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是说卖就卖,你知道吗?
疑问商家已经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只是因为超范围经营凉菜就被罚款,是不是小题大做?凉菜不能说卖就卖,你们知道吗?今天小编告诉你原因。
根据前期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市场监管局对网络订餐经营状况监测情况来看,很多餐饮单位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时并不重视许可事项的填写,特别是经营项目,既不考虑现阶段经营的业务,也不考虑将来可能涉及的业务,殊不知这样会埋下重大隐患。
凉菜是冷加工,食用前又不再加热,在加工过程中稍不注意或贮存不当,极易被细菌污染,食用后会引发肠道疾病或食物中毒。尤其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速度快,食物易腐败变质,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性更大。所以,冷食类食品一直被列为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在场地设置、设施设备和操作上比经营其他食品要求更加严格。
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部分冷食类食品的加工制作应在专间内进行。
而现榨果蔬汁、果蔬拼盘等的加工制作,或是仅加工制作植物性冷食类食品(不含非发酵豆制品),对预包装食品进行拆封、装盘、调味等简单加工制作后即供应的,调制供消费者直接食用的调味料等,可以在“专用操作区”进行加工。
餐饮经营户如未添加冷食类制售经营项目,擅自售卖凉菜就涉嫌超范围经营了,会被立案调查,一旦查实,将面临罚款处罚。餐饮单位应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设置凉菜操作专用间或是专用操作区,并到行政审批部门办理许可证的变更手续,增加“冷食类制售”,待审核通过,取得许可后从事凉菜制售。
消费提示
在这里也要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餐饮场所或是网上平台订餐时,一定要注意查看经营者许可经营范围,如果商家存在超范围经营,那就要多加注意了,不规范的餐饮操作行为,可能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可以拨打12315进行举报。
来源:市场监管半月沙龙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通知,要求秋季学期开学后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加强对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管理,原则上不得制售冷食类、生食类、裱花糕点以及四季豆、鲜黄花菜等高风险食品。
据悉,开学前夕,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开展针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超市、餐饮服务等单位的校园食品安全大检查。全市范围内学校的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为学生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周边的食品经营单位,包括餐饮服务单位、超市便利店及食品市场等都纳入检查范围。
根据相关要求,学校要加强对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管理,不得采购没有相关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证明材料的冷链食品。
近几年,餐饮渠道尤其是中式连锁快餐发展迅猛。但随着店面租金和人工费用上涨,不少餐饮企业选择用速冻半成品代替现做,这吸引了众多冷食企业掘金餐饮渠道。
那么,冷食企业想在餐饮渠道“淘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在餐饮端爆发的下一个冷食品类会是哪个?
决战餐饮渠道,冷食企业要具备哪些技能
产品研发创新能力
对比A股上市的部分餐饮、食品公司研发方面的投入,可以看出食品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通常更高。
从研发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2018年惠发股份、三全食品、广州酒家占比较高;从研发人员占比来看,惠发股份、海欣食品、广州酒家较为领先。
中央厨房生产能力
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形成集约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中央厨房对原料采购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16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数912家,中央厨房普及率达到70%。
餐饮企业通常采用“中央厨房+连锁门店”的传统模式,然而随着网购、外卖、最后一公里到家等新消费加速,逐渐迭代演变出“中央厨房半成品+全渠道销售至终端用户”的模式。未来中央厨房的数量、规模和选址将影响速冻食品企业面向B端的供应能力。
A股上市餐饮、食品公司2018年研发投入情况对比
冷链运输配送能力
对于速冻食品厂家来说,自建冷链运输网络成本高昂,战略合作或是主要对策。
从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条来看,高成本主要体现在中下游的冷链仓储和流通环节,冷库建设成本高、冷藏车等冷链设备的投入大,且冷链技术要求较高。但这种形式初始投入过大、规模效应有限等问题将制约企业利润,而选择与专业的运输公司合作将实现双赢。
深度分销能力
受餐饮企业高度分散的格局影响,速冻食品企业要想做大业务规模必须具备优秀的深度分销能力。虽然近年来出现了部分连锁餐饮龙头企业,但整体来看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化、连锁化的提升还不明显。
面对下游的分散化市场,速冻食品企业需要加强深度分销能力。速冻食品企业自身难以开拓、维护数量庞大的潜在B端客户,因此需要依靠经销商在各自市场领域的渠道分销与客户维护。
以安井食品的经销商发展数据为例,其对成熟市场经销商进行动态调整优化,整体数量略有减少,但西南地区同比增长32.5%,主要是在四川建厂并于2018年底试生产,带来西南地区经销渠道进一步下沉所致。
冷食下一个发力点在哪里?
在当前的速冻食品餐饮B端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细分市场领域。
速冻汤圆、水饺中,三全、思念、湾仔码头已经成长为行业巨头;火锅丸子、肉制品类别中,南方以海霸王、海欣为领头企业,北方则以山东惠发、佳士博为代表,华东则是安井较为突出;速冻点心小吃类的企业有利口福、阿诺、安井、金城等企业;在冷鲜肉领域,双汇和雨润依然占据了绝对优势。
除了速冻米面和火锅调料产品,面向B端的冷冻食品,未来哪个品类有可能爆发?
综合分析,面向B端市场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应该具备几个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易于规模化生产,比如冷鲜肉、糕点;二是消费频率较高,用户需求足以支撑一定的市场规模,比如菜肴料理包、糕点点心;三是利润率相对较高,糕点点心尤其是高端粤式点心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