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是英文“Play Kill”的简称,来源于网络游戏中“杀人”的玩法。在游戏玩家中使用较多,是“两人对决,杀个你死我活”的意思。“超级女声”中一个叫“PK”的环节让这个词真正火了。在这个节目中,“PK”指的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最后一人胜出,另一人淘汰。
企业管理中的PK机制,就是利用人们不服输的心态,针对一个目标,采用“一对一”或“多对多”的比拼,分出胜负,胜者获得奖励,负者得到惩罚的管理模式。
PK-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鞍山国宴会馆开业很长时间以来,毛利率均未超过56%。实行PK机制后,大大激发了员工的潜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毛利率达到了58%,营业收入提升了20%,纯利上升3%。
第一次PK启动大会上,总经理罗总提出了以毛利率为内容的PK,所定的PK规则如下:
PK目标:毛利率PK目标定为58%。
PK对象:国宴会馆总厨王勇及其后厨团队VS罗总。
PK原则:菜品不能提价,不能减量,不能让顾客受损失。
PK金:王勇100元;罗总800元。
PK规则:如果王勇挑战成功,王勇将代表他的后厨团队赢走总经理的800元钱,并拿回自己的100元钱。如果挑战失败,王勇的100元钱就被“充公”。
PK周期:3个月。
在接受挑战的3个月内,王勇和他的后厨团队一起努力,找寻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办法。他们主要做了四项工作:
第一,总厨王勇从抓一手货源入手,自己跑市场去采购;
第二,严抓后厨浪费现象;
第三,菜品统一加工,避免浪费;
第四,七家酒店统一采购,不经过二级批发商,直接拿货,大大降低了成本。
PK到期,国宴会馆后厨的毛利率达到了59.2%。
在第二个月全员参加的PK大会上,罗总把800元奖金和王勇的100元PK金一并发给他,由于厨房的整体毛利率得到了提高,所以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后厨的员工们也会领到一份奖金。王勇现场向所有员工介绍这个“不可能的奇迹”的创造过程,令大家都对PK充满了信心。
这就是PK机制的威力!
PK机制营造正能量
首先,它激活的是人们想赢的欲望。PK就是比拼,比拼就有输赢,无论参与什么样的比赛,人们都渴望赢,因为人性是不服输的,谁也不愿意做一个输家。参与PK,赢的一方满心欢喜,内心升腾;输的一方内心被激发,渴望通过下一次再赢回来。
其次,PK机制充分利用人性追求幸福、逃离痛苦的特点。如果我们定一个目标,第一个完成的奖励1000元,最后一个完成的做200个俯卧撑,那么员工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如何挣得1000元,而是避免做200个俯卧撑的惩罚。PK机制就是让员工动起来,赢要赢得心花怒放,输会输得心惊肉跳。
再次,PK激发的是人们赌的天性。如上文提到的,如果王勇输掉了与罗总的PK,他将损失100元,但是如果赢得PK,将获得800元的PK奖金,这是一种赌博,输了赌金全部输掉,赢了将获得不菲的奖金,不过,这是一次王勇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赢取的赌博。赌,是人的天性,因为人们总喜欢以小博大,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老板在企业里发起PK机制,就是在公司设立一个“赌场”,让员工“赌”起来。
综上所述,PK机制就是让优秀者富起来,让平庸者动起来,让落后者慌起来,它营造的就是一种正能量。
PK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鞍山国宴的PK机制主要内容如下:
PK指标:各店营业收入、利润、各菜系毛利率、高端菜品完成率、个人订台、售卡金额、回款金额、酒水毛利率、酒水饮品占收入比例等。
PK指标基数:以各指标前三个月的平均值为基数,PK额在此基础上进行上浮。比如菜品毛利率的平均值为56%,那么56%就是PK基数。
PK额:由PK人自己出资进行PK,赢得的奖励也归获胜人自己所有。
