定烤串的口感。
或许原因也在于此,客串出品被业界誉为烧烤中的“劳斯莱斯”。劳斯莱斯当然不仅仅是极致产品的代名词,也是极致驾驶体验的代表。
当主流餐饮走小业态、单品化之路,客串出品在走多元化和精品化结合之路;当主流餐饮在走互联网思维改造餐饮之路,而客串出品试图将餐饮拉回社交属性之路。我们不能据此而下论断:客串出品是小众、旁门、支流。
因为,在餐饮业界,主流、支流常常互相转换,而转换权总是握在食客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