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每年加入餐饮大军的人多不胜数,但餐厅倒闭率却非常高。这些餐厅倒闭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从多个餐厅经营失败的案例中,为大家总结了以下这些原因。希望各位餐饮人不要重蹈覆辙。
01
选址太盲目
选址是决定餐厅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选错地方,餐厅十有九死。
人流量大,商业繁华的地段是餐饮人的必争之地,但这样的地方租金太高昂,竞争又激烈,生意稍有差池连开支都付不起,迅速被淘汰掉。
其实有些类型的餐饮店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条件,选址和自身定位相符才是最重要的,像主营盒饭外卖的餐厅,选择写字楼多的铺面就行;而一些家常小菜馆,选在居民住宅集中的地方也不错。
< class="pgc-img">>02
团队不稳定
很多店生意本来还不错,一段时间后生意就严重下滑了,菜品质量和口味也大不如从前,询问一番发现原来是厨师走掉了。
还有的店,客源很稳定,其他的业务也进行得红红火火,但是自家员工或者合伙人起内讧了,给餐厅的经营带来问题。
所以说团队稳定对一家餐饮店来说非常重要。很多老板总以为只要工资给得高,人才自然留得住;但有时候问题可能并不在工资上,而是在管理上,包括管理者平时如何与员工相处、绩效考核、团队氛围的营造等。
03
产品仅局限于“食物”
以往做餐厅,产品仅局限于“食物”本身,但事实上如今的餐饮产品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食物”。“服务”“消费场景”“消费特色”等无形产品的重要性,甚至超出“食物”本身。
相比于以前,当下消费人群多为体验式消费,消费的也不是“食物”而是“品牌文化”等,即对你品牌的认同,具体体现在餐厅的服务、环境、营销等。
黄太吉那么难吃还是那么火、海底捞不见得有多好吃,还是那么多人排队……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现在做餐饮,不仅要抓住消费者的胃,而且要抓住他们的心。要善于抓准顾客的心理,通过各种手段打造自己独特的IP与衍生产品。
< class="pgc-img">>04
产品追求越多越好
很多人总是喜欢上新品,看到别人菜品卖得好,自己也跟着卖,认为增加新品就等同于增加营业额,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产品越多,成本也相应越高,且不说人工成本,原料成本也会增加很多,这还不算材料的浪费,对于很多点单率比较低 ,材料又属于不常用的材料的菜品来说,材料的浪费可能比菜品销售的收入还要多,这样算下来完全是不划算的。
另外盲目地增加新品,会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味道上可能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其实把一个产品做深做透,远远好过做十个半生不熟的产品。
< class="pgc-img">>05
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
曾经有一个朋友开一家冒菜店,开业时非常霸气地搞了个三天免费吃活动,结果门店大排长龙,但三天活动结束后,一个顾客都没有留下。
原因就在于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做餐饮首先要做的就是认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从产品设置、定价、营销活动开始,都围绕这个群体展开,先把自己的核心顾客群体牢牢抓住了,再去考虑其他的群体。
切忌面面俱到,试图迎合所有人的做法是最愚蠢的,到最后往往谁都迎合不了。
06
一说营销,就想到打折
一说到营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打折、特价或免费。其实餐饮的营销有很多,并不只有自降身价这一招。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对营销的理解是,企业发现或挖掘准用户需求,从整体氛围的营造、产品形态的营造推广到销售产品,主要是深挖产品本身内涵,从而让用户深刻了解产品进而购买的过程。
也就是说好的产品本身就是营销,产品的出品摆盘都可以成为吸引顾客的点。此外,服务也可以成为营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底捞,餐厅环境也可以成为营销。
因此我们要打破常规思维,不要一说营销就打折,而是要将营销的思维贯彻到餐厅里的方方面面。
< class="pgc-img">>目前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迅速崛起,就是通过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平台 ,利用抖音平台的巨大客户量,将你发布的视频推荐给同城附近的人,让更多感兴趣的人看到你得店铺,为什么说这种方式目前更受老板欢迎呢?第一,只要找好方法成本很低,每天只需要发布一些视频就可以了,第二,流量大,不要低估这些流量,每天抖音有接近4亿得日活量用户,你身边的客户都在刷视频,客户在哪里,我们的宣传就应该在哪里,第三,老旧的营销方式已经被客户摒弃,大家不喜欢,效果很不好,这也是很多餐饮门店掌握了很多营销手段,却没有什么效果,其实如果他们愿意接受新思想,愿意改变看法通过短视频去做营销的话,现在应该也做的很不错的。
好了今天得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你也想通过短视频去提高店铺客流量,欢迎私信我或者关注我哦!我拉你进来一起进群学习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多做小餐饮的客户,一开始以为餐饮市场这么大,自己开个小店,肯定能挣碗饭吃。然后热血沸腾地拿着少则一二十万、多则三五十万的资金开始自己的餐饮创业路。
可是万万没想到,忙活了几个月才开门的店,没熬过3个月就撑不住了;有一些店忍痛熬半年,却没等来顾客爆棚的那天;前几个月生意挺好的,后来渐渐就没人了。能存活一年的店铺比例不到10%!当初以为自己做了餐饮就能轻松赚钱的老板们,可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被市场打了脸。
成功的品牌是相似的成功,失败的品牌却各有各的痛。
我们总结众多失败原因,发现下面8条是踩坑率最高的!