PK规则:
1.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可以是同店同岗位之间PK,也可以是异店同岗位进行PK,还可以PK自己的上级或者老板。
注:管理人员至少要PK两项指标。
2.同等级别、同等岗位就同一指标进行PK。如三家酒店的行政总厨以毛利率进行PK,每人要拿出PK金额400元,谁PK指标高,并完成该指标,谁就是胜利者,胜利者会赢得另两家行政总厨的PK金额。
3.店内各岗位之间进行PK,基数不同者,以增加比例值进行PK。如燕鲍翅主厨和面点主厨以毛利率进行PK,燕鲍翅的毛利率为54%,面点的毛利率为64%,两人以上浮的点数进行PK,谁PK上浮的点数多,并实现该指标,谁就是胜利者,胜利者会赢得对手的PK金额。
4.个人或个人所带团队可PK店长;个人或个人所带团队也可PK老板。
5.PK指标的确定由PK人自己掌握。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内,PK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来说,PK内容主要是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团队PK
PK团队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通过PK最终决出胜者,PK内容主要有:
1.团队纪律:纪律是一个团队生存和作战的保障,纪律制定后必须人人遵守,令行禁止,决定的工作必须有反应、有落实、有结果、有答复,每件事情必须落实到人。
2.团队士气:团队士气主要表现为团队成员的精神状态和投入程度,士气高低直接决定团队的整体发挥,高昂的士气可以让团队发挥出超常的水平,成为左右成败的关键。
3.团队成绩:团队成绩为团队的最终成功,成绩也决定了胜者归属。
第二,个人PK:
个人PK为两人或多人之间的竞争,PK内容可以是专业技能、销售成绩、体育技能等,只有一个胜者,胜者享受胜果,败者兑现自罚。
本文摘自《中国好餐饮杂志》
<>|肉狗 编辑|朴芳
让 “大厂男孩”与“鹅厂之女”同框搞餐饮创业,又在传统经营类慢综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垒”和”合宿“的元素,这一档聚焦于青年人创业生活的实境经营真人秀——《完美的餐厅》实力演绎了什么叫神仙操作。
节目里,陈立农、黄明昊、王子异、尤长靖与薛凯琪、王菊、李子璇、陈意涵Estelle分别经营“桃园”和“米仓”两家餐厅,不仅如此,这八位偶像还要卸下光环,纷纷化身主厨、接待、收银员,做菜、刷碗、接待客人……样样亲自上阵,为观众展现一段真实且欢腾的创业之旅。
< class="pgc-img">>站得舞台又入得厨房
“偶创”经营大PK
都是借开餐厅搞慢生活,但与其他同类综艺相比,《完美的餐厅》有自己的绝活儿。
借助陈立农、黄明昊、王子异、尤长靖、薛凯琪、王菊、李子璇、陈意涵Estelle这八位观众心中的偶像,《完美的餐厅》以“破套路”的男女“对垒”式经营,给观众上了一盘全新且飘着浓郁青春味儿的菜。
在第一期试营业后,“桃园”和“米仓”都进入了正式营业的阶段,客源也都不错,只是画风却大相径庭,一个虽忙但稳,一个手忙脚乱。
< class="pgc-img">>
女生们经营的“米仓”,虽然在试营业阶段的前期,“微笑服务”的口号垮掉了,上菜的速度也赶不上顾客消化的速度,但后期逐渐便步入了正轨,“菊姐”稳坐料理台,其他成员也是各就各位,配合无间。
也正是有了试营业阶段的磨合,正式开张后,虽然也出了“掉刀吓客”、鸡精当芝士粉齁到顾客的小尴尬,但总体还是有条不紊的。
< class="pgc-img">>
而在祈求了半天之后,男生们经营的“桃园”好不容易和试营业期间的冷清say bye,迎来了客人,成员们却纷纷陷入了“从业危机”。
陈立农首秀咖喱慌到手足无措,接客点餐时又将巨型菜单摔落在地,惊得尤长靖亮出了“海豚音”。化身“收银小哥”后也同样“职途坎坷”,因为“脑袋急了”半天没算出“200—119”到底多少,求救“温州贾富贵”黄明昊才get了正解。
< class="pgc-img">>
“主厨担当”王子异也有些不在状态,先是写菜单时,提笔忘“翅”,多亏了尤长靖“尤点学问”现场教学才弄懂了“翅”的写法。后又炒糊了大虾,弄得“客尽皆知”,不过,为了让顾客吃得满意,王大厨果断地选择了换虾重做,标准的“厨界良心”有木有!
