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春节假期过后,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上千家中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配套企业和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出现招工和应聘两旺的场面。图为求职者在查看招聘信息。 俞方平摄(人民视觉)
日前,福建省福清市税务人员走进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为该企业解读减税降费相关政策。为应对疫情冲击,当地税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惠企护企,去年帮助该公司享受出口退税2亿余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黄小菊摄(人民视觉)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3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这次服务业政策措施的着力点是针对行业面临的特殊困难,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呼吁和关切,切实缓解服务业市场主体的成本压力,帮助企业恢复发展,保持全年服务业运行稳定。
提出10项普惠性扶持纾困措施
“《若干政策》中,有10项普惠性扶持纾困措施。”赵辰昕在2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具体来看,包括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财税政策、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等就业扶持政策、分类实施房租减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
以“减免房租”为例,《若干政策》提出,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赵辰昕表示,为了让政策能有效实施,配套提出了“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同时,对于承租非国有房屋的,也提出各地统筹各类资金给予适当帮扶。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按规定减免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并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
财税政策方面,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介绍,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2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将省级人民政府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就业扶持政策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介绍,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继续实施,对不裁员、少裁员的服务业企业,按照一定比例返还失业保险费,对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现行的60%最高提至90%。
围绕5个行业出台针对性政策
“这次政策除了提出所有服务业行业都可以适用的10项措施,还专门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五个特殊困难行业,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赵辰昕说。
赵辰昕介绍,相关措施共计31项,每个行业5—7项。具体看,餐饮业,提出对餐饮企业员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要给予补贴支持、优化餐饮业保险服务等7项措施。零售业,提出利用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等6项措施。旅游业,提出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承接符合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会活动等7项措施。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提出阶段性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进一步加大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力度等6项措施。民航业,提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航空公司和民航机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建立绿色通道等5项措施。
桂桢表示,2022年,将加大缓缴社保费力度。允许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服务业中的餐饮、零售、旅游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出申请,经参保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缓缴,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确保政策有效传导到市场主体
服务业属聚集性、接触性行业,疫情对其影响较大。赵辰昕介绍,《若干政策》提出了2项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重点是针对市场主体普遍反映疫情防控措施层层加码的突出问题,强调要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对各级政府严格科学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为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赵辰昕表示,将加强经济运行的预研预判,聚焦政策落实过程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储备研究,确保“工具箱”里始终储备一些政策。各地区要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专项配套支持政策,确保政策有效传导到市场主体。
符金陵介绍,今年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研究实施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完善整治涉企乱收费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防止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效果被“三乱”抵消,确保政策效果不打折扣。
“税务部门将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工作机制,继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进一步简流程、简材料、简方式,力求税费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直达市场主体。”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说。
<>顾客至上”,这绝对是餐饮服务业亘古不变的第一定律。既然在餐饮业中,顾客被奉为上帝,那绝对是要好好伺候。可是,如果遇到给客人上错菜、在上菜过程中不小心弄脏了客人的衣服等状态的时候,餐饮人该怎么办?
首选,自己绝对要保持镇定,不能慌,不能客人不乱自己先乱了,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应措施进行紧急处理。下面就为大家分享餐饮服务行业中的12个“怎么办”,各位餐饮人不妨好好学习一下!
1、客人点菜时菜谱缺菜怎么办?
1)先向客人表示歉意。
2)然后推荐类似的菜(注意:推荐的菜一定要有,否则客人点的菜接二连三没有,会引起客人反感)。
2、因对菜品不熟,给客人点错了菜怎么办?
1)发现后立即与厨房联系,如菜还没做,马上更换客人点的菜。
2)如菜已上,要向客人表示歉意,同时婉转地征求客人意见,能否买下此菜,同时通知厨房尽快上客人所需的菜。
3)如客人不肯,错上的菜不得向客人收费,有服务员自行负担。
4)服务员应在接受客人点菜时,简单介绍菜肴特点,尽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3、客人点菜后,因等候时间太长提出不要怎么办?
