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宾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约好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的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您要向主人问好“赛努”、“赛音白努”宾主相序而坐,对于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人在西侧,女在东侧)的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抓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接着在欢乐和笑声中开始敬酒,手捧哈达,托着银碗,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热闹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以示对主人的尊敬。
待客
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为客人充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食,让客人们吃一点儿),然后就开始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杯(酒盅)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接着用大杯(比银碗小一点专用敬酒的银制器皿)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进行。敬酒间还要为客人们添酒。敬酒三杯后,再由主妇、孩子们以同样的礼节依次向客人敬酒。敬酒礼节有三、六、九、十二杯之分,最多敬二十四杯。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餐,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是整羊宴,其次是羊背子宴。整羊宴就是用特制的大木盘或铜盘,盛上煮熟的羊心肝内脏,上面有规则地摆好带肉的两个肩胛骨;两个肱骨、两个髋骨、两个胫骨、六节胸椎、八条肋骨,上面放上羊背子;羊背子上再放好退净毛的熟羊头。所有这些,包括一只羊的基本部分两个桡骨、短肋骨、胸叉、肝的尾状叶、下颌、(羊蹄等有不上席面的习惯),故称整羊宴。整羊上桌时,羊头要面向客人。正座上的首席客人在羊头上用刀划一个十字后,把刀递给司酒者(专管斟酒摆弄整羊的人)。司酒者先把羊头以下,连同羊尾上割下的一小块肉放在小盘里,供在主人家的神位前,再从羊背右侧切一条四指宽的肉,从左侧同样割下一条相互交换放置,将刀把朝客人方向放在盘内。首席客人拿起刀,先从羊背的前部切一块肉放入火中(以示祭祀灶君),大家才开始食用。招待喇嘛或妇女的整羊宴有不上羊头的习惯。对于一般客人,则用肩胛骨、四根长肋骨部分招待。若是姑娘,就要用胸叉骨肉招待,从来不用桡骨、颈板骨招待客人,这些只给孩子们食用。煮肉汤中下米或面,作为宴席的收尾。
饮食
食品主要有三类,即肉食、奶食、粮食。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吃奶食、肉食、炒米,晚上吃手扒肉、面条、饺子等。奶食分食品和饮料两大类,奶食有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酸奶酪等。其中黄油、白油、奶皮子是奶食中的佳品,味道纯香,营养丰富。以正蓝旗的奶食品制作精细,颇有名声,正蓝旗曾是清皇室制作奶食的地方。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酸马奶和奶酒。奶茶是主要饮料,一日三餐都有。奶酒含酒精度不高,醇香可口。酸马奶解热止渴,营养丰富,是招待贵客的上等饮料。肉食主要是吃牛、羊肉,也吃骆驼肉、马肉、黄羊肉、野兔肉、旱獭肉。吃法有几十种,其中享有盛名的有手扒肉、羊背子、全羊等。手扒肉香嫩可口,是牧区最常见的一种吃法。羊背子和全羊为上等食品,作法和吃法都比较讲究。驼、熊掌、鹿尾、飞龙是蒙古民族的珍品,只有在盛大宴会上才能食用。过去蒙古族牧民受喇嘛教的影响,不吃鱼,现在这种习俗已经逐渐改变。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主要部分。首饰是蒙古族妇女逢年过节、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平时牧区妇女不戴帽子,常用红、绿绸缎缠头。蒙古袍是牧民喜爱穿的衣服。袍子宽大,长袖高领,钮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色因人而异。腰带是穿蒙古袍时,扎腰用的长带,多为绸、缎布料,颜色与袍色协调。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悍潇洒。而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显得苗条矫健。牧民穿的靴子有两种,一种叫蒙古靴,靴头尖向上翘,靴腰长有图案,四季都穿。另一种叫马靴,圆头长腰,结实耐用。
居住
历史上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一蒙古包。蒙古包大小不一,包内宽敞舒适,便于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随着定居和生活水平提高,蒙古包已退出主要地位,牧民已基本居住砖木结构的房舍。
