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现在最火的网红美食是什么?不少年轻人肯定脱口而出:各种网红奶茶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潮流美食圈炒红了一个又一个品牌,无数小伙伴在烈日下排队一两个甚至三四个小时,就为了一杯奶茶。而在最近的大半年,这股网红奶茶风也吹到了岛城,如果说之前只能“云”喝奶茶,那现在则可以实实在在跟风排个队,尝尝网红的味道。这种从众心理,反映的正是当下年轻人社交时代寻找存在感的方式。
网红奶茶全面来袭
开业久的已不需排队
如今的网红奶茶品牌层出不穷,隔三差五就冒出一个新品牌,但其中影响力大、网红效应持久的并不多,其中一点点、喜茶、奈雪の茶、鹿角巷算是最受瞩目的几个品牌。2018年7月,第一家一点点奶茶店在青岛台东商圈威海路开业,打响岛城网红奶茶第一炮,年轻人趋之若鹜,顶着炎炎烈日排队一个多小时来喝奶茶。不到一个月,第二家一点点奶茶在南京路开业,同样吸引了大批顾客。2018年年底,首家正版鹿角巷奶茶店在黄岛万达茂商场开业,相比之前街头巷尾的山寨品,正品的到来让粉丝们激动不已,甚至有不少人专门过隧道去黄岛喝奶茶。2019年1月,是网红奶茶在青岛“全面开花”的一个月,喜茶、奈雪の茶相继在万象城开业,鹿角巷第二家店开在了金狮广场,每家店排队人都爆满,喜茶开业前三天,顾客甚至排队排到了万象城室外。2月,喜茶金狮广场店也在翘首期盼中开业。至此,几大网红奶茶全部落户青岛,“多”足鼎立。
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几家网红奶茶店的现状。一点点现如今在台东商圈有两家店,在南京路一家店,相比刚开业时候的排队盛况,如今三家店都已经不需要排长龙,工作日,从点单到喝上奶茶,差不多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晚高峰和周末,30分钟内也可以喝到。而工作日的午休时间,金狮广场的鹿角巷略显冷清,只有三两个人排队,下单5分钟就喝上了奶茶。商场另一个角落的喜茶则和往常一样排着长队,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说光是排队大概就需要20分钟,如果算上点完单等待取茶的时间,大概一共要40来分钟。同一个时间段的万象城,喜茶和奈雪の茶也同样排着长长的队伍。“这算人少了,要是赶上周末,排一个半小时都是常态。”喜茶的一名店员说道,高峰期所有的店员都安排上了,但依旧忙不过来。
统一走小资格调
或甜或腻众口难调
网红奶茶究竟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口味上有什么不同?家住嘉定路的陈静燕是一名奶茶狂热爱好者。她告诉记者,以前的奶茶基本都是靠香精、浓缩香料勾兑出来的奶味和茶味,喝起来有明显香精的味道。“但网红奶茶都会宣传自己是茶叶和鲜奶、鲜果调制的真奶茶。”记者走访的这四个品牌的饮品她都喝过,总体描述是“比较天然”,不会有太浓的香精味儿。一点点的饮品以茶饮为主,特色是可以加珍珠、燕麦、波霸等丰富的配料,奈雪の茶和喜茶主打多是果茶,新鲜水果搭配清淡的绿茶或轻发酵茶,鹿角巷的特色是黑糖系列,奶味浓,口感甜腻。至于哪个更好喝,记者采访中问了不少排队的顾客,有的喜欢一点点,觉得茶味清淡、爽口,也有人觉得过于平淡,有人喜欢喜茶,觉得水果茶甜而不腻恰到好处,但也有人吐槽全靠糖提味,点个少糖的立马喝起来寡淡无味。鹿角巷的黑糖系列,喜欢的人爱不释口,不喜欢的人连连抱怨太过甜腻。
价格上,网红奶茶也颠覆了很多人印象中“四五元一杯”的街边奶茶价格,除了一点点仍然走的是平民路线,基本款奶茶七八元就能买到,加上各种料,一般也不会超过20元一杯,其他三个品牌的价格均已超过20元,喜茶的满杯水果系列,有的甚至高达32元。价格的不同从店铺风格也有所体现,一点点仍然是街边小店模式,店面简单,点单、取茶都在柜台完成。喜茶和鹿角巷装修满满的文艺风,店铺安排了休息区供顾客等待取奶茶。奈雪の茶甚至还开设了游乐区,好几排抓娃娃机吸引顾客,买奶茶的同时还能抓几把娃娃。
从众心理在作祟
证明社交存在感
网红奶茶的走红和排队,从心理学上来说,是典型的从众效应。青岛心地图首席心理咨询师徐艳解释,从众心理是指人们受到多数人一致性思想或行动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常被称为“羊群效应”。它常常会使人忽略自己真实的想法或感受。如今网络时代,传播迅速而直接,强大的营销带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让人忍不住冲动消费。从众心理在潜意识层面可以让人获得一份归属感和安全感,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觉得“我不再孤单,我和大家一样”,从而忽略掩饰了内心的真实需要,产生冲动消费。
不过即便戳破了“营销”这层窗户纸,依然有很多人对“网红奶茶”趋之若鹜,甚至队伍排得越长越撩人。这是由于年轻人的社交属性决定的,在这个人人都渴望被关注的时代,别人都去喝的网红奶茶,是潮流的显示,那我自然也不能落伍,也要做时尚达人,举着奶茶拍个照,发到朋友圈,赢得一片点赞和羡慕,心理上的满足可想而知。它显示的是自己对当下潮流的参与感,证明的是自己在社交时代的存在感,为此付出的时间和几十元,对渴望被认可的年轻人来说又何妨?
