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专家攻克无核荔枝种植难题#
冲上热搜
消息称
无核荔枝果实色泽鲜艳
双果并蒂,果肉如凝脂
晶莹脆爽、甘甜少渣
但因种植难度极大,产量少
一箱无核荔枝只有24对,48颗
市场价却高达550元
每年还供不应求
但在日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植所
荔枝龙眼研究团队
成功破解无核荔枝成花难
采前裂果落果严重等种植难题
裂果率低于3.9%
落果率仅为4.6%
商品果率高达86.1%
这使得无核荔枝将有望走进普通老百姓的果盘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安排,直接炫”
那么
科学家究竟是如何攻克难题的?
制作:科技日报 何沛苁 潘宇菲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荔枝龙眼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无核荔枝从1997年选育成功,到现在已种植二十多年,无核率达95%以上。因其诱人的品质和高昂的价格,在2000年前后曾快速发展,但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无核荔枝栽培存在重大难题,一是成花不稳定,暖冬年份极难开花,二是果实成熟前易出现严重的裂果和落果,每年损失超过40%,有些年份达90%,造成整个果园无果实销售,严重影响了其种植的经济效益。
因无核荔枝难成花、裂果落果严重,种植难度极大,企业和普通果农均望而生畏不敢种植。近十年,该品种种植面积快速萎缩,很多无核荔枝园弃荒或改种其他品种,目前海南形成以澄迈县为核心区无核荔枝种植区,面积仅7000多亩。
针对这一难题,热科院荔枝龙眼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根据无核荔枝树体生长习性,对无核荔枝枝梢的发育动态、营养积累和激素代谢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提早控梢促进枝梢养分积累和老熟、适时促进荔枝花芽萌动、药物催花等手段,成功研发了无核荔枝催花技术,解决了无核荔枝难成花、成花不稳定难题;根据果实、果皮发育规律,弄清了无核荔枝裂果落果机制,通过果皮生长调控技术结合阻止果蒂离层产生等手段,研发了无核荔枝防裂防落技术,成功攻克了无核荔枝采前裂果落果严重的难题,并在澄迈县老城镇建立无核荔枝防裂防落示范基地200亩。
无核荔枝防裂防落技术示范。A:示范区果实饱满、颜色鲜艳,极少裂果;B:对照区严重裂果;C:示范区极少落果;D:对照区严重落果。图片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2022年是无核荔枝成花小年,在周围无核荔枝基地成花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该示范园实现平均亩产1139.6kg,96.1%的果实无开裂,落果率仅4.6%,商品果率高达86.1%,每亩产值4-8万元,极大提高了无核荔枝的经济效益。
专家现场评价, 团队成员介绍示范成果情况。图片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谢谢科学家!
点赞!
来源:光明日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网友评论等
来源: 科技日报
九简介
老九,本名王九成,1965年生,北京人;漫画家、学者。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喜剧美学研究所所长、新媒体艺术系动漫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美学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特别节目”主讲嘉宾;文化部国家动漫项目评委、北京市动漫项目专家评委、全国大学生动漫大赛评委。1986年发表漫画处女作,独创的老九集邮幽默画享誉中国集邮界、漫画界。迄今发表漫画2000余幅,多次在海内外获奖,1986年发表漫画处女作,独创的老九集邮幽默画享誉中国集邮界、漫画界。迄今发表漫画2000余幅,多次在海内外获奖,代表作品有《老九漫画集》、《老九集邮幽默画》、《漫画红都》、《中日漫画比较》等。应邀在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几十所大学进行过学术讲座。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高海英)前几天北京发布了今年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在雾霾来临前夕,中国戏曲学院教学楼的上空,还依稀可见一小片蓝天白云,午后的冬日斜阳穿过弥漫的雾霾静静地洒在桌上的一摞漫画书上。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南部的中国戏曲学院,采访了我国著名漫画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九成,也就是业界熟知的“老九”。