1. 不懂市场选品类
有不少生意不好的餐饮老板,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类”的时候,大部分人的答案都不是他们有相关的技术或者能把这个品类做好。有人是在别的城市吃了觉得不错,就回自己家乡开个店;有人是看到大品牌的店天天排队,自己也想开一个。
这样的店等开业后生意不好时,老板往往不从自己产品、服务、体验方面找原因,而是直接就判定“我们这里的顾客不喜欢这个东西,我准备换成别的试试”。至于要换成什么,他的答案一定是“我觉得什么挺好的”。
但是,关于小范围内的潜在顾客群、同品类或者其他品类竞争者、自己团队的技术能力、消费者的消费频次需求状况他们都没有考虑,这样的创业者我们只能说“有钱任性”。
2. 不把产品当核心
经常会有餐饮老板说“我家店刚开生意不好,你能不能想办法帮我宣传一下”,很多中小餐饮人都会觉得生意不好客流上不去,一定是宣传没做好,曝光太少。如果我接着问有什么特色可以宣传,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这种思维是不可能把一家店做成长期的,为什么呢?新开的店一般会有一些折扣活动来吸引客流,大部分周边的顾客会冲着开业优惠选择进店消费,如果你的产品没问题,这部分顾客一定会回购,一般不会刚开业生意就不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产品一定是核心,做餐饮的人不管做到什么规模,都要对产品有敬畏之心。而且,好产品绝对不能是“我以为”,必须是顾客觉得好。小规模的店顾客本身不会有太大的期待,基本是冲着你的品类去的,就是顾客需要你的产品。如果你不能把产品做到顾客愿意来第二次,再怎么宣传推广也没有用,内功不好,一推就倒。
3. 不懂营销搞促销
餐饮市场同质化严重,很多不懂创新又不愿学习的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模仿别人的促销活动,试图通过低价竞争赢得市场。可是,大牌做活动之后确实吸引了一批顾客成为忠实粉丝,你的店可能促销结束就凉凉。最近几个月,不断有媒体报道新店开业促销不当导致几天之后就关门的案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大品牌玩促销时。并不是你看到的全场五折、送1000瓶啤酒那么简单。他们可能有原材料供应链优势,设置诱人的引流产品后靠搭配其他产品赚利润,或者某些大牌就是想通过低价策略熬垮一批小店然后独占市场。
促销不是营销,不懂的人去模仿,真的是外行看热闹赔钱赚吆喝。没有经过设计的促销活动,只是给了顾客短时间占便宜的机会。
4. 不讲体验口碑差
餐厅做的都是吃吃喝喝的生意,入口的东西,大家最关注的肯定是干净卫生。比如一个小伙儿穿着白大褂干净利落,煎饼果子的卖6块;旁边一大叔慈眉善目,一个一年到头一件围裙,一样的煎饼果子卖5块,你去买谁的煎饼?顾客不差一块钱,就看你有没有让他愿意多花一块钱的本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很多小店觉得自己不是大品牌,可以不考虑服务和体验,能给顾客把饭做好就行。这样的想法,怎么积累回头客?如果顾客吃饭的时候旁边座位还一片狼藉,再好的饭菜顾客也会倒胃口。如果能让顾客在就餐的同时感觉到舒服、放心,顾客才会帮你传播,形成口碑。运营没有什么大事,做好每件和顾客有关的小事,就是大事。
5. 不做调查选门店
关于餐饮行业选址的坑,一定是很多餐饮创业者吐槽最多的点。我们有个客户在新开的商场开了一家餐厅,尽管餐厅的口味、环境都能做到大众点评的5星好评,他家的客流量在整个商圈是最好的,但在高额房租成本的重压下,熬了几个月之后,还是选择关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新开的商场,不论它的位置多么优越,人流量都不可能一下子达到预期。从开业到成熟商圈都需要一定时间,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考虑能不能撑过过渡期。
还有的创始人可能考虑到投资新店资金费用大,就以便宜的价格承租位置不太好的店面,结果门头招牌都被遮挡,路过的人看不见,要吃饭的人也找不到。此外,还要考虑门店周围的品牌、商圈整体的消费人群层次、门店能够捕获的客流量等。
6. 不看资金重装修