适当调剂没问题
更要跟随内心感受
虽然“网红奶茶”当下正火,但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红”几乎成为转瞬即逝的代名词,此前有网红美食店被检测出食品安全问题,有估值十几个亿的网红美食销声匿迹,网红奶茶也被频频曝光糖分超标等问题,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还是要多比较,不要盲目跟风。
如果是为了满足从众需求,徐艳认为,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大,偶尔跟风为生活调剂放松,没有问题,但如果把这个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和重点,不自主被这种外在模式所奴役,内心其实会越来越空虚。年轻人要主动跟随内心需求,去获得真正的满足感,特别是身处浮躁世界,有一份安静、淡定、平和的心态更有价值,当你可以真正身处事外去“看热闹”,反而会有一份很踏实的感觉。生活是你自己的,想喝什么样的奶茶,也应该听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青岛晚报)
喝的奶茶是你以为的奶茶吗?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其中包括21家奶茶店共19家经营主体侵犯“COCO及图”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先来做题。请你一秒找出正版CoCo奶茶:
所以,哪个是正品!我不记得了
!
找到了吗?答案是:一个都不是!万万没想到,一杯COCO奶茶,居然能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后缀名?(cocoamy以后还会有cocomary,cocohelen,cocostella吗?)
赶紧认识一下,这个才是本尊
今年初,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在外卖平台上买到了假冒“COCO都可”的奶茶产品。经初步调查,在外卖平台上销售所称假冒奶茶的是一家个体工商户,其通过在店招上和奶茶杯上突出使用“COCO”字样的方式,涉嫌侵犯了 COCO相关图形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人员顺藤摸瓜,发现全市有21家奶茶店共19家经营主体存在类似行为。
又一枚以假乱真
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行动中共查获涉案侵权奶茶杯9万余个、封口膜79卷、吸管5万余支、手提袋6万余个、罚款106.47万元的行政处罚。
常年靠奶茶“续命”的当代年轻人迅速将这条新闻顶上了微博热搜第一:中招的人还真不少。
这个李鬼阵仗还挺大,就在南京路步行街堂而皇之开店?高风险背后,是高利润啊!而且对于这些山寨COCO来说,他们并不在乎线下门店生意情况,更多的收益来自于外卖平台。
这样的实体店门面很难吸引人吧?不怕,我们有外卖
曾有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暗访山寨coco店,老板大言不惭表示:“我和‘CoCo都可’、‘一点点’是一起竞争的。但他们没法(和我)竞争。“山寨奶茶店自有自己的小账本:”品牌奶茶供应的茶叶一包6000块,我的茶叶一包1800块。他们加盟费几十万元,我的加盟费才58000元。我给你们(加盟商)留了足够的利润空间来操作。“CoCo&Lucky”的奶茶成本被压缩至极低,平均每杯只有3块钱到4块钱。
蹭着知名品牌的名誉和流量,卖着山寨的口味和原料。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真假难辨,堪比参与大家来找茬:名字、产品展示和正牌区别不大,一眼难以区分;而0起送费、满减优惠等更有价格优势。C0C0,CQCQ,miniCOCO,还有各种后缀COCO,你们中招过吗?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周到上海等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
文接近3400字,写作不易,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品读:)
OK,let’s begin!上一期说过这期要做一条过江的线路了,那就来吧。
给三个提示:
- 它是过江线路(太宽泛了吧~)
- 它设站37站 (这没人会去数吧~)
p.s.北京的1路,就是那个长安街从东开到天安门开到西的1路,一共设站29站 3.它只经过黄浦和浦东两区
`>`上图片!