采访首先从现场墙上挂着的三幅跟梅兰芳有关的画徐徐展开,像一次良师益友之间的聊天,更像从线上走到线下的一堂美学课。由画及人、由人及艺术,老九说,艺术拼到最后不是技术,而是文化修养。
漫画人生拉开序幕 深扎艺术的土壤
1965年4月13日,老九出生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一座破旧的老房子里,在这里度过了不堪回首的童年。1983年9月,老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至此他崭新多彩的人生拉开序幕。
1986年5月,老九的《瞧你给我做的作业全错了!》在北京晚报发表。
“我直到上了大学才开始学绘画。”老九的专业不是画画,但他从小对画画有兴趣。老九说,那时候他每周骑着自行车背着画板去西单学画画,在这过程中逐渐开始专攻漫画。他对图书馆的情感特别深,大学四年他把学院图书馆里所有涉及漫画、幽默、喜剧类的书报资料全都看了。漫画是喜剧的艺术,大学里老九还学了四年的相声,“怎么幽默怎么抖包袱,无非一个是舞台的一个是平面的,这些都是相通的。”1986年5月,老九的《瞧你给我做的作业全错了!》在北京晚报发表。
1987年6月 漫画大师华君武出席“王九成漫画展”开幕式。
1987年,还是学生的老九举办了第一场个人画展。最令他喜出望外的是我国漫画界泰斗华君武也来了。老九说自己很幸运,但也不是偶然的,因为他是当时在校大学生里第一个办个人漫画展的,所以得到时任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华君武等人的支持。“我都不认识他们,就是把请柬给他们寄去,结果他们都来了。什么都没有就喝了一口水,六月天很热的,来的时候满头大汗,‘神’一样的出现了。”这一幕,30年过去了老九还记忆犹新。“有大师的加持就不一样,立刻头戴顶光,就跟神剧一样,我就从菜鸟出师了。”老九笑着说。
从此老九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发表了很多作品。那时候一张漫画稿费也多,一张画15块钱,那个年代国家给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18块钱,这也是老九漫画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能出来,是很多老师朋友的帮忙。有名人,更多是普通人。很多热心邮友没有任何代价就为我办画展。这就是艺术的土壤。” 老九感慨地说。
艺术贵在出新:不是因为我画的好,是因为我画的别人没有
“以前,哪个报纸没有漫画啊,发一张漫画就会有很多人记住你,比文字好玩多了,目不识丁的人看了也能会心一笑,直接评价社会、生活,老百姓觉得很接地气。”老九认为,中国的漫画,特别是传统漫画,走到今天实际上处在很困境的局面。“我现在都承认很多人比我画得好,但‘艺术贵在出新’,要有你自己独特的地方,任何艺术都是由不同的品种花色组成的,绝不是由量组成。我是另外一群的开拓者。”
1992年9月,与著名漫画家王复羊、苗地、缪印堂、叶春旸、黄远林、杨兆三、范立夫在老九集邮幽默画展开幕式上。
作为一个“开拓着”,老九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首推他独创的《老九集邮幽默画》,这也是我国第一本漫画家创作的集邮幽默画集。幽默画是漫画的一种,但和传统意义的漫画有区别。传统漫画更多是讽刺手法,更重批评功能。而老九给集邮幽默画定位为集邮收藏品,更注重题材的恒久性,尽量少一些讽刺,多抒发一些幽默哲理和艺术美感,让读者观后不禁发笑,笑后还要静下来想一想,还会再笑,回味无穷。这一系列画集在中国集邮界、漫画界产生相当大的反响,老九集邮幽默画和“老九”这个名字在广大的邮迷中传播开来。
老九集邮幽默画代表作品
中国美学的追求:漫画家要“礼乐相成”
“在《说文解字》里,‘美,甘也,从羊从大’。什么好吃?羊,大羊。羊大则美,美是一种好吃的味道,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美学不一样,强调的是味道,所以有人称中国美学是味美学。”老九认为,中国艺术特别强调意味、回味。追求绕梁三日而不绝,不能一览无余。朱自清就曾这样评价丰子恺的漫画:“看他的漫画就像吃青橄榄一样,总觉得有那么一股味儿。”
