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十二字真言是中国古代女性必须一生奉行的教条,对她们来说,没有所谓的个人价值追求,生前死后的一切都只能依附在男性的身上而得以彰显存在的意义。
很难想象,即使过了千百年,绝大多数女性的生命还依旧如此——她们从小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家庭教育中,长大后草草步入婚姻并生儿育女,从此伺候老大爷一样的丈夫和太子公主一般的儿女。
苏敏前半生扮演的就是这种暗淡无光的“为他人”的角色,小时候她是弟弟的姐姐,结婚后她是丈夫的妻子,女儿出生后她成了母亲,之后又是外孙儿们的外婆。
各种不属于个人的角色让苏敏压抑了半生,最终她忍无可忍在2020年“抛夫弃女”开车出走,如今她过得怎么样呢?
苏敏
为自由踏入婚姻牢笼
苏敏从小生活在一个援藏家庭,父亲是农具厂管理事务长,母亲则是仓库保管员,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不算太差,能吃上大米白面,也能穿上棉布衣服。
但是由于母亲患有高原性心脏病所以经常住院吃药,作为家里的长女,苏敏就不得不担任着分担家务和照顾三个弟弟的角色。
高三的时候,苏敏的父亲因为工作调动要回到老家河南,但是他只带走了母亲和弟弟们,苏敏则被要求留下来。
考试结束后没等到成绩出来,苏敏便迫不及待地回了河南家中。
虽然对大学有着诸多幻想,但是苏敏很遗憾地以两分之差落榜了,于是她听从父亲安排进入了家里的化肥厂打工。
苏敏
上班的日子里,别的女孩都是住在宿舍,下班之后还可以一起玩耍,但是苏敏的父母却要求她不管多晚都必须回家住,并且每个月几十块到两三百的工资也必须如数上交以补贴家用。
在如此严格的管教之下,苏敏格外渴望能够逃离家庭,于是她想到了结婚,在她看来,结婚意味着另一种独立生活的开始。
经人介绍,苏敏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老杜,两人只见过两次面,第二次老杜便上门提亲了。
当时苏敏只想到老杜的工作地点远,可以不用经常和家里人见面。她以为这是自己自由的开始,没想到却是踏入了囚笼的深渊。
1987年九月,也就是与老杜结婚后的第二年,苏敏生下了一个女儿,随后公公用一辆驴车把她接到了家中坐月子。在此期间,老杜也帮忙洗过几次尿布,但是因为婆婆说了一句“谁家男人洗尿布啊”,从此都是苏敏一个人洗。
苏敏年轻时候
一个月以后,苏敏给母亲打电话让她赶紧来接自己走,结果母亲数落了她一顿,还说“你自己找的”,于是自那以后苏敏有什么难过委屈都不敢再给母亲说了。
女儿再长大一些后,苏敏和老杜带着女儿上街,但从来都是苏敏一个人牵着女儿走在前面而老杜则一个人慢吞吞地走在后面,像是不愿意和她们同行。
等到女儿初三住校以后,苏敏和老杜便开始分床睡,夫妻之间已经没有感情可言。
一段时间之后,苏敏上班的化肥厂倒闭,于是她只好来到老杜所在的郑州,在家里做了一个家庭主妇,负责料理家务,洗衣做饭。
也正是如此,苏敏和丈夫的矛盾裂口便越撕越大。
苏敏和女儿
首先是因为金钱问题。因为只能待在家里,所以老杜每个月给苏敏五百块钱,但是每个月月底,老杜都要仔细盘问每一笔钱的去向,如果最后数目对不上就会指责说是苏敏拿去补贴娘家了。
苏敏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人,丈夫的无端怀疑和高高在上的盘问让她感受到了耻辱,于是她决定走出家门打工挣钱,实现自己的经济独立。
后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她做工地、扫大街、做裁缝、卖小吃、还做过促销员,只要能赚钱,她做什么都可以。
