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的奶茶市场中,蕴含着超过百亿的财富。而这家奶茶店,准备用8元的产品,切分这个百亿的蛋糕!它有怎样的终极武器?
一杯奶茶的市场有多大?
一份财政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有294亿;2009年,达到299亿;2010年,高达305亿;2011年,超过326亿;2012年,336.7亿……
感觉不够大?请注意:这只是整个台湾省的历年数据。如果在中国大陆,这个数据会怎样?
绝不止百亿!
1
奶茶商机:从“1.0”到“3.0”
奶茶是由台湾“摆渡”到大陆的洋饮品。
在台湾,珍珠奶茶成为当地的地域性标签,台湾人甚至用“珍珠奶茶,让世界对台湾印象深刻”,作为他们的茶饮文化内涵。
在台湾大大小小的街角巷弄,随处可见珍珠奶茶店;同时,由于台湾人对珍珠的情有独钟,故而,珍珠的选材、工艺、大小等,成为一杯珍珠奶茶高下的评判标准,这在无形中就产生了奶茶行业的良性秩序:珍珠成为各大品牌的竞争力。
然而,即便台湾奶茶蔚然成风,耳熟能详者更是屈指可数。
成功品牌基本上有三大共同点:成立时间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家;品类突围能力强,品类不断扩大;方便,即固态奶茶;
固态奶茶存储方便,不易过期,它逐渐漂洋过海,一门新商机开始在大陆发光发热。“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初入大陆的奶茶,力受人们追捧,奶茶商机1.0浮出水面:代理。商业敏感度高的人争先代理了台湾、香港品牌奶茶,分食了第一块此行业的蛋糕。
当代理趋近饱和,2.0代替了1.0,这就是自主研发。虽然多半品牌都离不开“山寨”香港、台湾,但凭借成本、价格、本地特色等优势,亦足以同外围代理品牌分庭抗礼。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者对奶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为突出的就是健康、养生。无论港式、台式,还是大陆奶茶,都存在一个问题:固态奶茶品牌居多,虽然方便,但在健康面前,成了伪命题。因此也就促发了新一轮的奶茶革命3.0——健康与养生。
这是一块崭新的版图,因此,谁抢先占领了这一空白领域,无疑就是这一领域的翘首。
2
杠杆撬动地球:“8元奶茶”PK“百亿市场”
2013年7月18日,大上海人民广场商业圈西藏南路,烈日残暴地炙烤大地。
一家新开的奶茶店面之前,排起了长龙。排队的人们汗流浃背,却都在耐心等候,不愿离开。这个小店,不足20平米,在这一天,却卖出了1200杯,营业额超过8000元;后来数据统计,这家店开店一个月,营业额突破35万!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品牌——沪上阿姨,为何力能扛鼎、在逆流中攫获财富?
一杯奶茶,叫血糯米奶茶,是沪上阿姨的招牌,只卖8块钱。
跟其它所有奶茶都不一样,这杯奶茶不只是“奶茶”,奶茶与血糯米“水乳交融”,奶香、茶香、米香顿时融汇成一道美妙香味,让人不由食指大动。
杯子见底之时,也差不多感觉饱了——便宜、管饱,再加上现熬,无任何奶精、色素、添加剂,这绝对是空前的。
沪上阿姨坚持八个字:上善若水,以柔克刚。
善,即以消费者的健康为出发点,即与人为善,这是沪上阿姨品牌的定位:让消费者喝上健康、乃至养生的茶饮。采用优质而纯天然的谷物做原材料,在消费者面前现场熬制,让人看得放心、喝得放心。
水,是至柔之物;刚,隐喻奶茶行这块百亿蛋糕。沪上阿姨成为奶茶革命3.0时代的领路者、健康与养生的“代言人,”这泓至柔之“水”,足以冲击牢不可破的“刚”。
