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薯片致癌# 这个话题,迅速冲上了热搜榜。
大牌零食也中枪?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尤其是丙烯酰胺超标,是不是意味着从此就要和薯片说拜拜了?
对此,深圳市消费者委员做出了回应:
原来并未超过安全限量指标!赶紧拆包薯片吃起来压压惊!
不过话说回来,类似薯片这种高盐、高糖、高油的零食,确实不该让孩子多吃。
零食更像一把双刃剑,吃得好,它帮助孩子补充营养和能量;吃得不好,干扰了规律饮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今天和大家聊聊零食相关的问题,并借由15个常见的零食问题,来帮助大家揭开零食的真实面目!
零食是什么?
许多人认为,只有薯片、巧克力,辣条等才是零食,这样的理解太片面了。
零食指的是三餐以外吃喝的所有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
并且,零食≠不健康,有些零食能够帮助我们补充日常所需的营养。
因此,没必要谈零食色变,一个水果、一杯牛奶,也都属于零食的范畴。
儿童食品到底该不该买?
◆ 答案是:不该!也没必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范志红说:
我国目前没有2岁以上儿童的专用“儿童食品”标准,“儿童食品”只是企业自己造的概念,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其通常仅有外观上和体积上的差别。
也就是说,所谓的“儿童食品”,仅仅是商家炒作的一种手段,在正常食品里添加一些果蔬、维生素,减少一些糖或盐。
◆ 常见的“儿童食品”有:儿童牛奶或酸奶、儿童酱油、儿童奶酪等。
◆ 他们的“坑”分别在于:儿童牛奶或儿童酸奶中的糖等调味品尤其多,配以卡通包装,仅仅是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
打着“低盐低钠”的儿童酱油,钠含量并不低。
我国标准规定,普通低钠的钠含量不高于120mg/100g,而大多数儿童酱油的钠含量却比国标高!
儿童奶酪大部分属于在制奶酪,发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盐,并非真正低盐;
另外儿童奶酪还可能含有过高的糖分和食品添加剂,并不是真正适合孩子。
被国家拉入“黑名单”的零食有哪些?
今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
《要求》中明确提到,这六类零食,列入国家儿童零食黑名单!
1.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零食
代表零食:起酥点心、曲奇、威化饼干、蛋黄派、泡芙、奶油蛋糕、麻花、炸薯条、炸薯片、炸鱼、炸鸡、洋葱圈、爆米花、沙拉酱、代可可脂巧克力、冰淇淋、珍珠奶茶…
2. 原料使用经辐照处理的零食
代表零食:蜜饯、果脯、水果干、方便面的蔬菜包…
3. 高盐高糖高油的零食
代表零食:薯片、烧烤、糖果、果汁饮料、榨菜、香肠...
4. 有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的零食
代表零食: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淇淋饼干、奶茶、口香糖和薯片...
5. 有安全隐患的零食
代表零食:果冻、年糕、带签子的零食、尖锐包装的零食、硬度崩牙的零食…
6. 没标出过敏原的零食
容易引起过敏原的食材有:鸡蛋、牛奶、坚果、花生、黄豆、小麦、芒果、菠萝以及海鲜…
代表零食:大多数“三无产品”…
这份“拉黑零食”出台后,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恐慌。因为上述的零食,几乎涵盖了日常最常见的几种。
但并不是所有零食都不能吃,只是要适量并多加注意。
《人民日报》发博称,下面10种零食,才是营养专家都不碰的!
健康零食的标准是什么?
人民日报曾经发文称,健康零食的标准只有三种,分别是:水果、坚果和酸奶。
◆ 水果能为孩子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酸味水果还能促进消化。
◆ 坚果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对孩子生长发育和体质增强有着很大帮助
◆ 酸奶在保留鲜牛奶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在发酵中产生的多种维生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何选购好酸奶?
好酸奶的选购要点共3个:
● 不含有“风味”二字
● 标注了“发酵乳”三字
● 蛋白质含量≥2.9g/100g
风味代表着添加剂,一定要避免;
发酵乳意味着它是有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没有其他添加;
蛋白质含量则决定其营养价值。
坚果每周最多能吃多少?
坚果是一种“个头虽小,但浓缩才是精华”的好零食。
从能量看,100g坚果≈400g米饭;
从蛋白质看,100g坚果≈100g鸡蛋
从脂肪看,100g坚果≈300g鸡肉
从碳水化合物看,100g坚果≈50g面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周坚果推荐摄入量为50~70克,相当于每天摄入10克左右。
儿童比成年人少一些,每周50g,每天7g左右,刚好是孩子的手一小把的量。
不同的坚果,营养成分不同,功效也不同,可以根据下表为孩子选购。
如何鉴别零食?
想要买到优质又健康的零食,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听导购的忽悠,而是在选择鉴别时,翻到零食的背后,认真看零食的食品标签!
◆ 第一步:看盐看钠
标签上没有“钠”,并不代表没有额外添加盐,一般钠会出现在这款零食的营养成分表中。
不过钠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只要不超过120mg/100g,这样的零食都是可以买的。
◆ 第二步:看糖
如今许多零食都打着不含蔗糖的旗号,但并非只有蔗糖才是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蜂蜜、冰糖等都属于不太健康的糖。
但也并非所有糖都不健康,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等属于益生元,是可以按需摄入的。
◆ 第三步:看配料排名先后
配料中,越占前的位置,说明用料越多。
例如下面这份配料表,首当其冲的就是水和白砂糖,四舍五入就是一瓶糖水而已!
