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君语
不吃鱼腥草
不知世界多美好
有人说,鱼腥草的存在不仅重新构筑了人们对味道的多元感官系统,还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催生一大批精彩绝伦的食评。
在广东,鱼腥草也是一种家常食物,但烹调方法不多,其中就有这道传统老火靓汤——鱼腥草猪肚汤。
蔬菜界的臭豆腐?
完全不足以形容鱼腥草!
鱼腥草,在西南诸省的方言中唤为折耳根。
由于茎叶揉碎后散发的特殊气味酷似发臭的鱼,因而得了一个不雅而且俗气的名字——鱼腥草,号称蔬菜界的臭豆腐。
事实上,鱼腥草从来都与“香”绝缘,看看这些别称就能知道。
笑且由他笑,好菜我自吃。鱼腥草的吃法很多,其中以贵州人最为擅长烹调,最流行的吃法是凉拌,或浇以红油姜醋,亦可炒腊肉、腊肠,甚至下火锅、做成酸奶。
相比别处以食用根状茎为主,同样酷爱鱼腥草的蜀地则独爱嫩叶,气味更烈,且多了一缕酸涩,回味更加悠长,气味变淡很多,鲜甜则有过之,适合初次接触的人。
当然,如果心血来潮想尝尝鱼腥草的味道,不妨尝尝广东流行的鱼腥草猪肚汤,让你体验鱼腥草另一维度的味道。
虽狂傲不羁,
但终被广东人“驯服”
对于有一半血液都是老火靓汤的广东人来说,几乎没什么不可以煲汤,令人“闻风丧胆”的鱼腥草当然也不在话下。
据说,鱼腥草与猪肚同熬,有祛湿消炎、补虚清热等食疗作用。更重要的是,成汤居然是鲜甜温润,大有“鱼腥”变成“鱼鲜”的感觉。
这就要说说为什么鱼腥草要跟猪肚搭配了。
从烹饪原理上来说,那些具有浓烈味道的食材,都可以搭配猪肚;如果入汤的话,胡椒和白果最佳,其次则是鱼腥草。
研究粤菜多年的严金明老师认为,鱼腥草之所以会成为猪肚入汤的良配之一,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强烈味道,从烹饪角度来说有着“遮盖其它食材臭味”的效果;同时它的纤维结构也使它有着吸收异味的作用。
这种特征,与臭草、夏枯草、陈皮等类似,它们既有特殊气味,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可以把肉类的膻味等通过这些方式来进行调和。
其中,鱼腥草的“腥”可以将猪肚汤的风味往“鲜甜”的方向引导。
这就让鱼腥草猪肚汤形成了有异于白果猪肚汤、胡椒猪肚汤的“浓烈”风味,是配伍猪肚入汤的另外一种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鱼腥草因为具有一些碱性的化学成分,在和其他肉类烹调时,很容易形成苦味、或者令肉质变得松散。
反观猪肚,因为它本身不惧变苦变涩,而且质地较韧,综合这两方面,鱼腥草配猪肚入汤,其实是相互选择、相互补充,所以便能形成绝佳味道。
鱼腥草猪肚汤
材料:
新鲜血腥草60克或干品30克,猪肚1个
做法:
1、将猪肚用盐擦洗,用清水反复漂洗;
2、鱼腥草洗净,切碎,放入猪肚内;
3、将猪肚置锅内,加入足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即可。
图文 |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全媒体记者冯睿峻
部分图片来源 |综合网络
编辑&排版 |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全媒体编辑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