沪上阿姨的横空出世,无疑给了整个行业一线新曙光。
现在是一个律动的时代,睡了一觉天下大变。因此,固步自封的老一套产品打造及经营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那些来自港台的大牌,它们代表过去,但不足以牵引未来。想继续分市场,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动向,大胆改变和创新。沪上阿姨做到了,在这场杠杆撬动地球的PK中,重新定了奶茶的属性,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然而,能够撬动百亿市场的除了产品好、够创新,还有它的终极武器。
3
终极武器:“大BOSS”与“小伙伴”
这个“终极武器”是——沪上阿姨创始人周蓉蓉和她的“小伙伴”团队与加盟商。
这是个非典型创始人,她虽然不擅长做奶茶,却将沪上阿姨做的风生水起。
创始人并不一定非得会打仗,当她如同军师一般,胸藏韬略,谋篇布局,即便身处帐中,一样指挥千军,制敌千里。而这,正是周蓉蓉的长处。
首先,她不会做奶茶,但她有辨别奶茶质量优劣的味蕾。她在上海工作的几年,尝遍了几乎整个上海市的所有奶茶;出省、出国考察期间,把所到之处的好吃街的奶茶,从街头喝到街尾;研制产品的时候,每天喝了几十杯不同火候、原料、工艺的奶茶。她对奶茶的敏感度,已近炉火纯青,稍有一丝过甜,或味道不足,都逃不过她的舌头。
其次,她取长补短,用人唯贤。既然自己不会做产品,那就找做产品的高手。因此她的团队里,有COCO、85度C、星巴克等各大奶茶品牌的高管,他们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年至十几年,聚在一起,交出的产品,就是最优质的奶茶。
再次,她身先士卒,有高度亲和力,以及让团队凝聚的能力。沪上阿姨总部的员工都说“老板如同自己的家人朋友,没有一点架子”。当门店遭遇断水断电,她牵头去几公里外的地方打水、采购蜡烛和发动机,浑然没将自己当老板看待,不管老公多么心疼,她还是不依不饶:“沪上阿姨就是我的孩子。”
当然,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有自己的天花板。
沪上阿姨的“小伙伴们”功不可没,有大陆奶茶品牌高级督导,有世界500强企业大中华区领头人,有获得各类荣誉称号的年轻骨干,他们都选择加入沪上阿姨,如同天南海北的涓涓细流,最终汇成汪洋大海,与周蓉蓉一起,掀起奶茶革命的惊天骇浪。
从2013年到现在,3年时间里,沪上阿姨开了300家左右的分店,对于同行,这不算慢,但也不快,虽然咨询的人多,但“每100个咨询者里面,我最多只选10个作为加盟商”,周蓉蓉说。
选择加盟商,周蓉蓉和团队尤为谨慎。
首先,有共同价值观、对奶茶行业热爱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加盟商的门槛;接着指导他们进行选址;合作后,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授教管理知识;在门店正式营业后,要求加盟商严格遵守沪上阿姨生产工艺来进行标准化生产……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沪上阿姨输出的每一杯奶,都是相同的营养、健康、口味,才会直挂云帆,不断向前。
每一个加盟伙伴“都是我们自己人”,一起携手前进。
尾声
当创始人信念够坚定,当团队拧成一股绳,当加盟商齐心协力,当他们一起贡献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即便大浪淘沙千百次,也不会掩盖沪上阿姨的光华。相反,它会在这一场场的砥砺中,磨成一根足以抗衡任何艰难险阻的利刃,向着奶茶市场这块百亿蛋糕挥刀进军!