行运
牧民放牧和行路多是骑马。搬运货物,常用马或骆驼驮运,货物多时,用勒勒车拉运,现已基本用各种机动车拉运。
礼俗
蒙古民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牧民对来客,不论认识与否总是热情问候,盛情款待。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奶茶、奶油、奶酪、炒米以及手扒肉、奶酒等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自由用餐。对客人的食宿不取酬谢。牧民互相见面,总要热情问候。习俗中,也有一些忌讳。如车辆进牧民住地要慢行,马鞭子进包前放到门外,进包后盘腿坐在右边等。
嫁娶
在乌珠穆沁草原,牧民举办婚礼朴实、庄重、不送彩礼。可是,接亲和送亲的队伍很讲究。结婚这天,男方一早由新郎带领着接亲队伍出发,到达女方住处后,围着女方住地的蒙古包转三圈后下马,先进新娘父母的蒙古包。新郎首先向岳父敬酒,再向其它长辈亲友一一敬酒,双方互送礼品,接着开始喝酒唱歌。酒后接亲队伍簇拥着新郎,送亲的队伍簇拥着新娘启程,两支队伍一边奔驰,一边欢歌笑语,形成一条欢乐的长河。新娘到后,让新娘和接亲的队伍一齐围着男方的蒙古包转圈,这时女方来的人寻找借口,说男方有所怠慢,不让新娘下马,男方的人再三劝说,双方纠缠不休。突然男方一名骑手冲来,夺过新娘的马缰,把新娘领到早已准备好的蒙古包里。给新娘重新换装梳头,打扮得华丽漂亮。婚礼完毕,两家人在蒙古包里分开坐下,向女方父母敬奶,同时赠送牲畜。这时女方来的人用诗歌说唱父母双亲抚育女儿成人付出的心血。接着参加婚礼的人尽情饮酒,尽情歌唱。
丧葬
北部牧区蒙古族葬礼极为简单,不设灵,无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用音乐,不通知亲友,进行野葬。子孙在百天内,不剃发、不饮酒、不作乐,以示哀悼。在南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农牧民多实行土葬或火葬。
面包蟹为什么要熟冻 荤腥七宗罪
☝点击关注 ENJOY 美食公众号
讲真,黄梅湿天最容易让人,满脑子都是如何快速临幸荤腥。
比如六月黄,婆婆我且只对公的有兴趣,欲念尚未被纯洁摧毁,根本没法静下心来看 papi 饥不择食的直播。七手八脚心发慌,还是去逛超市压压惊吧...
逛到上海合生汇新店的六月黄
婆婆想就蹲地上弄个蒸笼
非这样急着成事心才妥...
明明知道荒唐,可是一看见,菩提明镜全散,眼波之处都是错。
1.第一宗 “恋童癖”
六月黄,大闸蟹的鲜嫩正太,又叫“童子蟹”。每逢农历六月(阳历七八月),他展开块状的白亮脊背,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壳薄肉嫩黄多。
除了清蒸好吃
时兴的烧法是:
毛豆面拖蟹+土猪肉饼黄酒蒸
大闸蟹小偶巴一生中会有10多次机会蜕衣服(壳),“六月黄”是大闸蟹最后一次蜕变,当然也从“浪荡少年”步入“沉稳青年”的伦生第一次。现在把他从腿间掰开,腹中的黄已经色泽艳丽,有金灿灿的油膏。九十月,待他延展臂膀,就会变成雄浑有力的公蟹。感觉现在急着吃他的人,非奸即盗。包括我。
你可以此刻选择跟恋童癖说no,但我知道老家伙,你已经乱撞。那么来吧,TF BOYS...
和高山娃娃菜蒸的时候
记得肚子底下垫几片鲜肉
还有一道日本人爱的幼女宴,叫樱花虾(),又叫晶莹樱虾、花壳仔。炒饭和汤里的狐狸精,负责迷人就够了。
她们是一种粉嘟嘟的,会全身放光的小型深海虾,日本只有春、冬两季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允许捕捞。颜色和樱花一样十分绚丽(红颜薄命的感觉)。适合和中国冬天的毛虾一样做成虾干,不过毛虾都是絮,樱花虾只有光滑脆嫩。
香港和伦敦的要是日本人开的
肯定忍不住放樱花虾在饭里
如果不是因为体恤生态,在虾小的时候禁捕,恐怕会有更多馋嘴之人会知道夏天雏樱花虾子的滋味,这种罪恶美得让人难以抑制。
2.第二宗 “吃绝”
这张照片摄于图瓦卢(Tuvalu)农贸市场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小国
那是世界上即将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要“咸湿死”的国家,太平洋上的岛国图瓦卢。这个国家的朋友们连主食都不能种了,因为连岛上能产出淡水的低洼地带都淹没了。昂贵和稀缺的蔬菜让当地人吃不起,他们的饮食以肉食为主,比如螃蟹。
这有点像1945年上海穷人吃螃蟹度日
但其实图瓦卢人要惨得多,他们吃的不是一般的螃蟹,那简直是来自外太空的钳子怪。从前,有一个游客和他们的螃蟹合了个小影,被世界各地的媒体称为“英雄”,那是拿破仑滑铁卢之前的待遇。
这位先生抱着的铁壳巨婴,其实还处于幼年,叫做“椰子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生节肢动物,3公斤的椰子蟹也只是宝宝。他们生活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以坚果、种子为食,不过最诱惑它们的还是椰子肉。他们的钳子可以轻易打开椰子(呃,好像人脑袋也不比椰子硬多少)。
生活于海边附近的热带树林中,椰子蟹有肺腮合一的呼吸器官,双螯非常有力,因为吃椰子又爱爬树健身,所以它的肉天生弹滑椰香四溢。
椰子蟹的膏比著名的“膏实在是膏”面包蟹(面包蟹的膏是普通螃蟹的6~10倍),膏黄还要多得惨绝人寰,几乎一个涨红的尾巴都是。挖出的蟹黄足足一小碗,油腻腻吃完估计胆固醇也飙到外太空了。
不过用蟹膏和一碗米饭混合搅拌轻炒一下,瞬间成就秘制蟹膏炒饭。
台南地区居民吃不完干脆把椰子蟹肚子里的膏黄加在米酒里食用,有强精壮骨的作用呢,感觉分分钟椰岛鹿龟酒在国外要叫“椰岛陆蟹酒”了!
