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餐饮品牌做好几年,开了很多店,业绩不错,名气也慢慢变大…
但是,突然有一天被告知招牌不能再用了,你怎么办?
红餐网记者认为,每个餐饮人都必须具备商标意识,特别是对于餐饮初创者来说,在创业初期建立好商标保护的壁垒至关重要,如果等到餐厅的生意做大之后才想起品牌保护,那就为时已晚了。
切记!商标,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
01
不做商标保护,掉“坑”的餐企很多
细数近几年在餐饮行业里面,因为缺乏商标意识导致纠纷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有的品牌被仿冒、抄袭,导致真假品牌傻傻分不清楚;有的品牌因为一个商标,打了好几年的官司“争夺战”,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甚至,还有的餐饮品牌被迫更名…
缺乏商标保护意识会让餐饮品牌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又有哪些品牌因为缺乏商标保护意识而丢掉了自己的品牌?
1
用品牌救市,填自己亲手挖的“坑”
台湾手抓饼,相信很多人都吃过。
手抓饼这个品类是粮全其美的创始人柴磊从台湾引进内地市场的,当时柴磊注册了一个手抓饼的外观专利后,就开启了全国招商加盟之路。
但是,由于手抓饼的制作几乎是零门槛,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导致其山寨商标遍地都是,更严重的是,8000家加盟商被搅进了各种山寨牌子当中,山寨商家用山寨商标和劣质产品欺骗消费者,导致手抓饼市场一片混乱。
后来,柴磊决定用品牌救市,重新注册了“粮全其美手抓饼”的商标,并且把全部加盟商的门头更换下来,把名字改成“粮全其美手抓饼”。
为了强化品牌,柴磊还聘请了周杰伦作为粮全其美的形象代言人,借助周杰伦的明星IP去给品牌做宣传,成功打入了年轻人的市场,用品牌挽回了消费者的信心。
而且,粮全其美还开启了的国际化之路,2008年,柴磊就在美国注册了“美国粮全其美有限公司”的企业商标。
目前,粮全其美手抓饼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韩国、越南、加拿大等地开设了分店。
2
商标注册受挫,被迫更名
喜茶的火爆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位网红背后承受的商标之痛,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了。
喜茶原本叫皇茶,但是皇茶的商标一直注册不下来,因为“皇茶”中的“皇”字带有皇室色彩,其含义容易被理解为“皇室专供的茶”,所以会有夸大产品特点的嫌疑,这个在法律上是明令禁止注册的。
皇茶注册失败之后,其创始人聂云宸决定放弃皇茶这个品牌,转而采用购买商标的方式,喜茶商标,就是他花费了70万购买所得。
经历了这次商标之痛,聂云宸终于对喜茶的商标有了保护意识。
目前,喜茶所属的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有注册商标753个,集中在“喜茶”、“喜茶热麦”、“HEYTEA”、“热麦”以及一些图形商标上,公司还将这些商标在多个不同的类别上面进行了注册保护。
即便现在喜茶更名后还是无法杜绝山寨,但是聂云宸注册了商标之后,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所以,在初创阶段的餐饮人要记住,在做品牌时,要遵循“商标先行”的原则。在注册商标之前,要及时查询商标是否可以申请使用,避免出现已经存在或相近的商标,或者是法律禁止注册的商标类型等情况。
3
品牌被山寨,打假力度不足
品牌的价值越高,被山寨或者仿冒的可能性就越大,去年,杭州绿茶餐厅打假的新闻轰动了整个餐饮界。
由于杭州绿茶对注册商标的意识严重滞后,在品牌成立了5年之后才正式注册“绿茶”商标,导致市场上出现的山寨品牌达到了30多家,而正宗的却不到60家,甚至山寨者还搞起了加盟连锁。
即使杭州绿茶积极地对山寨仿冒商家进行了打假,但是其背后存在的商标保护漏洞问题,还是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
杭州绿茶不妨可以学习一下外婆家正确的打假方式:对核心城市进行掌控,完善商标注册,为企业的下一步开店发展提前做好准备。
在商标保护上面,外婆家已经为国际化铺路了,目前外婆家已经在东南亚和韩国注册了商标。同时,它还成立了打假办进行专职打假,每布局一个城市,率先打假,之后再开新店造品牌。
看完上面的案例,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餐饮企业逐渐向大型化、连锁化发展,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上,一家餐厅成功后,后来者可以立即进行效仿甚至是直接复制。
这个时候,如果不去利用商标的合法性,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自我保护,不慎被其他人抢注商标,卷进旷日持久的商标纠纷,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02
商标类别太多,该如何选择?