有一部分餐饮人,觉得只要把自己的店装修好,顾客的体验一定也会好,所以会把创业的一大批资金用在店面装修上。据说麻辣诱惑的资金链断裂,就是因为投入了一大笔钱在老店的重装修上面,但是因为品牌老化的原因,装修之后的门店并未获得盈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大品牌相对来说有更多途径的现金流,都能被资金捆着,更何况很多创业者几乎是在一开始就投入了全部资金。新店开业之后,好的情况下3—6个月开始盈利,所以要留下充足的资金应对前几个月的各项费用,一旦出现发不了工资的的情况,就会有员工流动,餐饮店可能就有关门的危险。
7. 不懂行业做加盟
近些年随着加盟连锁发展得越来越快,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餐饮的人,也会被品牌方“保姆式服务”的承诺和诱人的投资回报计划说服,觉得没有经验也没问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但是很多加盟品牌只是负责部分原料的配送,根本没有其他的培训和支持。这就导致很多餐饮小白开店之后一团乱,出品品质无法把控,员工无法管理协调,更不要说菜品研发、营销推广。
没有行业经验的很多餐饮小白选项目完全是跟风,不会考虑选择的品类是否有长期的发展可能,也不懂加盟的品牌是不是可靠。建议大家投资加盟项目之前一定自己多查一下,企查查就可以了解到一些企业的基本信息。
8. 不懂传播乱起名
很多创业者把自己投资的店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想叫什么就叫什么,起各种个性好玩的名字,完全忽略品牌名基本的作用。作为一个品牌名,他首先要解决传播的问题,让顾客一看就知道你在卖什么东西,而且方便顾客去转述介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所以,那些名字听上去特别抽象的餐厅,传播推广成本会很高,可能在第一眼就被顾客淘汰掉,顾客不会专门跑进去看看你卖什么的。还有名字中英文结合、带着日韩字符的,你让顾客在给别人介绍的时候怎么说?
当然,失败的原因可能不止我们列举的这些,也有合伙人意见不同关门的、突发安全事件被迫停业的等,每一种情况对于刚入行的创业者都是挑战。餐饮创业也许是实力和运气并存的事,希望全民创业的时代,如果你要做餐饮,至少要做一个懂行的创业者,能够躲开前人踩过的坑。
本文小结:开个店简单,活下去难。全民创业的时代,拒绝做行业小白,站在前人失败的教训上,做懂行的餐饮创业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个餐饮人都想开一家自己的餐厅,但餐饮却是目前创业失败率最高的行业,没有之一。
一位24年的餐饮老炮,曾餐饮创业两次均以失败告终。
近日,他对他的失败经历进行了深度复盘和分析,总结了5点经验,自称为职业餐饮网不锈钢粉丝的他投稿,希望能给各位餐饮人一些简单思考或启发。
文 | 职业餐饮网特约作者 于勇
简单介绍一下,本人至96年12月底在宁波进入餐饮业至今一直混迹圈内,有过荣耀光辉,有过头破血流,曾经餐饮创业两次均以失败告终。
最近,我对自己过往的第一次创业经历做了个梳理,以便自己反省吸取经验教训,同时能给餐饮圈内同行们一些启迪,共同进步共图发展。
“先遭门前修路,又遇金融危机,
我首次开的两家餐厅关门了”
在进入餐饮职场12年后的8月,也就是2008年,我开始了我正式创业的第一步。
在宁波某花鸟市场大门口接手了一家转让的餐饮店面。店面两间(中间夹着花鸟市场的一条通道),其中一间是厨房,另一间六张四人桌一个小包厢。
取名御家川菜的原因有二,一则是因为我姓于,御于同声,二则我希望顾客到了我的店里能得到皇家御膳房一般的味道享受。
清楚地记得,在正式开业的前一晚,我兴奋得根本睡不着觉,半夜三四点钟就到了店里各种做卫生。
开业后生意很不错,因为有十多年餐饮从业基础和管理经验,所以我在经营上和同一条街的其他餐饮店应该说有一些不同之处。
比如我店里的卫生肯定是当时同街道其他同行里面最干净的;
比如虽然只是间街边餐饮小店,但我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给顾客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并且还是当时质量相对比较好的一次性筷子;
再比如因为我开的是川菜馆,为了凸显特色,我还专门让老父亲从四川老家把他最喜欢的一套李伯清散打评书的VCD碟片寄给我我滚动在店里播放。
别说,还真取得了一定的效(笑)果,等待上菜的顾客们经常盯着电视哈哈大笑......
