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鸡蛋冷水下锅,待水沸腾后再煮5分钟即可。此时既杀死了鸡蛋中的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物质。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的时间超过10分钟,其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蛋白质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的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比较难以消化。
此外,鸡蛋中的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会分解出硫化物。其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会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而没有煮熟的鸡蛋危害也比较大,生鸡蛋中不但存在沙门氏菌的污染问题,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素蛋白这两种有害物质。
其中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鸡蛋经过煮熟,上述两种物质才会被破坏。
鸡蛋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食物,其中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适量进食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煮鸡蛋时可以适当学习相关技巧,有利于避免营养物质的流失,如水需要没过鸡蛋,否则浸不到水的部位蛋白质不易凝固,会影响消化。煮之前可以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降低鸡蛋内的气压。
此外,煮鸡蛋期间宜使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鸡蛋外壳破裂,避免营养物质的流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鸡蛋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但日常生活中食用应遵循适量原则,不可过量进食。否则可能会导致营养过剩、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