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下馆子不如自家厨房做”同样的心理,很多人都觉得亲自动手制作的食物和饮料要比买回来的出色。冷静地想一想,这要喝下去的东西,真的因为是亲爱的姑妈自家酿的就安全了吗?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析下为什么不鼓励大家自酿葡萄酒~
饮用自酿酒有健康隐患
葡萄酒的发酵酿制过程其实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酵母菌把糖变为酒精”那样简单。在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甲醇,工业化生产葡萄酒时,一般会通过前处理、改良菌种和改善工艺等方法来降低甲醇含量。而家庭自酿葡萄酒时,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样来操作,不知道如何能减少甲醇的产生。而甲醇对视网膜和视神经极强的选择性伤害,甚至还出现过喝自酿酒险些失明的案例。
酿酒葡萄(左)与餐食葡萄(右)的对比
通常家庭自酿选用的葡萄都非酿酒时使用的酿酒葡萄品种,而是像巨峰、马陆葡萄这样的餐食葡萄品种。专业的酿酒过程会尽量应用到葡萄外皮表面的天然酵母菌,所以通常不会对葡萄进行清洗,因此也会对农药残留有很严格的把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采摘前尽量早的时候尽量少地使用农药。家庭酿造不会做农残检测,采用的葡萄使用农药的情况也不清楚,只能依赖于对外皮的清洗来尽量降低农药残留。食用这些葡萄时人们通常会吐出葡萄皮,受农残毒害风险较小,但酿酒时必需的浸皮萃取过程势必把一些残留的农药带入自酿酒中。
此外,“杀菌全靠开水烫”,“不做任何防氧化葡萄酒怎样做才不会有甲醇,微生物污染对策”,也是家庭自酿最常见的问题。而即使是最糟糕的葡萄酒生产厂,也不敢冒犯这么多有可能带来食品安全的风险。
自酿酒有安全隐患
全国每年都会发生自酿酒玻璃瓶爆炸的案例,单就爆炸伤人的新闻每年也有一至两起。酿酒的本质,就是葡萄汁里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在密封容器中,二氧化碳无法释放到空气中,形成较高的大气压。由于家庭发酵很难控制环境温度和发酵速度,如果二氧化碳没能及时排除,瓶中会很快堆积6-8倍的大气压,市面上普通的玻璃罐很难承受这种压力,便会引发爆炸。
另外据了解,很多人在家里酿葡萄酒,其实还会添加冰糖、蔗糖等,其实最后出来的无非是带酒精的葡萄汁而已。
最后,如果你还是打算玩自酿
这里给出一些注意事项:
1.材料:最好在大型超市购买新鲜健康,无破损的葡萄(无公害水果最佳),日常餐食的葡萄中,“玫瑰香”和酿酒葡萄品种最为接近,适合用来酿酒。破碎葡萄前仔细挑选,不能有腐烂或者破损的葡萄,以防夹带霉菌。
2.容器:在网上购买带自动排气阀的自酿葡萄酒专用容器。(淘宝有售,并不贵)发酵过程中不要放置在太热或阳光直射的环境。
3.发酵:必须使用专用的酿酒酵母,可以在淘宝上购买,非常便宜。如果买到了成熟的玫瑰香,发酵前白砂糖可以适当少加一点,要更甜的在酿好后再加糖。此外,取几片维生素C磨成粉末加入葡萄汁里,会起到促进发酵的作用。
4.安全:整个发酵容器都要经过高温杀菌,葡萄也要认真冲洗过。为了防止大肠杆菌超标,葡萄在清洗后需要充分风干表面。在酿造的过程中也不应该向发酵罐中加水,否则会因此带入霉菌。如果发现霉斑,白毛或者颜色异常,则应立刻停止发酵,抛弃果汁。
5.储存:自酿酒健康的主要风险在因为缺乏二氧化硫引起的后期变质上,为了延长保存时间葡萄酒怎样做才不会有甲醇,有些专业自酿酒爱好者会购买少量偏重亚硫酸钾起到加硫的效果,但未稀释会有腐蚀性。非专业自酿爱好者可以考虑购买伏特加或者白兰地这类烈酒,按照1.5:10的比例加入到发酵好的葡萄酒里,将自酿葡萄酒变成稳定安全的强化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