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酱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它可以起到很好的烹饪效果,很多人做菜的时候都会放酱油。在市面上,酱油的类型有很多,不同的酱油会有不同的作用,适合不同的人食用。那么酱油什么挑选好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酱油什么样的比较好
不同的需求建议选择不同的酱油
如果是凉拌或者炒菜,不需要上色的烹调,建议选择生抽;如果是红烧或炖菜需要上色,建议选择老抽。
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高血压或者肾病患者,建议选择减盐或低盐的酱油(但不能因此增加酱油的用量);如果家里有贫血患者、青春期女孩或者孕妇,可以考虑选择铁强化酱油。
选择钠含量低的
很多产品15ml含有1000mg的钠,要知道,一个成年人每天推荐钠的摄入量也只有1500mg。所以,钠越低越好。
选择酿造酱油
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一般是由大豆发酵而成,除了提供鲜味外,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在发酵过程中,B2和烟酸的含量增加,会产生本身不含有的B12。
优先选择特级酱油
酿造酱油根据发酵出来的鲜味物质氨基酸态氮含量,来决定酱油的等级。特级含量最高,味道也最鲜美。
优先选择大品牌品质较好的系列
之前曝光过劣质酱油搅出氯丙醇,前几天曝光的出问题的产品也大多是小品牌。同一品牌也分三六九等。
酱油的挑选技巧
1、请选择正规超市或者大型农贸市场购买酱油
相比之下,选择正规超市和大型农贸市场购买酱油相对而言才能更加安全靠谱,另外在出现问题之后也可以更好的维权和赔付。
2、认真阅读食品标签,购买“酿造酱油”而不是“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要比配制酱油好很多,纯度高、浓度高,另外营养也会更加丰富,减少了很多添加剂的含量。
3、识别“氨基酸态氮”,数值越高,品质相对越高
氨基酸态氮是衡量酱油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指标,它越高,证明品质越好,建议您在购买之时一定靠谱选择。
4、购买酱油请您最好选择原料是大豆或者是小麦的,相对而言品质会更高。
挑选酱油要注意什么
挑选酱油,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酱油中用的是什么防腐剂
1.酱油中的防腐剂,主要是盐、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防腐剂的价格都不贵,但“山梨酸钾”比“苯甲酸钠”还是要贵两三倍,重点是“苯甲酸钠”是有毒副作用的,而且它在安全性与同等浓度下的抑菌效果,远不如“山梨酸钾”。
因此,在购买酱油的时候,一定要查看它的配料表,看到有“苯甲酸钠”字样的,请果断放弃。
2.不必因为商家“不添加防腐剂”这样的宣传,而去购买某种酱油!因为酱油中必须添加防腐剂,以防止酱油长霉。若不添加防腐剂,必定要添加更多的盐来保质,这样的做法未必更好。
3.防腐剂也是有成本的,商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所以不必担心添加过量。
二.优先购买标有“酿造酱油”字样的产品,它的产品标准号是GB18186—2000。
酱油不是越贵越好,瓶子上有这5个字,都是好酱油,以后看准再买
听爷爷那一辈说,以前买酱油,都是拿着瓶子到供销社喊一嗓子就完事。
而如今的超市,光是酱油都能摆满一整面的货架。
它们来自不同厂家、不同的用途,甚至连价格都相差甚远。
大家也经常站在这些“花里胡哨”的瓶瓶罐罐面前发愁,到底该怎么选呢?
有这样烦恼的朋友们可要注意了,其实只要认准这五个字买哪一款都行。
当“冤大头”买最贵的实在没必要!
