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网-贵州频道
近年来,遵义市新蒲新区始终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有中生优,按照“辣椒为媒、共铸品牌、三产融合、世界知名”的工作思路,全面展示新蒲新区辣椒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提升新区辣椒及辣椒制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遵义德庄项目产业园就是新区积极招商引资的以辣椒加工为主的知名企业。
走进遵义德庄项目产业园,机械手装箱、机器人码垛等高端生产设备格外引人注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设备调试、室外施工以及卫生清洁等工作,全新的遵义德庄即将呈现。
“办理各类手续速度都很快,新蒲的营商环境更是值得称赞,我们对今后的发展很有信心!”遵义德庄项目管理中心现场代表邓坪介绍,该项目预计将在7月底投用。他说:“目前,遵义德庄一期项目‘李氏辣度’标准清油类复合调味品生产线已全面搭建完成。项目整体已完成了90%以上,正在进行卫生清洁和室外路网铺设等收尾工作,达产后年产能可达5000吨。”
2018年,重庆德庄集团遵义德庄食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将项目落地在中国辣椒城约1.2公里左右的辣椒加工产业园,主要从事调味料、方便食品、辣椒制品的生产,种植、养殖、农副产品产业的开发,火锅原辅料及餐饮食品原料的配送等生产业务。
德庄火锅隶属于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德庄特许连锁店900余家。德庄集团拥有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大火锅”而闻名遐迩。
德庄研发出生物酶嫩化技术,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此外,德庄用时7年研发出的具有多项专利技术的“李氏辣度”,统一辣度量化标准,在成为重庆市地方标准中融入“遵义辣味”。近年来,德庄集团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借助遵义当地的辣椒产业资源及当地的人文特色,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驰名的辣椒产品。”遵义德庄食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岳钦松表示,遵义德庄在生产过程中会首选遵义辣椒为主原料,利用遵义辣椒打造“拳头产品”,打造辣椒制品中的“飞椒”系列。
“德庄集团将整合全球资源,初步推出全新品牌‘飞椒’,并打造‘飞椒全球辣味买手店’,开发出全新的7个系列94个单品,以遵义作为辣椒原产地并结合当地辣椒品质为卖点,以李氏辣度对于辣感的精准分级为基础,专注于研究与辣相关的调味品及休闲食品。”据岳钦松介绍,在即将举行的第五届辣博会上,遵义德庄将展出旗下各大优质辣椒制品,特别是以遵义辣椒为首选原料制作的辣制品。
据了解,遵义德庄项目共分三期建设,二期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65亩,用于扩大复合调味品产能、发展辣椒精加工生产和建设国家级辣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期项目则根据双方合作和一、二期项目推进情况适时启动,按照“国际化、生态化、高端化、市场化”的要求,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和社会资金,对“中国辣椒城”及周边区域,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改造提升、宣传推介,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辣椒主题特色小镇,并定期举办“中国辣椒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加速构建辣椒全产业链。
对于德庄飞椒系列产品,岳钦松说:“让李氏辣度成为全球食辣爱好者的选辣标准,让世界每个角落,都能买到他认证的辣味食品。”(文/图 冯悝)
<>< class="pgc-img">炖羊肉
>网上有个段子,说是最孤单的事除了一个人唱K,还有一个人的火锅。可是这两年,一个人的KTV有了迷你KTV,一个人的火锅,有了方便火锅。这个方便火锅,在这两个月瞬间成为了网红产品,除了像海底捞、德庄、大龙燚(yì)、小龙坎等连锁品牌推出了自己的方便火锅之外,也有一些新的互联网品牌出现,例如少城公子、老城南等等。
从外观上看,方便火锅就像大盒的方便面,里面装有真空的底料包、发热包以及一些火锅食材,比如粉条、蔬菜等。在盒子里加上凉水,盖上盖子,差不多15分钟就好了。从2017年年初开始,均价在35块左右的方便火锅在各类电商平台上曝光,最高的每月都能买到200多万元。照此看来,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市场呢。因此这一期,我们也不单独的聊某一个项目了。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火遍社交网络的“方便火锅”。
< class="pgc-img">>都说了一个人吃火锅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事情,为什么这个方便火锅还能刷爆社交网络,成为淘宝卖家们的新宠,并做到月销数万甚至数十万份呢?我觉得这背后是有一些社会背景的,简单总结起来,有这么三点:
首先,一二线城市独居人群居多,“一人食”有场景。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中国2亿未婚男女中,有超过5800万的独居人口。独居人群平时的饮食习惯就偏向于方便快捷,外卖和方便速食产品成为日常,一人食的速食火锅算是速食方便面的变种,很适合独居人群;
其次,国人对辣味,尤其是火锅的接受度普遍比较高,这是一个不需要教育的市场。
这两年的重庆小面、麻辣小龙虾等一些重口味的食品成为国民新欢,国人对辣的喜欢不言而喻。速食火锅,无论是在新鲜感上,还是便捷性上,对消费者都是有吸引力的;
最后,方便速食火锅做的是一个增量的市场,触及的是那些去店里吃不了,在家又没有条件的人群。
和堂食火锅和外卖火锅相比,方便火锅替消费者延生出了另外一个消费场景,比如办公室火锅、火车上吃火锅这些之前被泡面替代的消费场景;
做方便火锅的自热包技术已经成熟,食材、配料方面也很容易得到,口味方面也很容易标准化。目前市场上的玩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像海底捞这种知名线下火锅料理店出的方便火锅;一类是新加入的玩家。这两类玩家,前者凭借自己多年的品牌积淀,可以比较容易的拓展市场,但是后一种也能凭借方便火锅的潮流,再加上自家适当的营销,也是有机会走出来的。像之前做火锅外卖的淘汰郎,不就跑出来了吗?