◆ 第四步:看营养成分表
是以“100g”计算还是以“每份”计算。
有些走擦边球的商家,为了让商品的糖含量或钠含量看起来低,将计量单位改成了“每份”,由此也误导了许多不够细心的家长。
吃零食的最佳时间?
吃零食的最佳时间为:尽量在两餐之间吃,最好的时间是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
感觉稍微有些饿的时候,可以吃点零食,但不能影响正餐。
吃饱后就不要再给孩子吃零食了,尤其是晚上。
看电视刷剧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吃零食,会由于过于投入剧情,零食停不下来。
睡觉前30分钟不准吃零食,以保护口腔健康,吃零食后也记得及时漱口或刷牙。
孩子每天能吃多少零食?
零食的摄入量要控制好,不能影响正餐,也不能替代正餐。
一次量不能太多,种类也最好多样化。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建议 6~12 岁学龄儿童每天零食供能比不超过10%。
建议选择正餐中摄入不足的食物作为零食,而《膳食指南》推荐2岁以上健康人群每日摄入水果200~350克,奶类300克,坚果约10克。
因此,零食的最佳的搭配是:一杯酸奶,搭配着水果和坚果一起吃。
常见的高盐零食有哪些?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日将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
如果按照日常一日三餐的盐摄取,钠含量一般是不会超标的。
但是,平日里吃的零食,很可能就是隐藏的“高钠炸弹”。
下面15种高钠零食,家长们应帮助孩子合理控制,做到尽量少吃。
苏打饼干,钠含量:500mg/100g
薯片,钠含量:689mg/100g
火腿肠,钠含量:1030mg/100g
五香花生,钠含量:1054mg/100g
豆干,钠含量:1067mg/100g
泡椒凤爪,钠含量:1226mg/100g
魔芋爽,钠含量:1251mg/100g
口味瓜子,钠含量:1404mg/100g
海苔,钠含量:1808mg/100g
鱿鱼丝,钠含量:1867mg/100g
牛肉干,钠含量:1967mg/100g
无花果干,钠含量:2009mg/100g
鳕鱼片,钠含量:2132mg/100g
辣条,钠含量:2740mg/100g
话梅,钠含量:5905mg/100g
(以上数据来源于丁香医生)
没想到,酸甜可口的话梅,竟然是钠含量排第一的食物!
常见的高糖零食有哪些?
WHO为改善健康,曾明确指出,每日游离糖摄入量应降低至能量总需求的5%。
也就是说,每天摄取的糖,不能超过25g,约等于5.5块方糖。
相信家长们都会严格控制孩子吃糖,每天只允许孩子吃1、2颗。
但是,糖分的摄取,不仅仅来自于糖果,还有下面这些高糖零食!
3块14g的牛奶巧克力含糖量≈5.5块方糖
4块100g的绿豆糕含糖量≈6块方糖
1听330ml的罐装可乐含糖量≈7.7块方糖
2支42g的迷你雪糕含糖量≈6块方糖
1瓶100ml的乳酸菌饮料含糖量≈3.5块方糖
1个30g的牛角包含糖量≈1.5块方糖
1个200g的果冻含糖量≈5块方糖
3片饼干含糖量≈4块方糖
1包112g的辣条含糖量≈6块方糖
1瓶220ml的乳饮料含糖量≈2.5块方糖
1杯420ml的果汁饮料含糖量≈9块方糖
1杯500ml的全糖奶茶含糖量≈13块方糖
(以上数据来源于丁香医生)
作为家长,奶茶该戒就得戒;而孩子呢?千万别让他上了奶茶的“瘾”!
常见的高油零食有哪些?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的油脂摄入总量不要超过总能量的 30%。
正常的饮食中,只要少煎炸,一般油脂摄入量是合格的。
油脂超标的主要来源,是孩子都爱吃的零食!
(以上数据来源于丁香医生)
孩子偏爱零食,怎么办?
1、吃好一日三餐,保证每日营养摄入,不再正餐前给孩子零食。
2、规定全家人只能在餐厅吃东西,从根本上杜绝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3、不要将零食作为给孩子的奖励。
4、可以通过巧妙地摆盘,来提高三餐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孩子对正餐的喜爱。
零食也分三六九等你吃在哪个等级?
人分三六九等,零食也一样。
中山大学营养学系副主任冯翔,将常见的零食进行了三等分类:
◆ 上等零食:坚果、全谷物能量棒、奶酪和水果干等;
◆ 中等零食:高盐、高糖和高油的零食;
◆ 下等零食:可能有安全问题的“五毛零食”,辣条、泡椒凤爪等。
俗话说,零食不坏,小孩不爱。
据了解,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当属“下等零食”,尤其是放学下课买一包,其乐无穷。
而大多数优质的上等零食,他们却对此嗤之以鼻。
零食有利有弊,一杆子打死是不对的,全面禁止孩子吃零食,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正确的方式是,控制孩子零食的摄入量,教导孩子健康的饮食理念,并培养孩子规律的饮食习惯。
从今天开始,尽量减少家中囤积“垃圾零食”,多给孩子吃一些健康零食,这是每个有担当的父母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