———END———
【创投界】
创与投,事与谋
世界因你而不平凡
关注【创投界】微信公众号:chuangtou88(长按复制)
带你发现更多精彩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奶茶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成为一种潮流和文化的象征。但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奶茶时品质始终是最为关心的核心要素。奶茶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底的好坏,毕竟,它是构成奶茶口感和香气的基石。
< class="pgc-img">>优质的茶底往往源自上乘的茶叶,与正确的冲泡技巧结合,从而提炼出最纯正的茶香。在这一点上,像蜜雪冰城等知名奶茶品牌便表现突出。他们坚守质量关,使用通过精心挑选的茶叶,并遵循严格的冲泡流程,保证了茶底的鲜香和口感。然而,即便在奶茶店这样成熟的市场中,仍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使用劣质茶叶或是添加香精来替代真实的茶味。这种做法不仅会削弱饮品本身的口感和品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触碰到食品安全的红线,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 class="pgc-img">>以沪上阿姨奶茶店为例,他们强调的“从叶到杯”全过程控制茶饮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从选择茶叶种植地区开始,到最终的茶饮制作,每一步都严格审核,确保了每一杯奶茶都可以达到高标准的品质要求。相比之下,一些不负责任的品牌或小作坊可能会使用非法添加剂或者食品香精来模拟茶香,这虽然在短期内减少了成本,但长远看,不仅对品牌声誉有损,更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潜在的侵害。
< class="pgc-img">>真正的茶香来源于茶叶本身的新鲜程度以及冲泡时的温度、时间等因素的精准把控。采用高级茶叶,比如霸王茶姬所用的茶叶,它出自优质产区,采摘后的处理和保存方式都力求保持茶叶原有的香气和口感。冲泡时,调整适宜的水温和泡茶时间,这样做出的茶底才能既保留了茶叶的鲜味,又能给奶茶带来更加浓郁的香气。反观那些选用低端茶叶或惯用香精的做法,不仅摧毁了茶叶本应有的风味,还可能由于添加的香精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 class="pgc-img">>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警觉,学会分辨奶茶中的茶底品质。正如检验食品的安全标准一样,检查奶茶的品质同样重要。店家的透明度往往是一个良好的指示器;例如,那些愿意公开原材料来源和生产流程的品牌,通常更值得信赖。此外,味道也是判断的关键,自然而清新的茶香往往是高质量茶底的标志。
< class="pgc-img">>总而言之,茶底的好坏决定了奶茶的品质,而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和健康。在互联网信息化的今天,消费者有更多途径去了解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牌。奶茶店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维护食品安全标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的长远发展。#科普#
< class="pgc-img">>0 月 6 日,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通报 36 家茶百道门店存在包括食品贮存不规范,原料与成品混放,食品处理区垃圾桶未加盖等问题,要求落实整改;11 日,茶百道又因存在环境卫生不整洁的问题,被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更在早前的 3 月,“上海抽检奶茶店全军覆没”的话题就曾登上微博热搜, 1点点、茶百道、7分甜、CoCo 都可等知名奶茶店,操作间的脏乱差乱象在上海监管部门的镜头下一览无余。
近来对茶百道的连日曝光更像一声声警钟,将奶茶界的食品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无不一次又一次透支着人们对品牌的信任与好感。
食品安全问题是餐饮业的命脉,是什么原因让奶茶店们频频翻车,不惜在顾客的“快乐源泉”里竭泽而渔呢?
奶茶店疯狂加盟扩张,头部品牌坚持直营
频频在同一个问题上栽跟头,或许并不是个别企业本身不作为、不配合、不整改,更要在经营模式上寻找答案。
对于奶茶品牌而言,最大的不确定性就在于其加盟模式。品牌方授权加盟商开店,迅速铺开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却无法对一家家加盟商进行精细化管理,以致店面为了自身利润,频发食品安全问题。
据亿欧 EqualOcean 统计,截至 2021 年 5 月 1 日,从大众点评显示的店铺数量来看,蜜雪冰城在全国的门店数一骑绝尘,超过了一万家;一点点和茶百道也都拥有超过三千家门店,三大品牌在门店数上稳坐现制茶饮市场的第一梯队。
< class="pgc-img">>靠加盟疯狂扩张的战术也确实让品牌方抢占到市场。
蜜雪冰城依靠低定价策略,在奶茶低端品牌市场中一枝独秀,独自瓜分了 30% 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端品牌市场消费需求大,参与竞争的玩家们卡位激烈,在 CR5 中,茶百道和一点点虽位列靠后,但与 CoCo 都可、书亦烧仙草等品牌并未拉开较大距离,洗牌机会时刻存在。
