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海麦当劳浦东南路新梅广场餐厅正式开业,也成为上海麦当劳第500家餐厅。
自1994年淮海路首店开业至今,上海麦当劳已遍布16区,餐厅数量达到500家。麦当劳上海市场高级总经理罗伟表示,“这30年来,我们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巨大变迁,也与之共同成长。”
麦当劳浦东南路新梅广场餐厅于7月16日开业,这家餐厅采用CUBE 风格设计,以开心乐园餐的红色餐盒为灵感,融入立方、暖色、微笑三大设计元素。外立面采用通透的落地大玻璃窗,搭配鲜明的金色拱门标识。餐厅两层空间,总面积超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36名顾客用餐,二楼还特别设置了“开心魔力盒”和巨型“开心屋”。
据悉,这家餐厅预计将获得LEED认证金级绿色餐厅, 从选址与设计、建材与施工、到能源管理,全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节能减排。截至2024年6月,上海已有近300家LEED认证绿色餐厅。
据悉,上海是麦当劳中国的总部所在地,麦当劳全球第七所汉堡大学也位于上海西岸。上海麦当劳通过500家餐厅为市民提供美味与服务,同时也通过就业机会、包容关爱、培训赋能,持续关注人才的发展。目前,上海麦当劳500家餐厅的员工总数接近1.3万人,其中近六成是95后的年轻一代。
数据显示,1994年至今,上海麦当劳已累计为约15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按2023年上海人口来算,大约每165人中就有1人曾是麦当劳大家庭的一员。2024年,上海麦当劳计划招聘超过1万名新员工。麦当劳也持续的关注青年学生的就业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赋能,提升年轻人的就业能力。
与此同时,2017年,麦当劳中国转变成国际发展特许经营市场,中信联合体成为控股股东,进入“金拱门时代”。七年来,麦当劳中国加速本土化发展,餐厅数量超6000家,较2017年增长超一倍,员工超20万,其中95后员工超过65%。
在“金拱门”七周年到来之际,麦当劳中国还在上海举行的“2024年全明星之夜”活动上,发布了新一代餐厅员工制服,并宣布2024年全明星大赛正式启动。这是时隔十年,麦当劳中国为餐厅员工量身定制的第七代制服。新制服的设计过程中麦当劳重视倾听员工声音,先后组织了四轮员工反馈收集活动,近10万名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共收到近4万点评。自7月17日起,全国近4000家麦当劳餐厅的员工将统一换上这身全新的制服。
“麦当劳中国持续打造全方位的餐厅体验,人员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在餐厅服务第一线,是践行麦当劳品质、服务、清洁和物超所值(QSC&V)经营理念的关键所在。”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说,“我们和员工共创,根据他们的反馈打造了新一代制服,新制服是我们与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晶,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与期待。希望新制服能让员工工作更简单,更开心地展现他们的风采和才华,更自豪地为顾客呈现充满热爱的服务。”
另据悉,上海麦当劳恰与上海地标东方明珠同龄,即日起,双方也将共同庆祝30年的辉煌历程。今晚20:00至21:00,东方明珠塔将为麦当劳上演专属亮灯秀;至8月15日,东方明珠塔下的城市广场还将展出共庆30周年打卡装置;此外,7月18日到上海麦当劳餐厅对员工说一声“上海麦当劳30岁生日快乐“,就有机会获免费原味圆筒冰激凌一个;购买或续费"O麦金会员",可有机会得上海麦当劳与中国邮政合作的30周年纪念明信片。
点网讯:3月18日,万物梁行在上海银科金融中心揭幕其首个全自营员工餐厅,标志着该公司在团膳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此次开业,基于与银科控股集团的深度合作,万物梁行不仅获得委任承接餐厅运营,还展现了其在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上的综合实力。
开业当天,餐厅午餐时段客流量近千人,特色档口如专为福建员工设置的“福建记忆”档口,受到就餐员工的广泛好评。万物梁行团队以营养科学、荤素搭配、均衡膳食为原则,结合员工饮食习惯,推出多样化的饮食菜单。此外,引入具有20年经验的复合型运营团队,确保食品安全与品质,设立膳食委员会,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及满意度。