听到这,你就该疑问了,那作为一个后来者,自己要怎么入手呢?我觉得有这么两点:
首先,就算这么同质化的市场,想做出差异性也不是不可能,你可以先从口味上入手。
虽说川渝火锅都是重口味,但是消费者还是能吃出差别的,除了调料和底料方面要注意区分之外,在配菜的选择上,也要多花心思,选择适合火锅口味的配菜;
其次,做好包装。我说的这个包装还不单单指的是火锅外部封面包装,里面食材的包装,也很重要。
比如德庄方便火锅就是把食材分别包装,而不是所有食材全装在一起。这样做不仅尊重了用户的自主性,也会让用户觉得干净卫生。因为方便火锅毕竟还是个标品,里面的食材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 class="pgc-img">>最后,搞好营销,利用社交媒体引爆市场。
火锅其实自带社交属性,尤其是这种新鲜品种的火锅。我一开始知道这个方便火锅,就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后来频繁见朋友圈里的人去晒单。想要刷爆社交媒体,要记住这一点,你要让用户变得独特,能够彰显他们的个性,他们就会自愿晒单。
康师傅的销量连年下跌,让人们觉得以康师傅为代表的传统快消品市场正在没落,但其实衰落的不是方便面,二是跟不上潮流的方便面。比如2016年方便面有2%的小幅度增长,主要就是因为高端化新品的价格变动。所以,方便速食仍有市场,只不过需要升级。
而方便火锅刚好是方便速食市场的一次升级,但从价格上来说,平均35块钱一碗的方便火锅差不多是一盒泡面的10倍;从食物本身来说也是一次升级。另外,就方便火锅切入的火锅市场,在国内也是一个不小的蛋糕。2016年,国内的餐饮规模超过了3.5万亿,但就火锅就为餐饮业贡献了22%,成为中国第一大美食。
综合方便素食和火锅市场,我们可以发现,方便火锅切入的是一个有潜力,还可以挖掘的市场。
方便火锅上手其实也很简单,有火锅底料,有蔬菜,懂自热煲技术,这件事差不多就能做。不过要想做得好,跑出来,面对的竞争可是不少。不仅有连锁火锅品牌,还有一些比你更早入手方便火锅的创业公司,这就需要你在我刚才说差异化、包装和营销方面努力了。
< class="pgc-img">>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给做这个市场的你提个醒:
首先,这是一个很低门槛的事情,谁都能做,而且品类也就火锅的那种口味,想要玩出新花样也比较难,所以同质化的竞争,就更加大了新品跑出来的难度,如果你想入手,要想好取胜策略;
其次,火锅是一个不用厨师就能开干的行业,所以从餐饮向零售转化并不难,像海底捞的底料就可以在各大超市里买到,但是做方便火锅需要的半成品蔬菜和肉类,对工艺设备要求的比较高,如果你做不好,就很容易影响用户的口感和复购,所以想做这件事,要想好怎么解决食品保鲜的问题。
>< class="pgc-img">>今,重庆火锅正迈向“千亿级产业、万亿级集群”的高度,在这一飞跃之路中,“德庄”是不可缺失的一环。
如果说原来还只是小众圈子熟知的德庄火锅,在2000年的一大创举,让它在竞争激烈的重庆市场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从此一骑绝尘。
▲ 图源于德庄火锅官方
2000年,德庄拥有了一口直径10米、高1.06米的青铜大锅,56个鼎状小锅、“德庄大火锅赋”“纤夫图”、精美浮雕、名家书法,让这口锅显示出了非凡的气韵。
这口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德庄大火锅”,引得重庆市民争相观赏,由此,“德庄”的名字,便成为了海纳百川、意蕴厚重的代名词。
但,它的成功,也不仅仅只因为“一口大锅”!