对于初创餐饮人来说,应该注册哪些类别的商标?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选的类别太少,又怕被其它企业恶意抢注,选的类别太多,又觉得没必要。
其实,商标注册越多越好,在创业的前期,商标类别一定要做全面。
简单的说,商标类别的选择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则:
1、 行业核心类别;
现行的商品分类一共是45个大类别,首先要选择目前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的类别,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核心的43类、35类是必不可少的;
2、 发展战略布局中有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类别:
除了核心类别外,还要选择企业未来可能会涉及的领域,比如,未来你的品牌要做外卖等运输类服务,就要多注册一个39类。
总之,对于一个有长远计划的餐饮企业来说,仅仅注册43类和35类是远远不够的。
03
注册商标可以积蓄品牌的力量
作为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商标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消费者往往通过商标来实现认知消费,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品牌的交易成本。
注册商标,可以积蓄品牌的力量,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
保护延伸产业
现在,餐饮企业的商业模式变得越来越多元,除了做餐饮之外,有的餐企还会涉及到食品、零售等其他产业,这个时候关联商标就起作用了,可以保证品牌的纵向一体化。
每一个餐饮品牌,包括餐厅里面的盘子、服务员的衣服、包装等,这些都是不同的品类,包装属于16类,服装属于25类,如果企业不去做这些商标保护,而被其他人抢注了的话,即使你是先使用的,但是人家抢先注册了,你就侵权了,所以横向的商标,餐饮人也要考虑到。
好比麦当劳,提交申请注册的商标就有770件,目前有效商标是360多件。
麦当劳把所有的产品名称都注册了商标,只要跟麦字有关的,都被注册成品牌,这就是为什么麦当劳没有人敢去侵权的原因。
麦当劳保护的不仅是纵向和横向,还有上下一体化的商标保护,当然也有人想蹭它的品牌,只是商标局没有通过而已。
所以对于餐饮初创企业来说,注册商标才是第一步,对品牌进行了商标注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
可以防止品牌损耗
近两年,商标抢注的案例越来越多,除了恶意抢注的情况之外,还有一大部分的商标被抢注,源于商标使用人对商标意识的匮乏。
前两年,井格一夜更名的消息传出,震惊了整个餐饮界。
井格,原名宽板凳, 于2006年成立,刚开始是纯粹个体户的思维在经营,直到2011年下半年,借着明星朋友的宣传,门店开始排队,异常火爆,在短短两年时间,开出了二十几家店。
这时候,其创始人王贻达开始拓展加盟,并委托公司进行商标注册。
那时候他发现,宽板凳的商标早已被抢注!而且抢注商标的公司突然在北京放开了加盟店。
耗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不仅输了官司,而且品牌原有的网红效应也一夜消失殆尽,品牌价值耗散严重,付出的代价相当大。
2015年初,准备布局全国市场的宽板凳痛下决心,一夜之间把24家门店的品牌全部换下,正式更名为井格,并特地拿出30万元,把与井格有关的全球全品类商标全部注册下来。
所以,为了避免抢注商标的情况发生,导致自己的品牌受损,餐饮企业应该对商标起到足够的重视,并尽早对商标进行布局。
3
投资无形资产
餐饮行业门槛比较低,很多老板在创业初期缺乏现代企业品牌理念,往往只把眼光放在有形资产上面,而忽视了商标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积累和保护。
那么商标注册了,如何让这个无形资产体现它的显性价值呢?