加上请的重庆师傅技术真心不错,回头客不断,所以很快我的小店就成为那条街餐饮店里生意最火的之一,经常在市场通道里另外搭上几张桌子仍然是不够接待。
就这样,身边有妻店里有客房里有狗,虽然辛苦忙碌,心里还是蛮开心的。最踏实的时候就是隔几天和老婆带着营业款和几个存折去银行:这些是为明年房租存的,这些是下个月发工资和交水电费的.....
可惜好景不长,大概开业一年不到吧,一天我照旧去花鸟市场老总办公室收餐具,对我店里还蛮认可的老总突然对我说了一句:你那个店,能转早点转出去吧。回到店里,仔细琢磨了一下,还是早早的就在门口贴出了转让广告,然后边做生意做找新的店面。
很快,在大家的一片惋惜和疑虑声中我就将店面转让了出去,因为生意好的原因转让费还小赚了一点。
果然,没两个月,那条街陆陆续续地张贴了很多的转让信息,再后来没多久,花鸟市场关闭了,成了一个专门堆放二手物资的大仓库.......我第一次餐饮创业的第一家店就这样停掉了。
很快,第二家御家川菜馆在当时号称宁波第一大小区的常青藤小区对面开业了,这家店带阁楼面积约300平,大厅有五张桌子其他都是各式大小包厢,主要接待马路对面的小区居民和租住户以及周边工厂企业的上班一族。
店虽然换了地址也增加了很多面积请了其他员工,但烧菜和主切配的师傅还是以前花鸟市场店的两个人。
开业后,生意依旧很好包厢经常坐满,成了周边喜好吃辣的本地人和外地上班族的聚集地。
谁知,仍旧是好景不长,大约半年左右吧,门口的主干道大修,全封闭,我的主消费群体对面小区的客人要到店里来就得从两边绕很远的路才能到店里,顾客一下子少了很多。
虽然如此,我还是给大家打气:没啥,修路总不可能一直修嘛,只要路修好了我们生意就好了。
可惜的是,等路终于修好撤掉防护,我傻掉了:马路中间有了隔离栏,马路两边修了绿化带。也就是说:店对面常青藤小区的客人再也不能跨过马路直接到店里来了,还是得像修路期间一样绕很远的路!