万物梁行已为字节跳动、中国移动等知名企业提供团膳服务,其服务内容包括餐厅规划、运营到膳食管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公司始终聚焦客户需求,结合国际标准和本土经验,致力于提升都市白领的职场生活品质。截至2023年6月30日,万物梁行在全国超200个城市为约2800个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本文源自观点网
面新闻记者 |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从今天起,你将能在麦当劳店里见到员工们的新服装。
7月16日的“2024年全明星之夜”活动上,这一品牌发布了新一代餐厅员工制服,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共有8款设计,包括餐厅经理、业务合伙人、大厨、咖啡师等岗位的专属款式。自7月17日起,所有员工都将换上这些新衣服。
从1990年代至今,自最初的红白条纹衫、黑色长裤,到后续的白衬衫黑色过膝裙,黄格子衬衫,黑蓝白polo衫,草绿色短袖衫,梅粉色衬衫,藏蓝色衬衫与黑黄咖啡师套装,到最新款服装,麦当劳已经推出过七代制服。这些制服随餐厅员工岗位性质不同而变化,也正在这家企业的商业历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麦当劳这样大众化餐饮品牌来说,员工制服更为独到的作用在于向外界彰显品牌文化。
现代商业理念与传统最大的区别,就是比此前的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品牌”及品牌形象的建立与管理,商业世界的玩家们深刻地意识到,一切与品牌有关的细节都将成为流量入口。对于走进门店的消费者来说,灯光、装潢风格、色彩、员工、服饰、服务用语乃至气味,都能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独特记忆。
上述每一种元素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例子。
色彩上,你会记得星巴克的绿,瑞幸的蓝;灯光与装潢上,你会记得维密的芭比粉;人员方面,时装品牌Abercrombie & Fitch在上世纪90年代一举成名,就是因为其开业时店门口常有身材极佳的男模特相伴,Brandy Melville甚至因为店员的颜值与身材,成为一种时尚风格代名词;至于气味,其商业价值从眼下市场上有专门的“面包香氛”“茶叶香氛”,且被用在烘焙与茶饮店来达成揽客作用,就可见一斑。
具体到麦当劳而言,麦当劳中国的制服在过去已引爆过话题。
不少消费者都对其上一代的粉色制服有深刻的印象,粉红色衬衫、黑色短裙与高筒袜、深灰色短围裙,2022年麦当劳的这一款制服一经推出就收获超高话题度,高颜值还曾吸引来不少网络博主的变装模仿。
这些话题让麦当劳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了更强烈的年轻化印象,并加深了这一大众化餐饮品牌的社会效应。
而多年来,年轻化早已成为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关键策略之一。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如今麦当劳这样的国际品牌,近年来开始愈发跟得上中文社交网络的节奏,甚至不断制造流行。
譬如,推出一系列击中爱猫人士心的周边——以经典汉堡盒为造型的猫窝。以及最近在肯德基“疯四文学”之后悄然兴起的“麦门文学”——一个由网友自发的创作热潮,在品牌官方参与互动之后,衍生创作愈发丰富的社交话题。
包括有趣时尚的制服在内,麦当劳近年来的动作,体现出这一品牌对年轻消费者的深刻洞察,也体现出塑造品牌IP的本土化策略——一个可参考的数据是,目前麦当劳在中国餐厅数量已超6000家,员工超20万,其中“95后”员工就超过65%。
这一环境下,制服成为麦当劳的一种品牌文化符号被消费者吸收,小红书上,“麦当劳衣服”有超4万发帖,其中既有对员工制服的讨论,也有模仿员工或品牌配色的穿搭分享。
在变得越来越有趣的同时,该品牌也在中国市场加速扩张。
本次发布新制服的“全明星之夜”上,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重申了该公司2028年中国餐厅数量达万家的计划——这一目标已被麦当劳中国近两年以来多次提及。在2023年全年,麦当劳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9.0%。其中,中国所在国际特许市场部门增长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