高端品牌市场中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喜茶和奈雪の茶两家品牌分到近四成的市场份额,马太效应初显。
< class="pgc-img">>但即使大如喜茶、奈雪这样的品牌,也都难免会有食品安全曝出。
8 月,广州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针对各大知名茶饮店的食品安全抽查活动,广州市环市路的“喜茶”和“奈雪の茶”、“溜六六”三家饮品店中,就发现不合格产品 4 批次,存在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日落黄”,开封后预包装食品存储不当,以及其他门店卫生问题。
要知道,像喜茶、奈雪の茶这种人尽皆知的品牌,开的都是直营店,不给人加盟的机会,如果它们都无法妥善管理,保证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更不要说疯狂加盟扩张的其他奶茶品牌了。
< class="pgc-img">>开一家蜜雪冰城的加盟费最少要 37 万,一点点要 40 万,茶百道要 36.2 万。
当店家花了几十万投资加盟一家奶茶店,在缺少严格监督的环境下,如果想要尽快回本,偷工减料,减少一切可能成本,在人性的驱使下总难免发生。
奶茶第一股的奈雪,去年利润率仅 0.5%
如果说加盟模式放松了对奶茶店的监管,那么低到可怜的利润率,恐怕才是奶茶店屡屡犯禁最根本的原因。
6 月 30 日,奈雪的茶正式在港挂牌,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8 月,奈雪的茶发布中期财报。据其招股书和财报,我们得以藉由奶茶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一窥行业不为人知的秘密。
奈雪的茶在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及 2021 年上半年期内营收均处于净亏损,经调整后 2020 年全年利润率开始转正,但也仅有 0.5% 。目前,奈雪的茶今年上半年利润率有所提升,但最后统计情况仍需视年终财报而定。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在盈利端上的表现逊色,并非归罪于收入端。事实上,奈雪的茶营收呈现连年高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在 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87 亿、25.02 亿及30.5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 130.2% 和 22.2% 。
其中现制茶饮的营收对奈雪的茶贡献率最高,且连年增长,从 2018 年占营收的 72.77% 持续上涨至 2020 年的 75.99% 。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利润水平单薄,根本上还是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所致。
其中最主要的成本包含原材料成本、员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以及租金及相关门店经营开支等。
2020 年,奈雪的茶仅前三项成本就达 24 亿元,已经花去近八成的营收。
< class="pgc-img">>经营数据方面,奈雪的茶截止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及 2021 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分别为 155 、327 、485 和 494 家,相较于前两年的快速扩张,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店面数几乎未有变化。
奈雪的茶门店增速放缓已肉眼可见,这或许也是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现实。
奶茶行业十店九亏,资本布局趋向头部企业
这低薄的利润率显然不是奈雪的茶一家如此,如果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都掰着钱在过日子,那可见整个行业估计也不会好到哪去。
看看奶茶店的关门率就知道了。截至 10 月 20 日,天眼查显示,成立于距今 1 年内的奶茶企业大多还仍存续,而成立于距今 1-5 年的奶茶企业虽仍有近 11 万家存续,但吊销和注销的已超过 7 万家。将近四成的奶茶经营企业都无法熬到 5 年。
更不用说到了存活超过 5 年的奶茶店,距今成立 5-10 年的奶茶经营企业,注销的已大幅超过存续的,距今拥有 15 年以上资历的奶茶店,全国不到 500 家。
< class="pgc-img">>可见,奶茶行业十店九亏的说法,真不是说着玩的,如果放到足够长的时间尺度里,那么 477 家奶茶企业从几十万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概率甚至比 1% 还低。
但即便如此,依旧阻止不了资本看好现制茶饮行业的新鲜血液。
< class="pgc-img">>今年 6 月是资本布局的融资高峰期,据 Mob 研究院统计共有 7 起融资事件。
同时,字节跳动、腾讯、三七互娱等互联网巨头入局,主打健康、养生、国风理念以及手打柠檬茶的后起之秀更易获得资本青睐。
在投融资情况中,已久经沙场占据市场地位的喜茶、沪上阿姨、丘大叔柠檬茶和蜜雪冰城等更容易获得融资,也能斩获更高的融资金额。
可见,在布局新玩家的同时,资本也正逐渐向头部企业靠拢,奶茶行业的整体格局已基本稳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