可以看出,《完美的餐厅》创新采取的这种男女“对垒”式经营的叙事模式,并不是想要双方真的在节目里上演商战大戏,而是想借两家不同的经营人员、方式以及效果等,让更多的观众能在节目里找到共情点,并能更好的代入节目,和偶像们一同感受创业的酸甜苦辣咸,从而实现节目“引领青年创业潮”的初心。
而且,这种偶像+“对垒”的节目设置,在使得节目与其他同类节目形成差异化,拥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和价值定位的同时,也能让偶像们从“创业小白”到“完美餐厅经营者”的成长过程,“玩”出节奏感,让生活慢而不乏味,忙而有趣味。
“搅局”开“嘴炮”
闹腾的慢生活才对味儿
人永远是一档节目的精髓,慢综艺也是同样。《向往的生活》有“何黄”配合才吸力无穷,《中餐厅2》有“朋薇”坐镇才趣味无限,同样的,《完美的餐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属性各异的偶像,才让繁忙的经营日常里funny满满。
女生阵营里,看似最成熟的薛凯琪却是个“大迷糊”,说是带着店员在餐厅外跳舞吸引客人,可客人都进餐厅了还沉迷舞蹈无法自拔,不仅如此,在正式营业备菜时还错把盐当糖,被王菊盖章为“厨房黑洞”。
< class="pgc-img">>
而身为主厨的王菊绝对是“米仓”的隐藏leader,一手掌控料理台,一手稳住前台餐桌,在面对黄明昊和尤长靖想白借儿童椅子的请求时,王菊更是尽显“钢铁直女”本色,“据利力争”完全不为美色所动,逼得黄明昊和尤长靖不得不“卖”友求椅。
“小豆子”李子璇和陈意涵Estelle则分别是“米仓”的“可爱担当”和“温柔担当”,一个哄娃招数多,和每个到餐厅吃饭的小孩都能打成一片;一个服务谦和且应变能力强,在试营业出菜慢时,用赠送顾客小甜品的方式缓解了厨房的压力。
< class="pgc-img">>
男生阵营里的四个偶像也个个自备亮点。尤长靖堪称“后厨歌王”且吃货本色不改,一言不合就开唱,一有缝隙就开吃,绝不让自己的嘴巴感受到一丝毫的空虚;陈立农则是全餐厅的“暖心担当” ,主动教尤长靖榨西瓜汁,帮顾客上菜时也细心慢慢地放到顾客面前。
< class="pgc-img">>
作为“主厨”的王子异的属性则有些不稳定,上一秒还是儒雅帅气且礼仪满分的“厨界良心”,下一秒却突然沙雕,成了药不能停的freestyle扛把子,报菜名报出“双押”,稳定军心跟伙伴们不断say“放松”时,也是skr满满。
“忙内”黄明昊则是个彻头彻尾的“活宝”,榨橙汁榨到果肉横飞,却给自己造成了心理阴影,说王子异定价111的大虾是“乌镇天价虾”,还错把尤长靖的妹妹喊成了姐姐,吓得尤长靖“瞳孔地震”慌忙纠正。
< class="pgc-img">>
这八个性格各异的偶像在“对垒”经营的过程里,频频互相“搅局”开“嘴炮”,也给节目添了更多妙趣横生的看点。试营业期间,由于门厅冷落,陈立农和尤长靖化身侦察兵跑到隔壁“偷师学艺”,蹑手蹑脚的样子惹的弹幕上不少观众都大呼俩人是“戏精本精”。
“卖”友求椅的事情被揭露后,身为主谋的尤长靖先是假装“隐身”,失败后又慌忙“甩锅”黄明昊,一脸无辜的表示自己“全程没有说话”,“四面受敌”的黄明昊立即申辩,在加上王子异与陈立农,四人你来我往的“撇锅”,笑料不断。
< class="pgc-img">>
而在欢笑的背后,节目还夹杂了不少温暖的小触动。尤长靖的家人到来后,长靖和父母谈心时才发现自己为了追梦,已经两年多没有回家;黄明昊和王子异看着长靖的家人,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自己学会了做饭但他们还没有机会吃到。
让“慢悠悠”的生活里充满了欢笑又带着温情,这或许就是《完美的餐厅》能吸引大批观众的原因。
但节目真正可贵的地方,是它不仅想借“慢”给观众身心的放松和逃离,还想借经营,把节目做成偶像和年轻人沟通的纽带,好让他们去实践节目初心,并引导年轻人的价值成长。
说经营更道人生
偶像教学效用佳
《完美的餐厅》里的八位偶像虽然闹腾,但在经营的时候却个个走心,真真实实地下了番功夫。
开店之前,偶像们严格按照餐厅开业的流程熟悉餐厅环境、体检,并进行厨艺培训,开火、切菜、颠勺“主厨”王子异都认真地跟着师傅一一学习,边切土豆边吐槽自己的刀功,“像我这么切(顾客)估计饿死了”。
