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康有为的打卡地,你都去过吗
游金陵明故宫及孝陵秦淮旧板桥
康有为
夕阳老柳板桥楼,颓尽明宫落瓦秋。
虎踞龙蟠犹有梦,摩挲翁仲立螭头。
1882年,25岁的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考完后南下,到南京、上海一带游玩。
在南京,他游览了不少名胜古迹,包括明故宫、孝陵和秦淮河畔长板桥。
这时候的南京在他眼里,已盛况不再,满目都是衰败景象。
明故宫笼罩在深秋惨淡的夕阳之下,老柳、板桥和高楼也是寂静得没有生气。
而在雄伟的孝陵前,康有为摩挲着神道的石像和建筑上的螭头,想到了国运兴衰,自己应负的责任,心里不免有了几分惆怅,又多了几分激动。
康有为笔下的明故宫、明孝陵,都好找一些。第一句“夕阳老柳板桥楼”中的板桥,应是长板桥,那是明、清南京的一处名迹,曾演绎过脍炙人口的秦淮八艳的故事。
明朱之藩编、陆寿柏绘《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之《长桥艳赏》
清初余怀《板桥杂记》记载:
长板桥在院墙外数十步,旷远芊绵,水烟凝碧。回光、鹫峰两寺夹之,中山东花园亘其前,秦淮朱雀桁绕其后,洵可娱目赏心,漱涤尘襟。每当夜凉人定,风清月朗,名士倾城,簪花约鬓,携手闲行,凭栏徙倚。忽遇彼姝,笑言宴宴,此吹洞箫,彼度妙曲,万籁皆寂,游鱼出听,洵太平盛事也。
如今长板桥已无迹可寻,它的遗址离夫子庙不算远,应在白塔巷(今金陵闸小区内)至鹫峰寺这一条狭长范围内。
南京地方志网站上给出的“长板桥”遗址所在。
(来源:扬子晚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