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中毒症状时,身体会表现出恶心、呕吐、腹泻等现象;如果症状较严重,那就会导致全身麻木、血压降低,甚至是休克。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哪些食物有中毒的风险。你知道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发芽的土豆:
土豆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土豆属于根类食物,相比来说方便储存,所以很多家庭都会购买大量土豆留着过冬。但是室内温度、湿度适中的情况下,土豆就会慢慢发芽。这个时候还能吃吗?
有些比较节俭的人,把土豆发芽的部分挖去继续吃,其实这样做风险很大。原因是土豆中含有一定量的龙葵碱,正常状态下的龙葵碱含量很低,一旦开始发芽、变绿,龙葵碱就会大量生成,超过安全食用的范围。
误食用很容易导致中毒,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土豆发芽后最好还是直接扔掉。
2、未煮熟的豆类:
生的或未煮熟的豆类也是存在毒性的,原因是豆类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人吃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则可致命。
现在很多餐馆、食堂,明令禁止四季豆的销售和制作,主要因为这种豆类最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事件,所以建议您自己在家烹饪时一定要煮熟煮透。
3、水果的果核:
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大量新鲜水果上市,但是我要提醒您的是,水果的果核有可能有毒。
我们经常吃的水果,像樱桃、石榴、桃、枇杷等等,它们的果核中含有氰苷,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不过它们的毒性并不高,只要你不是刻意咬碎了吃,一般都不用担心中毒。但是有些人为了追求某总“养生功效”而大量食用,那就要小心了。
4、醉虾:
醉虾是江浙等地的传统美食,也被认为是一种大胆的吃法,原因醉虾里的虾是生的,可谓是原汁原味的吃法。
但这种吃法很容易感染病毒,有感染甲型肝炎的风险。所以说生食有很大的安全风险,最好将水产煮熟煮透后吃才是安全的。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日常的饮食,食物能够为人们提供正常的生理需求,可是我们常吃的很多食物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