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新中式”餐饮迎来发展契机,许多企业纷纷涌入,其中就包括乘着国潮东风快速崛起的快餐品牌——塔斯汀。
凭借“中国汉堡”的概念迅速出圈,塔斯汀不仅成为了逆势扩张的典范,甚至凭一己之力开创了整个中国汉堡品类。那么,中国汉堡有何不同呢?
当西式快餐遇上“国潮”风
塔斯汀,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西餐厅,凭借着国潮范儿十足的“中国汉堡”成为了中式西餐的新网红。
< class="pgc-img">>▲塔斯汀官网截图
汉堡是毫无疑问的西式快餐,而想让它体现出本土特色,就要像新中式烘焙的“西点中做”那样,最突出的产品特征在于“西堡中做”。比如,塔斯汀创新性地将传统汉堡里的牛肉饼和炸鸡块替换为受欢迎的中式菜品,推出了麻婆豆腐中国汉堡、北京烤鸭中国汉堡、香肉丝真有鱼中国汉堡等。
< class="pgc-img">>▲塔斯汀品牌Logo(塔斯汀官网截图)
不仅在产品方面有所创新,塔斯汀在品牌形象上也下足了功夫。其品牌IP“塔狮”以“醒狮”为原型,融入了祥云眉、龙鳞目、金铃等醒狮形象的元素。品牌色彩选择了红色作为主色调,以强化中国汉堡的基因。门店装修方面采用中国红的门头和憨态可掬的狮子头Logo,借了国潮风的势能。
多样美食与“新中式”联名
除了快餐,近些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新中式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例如,打工人所熟悉的咖啡,就摇身一变变成了“新中式咖啡”。从美国的星巴克,加拿大的Tims,再到英国的Costa,纷纷开始“中式乱炖”。此外,同仁堂推出罗汉美式、陈皮手冲、枸杞拿铁等草本咖啡,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联合推出酱香拿铁,均受消费者热捧。
相关调查显示,有91.4%的消费者会因为咖啡产品中加入了中式口味而加深对该咖啡品牌的好感度。
“万物皆可‘新中式’,”武汉“Z世代”消费者黄正心笑称,“即使有些搭配较为奇特,但愿意为商家的创意买单。”
< class="pgc-img">>▲2023年9月5日,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瑞幸咖啡店,一名消费者想购买“酱香拿铁”,却被店员告知已售罄。(图片来自中新社)
此外,一些“好吃、花样多”的“新中式”轻食也备受喜爱。品牌运用中餐的工艺和食材制作出符合“中国胃”的轻食,如荞麦类轻食,包括荞麦方便面、荞麦凉皮、荞麦拌面等,结合荞麦“少糖”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于面食和凉皮的喜好,打造了“中式轻食”。除此之外,新中式茶饮、新中式寿司、新中式炸鸡等与“新中式”相关的餐饮品类层出不穷,并深受年轻人群的欢迎。
新中式如何俘获年轻人芳心
这一潮流为何能够赢得年轻人的喜爱呢?本质上,新中式餐饮走红也是国潮兴起的真实写照之一,这一切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年轻群体的支持。
眼下,国潮文化在中国青年中越来越受欢迎,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青年人占比极高。
据新华网发布的《国潮品牌年轻消费洞察报告》指出,对比十年前,国潮热度增长超5倍,在全行业国潮品牌消费中,90后、00后占据了74%的比例。
< class="pgc-img">>▲1月19日,北京一商场举办以“龙舞新年灯映新春”为主题的国潮艺术灯会,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农历新年。图为小朋友参观醒狮花灯。(图片来自中新社)
而新中式文化融合传统元素,满足了年轻人对国潮元素的文化认同需求。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可和喜欢传统文化中的美。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新中式品牌选择回归传统文化,融入国潮元素,使其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塔斯汀的成功不仅仅在其对产品的创新,更在于与“新中式”和“国潮”的高关联度,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文化消费趋势。新中式餐饮的火爆,标志着中国消费市场对“新中式”文化的广泛接受,这不仅是一场小规模的革命,更是新中式文化已经深入到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象征。
综合中新社、环球时报等
< class="pgc-img">>国重启堂食,整个餐饮业蓄势待发,中餐的“烟火气”正在回归!
变化之下,餐饮业希望和隐忧同在。希望在何方?隐忧在何处?餐饮人又该如何备战2023,顺利抵达“春天”?日前,雀巢专业餐饮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三维立体”描绘中餐整体发展脉络,透视局部隆起板块。
< class="pgc-img">>洞察现状,探索趋势,“白皮书”为中餐从业者带来了怎样的答案?
大盘概况:艰难但韧性十足
“白皮书”指出,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中餐2022年经营难度明显高于2021年。
2022年1-9月份全国餐饮总营收31249亿元,同比下降4.6%。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餐饮门店连续3年数量攀升。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前9个月,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为257.5万家,同比增长74%。截至2022年9月,现存餐饮相关企业为1262.8万家。
< class="pgc-img">>图/雀巢专业餐饮《2023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
餐饮行业表现出了坚韧的生命力。韧性求生的餐饮人,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格局:
1、连锁化进程加快,但空间仍广阔
“白皮书”显示,2021年餐饮门店连锁化率为18%,较2020年的15%提升了3个百分点,但较美国和日本等成熟市场,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仍有较大差距。
< class="pgc-img">>图/雀巢专业餐饮《2023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
规模方面,3-10家门店的品牌涨幅最高,同比增长了23%;瑞幸、星巴克、茶百道均在2021年跨入5000+家俱乐部。
< class="pgc-img">>图/雀巢专业餐饮《2023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
品类方面,2021年,饮品的连锁化率最高,连锁化进程也最快,其次是甜点面包、国际美食等。其中,小吃快餐、烧烤两大品类的连锁化增速明显。
< class="pgc-img">>图/雀巢专业餐饮《2023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
根据菜系,川菜、湘菜连锁化率均有明显拉升,其中川菜连锁化率达到18%。
今餐饮行业迅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餐饮品牌要想继续站稳脚跟,就必须迎合当下新的消费需求进行创新。和府捞面作为中式餐饮领域的头部品牌,以“十年一碗面”的匠心为顾客打造汤鲜味醇的安心美食,近年来在产品味道、消费场景以及门店管理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突破,在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竞争力。
< class="pgc-img">>为了让产品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更多的记忆点,和府捞面对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面食口味方面,推出了差异化风味的“草本汤面”,打造独具特色的美味体验。此外,和府捞面还在面食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多元化的小吃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发展至今,和府捞面的门店已遍布60多座城市,总数超过400家,拥有超1000万会员。此外,和府还通过融合“到店餐饮、外卖到家、新零售”等多维度的消费场景,线上线下两手抓,拓宽业务边界,探索中式餐饮品牌的发展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应链方面,和府拥有近10万平米的现代食品产业园,建有占地1.5万平米的中央厨房,用以支撑未来数千家门店的基本运营及全国范围内的冷链配送需求。与此同时,和府建立了可追溯体系,通过强化可追溯管理,做到保持食品品质透明稳定,以牢牢守住品牌的“安全线”。
依托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府捞面不仅为自身规模化发展攒足了后劲,还可对餐饮连锁行业进行精准赋能,提升产品品质标准,为餐饮连锁行业食品的安全与稳定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助推行业的升级发展。
创新是企业永葆活力的源泉,和府捞面作为中式餐饮的头部企业,传承中华传统美食,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风味,同时通过多元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未来,和府捞面将持续发挥供应链体系优势,实现产品、品牌等多维度的创新突破,也为行业发展打开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