正式开业后,两家餐厅也一直秉持顾客至上的观念,王菊看到带着宝宝的顾客赶紧把儿童椅轻推到餐桌前,“迷糊店长”薛凯琪也会耐心的跟顾客介绍特色菜品,帮顾客挑选最佳的座位,而男生们考虑到雨天较多,则贴心地在店里放了雨伞,方便客人借用。
此外,两家餐厅也会切实传递一些经营之道。“桃园”用开业宣传打折来揽客,“米仓”则用赠送礼品、设置消费金额线来促消费。不仅如此,每天结业后两家餐厅也会分别总结各自的不足,“桃园”在试营业后决心向“米仓”一样对内外场明确分工,并改进自己做菜、备菜慢的问题;“米仓”也针对自己做菜效率的问题,想出了提前多备菜等解决策略。
< class="pgc-img">>
在突出经营性的同时,《完美的餐厅》也在借偶像的榜样力量,不断向年轻观众输送积极的价值观。
很多人说追星是一种学会成长的过程,这话还真不假,对年轻观众而言,偶像大多数时候就是他们理想和目标的外在表现,所以,比起刻板说教,用偶像教学他们更容易接受和吸收,而《完美的餐厅》也确实在这样做。
节目里,身为“厨房小白”的偶像们,都会积极的学习厨房和料理知识,虽然过程中有不少坎坷,很多的疲惫,但每个人都在努力站好自己的岗位,陈立农手被刮伤了没有抱怨,自己清理后又和伙伴们一起准备营业;尤长靖炒肉时被油崩到了脸,也没有大喊大叫,还傻笑着冲着镜头比“嘘”的手势,不让伙伴们知道……
< class="pgc-img">>短短两期节目,这些偶像们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他们舞台之外的另一面,也通过自己在经营过程里展现的独立自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和与顾客相处时平易近人且礼貌谦和的态度,为年轻观众树立一个积极阳光的榜样,在他们走向成熟的路上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
如今,刚正式营业的“米仓餐厅”和“桃园餐厅”离成为真正“完美的餐厅”还有一段距离,而在不断接近的路上,这群闹腾的偶像还会上演一系列怎样的精彩故事,带来多少惊喜?一起追着看吧!
><>< class="pgc-img">>今,打卡网红餐厅已不是一件新鲜事。
今天朋友圈Fiona晒性冷淡INS风餐厅里喝咖啡,明天微博见Cathy头靠粉色火烈鸟咬下一口性感马卡龙,后天抖音刷到你前女友在“帝都排队神店”和她现任玩“老公给老婆剥龙虾正确吃法”的过气梗。
这些地方你可能都没去过,但你心里却很清楚,这些拍照比吃饭还重要的地方都有个响亮而统一的称谓“网红餐厅”!
铁打的食客,流水的网红餐厅。今年吃沙皮狗蛋糕的你,是否还记得去年啃脏脏包的你在哪里,唯一还惦记着的,也不过是那天拍照用了哪个好看的滤镜。
有人跟随网上种草的节奏,安利拔草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红餐厅”,也有人觉得这是营销炒作,不吃这一套,只认可百年老字号祖宗们流传下来的经典好味道。
一边是大排长龙装修有型深受年轻人宠爱的“网红餐厅”,一边是深藏胡同里弄有口皆碑的“百年老店”,如果是你,会如何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场网红餐厅vs经典餐厅的PK。
网红餐厅
必杀技一:“饥饿营销”、“必须排队,不排不是中国人”
簋街美食的胡大饭店已经算家喻户晓了,结果借势抖音再火一把!
前往簋街一品小龙虾鲜美滋味的外地来客,往往都要有着等待铁树开花的耐心和毅力。即便排到了四五百号的位置,依然有与其他宾客共凑一桌麻将其乐融融、谈笑风生决战到天明的勇气。凭借排队人数之多,会晤雀友一席之密。以至于在正宗老北京簋街的街头,四川人突然有了种身处家乡麻将馆的亲昵。
另外红遍大江南北的喜茶,也是通过饥饿营销走上“网红之路”的。 其排队阵容与簋街胡大能有一比,上班赚钱八小时,排队花钱七小时,反正都是让顾客买单,不过听说这样掏钱更慢一点。
必杀技二:“颜值即正义”、“朋友,请把你的相机带来,胃留家里”
“网红餐厅”最大的看点,便是门面的装修设计。韩国男团们都有自己的门面担当,这方面网红餐厅的老板也是出手阔气,不约而同请来专业设计师劳心劳力。
巴奴毛肚惊动了国际著名建筑师陆轶辰,大董邀请了知名空间设计师刘道华大驾光临,本为设计师出身的邱茂庭则直接跨界创办了鹿角巷......
