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则新闻,大家有没有想起台湾人笑话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梗?
其实我国居民可以不受限吃鸡蛋是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的。在八十年代以前,由于特殊原因,我们的鸡蛋供应也是受限的,城市居民可以凭票购买鸡蛋,但是农村就不可以了,农村虽然有养鸡的,但是一般都是养几只鸡,下的蛋大多是到市场上卖掉换钱,用来购买其他的生活物资,只有家中的老人和病号能享受到吃鸡蛋的特珠待遇,如果养多了,可能面临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灾难。而且那个时候的农村生产队是很少有大规模养鸡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没有专用的蛋鸡品种,多为地方品种,蛋料比低,饲养价值不高,特别是那个时候没有全价料的概念,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所以养的也就少,鸡蛋供应自然也就受限。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基本是都有保菜篮子的政治任务,其中有一项就是保鸡蛋供应。一个城市的鸡蛋供应充足了,市长的名声自然也就响了。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国家从国外引进了专用的蛋鸡品种,当时引进最早的应该是星杂288,简称288,同时我们也建立起来了全价料的概念,鸡蛋生产很快就发展起来了。特别是那个时候开始允许个体经营,再也没有打击投机倒把的,所以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到了九十年代鸡蛋供应紧张的矛盾基本上也就不存在了,甚至还出现了有的地方鸡蛋生产过剩的现象,所以还笑话中国大陆吃不起茶叶蛋,只能说某些地区的人脑回路不一般。
时至今日,我国除了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蛋鸡品种外,还有的农业大专院校也开始培育我们自己蛋鸡品种,象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都培育出了中国自己的蛋鸡品种,并且取得了不俗的生产成绩,为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做出了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农民也是非常可敬的。在蛋鸡的生产过程中,打破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生产方式,像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等,这些因素的结合,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鸡蛋生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机械制造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过去我们一直很羡慕的国外的自动化饲养方式也逐渐走进了我国的蛋鸡生产企业中,特别是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使过去我们不敢想象的事情也变成了现实。90年代,我在现场时面对着德国销到中国的西方60年代的设备都感慨不已,而今都已成为过去时了。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也不敢小瞧的国家。一旦我们的生产力得到释放,一旦我们的创造能力被激发,那是真正地敢叫日月换新天。
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也只能存在某些人的意淫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