酱油用途考虑好
每当我们走到超市的调味区,就能看到各种牌子的酱油琳琅满目。
生抽、老抽、蒸鱼豆豉、味极鲜,现在更是出现了什么儿童专用酱油。
可是看起来这些酱油有它们专属的用途,可是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家中常备生抽和老抽就够用了。
生抽酱油一般是用来调味的,在增加饭菜颜色口感的时候一般不会出错,因为它的颜色比较浅,和酱油相比也没有那么咸。
对于不擅长做饭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把控好用量毁了一道菜。再加上它味道鲜美,带讲究饭菜原汁原味的时候就非常适用。
二老抽的作用更多的是让食材上色,红烧、炖煮肉类时会频繁使用。
老抽的颜色很深、味道也更加的浓郁,所以在上色的基础让,也会让肉类更加的入味,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效果。
对于家常小炒、炖排骨、做酱肉一类的菜品,家中常备生抽和老抽就完全够用了。
如果真的追求菜肴的品质,顶多再加两瓶味极鲜以及蒸鱼豆豉。
味极鲜会比一般的生抽更加的鲜美一点,直接当蘸料使用或者做凉拌菜都是非常合适的。而蒸鱼豆豉则是做清蒸鲈鱼的关键,更是灵魂。
将处理好的鱼放入蒸锅,蒸熟之后直接将豆豉油淋在鱼肉表面。接着放上切丝的葱姜辣椒,浇上热油,一道简单又方便的硬菜就做好了。
了解好酱油的用途之后,就直接将货架上的酱油排除了一大半,大家加只用生抽、老抽、味极鲜、蒸鱼豆豉油这四大类开始找就可以了。
五个字明白要买哪个
即便帮大家将酱油的选择范围缩小到四大类目,可还是会因为酱油品牌太多,以及价格悬殊过大让大家不知如何下手。
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不妨寻找一下酱油瓶上“氨基酸态氮”这五个字,了解酱油的鲜味程度和品质。
不过也不是有这五个字的就是好的,具体还是要看跟在“氨基酸态氮”后边的数字。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氨基酸态氮在酱油中的占比越大,酱油的品质也就越棒。
0.4-0.8/100ml是标准情况下氨基酸态氮的数值,大家可以记下来到买酱油的时候好去对比。
如果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发现,瓶子上的数值低于这个范围的话,那就直接排除。如果高于这个数值那就可以列入自己的购买清单,不管是哪个牌子准没错。
大于0.8的可以说是酱油界的顶配了,当然大于0.7也不逊色可以达到超优的标准。
大于在0.4到0.7之间的这些虽然达标,但不能用好来形容。
要是连0.4都够不上的话,大家就直接略过吧。因为这样的酱油买回家虽然可能味道和其他的没有太大的差别,也有提鲜的作用,可是它的品质实在不敢恭维。
在购买酱油的时候大家除了要关注配料表,了解一下酱油的制作工艺也是很有必要的。
酱油发酵时间长短的选择
市面上的酱油制作工艺,一般可以分为低盐固态和高盐稀态发酵两种。
单从这两种工艺的名字来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要选择低盐固态的,因为低盐嘛肯定对人身体好。
其实高盐稀态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
其实在这两种工艺中名称中的“盐”并不是成品酱油的含盐量,而是酱油在发酵前需要经历落曲这一过程。
发酵需要使用的“曲霉”要落到盐水中,这个盐水的浓度高低就和“高盐稀态”和“低盐固态”中的盐有关了。
低盐固态酱油发酵很快,只需要28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这种方法需要的成本比较低,利益高。
厂家有压低价格的空间,在价格战上取得初步的胜利
可是价格便宜,这种低盐固态发酵方法生产出来的酱油味道没有“高盐稀态”发酵方法做出来的酱油香味浓郁、味道也没有那么鲜美。
对于大厂家更加追求品质,采用高盐稀态的方法慢工出细活。现将需要的黄豆原料采用古法的方式进行晾晒,晒到一定的程度再采用现代的科技手段——高盐稀态的方式制作酱油。
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是小厂家耗不起的。
利用高盐稀态发酵方法制作出来的酱油会先把“头道抽”取出,也就是大家购买的生抽。然后让剩余的那些继续发酵,发酵到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了大家购买的老抽,颜色会比较深些。
不过市面上也经常有传,老抽之所以颜色深是因为家有色素。
在这方面确实是有商家这样操作,但是在科学计量范围之内这也是国家允许的,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才会经常使用老抽来上色。
而生抽则主要是用来增味和提鲜,所以大家在选择酱油的时候,就可以着重考虑购买“高盐稀态”这种发酵方式制作出来的酱油。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购买酱油,除了要注意酱油本身的品质问题之外,还要格外注意酱油的保质期,不能每次看到超市促销就疯狂购买。
酱油虽然是每天的消耗品,可是它的用量实在有限。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