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获悉,《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日前正式出台。《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以下统称学校)和幼儿园,共28条,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校门外50米范围内不得确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学校未落实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机制、陪餐制度、同食堂购餐制度,违规将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的,将可能面临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学校食堂原则上自主经营
《办法》明确,学校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含实际控制人,下同)应当保障学校食品安全投入并对食品安全负责,落实校长负责制,督促校长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
学校应当建立由学校负责人、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参与的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机制。集中用餐的学校应当安排相关负责人陪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家长申请,有计划地选择家长代表陪餐。
在学校食堂管理方面,《办法》明确学校食堂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营利。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原则上自主经营,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可以采用劳务外包或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学校食堂应当做到明厨亮灶,公开食品加工过程。鼓励运用“互联网+”等方式,加强对食品来源、采购、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
《办法》规定,学校除严禁采购、使用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外——
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禁止采购、使用散装食用油、散装食盐;
禁止学校食堂制售冷食类食品(水果除外)、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现榨果蔬汁;
禁止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四季豆、野生蘑菇、鲜黄花菜、发青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校门外50米不得有食品摊贩经营
情节严重最高处3万元罚款
《办法》规定,学校应当加强校内小卖部、超市等食品销售场所的食品安全管理。非寄宿制学校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食品销售场所。学校校门外50米范围内不得确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
《办法》指出,学校食品经营过程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对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等级评定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明厨亮灶建设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行业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约谈的其他情形。
针对违法《办法》相关规定,但法律、法规、部委规章没有责任追究规定的,《办法》提出将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力,造成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或重大负面影响的,依法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学校不执行本办法有关规定,或执行不力的,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民办学校举办者未保障学校食品安全投入、落实校长负责制、督促校长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学校未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经抽查考核不合格或未履行相关职责,未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明厨亮灶要求,违反食品采购贮存使用、校外供餐管理规定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学校未落实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机制、陪餐制度、同食堂购餐制度,违规将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编辑 周霖
几天,江苏某学校的校长在学校的工作会议上霸气讲话:(关于食堂外包),要么你不要干,要么我这个校长不要当,从今以后,我当这个校长,这个学校,食堂不再对外承包,不以承包的方式经营食堂,所有的菜品食品都有我们(校方)自己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的营养。“
< class="pgc-img">>同时他意有所指的说:学校食堂不是营利部门,是服务部门。所有的老师想的通,给我想通,想不通,也要给我想通。如果还有意见可以向上级反映汇报。
现在学校食堂其实已经成为家长、学生和学校的矛盾之一。但是很多学校的食堂都经过某些关系承包出去,由于承包出去的原因,校方没有了话语权,发生问题,学校只能背锅。
< class="pgc-img">>咱们看11月23日河南新乡封丘县戚城中学发生的,因为孩子午餐呕吐的那个事情,不管究竟是校长跟承包商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还是因为校长是个好校长。显然他在里面是没有太多的话语权的。
< class="pgc-img">>而由于承包后,经营者必然想要营利,自然会在菜品上加以简化,能省则省,一天两天也许看不出来影响,但是长久必然影响到学生们的身体。而家长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吃不饱吃不好,心里有气向上级反映过后,有的能好个几天,几天后依然如故。有的根本就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反正我跟学校签合同了,有意见麻烦找学校。学校里肯承担责任的校长太少了。
菜少、手抖、饭凉已经成为了很多学校的常态,全国各地皆是如此。以衡水地区为例,由于很多学校都是寄宿制学校,学校学生多,打饭是分时间段的,但是初三的学生们就在不断的反映,等他们就餐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饭菜可打,最终多是买个馅饼糊弄一顿。校方知道么?知道,但是校长没办法。因为承包商大多是校董事会的亲属,校长没处置权,只能跟家长和学生打太极,打个1年,孩子毕业了,事情就过去了。
< class="pgc-img">>有人说这个校长吹响取消学校食堂外包的集结号,虽然是个非常值得喝彩的事情,但是也没必要吹上天。其实很多地区都走在了前面,只是好多人不知道。早在2012年6月,早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明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应由学校自主经营,不得对外承包。同年,四川出台了《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要求该省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一律不准外包。而除了山东、安徽部分地区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之外,其他省份并没有做到严格的要求当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食堂不准外包,就更不要说延伸到高中阶段的学校了。
< class="pgc-img">>记得我曾经接触过一个高校某个食堂的承包人,他给我看了一天的流水,大概是12万左右,就算按照2个点的利润来算,一天也是几千块钱,更何况一年有两个学期都能盈利,这还只是一个食堂。再说真的能只赚2个点么?
根底上,承包者考虑的是赚钱,想要从中挤点利润,就不得不压减成本,而如果改成自己办食堂,不营利,那钱不会多花,质量却上来了。学校的食堂本来就是一项公共服务,是为了广大师生吃好,承包商却是希望赚大钱的,矛盾就此产生。
< class="pgc-img">>学校自办自管食堂,校长等领导不从中牟利的话,那必定可以改善食堂的质量,让师生吃得放心满意,也能减少其中承包、采购、经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学校办食堂,应该有担当,这个校长的霸气宣言,希望不是说说,而是自身确实有所蛋疼,能够在未来站在学生的利益来考虑,否则就成了一场作秀。
同时,学校自己办食堂,也应当有评价监督机制。让菜品能够让学生接受,并听取学生、老师的意见,使其平稳经营,为学校的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图源网络,侵删。
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评论
堂承包与托管的合作模式与运营策略**食堂承包与托管的合作模式与运营策略**
食堂作为为员工提供餐饮服务的重要场所,其运营模式和策略对于保障员工饮食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食堂承包与托管作为两种常见的食堂运营模式,各具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是确保食堂顺利运营的关键。
**一、食堂承包模式**
食堂承包模式指的是将食堂的整体或部分业务委托给专业的餐饮公司来管理和运营。在这种模式下,餐饮公司负责食堂的日常运营、菜品供应、员工管理等事务,而食堂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则主要负责监督和管理承包公司的工作。
1.**优势**:
-专业性强:承包公司通常具有丰富的餐饮管理经验和专业的厨师团队,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菜品和优质的服务。
-成本控制:承包公司通常能够通过集中采购、标准化生产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风险分担:承包模式能够分散食堂运营的风险,减轻食堂所有者或管理者的压力。
2.**运营策略**:
-选择合适的承包公司:在选择承包公司时,应充分考虑其资质、信誉、实力等方面,确保承包公司能够胜任食堂的运营管理工作。
-明确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菜品质量、价格、服务标准等,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合理。
-加强监督管理:食堂所有者或管理者应定期对承包公司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食堂运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食堂托管模式**
食堂托管模式指的是将食堂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权交给专业的管理团队或公司,而食堂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则保留对食堂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1.**优势**:
-灵活性高:托管模式能够根据食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餐饮需求。
-管理透明:由于托管团队或公司通常负责食堂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因此管理过程相对透明,便于食堂所有者或管理者进行监督。
-资源共享:托管模式通常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食堂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运营策略**: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食堂所有者或管理者应与托管团队或公司共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食材采购、菜品制作、员工管理等环节,确保食堂运营有序、规范。
-强化沟通与协作:食堂所有者或管理者应与托管团队或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及时了解和解决食堂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托管团队或公司应持续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总结**
食堂承包与托管模式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模式应根据食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应注重合同管理、监督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确保食堂运营顺利、稳定。同时,还应不断创新和优化运营策略,提高食堂的服务质量和效益,为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