加上当时金融危机对外贸企业的冲击,生意越发惨淡,后面撑了几个月,给每个员工多发了200元工资,把冰箱冰柜里的各式菜品也全部分给了他们,然后就把店关掉了。
< class="pgc-img">>
“没想明白这5点,做餐饮失败是迟早的事”
其实,上述修路也好金融危机也罢,只是我川菜馆创业失败的表象,真正的原因是以下几点,如果没有把以下几点想明白或者解决掉,就算不修路没有所谓的金融危机,我想我的御家川菜馆关门也只是早晚而已。
1、做餐饮没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将只会受制于人
创业项目最好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否则,你只有受制于人。
清楚地记得,我请的师傅在第一家店结束后,选址期间我承诺工资按照以前的结算,其实后来二店正式开业了,选址期间二十多天的工资我是按照新店的工资结算的(上浮了1000元/月)。
因为上班的距离稍微远些了,我还把自己原来用来买菜的电瓶车送给了他,自己又买了辆大些的。逢年过节的除了礼品外我还把店里几位员工的父母亲人请到店里一起聚餐。
结果呢,一天晚上打烊下班师傅对我说:老板,我电瓶车停店后面丢了,你给我拿点打的费嘛。
虽然心有不爽,我还是给他拿了打的费并说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交通工具上下班。(当时在修路了,生意很一般)
没料到又过了几天,师傅对我说:老板,隔壁湘菜馆在找我,愿意多出1000元工资请我去。我当时就说:好嘛,那我不留你。立即就把工资给他做了结算,当然,他没去隔壁湘菜馆上班。
仗着自己在餐饮圈多年的人脉,师傅走了后我给很多以前的同事朋友兄弟伙打了电话,那段不短的时间几乎都是靠着他们轮番上阵帮我支撑下去的。
但毕竟他们绝大多数不是专业川菜师傅,所以本来就不景气的生意因为味道不如以前的原因就越发惨淡了,这是导致我最终关店的核心原因。
2、选址前一定要注意几年内是否有拆迁改造计划
地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条件允许的的情况下,租赁店面前最好能事先走访有关部门或者打听该店面或者当道市政是否有几年内拆迁改造的规划。
也可以和房东约定如果发生拆迁改造等情况的应对条约。一般情况下一条街上或附近转让情况较多的要特别小心。
3、别盲目崇拜“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两家川菜馆营业期间内,因为对“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句话的盲目崇拜,于是乎我对员工非常大方。
比如:夏天的冰啤酒,工作餐时最开始是我一个人喝,但总觉不大好意思不能亏了员工。所以就主动拿几瓶让大家喝喝,慢慢的,变成一到吃饭时间,他们就自己打开冰箱拿啤酒了,有时候喝高兴了还再去拿几瓶。冬天的黄酒糯米酒也是这样,后来还要加点大枣枸杞鸡蛋炖炖再喝.......
中午打烊没事做,就带着店里一大帮人去网吧,我付钱,打游戏聊天看视频。赚的是点毛利润,花出去的却全是净利润。
那时总想着:没关系,对员工好点大方点他们尽心点,花点钱没关系,多的会赚出来的。却没想一天两天看不出,时间一长,一个小店而已,如此大方的开销,哪还有利润可言。没有利润,何谈发展,何谈员工的其他福利......
4、小店经营采购成本控制不能偷懒,一定要亲力亲为
在原材料采购这一块,后面仔细想想,漏洞实在大得吓人。
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所有的原材料调料都是我自己采购。后来开了第二家店,总觉得生意做熟不做生,虽然距离远了很多,几乎原材料成本的一半(主要是肉类)还是由原来的供应商在提供。
并且,很多时候是由前文中我提到的师傅带过来的,也是因为熟悉的缘故,那大半年我甚至都没核称对单检查产品质量没有市场调查,单子上写多少钱我就给多少钱让师傅带过去。
5、味道是餐饮核心竞争力,坚持特色
记得第二家店开业之初,和第一家花鸟市场店不同的是很多顾客是宁波本地人,所以我给师傅说如果是宁波本地人来吃就不要做那么麻辣。
结果我听到的是本地顾客说:你这个川菜不正宗,麻辣味不够不好吃。他们告诉我:我们一般吃川菜的次数不多,如果来了就是想吃正宗的麻辣鲜香的川味过过瘾,你倒好,端出来的川菜不像川菜宁波菜不像宁波菜的。
所幸我在得到顾客反馈以后及时的做出了调整,本地人外地人四川人一个味,都做正宗川菜,这才又让本地顾客期待而来满意而归,看着宁波客人辣的头上冒烟额头冒汗但还是大呼过瘾并且成为回头客的时候,我知道,我整改对了。
小结:
托尔斯泰说过: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同理,一个经营失败的餐饮门店也必然有很多因素。以上是我所能想到的导致我第一次餐饮创业失败的表面及深层的原因。
谨以此文献给正在餐饮路上拼搏的同行们,如果读到此文的您能够从我这里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并能悟出一些经营之道,我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