上海中申律师事务所郭霁说到:“多用,多授权,因为每一次商标授权都是在增加品牌的价值。”她觉得,只有让商标用起来,才能体现出它的显性价值。
郭霁认为,商标的显性价值主要是指以下4个方面:
◆安全:授权期限、授权范围、品牌形象完整性等使用规范约定清楚
◆有效:不能超过权利范围和权利期限,否则会有违约风险
◆可控:违约行为、违约责任、追责路径约定明确,每一个侵权行为都能被定义和追责
◆品牌价值可视化:明确品牌使用费,品牌被侵权是产生价值依据,产生品牌交易
总 结
刘强东曾经说过:“中国再不把保护知识产权放到首位的话,那么经济永远不可能好起来的。”在他看来,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已经让中国的品牌陷入了恶性循环。
当下,餐饮业的竞争尤为激烈,对于连锁餐饮品牌来说,能否快速扩张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扩张的同时必须给企业带上商标的保护伞;
而对于餐饮的初创者来说,在进行企业产品设计、品牌定位的同时,还有做好商标注册等相关工作的两手准备。
餐饮的初创者要记住,商标先行,才能让自己的品牌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 | 红餐网_周洪楚,转载请注明
>近,一位美籍韩裔美食家宣布注册“油泼辣子”(Chilli Crunch/Chile crunch)的商标,并且给一些炸辣椒相关品牌和使用人广发律师函,要求他们禁用带有“chili crunch”“chile crunch”两种成分的产品名词。
这项匪夷所思的举动,引发了海外舆论一片群嘲。
要知道,油炸辣椒不仅是中国人日常必备调味料,也是众多亚裔生活中的常备品。被他这么一搞,所有品牌卖炸辣椒都成了侵权、盗用他家产品的行为?!
更有华裔网友担心,现在如果不抵制他的这个行为的话,他迟早要把老干妈也“偷”到自己名下。
(在国外销售的多个品牌的辣椒调味品)
这次风波的始作俑者David Chang本名张锡镐,是不折不扣的美籍韩裔二代。
他曾经因为找不到工作跑去日本教了两个月英语,之后又在拉面店混了一段时间。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厨师,他曾经在纽约著名的法国烹饪学院(FrenchCulinaryInstitute)进修,还在日本一家韩国人开的拉面店里打过工。
通过在美国生活中的观察,他发现美国人对于日本菜很感兴趣。于是,这位韩裔厨师在曼哈顿开了家日本拉面店“Momofuku”(日语为福桃),名字借鉴了方便面发明人安藤百福(Momofuku Ando)。
这么起名的目的,很难不让人猜测是在“蹭”名人流量。而且David Chang还把这家日式拉面店,定义为“以韩国菜为载体,具有日本料理风格和中餐特色,还融合了南美风情的融合餐厅”。
在他这么一通全球美食大融合后,拉面店里不仅把中国台湾名小吃刈包当成了招牌菜,什么螃蟹虾仁白粥、墨西哥Tacos也都成了他自己改良后的所谓创新菜。
不仅如此,非常擅长打造个人品牌的David Chang,还频繁参加各类综艺节目和美食纪录片的拍摄,出版菜谱书和撰写美食专栏,在各类媒体采访中大力宣扬自己是如何将亚洲美食带到欧美市场,又是如何通过创意和灵感打造出新派亚洲融合菜。
经过这么一番精心包装策划,David Chang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亚洲美食名人IP,借此造势顺利让自己的拉面店在米其林榜单上摘星,并且开办了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福桃(Momofuku)和多家餐厅。
David Chang每家餐厅的菜色和食品公司销售的成品,口味上都进行了本土化深度改良,味道更接近美国当地食客的喜好,这也让他“网红厨师”和亚洲顶级美食家的名头迅速在欧美叫响。
这一系列操作的顺利达成,或许给了David Chang大胆“偷”的勇气,不过这一次伸手辣椒酱,却给他惹来不小麻烦... ...