“我的集邮漫画就有这方面的追求,由邮票往外引申出来的漫画一个文字都没有。有的漫画即使没有文字还要写个‘无题’,我连‘无题’都没有,就是给读者留下空间去品味,让读者参与到二度创作中,得到乐趣、体会到美、感到高兴,这才是艺术。”对于漫画要不要有文字,漫画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对此老九的态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丰子恺90周年漫画艺术展上,华君武这样说:丰子恺的漫画称得上是艺术。因为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强调社会功能讽刺歌颂等,而丰子恺的作品除了有社会功能外还有艺术价值。
中国的漫画出现于清末民初,与世界漫画的历史相比不长,仅百年左右。但中国漫画有一个世界其他各国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礼乐相成”,艺术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不仅仅是自娱自乐而已。“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乐得其道,就是通过艺术要达到问道的效果。
2016年11月,老九为小朋友签名。
和其他漫画家不同,老九是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专门教本科生漫画这门课程,同时带研究生的美学专业。“我赚了,因为我站在了大学这个舞台上,比别人有了更多理论研究上的收获。”老九说,现在强调“娱乐身心”,本身娱心就含有教化的意义。现在更多强调娱身,追求生理上的快乐,所以艺术有点堕落。漫画跟别的画不一样,漫画创作者应该有担当。漫画不止作为心灵鸡汤、快餐文化来娱乐受众,还要在幽默的同时寓教于乐,传播正能量。“正能量不代表歌功颂德、拍马屁,而是抨击假恶丑、歌颂真善美。”幽默跟讽刺分不开,本身就具有正能量。老九认为,丰子恺的作品里的讽刺,多是温文尔雅的,不是匕首似的将敌人杀死。他的作品具有的美育功能能够陶养人的性情,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人。“这样一种传播,就是正能量。”
老九说,艺术服务大众的意识要能够从空间范围延展到时间,多一个维度来理解受众,这样就不会急功近利。“为何今天还是有很多人缅怀像丰子恺、廖冰兄这样的漫画家,就是因为他们有恒定的价值观,不随时境变化而变化。”
“艺术本来就是陶养,漫画家要继承‘礼乐传承’,中国美学给了我这样一种追求。”老九说。
传统文化的根要接轨时代的审美趣味
老九认为,民族传统坚决不能丢。如果我们的文化是树的话,那民族传统就是根。“当我们见到千年大树的时候,会感到特别敬畏。我们的祖先培植了五千年的大树,我们没有理由让它死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在于我跟你有不一样的根和泥土。固步守旧不能改动的是“文物”,抽枝长叶才是创新,用当代的新技术、新理念给这棵大树注入新的生命力,就是创新的力量。”
“从艺术上来说,动漫是一种新技术,根据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应运而生,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技术能和时代接轨’,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创新的过程中得到人们的赏识,艺术才能传承下去。
《漫画红都》封面。
《漫画红都》是老九创作生涯当中的又一个硕果,是我国第一部以毛泽东等革命领袖为主人公的叙事漫画,反映了瑞金1929年至1934年的革命历史,涵盖了小学课本中《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内容。“我到小学参加活动,当场问,谁能够给我把这篇课文讲一遍?大部分孩子没记住,因为没有深入人心。文化教育里有,也搁在了重要地方,但是没有进入人心,说明这种传播方式出了问题,与时代脱节了。”老九说。
《漫画红都》以漫画的形式讲述红色故事,两个卡通人物红都小子和红都精灵让人眼前一亮,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这部作品被选入2015年度文化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扶持计划”。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到瑞金采风时也对《漫画红都》大加赞赏。令老九最为高兴的是,《红都漫画》这本书销得特别好,小同学爱不释手。“很有市场”可以说是大众给予的认可和肯定。
对于创新,老九从来没有止步,他通过手机音频分享平台在线录制的《讲给大家的中国美学》近期已经上线,手机移动端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漫画30年,也是我教学的30年,艺术和学术两者都是互相渗透的,我希望用最新的形式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
