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打包好,赶紧装上车。”2月7日中午11时许,田野中餐厅伯乐店的门口,员工们将打包好的盒饭按数量放在运送的车上,快速送往一线工作人员的手中和定点隔离点。三荤两素、米饭,这样的盒饭,田野中餐厅每天要制作5000份,而完成采购、制作、打包、配送、消毒这一系列工作的人员,仅60人,他们没有三班倒,凌晨5时多开始,直到21时才结束,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
田野中餐厅董事长滕建卫说:“现在是战‘疫’的关键时期,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实在辛苦,能为他们解决用餐问题,让他们吃好饭,能为社会出一份力,我们觉得责无旁贷。”公司第一时间召开高层紧急会议,组织所有部门,努力协调,以2-3倍工资召回春节休假中的员工返岗,加班加点给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配送餐食。
滕敏敏是田野中餐厅的采购经理,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没回过家。由于居民区管控严格,为了方便购买食材,她就睡在了车上,只要哪里可以购买到新鲜食材,她立刻就开车前往,休息的时间总是断断续续的,可一旦接到采买的电话,不管是清晨还是夜晚,她就立即拍拍脸出发。
汪金顺是后厨营运经理,他的手机24小时不离手,每天详细记录下电话预约盒饭的单位、地点、份数……交通管制后,采买、运送和员工上班出现了更多的困难,为了不耽误员工们工作,他把所有事情的麻烦都揽了下来,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连续四五天就睡在工作的地方。
“乐清市共有三家田野中餐厅在配送盒饭,市区、柳市、虹桥各一家。”后厨总监陈涛介绍,目前是供应一日三餐,早晨的餐食为粥、馒头、咸鸭蛋、小菜等,午餐、晚饭为三荤两素加米饭,由于目前员工无法全部返岗,所有的管理人员也一起打包,60人每天完成5000份盒饭和配送,工作量非常大。“原本考虑过第三方配送,但担心配送不及时,一线人员吃不上热饭,以及卫生问题,因此配送均由我们完成。”陈涛说,餐厅工作人员及加工场人员在进入工作区域前都需严格进行消毒卫生步骤。员工每一小时洗手消毒、每两个小时餐厅消毒、每四个小时更换口罩、每30分钟室内通风、每日两次体温检测。
目前,田野中餐厅开通了紧急外卖通道,愿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盒饭保障,紧急盒饭保障电话:13676466646。
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近日,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疫情,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餐饮店是疫情防控重点关注区域。8月9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餐饮店,发现个别门店防疫松懈,出现了“漏洞”。
当天中午11点30分,记者来到金勺子(双龙路店)。餐厅门口虽然设有防疫检查点,但是无人值守。点菜区内,部分店员没有正确佩戴口罩,将口罩下拉,个别店员甚至没有佩戴口罩。顾客没有经过防疫检查便可直接进店,即使没有佩戴口罩,店员也未提醒,顾客排队点餐也没有遵守“一米线”。
“请扫场所码。”中午11点55分,田野中餐厅(龙汇店)门口,店员正在检查进店顾客的场所码。不过记者发现该防疫检查漏洞不少,个别没有佩戴口罩的顾客也被准许进店点餐,店员并未提醒和阻止。防疫人员虽然手持测温枪却没有挨个测温,防疫检查流于形式。部分负责打菜、烹饪的店员将口罩拉至下巴。
中午12点10分,记者来到天天中餐厅(划龙桥店),门口的店员没有要求顾客出示温州防疫码,没有测温检查,而且店员自己也未正确佩戴口罩,手持测温枪也没有对进店客人使用。点菜区三名店员,有两名没有佩戴口罩。记者发现有顾客进店时未主动扫码。“我没扫,店员没要求。”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位正在用餐的市民,对方这样回答。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好嘞,装了满满三辆微型卡车。咱们采摘了7500公斤,等会按市场价跟老农们结算。”2月14日,田野中餐厅5名工作人员,在田间忙活了7个小时后,满载而归。看着车辆缓缓驶去,老农们露出久违的笑容,这下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好好的蔬菜烂在地里的话,太心疼了!”最近,天成街道西潭村、马良村的老农们为此忧心得睡不着、吃不香。乐清市政府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田野中餐厅,希望爱心企业能够帮助菜农缓解滞销问题。
“我们知道情况后,就立即行动,主动对接西潭村、马良村销售困难的农户。”田野中餐厅董事长滕建卫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因受疫情影响,公司人员未能全部返岗,他紧急拉动田野中各门店一线人员加入采购队伍,工作人员对接农户,按市场价收购滞销蔬菜,还亲自组织员工产地自采,将收购的新鲜蔬菜制作成爱心餐送往一线抗疫人员手中。
在滕建卫看来,田野中餐厅作为乐清本土企业,一直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饮水思源,爱心助农,做好一线抗疫人员的后勤保障,是他们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