早在2020年,乘着老干妈在美国大热的东风,David Chang的食品公司推出了一款含有辣椒籽和复合香辛料、以及坚果的炸辣椒油(Chili Crunch)。
然而,2023年3月,David Chang将炸辣椒油的另一种英文拼写“Chile Crunch”注册成了商标。今年3月,他的公司又把炸辣椒油(Chili Crunch)这个调料名称也申请了商标注册。
这意味着,今后所有商家销售含有Chili Crunch关键词的炸辣椒油产品,都会被视为对David Chang旗下品牌侵权的行为。
有美国网友评论,他这种注册手法非常“无赖”,几乎就是把等同于最日常的番茄酱、蛋黄酱的辣椒调料界定成自己的独家品牌名,谁要是敢卖都是对他的侵权,明晃晃地想要“偷走”美国的炸辣椒油宇宙!
(示意图)
要知道,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拥有大量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加上这些年亚洲菜在海外的风靡,食用炸辣椒油的人数和需求量远比想象中的还要高。
David Chang垄断炸辣椒油的帝国一旦形成,日后所产生的收益将不可估量。而现在,他已经给不少生产炸辣椒油并使用chili crunch产品名的小型食品公司发去了律师函。
其中一家销售马来西亚食品的食品公司,旗下一款辣椒酱产品因为名字里包含“Chili Crunch”名词,被David Chang的律师团队勒令在90天之内下架,并且未来不能再销售任何包含“Chili Crunch”或“Chile Crunch”名称的产品。如果不从,将会面临巨额赔偿官司。
另一家位于美国布鲁克林的中国台湾风味餐厅,因为店里有一面墙都在展示他们手作售卖的辣椒脆(Chili Crunch)产品,也收到了David Chang广发的律师函,要求他们限期下架停售。
虽然店家一再表示这种油炸辣椒的调味品,明显是中式烹调技艺的产物,但因为他们店面小,没有精力和资金能和David Chang打持久官司,只能默默接受霸凌的结果,吃下这个哑巴亏。
然而有报道称,David Chang发律师函的对象都经过了精挑细选。
此次被他警告的6个商家,都是一些家庭厨房和小型餐馆经营者。而网友们担心的“老干妈”等大型辣椒酱品牌,尚未被收到他们的律师函警告。
(示意图)
有媒体分析,David Chang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因为大型辣椒酱品牌背后的公司都备有精英律师团,真要和他较上真,以他们的律师团队实力恐怕占不到任何便宜。
而且他的团队也挺鸡贼,只“碰瓷”chili crunch,不碰老干妈的英文产品名“chili crisp”。
二是David Chang的团队计划在申请专利期间,先从小公司和小餐馆下手,恐吓一个是一个。逐步形成在食品业内形成“炸辣椒”品牌不好惹的舆论效应,然后再逐步向上吞并中大型公司,一点点将炸辣椒“偷”成自己的独家创新产品。
虽然现在David Chang的计划只迈出了第一步,被他的律师团队唬住的公司只有6家,但不少网友还是认为这种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感觉超级恶心人。
(示意图)
一场关于“炸辣椒”舆论保卫战在新闻评论区里打响。
“绝了,(类似这种)炸辣椒油起源于中国四川。这个大卫作为韩裔美国人,就惦记着 ‘偷’别人的饮食文化,真是不要脸,就该给他一口回绝了。
我想告诉所有买他产品的顾客,无论炸辣椒油在超市还是餐馆买,他都是‘偷’的中国川菜技术,都是在卖仿制品。”
“这个大卫真绝了。见钱眼开竟然攻击小企业,我以后再也不会买他们福桃公司的东西了。”
“我买就买老干妈的炸辣椒,这种调味品本来就是中国的,正品很好吃。”
“绝了,福桃,要点脸吧,这可比‘偷’文化还丢人。你还想把一种传统食品垄断变现,你敢去告老干妈吗?”