曾经她卖过报纸,早上骑着自行车将女儿送到学校后就把放在前面篮筐里的报纸挨家送去,送完之后去买菜,然后回家做饭、做家务。
凭着踏实肯干的态度和优秀的业绩,苏敏常常被评为优秀员工。
苏敏年轻时候和女儿
苏敏挣了钱之后,老杜并没有表现得更加大方,而是变本加厉愈加吝啬了。家里买菜、水电费等公共费用变成了AA制,一人出一半。逢年过节走亲戚送礼,夫妻两人各买各的。
家里的面包车装了ETC,连接的是丈夫的银行卡,于是每次苏敏开着车出去回来之后都要把钱转给他。
有一次苏敏的母亲突然生病住院,苏敏着急之中刷成了丈夫的医保卡,结果第二天她就发现丈夫偷偷把卡的密码改了。
丈夫还喜欢讽刺和打击苏敏。
女儿结婚生了小孩之后,苏敏的身份升级为外婆,性格爽朗的她本来爱说爱笑,是一个很积极的人,但是却经常遭受到丈夫的冷眼嘲讽。
苏敏
当苏敏抱着外孙玩到开心的时候便会亲他一口,结果老杜在一边说了一句“你的口水有毒”;陪外孙的时候看了一眼手机,老杜出来看到就会骂她“手机是你的谁”。
甚至于有一次苏敏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大家正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老杜突然进来了,随后他对在场的所有人说苏敏精神有点问题,还让大家以后举行同学聚会别再邀请她了。
苏敏也曾想过离婚,但是在她忍不住跟父母吐露委屈的时候,父母也只是重提旧事说她当初不听话如今自食恶果,还说只要男人没有犯出轨之内的原则性错误,日子就要将就过下去。
同时,苏敏担心离婚以后单亲家庭的背景会影响女儿的婚事,于是她只能按下心中的一腔委屈,继续生活。
苏敏
苏敏为这个家忍受了太多,比如她本来很喜欢吃辣,但是由于家里人的口味都比较偏向清淡,所以她每次做菜都很少放辣椒;
老杜喜欢看军事体育等新闻频道,于是她从来都是等听到丈夫出门的声音之后才能拥有对电视机的使用权;
老杜喜欢出门钓鱼打球,她便每次都给她准备好工具,并为其洗衣做饭。即使如此任劳任怨,苏敏的生活也没有得到一点改善。
除了语言上的利剑之外,老杜甚至对她采取了行动上的暴力。
有一次春节期间,老杜在外面跟人打牌,苏敏做好饭去叫他回家吃饭,结果老杜回来之后便不由分说地挥起了拳头,把苏敏打得鼻青脸肿。
苏敏
还有一次苏敏试图与丈夫交心谈话却遭到冷言冷语之后,她忍不住大吼大叫地扑上去,结果被丈夫夺过凳子狠狠砸在手背上。
最严重的一次,是老杜的一包烟找不到了,于是说是苏敏的弟弟偷的,苏敏百般解释也不能消解丈夫的继续谩骂。
气极之后,苏敏拿起一把水果刀捅向自己,三刀下去,鲜血把衣服浸透了,老杜才着急忙慌地送她去医院。
在此之前,苏敏就患上了抑郁症,经常头晕想吐,情绪一激动就直接晕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了天天哭到说不出话来,这次被送到医院之后才被医生确诊。
也正是这次“自杀”,让苏敏陡然有些清醒,自己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不可丢下的呢?
苏敏指着自己的伤口
自驾出走新征程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人进入封闭状态,苏敏和老杜也同样只能待在家里。
苏敏还要照看两个外孙,每天只有等他们都上床睡觉之后才有自己的独处时间。
每当这时,苏敏就会让自己沉浸在网络小说里,在那些穿越、重生等类型的小说里,她体会到了一种精神自由。
有一天晚上她正如往常一般看着小说,突然网站页面跳出来了一个链接,苏敏点进去之后发现是有关于自驾游的分享视频。苏敏看完之后心下一动,自己何不也像别人一样自驾出游呢?