所有的网红餐厅均呈现了设计师灵光乍现的一瞬,拍下它,将为你人生的高光镀金!所以来者敬请遵守《打卡网红餐厅规范》:来前一定要清空手机内存,吃饭不拍照等于没必要。另外,朋友请把你的相机带来,胃就不用带了。
必杀技三:“好玩吸睛”、“人人有故事”
有些网红餐厅是大品牌下打造的快闪店:香奈儿的咖啡和K11的梦龙 Pleasure Store快闪店都是强大的带货小炸弹,还有喜茶的妹妹“丧茶”也在快闪历史中留下一抹倩影。
有网红餐厅靠品牌和名字取胜,有网红餐厅则通过“好玩”留下客人的心。能占卜的答案奶茶、把碗摔得稀碎的摔碗酒、瀑布舒芙蕾、融化棉花糖的乌云咖啡、机器服务员智慧海底捞.....
主打北京菜的局气,张罗了不少德云社里的“段子菜”:于老师的心头好“抽烟、喝酒、烫头”都不少;郭老师经典引用桥段“大肠刺身”和“老伦敦炸酱面”。还有国内首创美式无餐具餐厅“水货”,让你体验幼儿手抓饭的快乐。
好玩还不够有深度,得会讲故事。韩寒的餐厅很高兴认识你(如今无运营),墙面上“喜欢就会放肆,爱是克制”一句就足够写满整部青春文艺体。
缺点:
三年之痒,网红餐饮界流传着“一年红火两年降,三年四年换行当”的传说。花无百日红,一朝入冷宫,终身难翻红。
“网红餐厅”爆款做得够多,却难有精品留住回头客,多数人排队买来就是为了拍照发圈。其中泡面食堂就是被人称为“一家永远不会有回头客的店”。
再好的装潢设计,再巧妙地营销文案,如果不能保证“民以食为天”的根本核心,那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只好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回天乏力。
经典餐厅
必杀技一:“百年老店”
国内的经典餐厅“百年老店”不胜枚举。最有特色的当属建于1863年天津的利顺德大酒店。
利顺德的名字取《三字经》中为人之道所来,它已有着156年的历史了,是天津老牌四星酒店,也是“中国第一家涉外酒店”,李鸿章、孙中山、溥仪、梅兰芳、袁世凯等名人都曾下榻于此。因历史悠久丰富,又被成为“可住的博物馆”。
利顺德特有的历史名人菜单不但能让你了解名人的旧爱,溥仪喜欢吃的焗酒汁扇贝、羊排,张学良爱吃烤小牛肉、巧克力冰淇淋等,还能穿越时空与他们来场餐桌上的对话。
必杀技二:“一方水土,一方特色”
网红餐厅以特别的菜式取胜,而经典餐厅通常是心系本土,一方水养一方人,造就了不同地方特色的口味。
南部沿海的闽菜系带有台湾风味,清淡中偏辣。云南丽江的口味偏辣,由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菜系会偏纳西菜一点。成都属川菜,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经典“三大炮”,当地有很多苍蝇小店都十分经典地道。还有突出“鲜”味,相对南方口味较清淡的浙菜等等。每一种口味都是家乡的味道。
必杀技三:“稳”“坚守和匠心”
在电影《泰囧》中有这样一幕,能感受到点国内“百年老店”的余味。
徐铮听说王宝强一天卖800个葱油饼,算了下开5000家连锁店可以年入3亿,上市指日可待。于是就说:“把你的配方卖给我吧!”
“好啊,我的配方就是必须要我亲自做,不能速冻,必须新鲜出炉。”
“你一辈子就是个卖葱油饼的。”
“你咋知道咧,我就喜欢做葱油饼。”
其实不必羡慕国外日本的“寿司之神”,我们国内也有很多扎根餐饮界的“老字号”,靠着口碑一代代传承至今,踏实地深耕细作。因为100%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所以才让平凡的料理变得不平凡!
人们信赖的不是它的“老字号”而是它百年来如一日的坚守和匠心,这份沉稳是那些玩互联网急不来的!
缺点:
若不是有《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大获成功,国内有很多值得肯定的餐馆和厨师,都不为人所知。
“酒巷不怕巷子深”在如今已不太适用,当年国酒茅台在展销会上不被世人所看好,还是有人直接将酒坛扔地上,香味散发后才吸引了大批人前往了解。
所以需要主动点,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