针对David Chang这种恃强凌弱的野蛮态度,一些收到律师函的小商家感到既无奈又无力。
前面提到的其中一家位于曼哈顿的马来西亚餐厅,老板Tew最近就在为迎战David Chang的官司感到头疼。
她家出售的家庭祖传配方油炸辣椒脆(Sambal Chili Crunch),因为名字犯了David Chang的忌讳,被要求限期停产停售。
但不服气的Tew不愿就这么向对方的霸王条款低头,于是决定花费数千美金聘请律师来打这场官司。
这笔律师费对于David Chang这样的大企业是九牛一毛的开支,但对于他们这种小公司却是一笔巨款。
而且一旦官司输了,他们就将失去每年带来数万美金的重要业务,但不打又很难保住这个家族配方和品牌,还有可能被对方索赔数十万美元的侵权费。
所以,无论官司输赢都是对方占了主动权。
小企业不畏强权的精神让人很佩服,但这样破釜沉舟式的对抗又让人觉得很悲壮。
从David Chang的成名路径能看出,一次次融合式洗白,让他在不了解亚洲菜的美国白人市场里,凭借着信息差赚到了大钱也尝到了甜头。但这一次他明显踢到了铁板。
此次福桃公司碰瓷式“偷”炸辣椒,后续还有什么进展我们也将继续观望。
最后还是要感叹一句,David Chang作为一个韩裔二代,在“偷”炸辣椒之前都不做做基本功课吗?得罪谁不好,偏要得罪嗜辣如命的亚洲人,那还能有你好果子吃吗?
<>2017-06-15 李新洲 餐饮老板内参
第 1313 期
刚把一个品类做火,却很被快招公司盯上,完全照搬你的LOGO、店面、产品、菜单,甚至对外混淆视听说自己是正宗……
一个要做品牌,一个为挣快钱。面对餐饮跟风者和“快招帮”,你怎么深挖护城河拉开差距,怎样更好地保证品牌和合作伙伴的利益?今天,内参君带你看看一个新品类黑马的维权记。
■ 餐饮老板内参 李新洲|发自南京
1
抹茶品类会诞生下一个喜茶?
▼
抹茶冰淇淋、抹茶提拉米苏、抹茶拿铁、抹茶牛轧糖、抹茶生巧……
起源于中国隋唐的抹茶,迎合了人们对健康清淡口味在日本发扬光大,目前在全球市场正崛起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品类。
在日本,抹茶的两大知名产地分别为京都府宇治市和爱知县西尾市,随着1996年哈根达斯在日本推出的抹茶味冰淇淋,2001年星巴克在日本推出的抹茶卡布奇诺,这些产品的热销推动抹茶口味成为主流。
来自峰瑞资本的数据显示:日本茶饮料市场在2005年达到9313亿日元的规模和25.8%的占比,基本可与咖啡饮料市场(9551 亿日元,26.4%)相媲美,其中绿茶饮料市场规模为4470亿日元,占整体的 12.4%。抹茶在日本和咖啡连锁一样,是成熟业态。
▲ 日本冰淇淋协会“消费者最喜爱的冰淇淋口味”
年度调查结果,抹茶口味冰淇淋越来越受欢迎
(来源:日本冰淇淋协会《 2015 年日本冰淇淋白皮书》)
而抹茶作为典型的亚洲口味,也已经深刻影响西方人的味蕾。其中,美国人对抹茶的好感度持续上升,消费了日本抹茶近一半的出口量,“MATCHA”这个词被广泛使用。
▲ 美国著名茶品牌Teavana的抹茶系列产品。
相关数据表明:2014 年,美国的抹茶粉零售额增长 54.9%,抹茶即饮饮料销售额增加了 253.1%。尽管抹茶品类目前的市场基数较小,但预计到 2018 年,北美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 25%。
而在抹茶的发源地中国,随着以喜茶、因味茶等新兴品牌对新茶饮时尚的引领,茶饮和抹茶在消费升级大潮中被追捧为“现象级品类”。
2016年5月,南京思迈瑞旗下的“西尾抹茶”在南京开出首家门店,当时整个南京只有包括西尾在内的2家抹茶店,而一年后全国抹茶活跃品牌已经超过50个。
而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南京、杭州、成都等准一线城市,抹茶饮品和蛋糕正在成为都市白领新宠儿,今年3月还有抹茶品牌获得资本千万级的Pre-A轮投资。
种种迹象显示:抹茶正成为资本青睐的新焦点,也有希望继喜茶之后冲出下一匹黑马。
2
新品类引领者的烦恼
▼
作为品类开创者,在品牌进入快速发展期之后,面临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被抄袭和跟风。海底捞、外婆家、绿茶、巴奴、周黑鸭等行业巨头都曾面临类似问题,绿茶高调打假,外婆家还专门成立了打假办(详情:餐饮名企的打假方法论:品牌被山寨,必须这么打!)