她在脑海里盘算了一番,最后认为可行。因为女儿已经长大成婚,小外孙们也即将入学了。自己做了大半生的牛马,如今这个家也不是非要她不可。
苏敏和两个外孙
早在49岁的时候苏敏就已经考取了驾照,家中也有一辆面包车,不过丈夫总是以她技术不好为由霸占着钥匙。
有了自驾出游这个想法之后,苏敏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事情。
苏敏拿出自己在超市打工两年存下来的钱,再加上女儿资助的三万块钱,贷款分期买下了一辆白色小Polo,这是她给自己出逃准备的第一件东西。
因为还没有正式开出去,所以在家准备的那段时间,这辆车也被丈夫霸占了,即使苏敏得以自己开车的时候,丈夫也会在副驾驶上对她指点嘲讽。
为了顺利出行,苏敏开始上网查找自驾游的相关攻略知识,帐篷、储物柜、锅碗瓢盆等一系列自驾游可能会用到的东西都被她陆陆续续加进了购物车里。
苏敏的车
与此同时,她还看到了自媒体这一条赚钱路子,在家的时候,她学着网络上的红人们,将自己擀面条、炒辣椒酱等做菜过程拍摄下来,等到晚上无人打扰的时候便偷偷用自己花了199块钱学来的剪辑方法将视频处理并发布。
不过这些并没有激起什么大的水花,她只得到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收入。
由于疫情原因,外孙们一直推迟到九月份才顺利进入学校,苏敏也在此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儿。女儿一开始出于安全原因不肯答应,但是听完妈妈的解释后她还是同意了,毕竟女儿也知道父亲的不堪和妈妈的痛苦。
苏敏将购物车里保存的商品全部下单,随着快递频繁到家,苏敏的丈夫想了各种打压嘲笑的方法试图阻止她,但是此时她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了。
最终,苏敏将所有必备的生活用品和衣物都装上了车,整个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苏敏下定决心秋冬期间都不会再回来了。最后,苏敏给自己的车子装上了太阳能电池和无线路由器,一次性充上了半年的网费。
苏敏在炒菜
在2020年9月23日的这一天早晨,老杜照例五点多外出遛弯,苏敏则在和女儿去了一趟早餐店之后开着车逃离了这个33年不幸婚姻构筑的家庭。
女儿站在家门口的身影从后视镜中逐渐远去,苏敏开着车出了小区,进了街道,在人潮拥挤、车如流水的公路上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除去买车和做保养交保险的钱以后,苏敏揣着剩下的钱走在路上。
外面天宽地广,除了偶尔品尝当地美食以外,苏敏大多数时候都是利用工具自己做饭吃。
令人快乐的是,从前为了家人而不能吃的辣椒,此时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吃特吃了,吃到鼻尖冒汗直喘气也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意。
苏敏(左)
苏敏对自己的出游路线并没有什么详细规划,第一天她没有开太远,两个多小时之后就停了下来,边做饭边直播,吸引了周围其他自驾出游的人,他们十分好奇地同她交谈并且邀请她一起喝酒玩耍。
搭帐篷、安灯泡,一系列“家务”让苏敏忙活了好一阵子才解决,但是她却并不感到疲惫,等到晚上钻进帐篷以后便继续研究怎么处理视频,最后在一片清静中舒服地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苏敏首先一路从郑州开到了西安,吃当地美食,看名胜古迹,在那里待了一周之后就径直开向南方。
南方之行的第一站是四川成都,在那里苏敏和老同学们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串串聚会”,没有丈夫的嘲讽、没有身份的拘束,她得以和同学畅聊尽兴。
苏敏(左一)和驴友
之后,苏敏陆续去了重庆、云南、海南等许多地方,在重庆吃火辣的重庆小面、看洪崖洞,在云南挑战玻璃栈道、逛古城老街,在海南吃椰子、看海冲浪。
她从刚出来时的略微拘谨和陌生到后来渐渐变得驾轻就熟,车开累了就停下来歇歇,下去逛逛当地美景,或是和驴友们谈天说地做饭吃。
旅途之中不无惊险之时,有一次苏敏在车上导航去停车场,结果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之后发现那里是一片荒凉的墓地。
从西安到成都经过秦岭,还有从重庆到云南,险峻的路况也让苏敏吃了不少苦头,比如在山路盘旋的深山中体会前后无人并且导航没信号的可怖,比如在荒无人烟的边境线上轮胎爆炸时的无奈,比如有时候不小心违规于是被罚款扣分。
惊险一路层出不穷,但是苏敏也收获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善意。
苏敏
每次停车休息的时候,旁边都有同样自驾游的驴友们协助她搭帐篷并一起聊天。