1)先表示道歉,请客人稍候,然后马上到厨房联系,如果该菜没做,可给客人取消。
2)如菜已经做好了,上桌后客人未动,则退回厨房,另做推销,避免损失。
3)服务员在接受客人点菜时,应对加工工艺复杂、烹调时间较长的菜点进行说明,让客人有准备,避免工作被动。
4、给客人上错了菜怎么办?
1)首先向客人表示歉意,若客人还没有动筷,应及时撤掉,撤回厨房部核实,及时上应该上的菜。
2)若客人已开始吃,则不必再撤,尽量婉转地动员客人买下,若客人执意不肯,可通知主管作为赠送菜。
5、上菜过程中弄脏了客人衣服怎么办?
1)诚恳地向客从道歉(视情节,可由领班、主管或前厅经理出面)。
2)设法替客人清洁(可能的情况下,征得客人同意,留下联系电话、地址,替客人干洗后送回)。
3)主管、领班视具体情况给客人一些优惠。
6、上菜时,桌面不够摆放怎么办?
1)把桌面上的盘碟移好位置。
2)撤掉空盘。
3)征得客人同意后合并同类菜。
4)将剩的不多的菜换小盘。
5)切忌菜盘重叠放。
7、客人在饭菜中吃出杂物来怎么办?
1)以最诚恳的语言向客人表示歉意。
2)尽量减少其他客人的注意,减少影响。
3)按客人要求重新制作或退掉此菜(注意:重新制作此菜必须等到新上的菜上桌后再将有杂物的菜撤回厨房)。
4)必要时通知主管、领班以其他方式如送果盘等给客人以补偿。
8、客人用餐时突然不舒服或发生急病怎么办?
1)保持镇静。
2)将客人安置在能够躺卧的安静地方。
3)立即通知主管、领班采取措施,找急救药品或打急救电话(客人要求时)。
9、客人自备食品要求加工怎么办?
1)不能一概加以拒绝,只要能够确认没有腐败变质,不属于致病的食物,应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但要向客人说明酒店的规定,适当收取加工费。
2)客人带来的生日蛋糕可协助切开。
10、客人因为晚来的客人较之自己先吃上了菜,从而表示不满时怎么办?
1)应主动上前解释。
2)说明各种菜肴制作方法和工艺不同,因而在时间上就有长有短。
3)如果先吃的客人有急于赶路的要求,那么就如实向本桌客人说明。
11、客人结帐后已离开台面,你发现客人把不该带走的物品带走了,怎么办?
1)在不当着其他客人面的情况下,低声告诉客人:“对不起,XX不是一次性的”,或“对不起,您误拿了XX”。客人归还后要表示感谢。
2)如果客人执意要拿走(比如说要留作纪念),应该心平气和的说:“对不起,根据我店的规定,如果您一定要带走,希望您按价购买,好吗”?
12、客人对帐单产生疑问怎么办?
1)应说:“对不起,我到吧台为您查一下,请您稍候。”
2)如确实错误,应向客人诚恳道歉,以求客人原谅。
3)如无错误,应婉转解释,讲清各项费用。
>好了,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下次你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清楚该怎么办了吧!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餐饮资讯、餐饮加盟、经营管理等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或直接访问098餐饮网(www.098.cn)。
河报·豫视频记者 康亚飞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针对服务业、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及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等方面提出43项具体政策措施。
在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方面,《若干政策》涉及财税政策、就业扶持政策、房租减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其中包含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2年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承租房屋减免,用好降准释放资金,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这五个特殊困难的行业,《若干政策》提出针对性纾困扶持措施。在餐饮业方面,提出对餐饮企业员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要给予补贴支持,优化餐饮业保险服务等7项措施;在零售业方面,提出利用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等6项措施;针对旅游业,提出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承接符合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会活动等7项措施;针对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提出阶段性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阶段性进一步加大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力度等6项措施;针对民航业,提出支持航空公司和机场做好疫情防控,统筹资源加大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等5项措施。
此外,《若干政策》还就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提出针对性措施,明确提出要认真落实严格、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有效恢复和保持服务业发展正常秩序。在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防疫政策“五个不得”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服务业行业提出“三个不得”精准防疫要求,即不得突破疫情防控相应规定进行封城、封区,不得非必要、不报批中断公共交通;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不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政策要求基础上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王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