6月5日,在南京举办的西尾抹茶品牌升级发布会现场,内参君注意到这个抹茶品类的引领者同样面临着“老大的烦恼”(详情:继喜茶后,又一茶品牌被跟风,而它或是下一个风口?)——
作为思迈瑞餐饮集团旗下的核心品牌,成立一年在16个城市开出30多家门店的西尾抹茶,已经成为从门头、装修、菜单、产品被竞相模仿的对象。
在其他地市出现了橘尾抹茶、西尾羽田抹茶等“西尾系”,还有家从品牌名到店铺装修、菜单图片几乎完全一样、声称总部在上海的西尾抹茶,一时间消费者李逵李鬼难分辨。
有的模仿者本身就是专做模仿品牌的快招“老司机”,有自己完整的“抄袭套路”:
目前西尾抹茶的律师团已给模仿门店发出律师函,针对模仿者在品牌名称、设计版权上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维权。
3
对抄袭说NO:全面升级深挖护城河
▼
虽然被山寨证明了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但品牌风险也随之增加。很多行业龙头品牌都为此采取“大招”深挖护城河,让山寨者不好继续跟进。
比如外婆家。从2005年起外婆家开始大量注册商标,创始人吴国平想到一个好名字就会去注册,甚至为了国际化还在东南亚等地注册商标;还从2008年起成立专门打假办,对全国各地仿冒使用“外婆家”商标的餐厅发起诉讼,截至2015年底共打掉72家假冒门店。
比如巴奴毛肚火锅。投入巨大资金进行品牌升级、店面升级和食材升级,创始人杜中兵亲自上阵为品牌代言,店面从2015年开始全部升级为明厨亮灶,食材原产地采购且对消费者公开,直接拉高了模仿成本和门槛。这样仿冒者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敢学。
而据南京思迈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祺介绍,作为中国抹茶品类的引领者,西尾抹茶除了正常的法律维权之外,还依托深度合作的室内空间设计和品牌设计方,从6月开始正式启动了2.0版品牌升级,全面提高辨识度和保护度。
① 食材原产地&产品至上:西尾抹茶坚持甄选日本西尾原产地顶级抹茶食材,为此专门拜访了多家日本最古老的抹茶店铺,与西尾当地最大的茶园之一签订战略合作,把最正宗的抹茶带到国内。它布局了饮品、甜品、西点等100多个SKU,还结合中国饮食特点推出了抹茶火锅、多种口味冰淇淋更适合国人口味的产品。
② 新形象识别。从品牌LOGO、VI系统、菜单到空间、服装和网站设计都进行了系列升级。
③ 新Slogan+代言人。为配合“这一口,纯纯的”品牌新slogan,邀请更匹配品牌气质的小马克作为形象代言人,让西尾的品牌形象更具识别性。
④ 牵手主流公益项目。与大学生最喜欢的视频栏目“暴走漫画”一起,联合做2017中国红鼻子节公益活动。将专属定制产品收益的10%捐给暴漫红鼻子基金,用以帮助青少年弱势群体,让他们健康成长,尽一个年轻品牌应有的社会责任。
您的品牌有过被抄袭的经历么?又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维权?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互动。
· END ·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师丽丹 视觉|陈晓月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neicanmi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