可惜的是,现在椰子蟹都快被人类吃灭绝了。
3.第三宗 “贪大”
餐厅真正能打动一个妇女的,除了对面的蓝伦,恐怕就只有大了。大能补拙。中国人吃蟹,是有鲜味等级的。一等是湖蟹,如阳澄湖、嘉兴湖;二等是江蟹;三等是河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沟蟹;六等是海蟹。
大部分大蟹都是海蟹,比如帝王蟹,体重可以到30多公斤,1.5的长腿走起来真的像皇帝出巡,排场大,走得优雅从容。很少人会关注到帝王蟹天生“畸形”,人家螃蟹都是两条腿两个钳,偏他才六条腿,但身残志坚难自弃,因大而被崇拜…
澳洲的帝王蟹又是同类中的施瓦辛格
日本的“帝王蟹招牌”蟹道乐已经变成“到此一游”,看着人挤人“蟹拍档”婆婆索然无味。中国人是不能理解吃蟹专吃蟹脚,然后发现粗肉身体还没蟹脚鲜的...
不过帝王蟹涮锅还有一点样子,这让婆婆我深深觉得,大蟹的鲜美深藏在壳内,你需要细细炖煮,才能充分敞开它。蟹脚刺身是好,但总觉得没有物尽其用,浪费得有点胃疼。
想要吃蟹够high,还不如去小县城福井住着名宿吃着专门店,那里自古便被日本人称为“食之国”,就连最近红极一时的日剧《天皇的料理番》中的主角,曾担任宫廷御厨的秋山笃藏,也是来自福井。
那里的越前蟹最有名,是敬献天皇的贡品,也是最贵的螃蟹,且身上囊泡越多越珍贵...(妈妈,有癞蛤蟆啊!!!)里面有一条条白色的寄生小虫,叫做蟹蛭,那些囊泡就是卵。日本美食家说:上等的越前蟹因为蜕壳许久,壳和肉都已经坚实,才会吸引蟹蛭青睐。而且因为够强壮,才会讨更多宿主欢心。
所以,受美女欢迎的男人通常是癞蛤蟆,也不难理解了...(恶心得我都打不了字了)
换个话题,将清酒倒入刚打开的蟹壳里,跟浓稠的浆汁混合后,放在小火上加热,就成了富含蟹香的甲罗酒,里面加料烤就是甲罗烧。用越前蟹做的甲壳烧,吃的时候会有一种病态的满足感。
越前蟹在下锅之前必须杀死,否则吃到的将是没有脚的秃蟹。因为螃蟹一旦感知到了危险,就会把长腿自动扔掉(癞蛤蟆技多不压身,居然还get了壁虎神技能)。
不过大螃蟹论肉,虽然鲜美敦厚,但对婆婆而言没有小虾小蟹和鱼子诱人。说到敬献天皇,台湾人被统治时期,贡品就是乌鱼子,也叫软黄金。台湾要吃到正宗野生的乌鱼子,只有靠熟到家的人。
杭州甘庐老板老丈人家的
台湾东港野生乌鱼子
再回到正题,哪怕是帅哥烹调的松叶蟹(属于大的海蟹),不用吃都知道,也就那样吧!
