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电话治理为何“按下葫芦浮起瓢”
新闻:新华社“新华调查”21日播发稿件《谁在打、怎么打、打给谁——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引发社会舆论关注。不少公众疑问,骚扰电话为何“治而不止”?电话销售公司靠什么打个不停?骚扰电话能否依法得到治理和惩处?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应,骚扰电话治理进入“深水区”,现有单纯依靠管控通信渠道的做法难以取得进一步明显成效,亟待创新管理方式,推动源头治理。(新闻来源:新华社)
点评:治理骚扰电话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铲除骚扰电话并非一日之功,难点、堵点犹存。例如,骚扰电话如何界定,执法适用何类条款,监管责任如何明确等问题都需逐个击破。希望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斩断骚扰电话利益链,彻底铲除骚扰电话“牛皮癣”。
店门同乡会:隐蔽运作18年 能量咋这么大?
新闻:一位副县级干部,被人称为“旷会长”;他参与组建的同乡会组织严密,有章程、有分工、有固定经费,成为谋取政治经济利益的“小圈子”……近期,湖南衡阳市纪委查办了一起利用同乡会资源、涉嫌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大案,一个隐蔽运作长达18年之久的店门同乡会浮出水面。(新闻来源:半月谈)
点评:店门同乡会是一起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这种基于“乡谊”扭结到一起的“会”,“乡谊”往往倒在其次,关键仍在于通过官商勾结获取更多的不正当利益。只有继续把反腐作为常态,清除“圈子文化”,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和政治文化。
后厨现老鼠爬窜 海底捞两店停业
新闻:后厨出现老鼠,餐具清洗、下水道疏通存在卫生隐患,8月25日,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和太阳宫店被曝存在卫生问题。当日下午,海底捞官方微博通报称,涉事两家店面已主动停业整改,全面彻查,通报还称,海底捞将会做到明厨亮灶,对现有监控设备进行硬件升级,实现网络化监控。(新闻来源:新京报)
点评:越是大品牌,越应该珍惜声誉。餐饮的确是个服务体验敏感度高的行业,但基本的食品安全更重要。这起事件对餐饮企业是一种警示,也对有关部门推行的“明厨亮灶”作出了提醒。希望各方都能多吸取教训,不断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我国将逐步全面停止进口固体废物
新闻:日前,宁波梅山检验检疫局对重194吨、申报品名为再生橡胶的进口货物实施了退运。经鉴定,这批固废实为废轮胎,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7月28日国办公布《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各地加大进口监管力度,被退运的洋垃圾不止这一宗。(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点评:健康中国容不得洋垃圾肆虐围城。彻底打击和杜绝洋垃圾入境,需要久久为功,有关各方要以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核心,完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把“洋垃圾”挡在国门之外。
感受到知识重要性 农民工教室黑板写下劝学留言
新闻:“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开学第一天,一名农民工留在河南省实验中学黑板上的寄语,经朋友圈各种转发,火了。这是做室内装修的农民工与中学生的对话,这段话在省实验中学九(10)班的黑板上,不舍得擦去。(新闻来源:郑州晚报)
点评: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农民工的劝学留言,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希望同学们不辜负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当然,黑板上的这些话也是送给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老板,你家终于开业了,快给我来碗面。”
“好嘞,老样子,一份大碗牛肉拉面?”
“不行,今天给我来3碗,我都等了一个多月了。”
近日,在无数市民期待中,合肥罍街正式恢复堂食。街区小吃店“老梁爆椒拉面”也开始营业。当天老主顾、新客人先后来到,熟客朱先生一口气要了3碗面,老板梁春前和店员忙得不亦乐乎。
“开业第一天,没备多少原材料,从下午到晚上,卖了100多份面,虽然跟疫情之前略有差距,但很满意了。”梁春前回忆,开业当天,很多人都念叨“又尝到了那熟悉的舌尖记忆”。
坐落于合肥市包河区的罍街涵盖各类商户300余家,是集美食、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街区。去罍街吃美食,不仅成了合肥本地居民的日常,也成为很多外地游客的“打卡”体验。
梁春前是街区的“老人”了,2017年,他就把店开了起来。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梁春前像往年一样,关店铺回家过年。“往年,正月初六是要开门的,今年受疫情影响,一直待在家里。”老梁做拉面有年头了,主顾很多,他索性建了个微信群。
正月十五后,群里几乎每天都有人问,啥时候开业,送不送外卖。“就好这口,隔几天就想吃一下,这次憋了好多天了。”“啥时候开业,我去表演‘三口吃一碗’。”……
顾客惦记一碗面的味道,老梁惦记的是生意。虽说小吃生意没有明显淡旺季,但春节期间,罍街的人流量要高于往常。老梁算了一笔账,以往每天营业额约3000多元,店里除了水电费开销,还有员工工资及一个月3700元的房租。年后近50天没开业,还有员工基本工资要发,他只能在家干着急。
“尊敬的商户您好,根据安排,罍街小吃街将于3月15日正式营业,请大家备好酒精、体温枪等防疫物资,有缺少物资的商户尽快和我们联系……”3月12日,收到罍街运营管理部门信息的梁春前总算松了一口气。
3月14日,合肥市通知餐饮业有序提供堂食服务,包河区积极响应,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安康码”应用。罍街复工营业后,该区在所有入口处加强管理,市民需要“出示绿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才能进入。
此外,进入店铺内,还要进行一次体温测试和安康码出示,同时做好登记后,才可以堂食就餐。“我们也会提醒顾客戴好口罩,尽量分散座位,等候时保持距离。”梁春前说。
开业后,老梁家的生意恢复很快,这让他振奋。
“疫情期间,我们一直努力宣传防疫。堂食恢复前,有十几户商家申请复工外卖,我们就上门服务,统一帮大家准备好材料,报给辖区同安街道。”罍街运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张佳佳介绍说,街内小餐饮商户80多家,租金是“痛点”。房租半年一交,目前,街区投资方滨湖集团正制定下半年租金减免政策,为商户提振信心。
疫情发生后,包河区为扶持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出台“惠企12条”政策,对于申请复工的企业,也提供咨询、代办等服务。
“目前街区除了电影院、茶馆、音乐基地等处,其他店铺均已复工,复工率达95%以上,周末单日客流量约1万人次,我们信心满满。”张佳佳说,随着下塘烧饼、壹品锅贴、刘鸿盛馄饨小馆等小吃铺重新营业,合肥市民的味蕾正被唤醒。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心阅读