发布于北京 | 第2547期
明末清初,火锅在重庆码头诞生。初时,牛下水、辣椒、花椒、葱姜蒜下锅,一锅经济实惠的果腹美食,最受码头工人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飞跃,火锅的定义也在不断被更新。
▲ 图源于德庄火锅官方
清朝末期,火锅与牛油惊喜相逢,大麻大辣的重庆老火锅风味由此形成,在热辣的牛油锅中走上一遭,毛肚也变得更加令人欲罢不能。作为德庄的创始人,李德建深知,毛肚这一在重庆地位至高无上的食材,将是决定一家火锅店兴盛与否的关键。
跟所有食物一样,火锅也应该注重标准和安全,这是李德建一直坚持的态度。当时,毛肚虽人人青睐,但保鲜方式却与健康理念大相径庭。于是,李德建下定决心,要在毛肚的保鲜上,做出一番名堂。
▲ 图源于德庄火锅官方
为了寻求更合理的革新方式,李德建频繁去往那时的西南农业大学,找相关专家“取经”。在他的努力下,2000年,德庄与西南农业大学李洪军教授共同合作,开发出了采用高分子生物酶嫩化技术的“德庄毛肚”。
许多同行十分不解,一家火锅店为何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费用?但随即,“德庄毛肚”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不管是保鲜程度、品相、口感,它都有令食客深爱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毛肚采用的生物酶嫩化技术更是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技术监督局、卫生监督所还以“德庄毛肚”为蓝本,制定了重庆市“火锅毛肚”地方标准,毛肚的第一个地方标准由此而生。
“德庄毛肚”的强大竞争力,令李德建尝到了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特色产品的甜头,随后,他一鼓作气,带领公司相继开发“德庄汤”“德庄酒”两大产品,“德庄三宝”正式聚齐,拥有了这些法宝利器,德庄在火锅市场的开拓中便一路畅行。
▲ 图源于德庄火锅官方
一路向好、分店处处开花时,一位朋友无心的反馈,却被李德建暗暗记下。朋友说,德庄分店的味道各不相同,这令李德建感到奇怪,按照同一个配方炒的料,为何会产生差异?随后,在深入“蹲点”后,他发现,炒料师傅放料习惯不同、时间不同,所有微小的“不同”堆砌在一起,就形成了味道的天差地别。
当“口味”在一家食店长留,就形成了别处难寻的“风味”。如何让德庄的风味延续?为解决这一难题,2001年,李德建决定,德庄火锅要严格统一标准,甚至要IS09001国际质量认证!
▲ 图源于德庄火锅官方
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德庄轰轰烈烈启幕。李德建当机立断,将数千平方米的厂房全部用于德庄火锅的集中炒料、向各分店进行集中配送。他强力支持建成的,是重庆火锅行业中第一个大规模的底料加工厂,也是火锅界里程碑式的存在。
也正是因此,德庄获得了重庆餐饮界第一个ISO9001认证,从个性化走向了标准化,让德庄火锅一路做大做强。
▲ 图源于德庄火锅官方
有人不解,标准化与随性洒脱的重庆火锅好像并不兼容,这样的改革更像是一种对火锅的无形桎梏。
然而,岁月呈上了这个问题的回答。标准化并非桎梏,它是对产品的至高追求,更是德庄二十年如一日、以“产品为王”的淋漓初心。标准化是对食店作出的苛刻要求,却是对食客的开放——任你口味各异,我自无愧于心、竭诚服务。
火锅作为重庆一张闪亮的美食名片,也在日异更新迭代,变得更为标准规范,更为内涵丰满。而火锅的辣度标准也随着人们对味蕾及健康的需求被定义化。自2011年以来,德庄就一直致力于探索研究符合重庆人的辣度。
▲ 图源于德庄火锅官方
据德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方便消费者选择合适的辣度,更好地推广重庆火锅,10年前,集团董事长李德建联合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李沿飞、西南大学教授李洪军等人,共同主导研究麻辣火锅底料的辣度量化分级方法,提出“李氏辣度”概念以及辣度标准分级方法,统一麻辣火锅底料的辣度量化标准。
历经7年,通过对全国各地数亿人次的调查和研究,收集整理德庄900余家火锅连锁店消费者对辣度等级的感官描述,及对生产钻研技术难关的攻克,2018年-2020年,“李氏辣度”相继成为重庆地方标准(DB50/T870-2018)、国家团体标准(T/CSIQ77002-2020),这也意味着全国含辣调味品的辣度分级将有标准可依,也为国际标准发布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图源于德庄火锅官方
现在,走进德庄,除了辣味出众、辣度精确的牛油火锅底料外,加入青花椒之后变得清爽柔和的清油火锅底料,味道更加鲜美纯正、口味宜人的三鲜火锅底料……这些德庄独创的超级锅底,只需品尝一口,就能窥得德庄传承二十年的至臻匠心。
从火锅出发,德庄已经发出“辣”的邀请函,也要将世界“椒”给全球食辣爱好者,将更多元化、多维度的视角,赋予“辣”这种果断干脆的滋味。
一直以来,德庄都把重庆火锅如何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作为企业的责任和从业人员的使命。
德庄不仅解决了重庆火锅金牌菜品——毛肚的安全问题;还制定李氏辣度标准,也让重庆火锅在城市色彩的加持下更有辨识度与传播点,助推火锅行业新发展。
二十年砥砺前行,德庄的每一步都走得足够精彩,也足够坚定。你看好德庄火锅吗?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