中日漫画比较:差距不在技术,在人才
从传统漫画谈到现在的新漫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漫,绕不开日本动漫这个话题。可以说,中国的新漫画哈日多,受日本漫画影响重。“其实日本的漫画也受中国影响。”老九说,日本新漫画开启者手冢治虫,正是受到了中国漫画的影响。“其实中国有很牛的动漫影响力,我们的根非常深厚,开出的花、结出的果让外国人很羡慕。比如传统的漫画《大闹天宫》,里面很多人物的造型设计诸如托塔天王、玉皇大帝、孙悟空、哪吒闹海,还有《小蝌蚪找妈妈》,日本都跟我们借鉴过。”老九翻开手头的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的作品指给记者看。张光宇晚年创作设计的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赢得了世界声誉。
老九认为,我们和日本动漫的差距不在技术而在于人。主要体现在思想、思维、叙述三方面:
老九盘点了日本漫画对各种主题的探讨,环保、科幻、心理等主题可谓包罗万象。反观我国的动漫领域有思想的作品太少,编剧能力不强、思维窄、文化底蕴薄弱,没有大视野。
老九曾经这样评价三版西游记题材动画片。第一版,张光宇的《大闹天宫》“有神气”,人物塑造正直、高大,甚至能代表中国人的精神;第二版,央视拍的《西游记》“有猴气”,好玩但是有些小气;现在这版《大圣归来》,“有妖气”,人物形象比较颓废。“艺术作品还是要给人以正能量的东西。卖得不错也仅仅是相对于中国市场。在国外有销量吗?”老九毫不客气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讲故事的能力非常重要,要有技巧。怎么把一个故事讲好,要下功夫。“技术手段越多,越考验你的创作思想。”老九认为当下我们很多新漫画技术上做的很炫,但是思想性不强。“这就要求动漫人要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片子,缺什么补什么,还是回到那句话:文化要有担当。”
老九强调,现在我们的动漫水平相比落后,但是国家对于漫画的支持力度却不亚于发达国家。国家支持了20多年,技术没问题,但是摊子铺的大,有些分散。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动漫发展必须严格遵循产业规律。“哈日没关系,好好哈,但是别断章取义,要研究人家的产业链条经历了哪些。”老九认为,目前中国的动漫市场不太规范,资本要集中还需大浪淘沙。
漫画要发挥公益性优势
“动漫是文化创意产业,跟一般产业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文化,就是要有担当。担当的重要体现就是要做公益。”
老九认为漫画从题材上来说,“漫”,无边无际,无所不包,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说,是浪漫的。“可以把漫画理解为是超现实的,浪漫的。”这种表现手法就非常适于表现公益题材。目前我们看到很多公益性广告确实大多也是用这种效果来表现的。“我们说公益就是要进脑、入心,好的漫画,大家一笑之后琢磨出来什么,领会到了其中的意味,自然就会把这种理念深入人心。”
2015年9月 老九向瑞金小学捐赠《漫画红都》。
老九的漫画作品当中,涉及环保的题材最多。这也是中国漫画家里很独特的。老九认为这类题材是没国界的,也是我们恒久的题材。
源:青岛日报
最近,
过年期间的明星水果
砂糖橘
C位出道了,
#过年 砂糖橘#
#没有一袋砂糖橘能过夜#
纷纷冲上热搜
好吃不费事,
而且还超便宜!
这不就是“梦中情果”吗?
“没有一个砂糖橘
能在我家过夜!”
小年才刚过,
不少网友的砂糖橘年货
就被吃光了!
网友们晒出了自家砂糖橘的存货,
简直是“大型吃橘子现场”。
甚至有的人冒着被家长打的风险,
依然偷吃停不下来
吃别的水果时,计量单位是
“一个”“一颗”“一斤”
吃砂糖橘时,计量单位是
“一筐”“一袋”“3斤起步”
网友们称这种吃法为“炫”
毕竟,
实现车厘子自由比较难,
实现砂糖橘自由还不是小意思~
不过,
很多小伙伴在“自由过了火”后,
也付出了代价,
上火、发烧、指甲手心变黄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副教授朱毅表示,
橘子吃多会使皮肤变黄,
这种现象也叫
“高胡萝卜素血症”
“柑皮症”。
△来源:中新网
看到这里,
是不是默默放下了
刚剥好的砂糖橘
……
不过不用太担心,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
只要减少胡萝卜素的摄入,
会慢慢恢复原状。
橘子虽好,
可不要“贪杯”哦~
你爱吃砂糖橘吗?
过年期间,
你家还有哪些必备的水果?
来源 | 青岛日报综合自观海新闻客户端、新华社、中新网、新浪微博等