轮胎爆炸了自己联系不到人,会有年轻的小伙子帮助她修好;和驴友相约一起出行的时候,走到危险的地区其他人会开着自己的车把苏敏的小Polo围在在中间,就像保护妹妹一样。
甚至苏敏的视频和直播在网络上爆红以后,每到一个地方就都会有很多粉丝给她送来当地特产,邀请她去家里吃饭,以及给她找停车的位置。
遇到的好人居多,让苏敏自由的心同时又被一层温暖包裹住了。
从前在家的时候她受尽冷眼遭人奚落,如今她不仅活出了自己,还和许多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建立了温暖美好的关系,这让她深深地重新爱上了这个世界。
苏敏
苏敏出走以后,从前的闺蜜打电话来祝福她,女儿一如既往地支持她。
但是她的很多亲戚都把这看作是一门不可外扬的家丑,弟弟打电话来问她要钱,丈夫老杜也依旧不为所动。
据说苏敏离开家以后老杜只主动联系了她两次,一次是她从高速上经过刷了ETC卡,于是下来之后就接到了老杜催还费用的电话。
还有一次是苏敏停车买菜的间隙有车要经过,就把电话打到了老杜的手机上,于是苏敏就接到了让挪车的电话,而这两次通话都毫无感情地匆匆挂掉。
苏敏女儿
女性觉醒代言人
2021年的春节前,苏敏正在海南,女婿打来电话希望岳母可以回家过年,但是她拒绝了。
从前过年的时候苏敏都是跟着老杜回周口,总是在厨房忙活给一大家子人做饭,别人热热闹闹的时候她却只觉得孤独。
于是这次春节,苏敏打算只为自己做一次饭,她去海南菜市场买了韭菜猪肉和两斤饺子皮。
把车停在海边后,她搭好帐篷摆出锅碗瓢盆,将猪肉剁碎然后拌上香油将饺子包上,最后下锅,煮好之后香气四溢,吸引了不少人。
吃完饭后,苏敏在海边学冲浪,晚上看夜晚海景,感觉十分恣意畅快,这是她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新年。
苏敏女婿
刚出门的时候,由于采购物资已经把攒的钱花了一大部分,所以苏敏只能靠着每月两千多的退休金节俭生活。
后来苏敏将一路上经过的地方拍摄整理上传到网上,收获了一大波粉丝,视频点击量动辄上百万,还火到了国外自媒体平台,于是她开始接到一些采访、广告,也能挣得不菲的收入了。
离家半年之后,苏敏就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支广告,那是一个宣扬女性独立的的奢侈品牌,苏敏穿着光鲜亮丽的名牌衣服,头发微卷、妆容精致,与傅首尔、谭卓等大咖同台演绎女性的勇敢果断。
不久之后,苏敏登上了《纽约时报》,以“ icon”(女权偶像)的身份在网上掀起了一波热潮;上海迪士尼副总统十分欣赏她,与之同游期间对她极尽赞美之词。
苏敏的经历使得她被各家媒体关注采访,人们把她视作女性觉醒的代言人,为其冠上“年度十大女性之一”的名誉。
苏敏在旅游途中
越来越多的商业合作找上门来,对此网友们纷纷留言鼓励并送上祝福,大家都乐于看到这位年近六十的阿姨能够活得更加精彩。
离家将近两年,57岁的苏敏足迹遍布全国8个省份、90多座城市,路程长达五万公里。
在此期间,苏敏学会了修换轮胎、熟练地剪辑视频,交到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也赢得了一大批粉丝,还出版了个人自传《年过50,我决定离家出走》,她影响了全中国许许多多囿于家庭、厨房之间的妇女。
在聚光灯和摄像机下苏敏谈吐自如落落大方,尽情诠释着优雅与知性的美感,相较于之前在家中的灰暗压抑,与其说她是蜕变,不如说是蒙土的珍珠重新焕发了光彩。
就在今年三月份,苏敏在个人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个长视频,分享自己拥有了一辆房车的喜讯。视频里的她笑容满面,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苏敏在旅游途中
随着镜头的移动,她雀跃地向镜头前的观众展示房车的内置设施,更加舒适的驾驶座、先进便利的户外抽拉灶、容量极大的储物仓等等。
苏敏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快乐表示:“这个真的是属于我的家,我终于有自己的家了!”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时,年近六十的苏敏说会继续走下去,看更大的世界,赚更多的钱,活出自己,她还希望能够周游世界,去国外看看。
也许就像2022年第一天发的57段日出合集一样,她会不断地追随日出之光,最终让自己成为光,不需要依附他人。
苏敏驾驶的车
女性的一生处在各种偏见和惯例之中,匍匐于社会的旧习之下,而自己的一切爱好、梦想和价值则被埋入尘埃,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永远沉默。
苏敏数十年忍让,终于一朝觉醒离家出走,她没有像《玩偶之家》中的出走的娜拉那样极可能活不下去,而是在广阔的空间里尽情地绽放着生命的愉悦价值。
她的出走好似一道闪电,劈开了男权至上的沉闷风气,使女性的独立呼喊震耳欲聋。
苏敏的成功,代表了成功的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