< class="pgc-img">>·挺长的线路,27km,比它长的还是挺多的。
p.s. 北京公交1路线路长度26km
·挺久的运营时间,最晚到第二天的00:40,比它晚的除去夜宵线路也还是有的。
·该线曾多次评为上海公交品牌线路,上海市公交行业工人先锋号,这点让它不再平凡,百度搜索451路时,上海的451也力压北京451。不过有趣的是,北京的451路上写了个“老线路”,开线时间是2000年,而上海的451开通时间是1992年,不过上海的451路前身是申周夜宵线,本身就是连通上海市区与周浦的。
p.s.北京的451路词条上说它原为605路支路,然后我去找北京605路,开线时间2007年8月26日???幸亏我没有马上结束调查,这个605路的前身是公交752路。好的,752路,开线于2002年12月28日,2007年撤销,北段为508路,南段为605路,752路原长58.7km。除绕行德胜门的839路(819路支线)以外,在城区非环线的公交线路中应属线路最长了。然而752路的长度并没有给它带来太多的优势,相反却成了线路运行中沉重的阻碍和司机不堪忍受的重负,而过于冗长繁琐的路线又阻碍了乘客顺畅出行,正因如此它的撤销也是必然趋势。
作者:2008龙城故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886642/
这篇挺推荐大家看看的,懒得复制链接的,就输标题:巴士线路7字头的二十年。
看完感触挺深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各地都有公交改名引起怀念的故事。其实大家只是怀念,没有抱怨的意思,都知道总会改,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然而真正改了还是会怀念,比如在跟外面来的朋友推荐线路的时候,脱口而出隧道九线,或者在多年以后打开地图软件搜线路发现找不到时:
< class="pgc-img">>记得两年前还去坐过最后一次,广东路的终点站上车,人很多,走得是人民路隧道(吗?)回家,后门处贴着一张告示,内容就是上面图片的最后一段,两条线路不见了,一条新线路产生了。东方路上依旧车来车往,多一条不多少一条不少。哎,原来已经是两年前了。(运送过江非机动车的盛况无法再看到了,泪目>^<)
然后更深处就想到公交车存在的问题,存在的瓶颈。我们都知道,两元钱的公交不赚钱,但是坐的人就是没有那么多,且不断在减少。
2002年年末,新浪上海有一篇报道说上海公交日载客750万人次,且至2002年8月底,全市公交线路达949条,拥有营业车辆18036辆
所谓的2019年数据:公共(汽)电车日均客运量571.2万乘次,同比下降0.8%(2018年同期下降4.5%),降幅明显放缓。区域公交客运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小幅增长,同比上升1.4%(2018年同期下降2.3%),达到233.6万乘次。
< class="pgc-img">>最新数据(2021.4):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354.1万人次,同比增长70.1%,比2019年下降16.2%。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930.6万人次,占68.7%;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414.4万人次,占30.6%;城市轮渡日均客运量9.1万人次,占0.7%。另外出租汽车客运总量1.3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04.6万人次。金山铁路客运量日均达2.4万人次,同比增长73.3%,比2019年下降16.3%。
这似乎是后疫情时代列举数据的惯例,同比数据没法看,因为2020年都不出来乘坐公共交通的,所以加上与2019年的数据对比。十一年前的数据是这样的:2010年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623万乘次。其中,轨道交通516万乘次,地面公交769万乘次,出租汽车314万乘次,轮渡24万乘次。
轨道交通飞速发展,公交车近乎腰斩的数据,出租车只剩1/3了,我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做出租,现在真的坐的少了,网约车(数据来源:上海市互联网预约出租车监管平台)打败了出租车(一个上线车辆7.9万辆,170万的客流/天,一个运营着4万辆,154万的客流/天)轮渡也是1/3,总体竟然比现在多了将近300万人次/天。其中共享单车的日均骑行量有100万次/日(数据来源:上海市共享单车监管平台)
先把刚才的悬案弄完,752路开线于2002年,那2000年怎么得出的呢?原来现在的北京451于2005年更名612路,612路的前身是850路,北京8字头的车资格挺老的,所以估计是用了这辆车的起始日期,不太讲武德昂。