如果食物不够好吃的话(好吃具有忘忧功能),闭上眼睛,癞蛤蟆的影子会挥之不去。
不过总归虾是大的经吃。杭州滨江地心咖啡的北极甜虾刚端上桌的时候,只能用“硕大无朋”来形容(大得根本不想和他做普通朋友),婆婆我误以为那是牡丹虾。老板说那时限量供应的北极甜虾。
晚春怀上的籽看得我直想哭,哎呀,都是难产啊,我不吃怎么对得起这些光荣的母亲!好甜啊,虾里的大龄女性也很sweet。
说起牡丹虾,不得不提甘庐。台湾老板一直把真材实料作为店的“致命诱惑”,那边的牡丹虾有手掌一般大,甚至连不怎么习惯日料的小朋友和长者都爱到不行。有幸吃到他们家吉拉多生蚝的,都会吓到,1号哦!纵观日料和西餐厅,敢这么下猛料的,不是一般猛男老板干得出的。
4.第四宗 “乘人之危”
一般爱惜谢田的农人都会故意把捞上来的软壳蟹放走,让他长好再吃。婆婆我小时候,最幸福的就是这两个月吃到外婆奖励的“软壳蟹”,不用拨壳,咬就是。脆薄壳子最极味是这时候的珍宝蟹。
美国立法,珍宝蟹不能吃母的。所以去广东馆子点珍宝蟹,千万不要外行一样地问“有没有母的?”。珍宝蟹吃公不吃母,可能是人们敬她是条贞洁烈女。因为必须人家母蟹蜕壳的时候,公蟹才有机会“得逞”,一年只肯给一次。
再说“趁人之危”的,典型的是烧鳗鱼。一般的餐馆的鳗鱼都不是活杀的,网上的半成品微波炉里“叮”一下就肥美上桌。为什么?鳗鱼难杀,全身滑溜溜的,还要咬人。杀的时候要用冰块让鳗鱼的半昏迷,然后在回温前迅速了断。
杭州甘庐活杀柴鱼蒲烧鳗
评判是否活杀的鳗鱼,只要吃肉与皮的胶质,有厚度的松软,且弹性十足。半成品香软有余,韧性基本为零。
5.第五宗 “嗜冰”
张大千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嗜冰如命。1946年,张大千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一张立轴出价500万元,一开心就请客,他自己一餐吃掉10多只螃蟹,完了又来四杯冰淇淋,结果差点挂了。婆婆也喜欢冰和鲜一起在舌头上发神经。
现在就来说说有鲜味的冰淇淋。nonono,不是日本的牡蛎烧冰淇淋,还配酱油那种货色...
说的是宁波特产呛蟹。但凡是食物,总免不了是我之美食,他人之毒药。
上好白蟹,婆婆我的最爱是用陈年花雕醉之。花雕加入酱油、糖、花椒、八角等味料腌之,7天就可以吃了,腌的时间越久,蟹与花雕的融合越绵密细腻,至咸又透着骨鲜的香。
著名美食家蔡昊先生的方法进行加工的潮式生腌蟹,因其口感酷似冰淇淋,所以美其名曰“呛蟹冰淇淋”。蔡先生个人的方子是将生猛的蟹用饱和的盐水浸泡三个小时,当水被代谢成黑色时,才能进行腌制,因此食用时比较安全。
潮汕还喜欢冻蟹,制作十分简单。
杭冻蟹沙拉
第一个步骤是把活蟹的蟹盖打开,取走肺叶,放入蒸笼蒸熟,大约需要的时间是十五至二十分钟。蟹蒸熟后再放入冰块速冻五至十分钟,然后将蟹身的水份抹干,吃时可拌一点日本柚子醋,更可提升蟹肉的鲜味。
6.第六宗 “爱病态”
海蟹之前说过是鲜度最差的蟹,但是有一个小变态叫“黄油蟹”。那个不是黄油面包的黄油。
黄油蟹生长在咸淡水域交界地区,没变妖的的时候,其实就是雌性青蟹,每逢夏天产卵季节,成熟的雌性膏蟹会在产卵时栖身于浅滩河畔。退潮时,猛烈的阳光使浅滩上的水温升高(啊,变身啦),经烈日炙烤刺激的膏蟹,体内的蟹膏分解成金黄色的油质,然后渗透至体内各个部位,整只蟹充满黄油,呈现橙黄色,所以被称为黄油蟹(应该叫黄油妖嘛)。煮熟的黄油蟹身颜色介乎红色与黄色之间,蟹盖、蟹爪关节处均可透见黄色油脂。
据说平均100只雌性青蟹才有可能出现一只黄油蟹。一般在农历五月下旬至中秋前有,就是现在这时候。广州成隆行的野生海黄油一只550元起,需要提前至少一天预订,也不一定有。烧之前也要速冻弄晕她(跟鳗鱼一样),因为挣扎的黄油蟹容易“自残”,导致漏油。
7.第七宗
看完那么多罪孽,你居然还想吃。
“当所有的螃蟹都是横走时,
一只直行的,
就没有去路了。”
—李碧华
Food Bles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