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2016年曾表示过,未来5年,“电子商务”这个“行当”可能会消失。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线上线下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未来将不会再像近10年来这样大起大落,线上线下将会完全融合呢?
笔者相信,在未来的10年,中国的线下仍有极大的发展,为什么?
因为对95后的年轻人来说,生下来就在线上买东西,他们会觉得线下很有趣。马云抓住了线上很方便的机会,那么谁能抓住线下很有趣的机会呢?这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当前移动购物方式的快速崛起,跨境电商、大规模定制、大IP直播导购、VR技术应用等新零售方式的快速涌现的情势看,未来的零售行业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融合,以至产生更为深刻的转变。
在零售的商业模式方面,“强IP销售导流”及“商品定制平台”等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零售逻辑”必将盛行。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在渠道的形态方面,未来应该是“全网型网络商城平台+区域(如以省、市或县城城市为单位)旗舰店体验及背书+区域仓储午留中心+社区配送服务点”的零售全渠道模式。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普及,未来零售行业的SoLoMoPe趋势将更加明显。
SoLoMoPe = 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化+personalized个性化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社交化:
人人都是媒体人、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里,所有正面或负面的信息都可以在社交软件中迅速传播。社交媒介时代的交互模式,颠覆了商家与顾客以往的关系,也颠覆传统的营销方式,要求各商家在所有媒介渠道上都要“以客户为中心”去做营销,以互动方式去进行品牌塑造,而不能只是进行单向的品牌宣传。
本地化:
传统的商圈、地段、面积等已不再是影响消费者核心要素,消费者对购物、休闲、文化、社交的需求,充斥在网络商城、移动终端等每一个他们可以接触的渠道。
在家里、公司、学校等任何一个场景,零售商都能找到与消费者交流的新方式。
仍在不断创新的移互新技术及其周边应用,为消费者带来了越来月丰富的零售消费体验。
这就要求品牌商和零售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去搭建更为本地化的销售渠道。
移动化:
传统实体门店的营业时间往往都是固定的,而电子商务是724小时营业。
之前淘宝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淘宝的12大消费群钟,最大的消费群体是“业淘族”,有2200多万人,他们半夜爬起来,在0-5点下订单。
当前大量的消费者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购物,每个月定期到百货店、每周到超市、每天坐在电脑旁购物的人群开始减少。
这给传统零售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反过来也是更要求品牌和零售商时刻以“客户为中心”。
个性化:
“90后”“00后”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在个体时代,没有价值观的品牌,将不会被记住。向往深度自我的年轻人,钦佩的是身边的大神。
用年轻人自己的话来说,“我希望有人感同身受,指点我的生活,但不希望有人对我的生活指指点点“。
传统的品牌沟通和沟通,往往脱离日常生活,按套路呈现各种生活方式。那样的传播与沟通,要么让新客群觉得“无感”,要么就是显得过“装”。
如今,品牌商和零售商面对这些年轻人的时候,必须要尊重他们的个性。
既然消费者行为变得如此“SoLo MoPe”,我们的观念也一定要随之转变。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一个渠道和媒介,它更是一种商圈。
这个商圈有一群活生生的人,一群活生生的消费者。
一定要以这群人形成的互联网商圈为基础,去思考我们的渠道选择、媒介选择和沟通方式。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从当前全渠道营销的趋势来看,未来的趋势应是“全网融合+区域样板旗舰店+社区配送服务点”全渠道模式。
全网融合解决的是PC端、移动端等多渠道的全面铺设;
区域样板体验店,或是在现有百货、购物中心基础上结合商品展示体验需求进行升级,往剧场、展馆、T台方向演变,或是电商下沉,向体验店方向转变;
社区配送服务网点,是分布在各社区周边的配送网点,其功能将包括就近配送、退换货服务、网络下单、便利店服务等(如果企业有自有物流体系,该终端网点就像顺丰快递那样,同时承担收送件双重服务)
以苏宁易购的布局为例子:
在线下
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商城等作为区域样板体验店、旗舰店,承担着一定程度的样板展示及背书功能(当然,自身也具备盈利能力);
在线上
苏宁易购多渠道配备完善,不但自身在PC端有网站、移动端有APP。而且在天猫平台上还开有店铺;
在社区网点的布局方面,苏宁易购进行了深度覆盖(以福建市场为例,苏宁易购的社区网点已覆盖到许多乡镇一级)
这些终端网点不仅承担着商品配送的职能还起到组织当地商品上线,辅导推广苏宁易购在当地线下的活动推广、解决退换货、售后服务等功能。当然这些网点既有直营的,也有本地小超市、便利店加盟。
同样像天虹线下的百货、购物中心、超市等业态均可作为区域旗舰店,为线上商城提供区域背书和体验落地。
而且天虹在深圳等地大肆拓展的便利店体系——“天噢”便利店,承担着终端配送、提货点、售后服务、店内线上销售导购等多种职能。
这种“全网库存打通+区域大店背书+连锁终端网点覆盖”的模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包括步步高、大商、百联等。
当然,这种经营模式未必要由一家企业独立全程操办,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众筹形式,也有机会构建成这种商业模型。
比如,区域百货购物中心龙头企业可以携手区域连锁便利店公司,通过联合投资的形式,一起构建这样的网络商城及商业模型。
好了,今天的连锁干货就分享到这了,我们下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