好的,继续深入思考,最近十年的大趋势就是轨道交通大范围铺开,公交走向区域化,因为太长的公交线路公交司机跑下来也累,坐的人也未必多,因为长线路势必等车时间会长,票价也很可能是分级票价。所以各种嘉定xx路,浦东xx路开始兴起。
< class="pgc-img">>昨日配图*1
公交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成为祖辈父辈怀念,但不会乘坐。(我爸就感慨上海发布在讲到一些老线路时经常发布的以前的手写站名甚至有站距)年轻人则大多选择挤更加快捷的地铁,纷纷把交通通勤时间卷进工作时间中,所以我觉得上海公交应该转变思路,转换赛道,既然沪语报站搞起来了,不如做到底,开始承接一些旅游服务吸引游客,报站中可以加入景点报站(e.g.前方到站陆家嘴,您可以看到5A景区东方明珠,高度468米,透明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浦江两岸~~)
公交车本身就属于中间的位置(如同我一样)它比地铁灵活,可以进行各种调度,可以更换车的款式甚至线路调整,而出租车又比它灵活,可以去往各处。而喜欢公交车的车迷还是有一些的,即使是现在每天400万的流量也使公交车不可或缺,它可以利用它的灵活来真正服务民生,倾听民意。它也可以利用它的固定来让周边的居民安心。综上就是取长补短,稳中求进,就这么多。
< class="pgc-img">>11号线大概是旅游线
毕竟只有旅游车和旅游线路肯定是不够的,如果在普通的公交车上也加上景点,就会拥有小惊喜,那种经过外滩的公交车直接贴个牌子:本车可以到达南浦大桥/外白渡桥 之类的。
在合并线路的同时还是希望能尽量保留原来的名字,隧道改掉可以说是被迫,毕竟现在不过江了,但是像北京那种10年改了3,4次还是不太可取的。关于限速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 class="pgc-img">>
总算可以开始讲451路了,毕竟我们家的情况就是我们位于两站地铁的中间,而东方路上公交车许多,坐公交何乐而不为(实话实说,公交的空调系统体验比地铁会稍微好一点)451路与980路都是能去市中心的线路,人民广场的终点站下来,很快到达南京东路商圈,拥有来福士广场等商场,而451路刚下来还有一个一点点的奶茶店,舒服~
一点点舒服身体,而451独特的终点站排队还能舒适心灵。大家秩序井然,一个个排队上车,没有人员疏导,大家看到一条队就能自发地走到末尾,相互之间还能说说话,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当浦东12路缩减车辆后,我就一直先坐徐川专线,后换451或者779或者周康9路回家,但是看到451路开来的时候我是最开心的,是多年的乘客情吗,也有,不过更多地是,451能停到离我家更近地一个站。
地图上可以显示出451路在浦建路-沪南路上的执着,从内环内一路开到外环外,之后也承载了16号线与18号线当中的空缺,正好从中间经过,不得不说,周浦的位置也有些尴尬,西边有浦江镇,东边是迪士尼,离得都有些远,张江科学城也把它划在了外面,临港就更与它没有一点关系了,说到周浦,第一个想到的也许还是驾校吧。
说了那么多,公共交通能够成为许多人情感的载体,也许是上班上学,也许是第一次远门,也许是和那个他(她)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如此种种,都是对一个城市的独家记忆。
每日一线004,说哪条路好呢,朋友们有什么好推荐好回忆也可以后台告诉我,我会考量一下予以发布。
< class="pgc-img">>昨日配图2:英领馆前方的大草坪
在喧嚣的市中心中安静又广阔
引用资料汇总:
1.百度地图:ditu.baidu.com或者map.baidu.com打任何一个都行
2.http://sh.sina.com.cn/news/20021222/10481498.shtml新浪网报道
3.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886642/ 作者:B站id:2008龙城故人(这个人也喜欢写日记,拍车,国际象棋...)
4.所谓2019年数据来源:https://www.sohu.com/a/395870270_99949100
5.正规数据来源:上海交通网http://jtw.sh.gov.cn/可以搜索
6.http://jtw.sh.gov.cn/ghjh1/20180605/0010-96.html 上海市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城市交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7.可以在6中的网页中搜索诸如:20XX年X月本市交通行业运行情况简报,即可看到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市交委会在第二个月快结束时发上个月的运行情况,和电信账单类似。3月份破天荒地在4.15日发出来了,春天或者说春节之后确实是人状态最好地时候,9月份的数据大概也快出来了,毕竟11月都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