2023年,我国餐饮收入突破5.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随着“国潮”逐渐兴起,“国潮”餐饮应运而生。“国潮”元素融进菜品、传统文化融入餐饮体验、中式糕点成为新宠……“国潮”餐饮成为消费热点,带给消费者更多“舌尖上”的新体验。
毛绒感都被炸出来的“龙狮酥”悄然走红,咖啡连锁企业开出了“唐诗主题店”,西式快餐与故宫联名推出了限量版“故宫桶”……当前,餐饮业刮起“国潮”风,带来更多“舌尖上”的新体验。
“国潮”餐饮带来新体验
一朝步入画卷,一宴梦回千年。
走进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的宫宴餐厅,仿佛走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服务人员穿着古装,行着古代礼仪,宫灯闪烁、帷幕轻摆,把宫廷宴席的氛围感拉满。
“从内容到形式我们都希望传承与传播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宴筵食礼,让宾客沉浸式感受古人的生活。”宫宴创始人行秀斌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提升,近年来,“国潮”逐渐兴起,“国潮”餐饮应运而生。全国多地出现了不少以“国潮”为主题的餐厅,风格多样,主打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国潮”餐厅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餐饮体验。
“国潮”元素在餐饮业其实由来已久,很多中华老字号美食都可以算作“国潮”餐饮。日前,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饭店邀请非遗匠人在大堂展示中华民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饭店设置了糖人、糖画、剪纸、中国结、面人、草编等传统民俗技艺摊位,非遗匠人现场献艺,通过展示、互动、现场传授民俗技艺,让宾客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
“我们希望每位顾客能够从一个小小的糖人、面塑、中国结上,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能将非遗文化用年轻人、大众喜闻乐见的‘国潮’风展示出来。”北京饭店相关负责人说。
很多餐厅将“国潮”元素融入菜品。提督品牌总经理许昌霖介绍:“我们店盛放烤鸭的器皿是如意形状,象征顺心如意。烤鸭五味三吃,在一吃上桌时,使用如意样式的餐具装盛;二吃和三吃上桌,如意首尾位置发生变化,寓意从始至终,正反皆如意。”
2023年,我国餐饮收入突破5.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说:“2024年是商务部确定的‘消费促进年’,餐饮业要积极打造餐饮消费热点,大力挖掘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让餐饮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国潮”点心成为文化载体
走进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的北京稻香村零号店,柜台里摆满琳琅满目的中式糕点。店长李艳柳介绍:“我们最近增添了新品,比如传统民乐造型的‘琵琶糕’、复古柔美的‘盘纽酥’、匠心传承的‘剪纸方酥’,仿古摆件造型的‘翡翠白菜’,造型均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记者注意到一款“珐琅糕”,看上去像一个葫芦花瓶。“这款糕点是北京稻香村与北京市珐琅厂联名推出的特色产品,其原型是来自北京市珐琅厂的‘洪福齐天’花瓶,葫芦造型加上蝙蝠元素寓意着福禄吉祥,更展现出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美感。透过小小的糕点,仿佛可以看到匠人们錾刻、掐丝、点蓝等过程。”李艳柳介绍。
北京稻香村零号店项目负责人曹思源说,稻香村一直注重在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近年来“国潮”文化流行,产品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随着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中式糕点产品创新加速,酥饼产品、馅饼产品、糕点产品等创新不断,面向国内市场纵深发展,尤其是向年轻人的覆盖。海外市场加速也非常明显。
调查显示,58.4%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更注重产品的口味和味道,超四成消费者关注的是产品质量和价格,其次是大众喜爱度、品牌知名度,均有超三成的消费者关注。
中式糕点以其药食同源的原材料和低糖、低脂的特点,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随着相关部门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和鼓励老字号走向国际市场,中式糕点的发展迎来新机遇,行业日渐向健康化、渠道多元化发展。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与中式糕点相关的企业有2.5万余家。行业专家建议,中式糕点正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除传统的实体店销售外,品牌可积极开拓海外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扩大销售范围。
“国潮”零食好看又好吃
伊利金典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名推出的复古摇滚盒、三只松鼠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名的猪肉脯……在休闲零食领域,“国潮”产品同样吸引消费者。
当前,休闲零食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消费者。对年轻人来说,单纯“物美价廉”已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彰显个性、有文化韵味的“国潮”产品更能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在包装上,一些休闲零食通过“国潮”元素抓住消费者“第一眼”。中国传统的戏曲如皮影戏、京剧等,国画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或是文物重器、古代建筑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成为包装制作的蓝本。
在制作上,一些休闲零食回归古法,既考虑口味又注重养生。比如,在一款山楂丸零食的制作过程中,选用山楂、红枣、山药等多种天然食材,纯手工蜜制,入口松软,口感酸甜,还有益于开胃消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场景日益丰富、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等因素共同驱动,我国休闲零食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专家认为,休闲零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产品将层出不穷,应顺应国内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开发更有特色、更健康的休闲零食。(记者 林丽鹂)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