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温保民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野菜,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野外,人们食用后没有毒副作用,对人体有益的一种菜。因生长于天然环境,没有人为掺杂,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可谓“野味”十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追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愿望也变得日益强烈。每逢春天,乡下和城里挖野菜的人一年比一年增多。也不知怎的,看见那长得又鲜又嫩的野菜,就不知不觉地把我带入小时候,让我重拾那段难忘的岁月。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在极度困苦之中,粮食是根本不够吃的,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可谓是凑合着过生活。那时候,许多家庭主妇常常为了一家人的饭食而作难,因为家里能吃的东西少之又少,真应了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弥补粮食的不足,为了填饱肚子,野菜在饭食中是不可缺少的,挖野菜也成了每家每户一项重要的野外取食活动,挖野菜也只是为了充饥,再无其他意义。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小草生机勃发,我那时经常和邻居家的孩子到沟渠、林下、空闲地、预留地里去挖野菜,那时对野菜很有一种亲切感。常挖的野菜有荠菜、蒲公英、苦菜、马齿苋、曲曲菜等,其中,荠菜和蒲公英用来蒸着吃;苦菜用来凉调吃;马齿苋则用来熬汤喝。虽然野菜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驱赶了饥饿,使人们的生活得以维持。
那时候,经常地吃野菜,慢慢地我看见野菜就没了食欲,可肚里又叽里咕噜地抗议,只得勉强地吞咽。随着社会的发展,日子也好过了一些,野菜逐渐退出餐桌,也慢慢地被人们所淡忘,也不再提及。
社会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人们吃上了白面馍馍、肉食蛋奶、高档果品、海鲜鱼虾……,不再为吃而发愁。人们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更加注重养生,要求吃出健康、吃出风味、吃出花样。生长在田野里的野菜又受到人们的青睐,又被请上了餐桌,城里应运而生了原生态餐馆,并且倍受人们的尊崇。人们现在吃野菜不再是贫穷和饥饿的标配,而是一种追求享乐和健康的时尚。
你看那羊肠小道上、宽阔大路旁、沟渠池塘边……,停满了大车小辆,人影窜动,有城里来的,有乡下来的,有裙带飘飘的,有衣衫得体的,有白发苍苍的,有青春年少的,悠然自得,好一个挖野菜的风趣祥和场景!大有“山珍海味不足羡,愿闻野菜一缕香”的意境。
野菜啊,你的华丽转身,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见证了人们积极向上的追求;野菜啊,你那默默无闻的品格、你那极高的药用价值、你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作者简介 :温保民,男,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鄄城人,基层高级农艺师,鄄城县作家协会会员。陶醉于大自然风光,爱好诗词歌赋。偶有作品见于报
壹点号心梦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